班主任论坛|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全国第三届小学名班主任论坛

静悄悄

&nbsp; &nbsp; &nbsp; 11月15日早上八点,第三届全国小学名班主任人文素养高峰论坛如期与大家见面。我们博奥学校一行4人,在宋任华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本次高峰论坛的学习。 <p>&nbsp; &nbsp; &nbsp;</p><p><br></p><p>会议特邀衡水市冀州区信都学校副校长卢红伟主持,卢校长首先向大家介绍了本次班主任人文素养高峰论坛的两大“坚守”和两大“创新”,即坚守实用之道,坚守高效之道;将方法意识引入论坛,将班会课堂搬上舞台。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实际上是德育的过程,是促使教育生发的过程,而本次参与讲学的名家则真正做到了使德育落地,使教育产生。</p> &nbsp; &nbsp; &nbsp; &nbsp;简短的介绍后,我们迎来了第一位讲学名家郑立平老师。郑老师用30多年的教育实践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将文化与班级管理相结合,使班级管理自主化,真正做到了“把班级还给学生”。本次讲学,郑老师带领大家重温15年前探索的班主任管理妙招,并以此为支点,与大家共同探讨如何《用文化经营班级》。郑老师一上来便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做的小诗《晨语》,用自己对文化的热爱点燃每一位在场教师的热情。接着,针对大家一致认为的班主任难当、学生难管的问题,郑老师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自己的追问“学生真的是问题的根源吗?”并提出了三连问“情感来自哪里?人的灵魂来自哪里?班主任的自信来自哪里?”最后一切问题归根到“文化”。以文化管理为底色,郑老师提出了班级管理的三个境界,从人治到法治,最终到“文治”。接下来,郑老师用自身的实践经验,从班级建设的标志、价值到制度、活动与大家分享了用文化管理班级的21个小妙招。最后,郑老师强调师生之间的关系应是互构共美的,老师与学生共同构建着一个生命成长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班主任与学生共同在经历着一段人生的旅程,“班主任工作,实际上是一个有追求的成年人领着一群孩子好好的过日子”。 &nbsp; &nbsp; &nbsp; &nbsp;接下来,卢校长口中的“三高”专家——追求高、水平高、平台高的李维新老师与大家准时见面。李老师刚刚结束为期五天的培训,不顾疲惫凌晨两点赶至济南,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学——《e积分,为每一个生命颁奖》。李老师从自身的实际教育管理经验讲起向大家介绍了积分的缘起,从教师到中层干部,再到农村希望小学的校长,李老师用一句“只有目标,没有问题”坚守着自己的教育使命,追逐着自己的教育梦——“让每一个村里孩子享受城里教育”。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李老师转变思路,从“扣分”到“奖分”,一次简单的改变从此铸就了不简单的“e积分”。在积分管理的实践中,李老师不断摸索,不断总结,用88天把一所穷困潦倒的山村小学变成了“青岛市规范化学校”,把光秃秃的校园变成了有着自己“6A级景区”特色的“青岛市标准化学校”。李老师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向大家传递着自己的管理智慧,从“让学生养成好习惯”到“让老师主动建设”,再到“让家长主动配合”,李老师用丰富的实践案例与大家分享了轻松管理班级的种种妙方,让“班级自传”“高效课堂”“家校合育”共同发力,力求“让教师踏着舞步工作”。李老师用实践践行着自己的教育诺言,“为教育圆梦,幸福天下师生”。 &nbsp; &nbsp; &nbsp; &nbsp; 自称乡村“小教师”的段惠民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外师内悟 智教慧育》的“大教育”。段老师从自己的教学成长经历谈起,用独树一帜的个人风格把一个“小教师”的“大情怀”展现的淋漓尽致。段老师由“老医生把手搓热给孕妇捂肚子”的案例反思出“大医之爱,爱在细微”,进而推演出“大教之爱,爱在点点滴滴”。随后,段老师激情满满,将理论与班级管理实例相结合,用一个个生动感人的师生故事阐述着他对教育的深层理解。“随手之举,教之大爱。用心生活,道悟禅来。”“榜样即教育,效仿即方法。”“创设情境,获得体验,生发感悟,革新灵魂。”一句又一句的教育箴言是段老师教给大家的无限智慧,讲座过程中,大家笑声不断,掌声连连,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着教育的无限魅力。 &nbsp; &nbsp; &nbsp; &nbsp; 崔小英老师带着她对教育的痴迷,与大家一同分享了《教育是一件浪漫的事》。崔老师把教育视为浪漫的事,把与学生相处当成“谈恋爱”来体验,这是崔老师在二十年教育生涯中用心品味到的对教育的独特感悟。崔老师一上来便与大家分享了三个小细节:一张奖状,一次离别,一份心意,而这三个小细节背后承载的是崔老师深切的教育情怀。崔老师感情细腻,语言动人,在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中与大家探讨她对教育的深刻理解。 &nbsp; &nbsp; &nbsp; &nbsp; 晚上七点,在万众期待中,德高望重的陶继新老师如约而至,为大家带来讲座《用阅读积蓄生命能量》,作为一个爱书如命的人,陶老师用生命践行着对阅读的热爱。陶老师从对读书价值、读书走向、读书内容的高要求、高标准谈到对当代年轻教师的建议以及对教与学关系的思考,句句饱含深情。首先,在谈及读书的价值时,陶老师认为读书是成长的必需品,是文化升值、完善人格、生也有涯的重要载体;对于读书的走向,陶老师建议遵循“取法乎上”的读书原则,一语点明许多老师潜心读书数年却依旧在原地打转的根本原因;在论及读书内容时,陶老师结合自身阅读经验,从四十岁突发奇想开始背诵《论语》,到七十岁继续连背《论语》三遍,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一个人精神老了,三十岁就老了;而精神不老,八十岁也不老”,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用经典文化把生命点燃,在经典的滋养中,改变自己的精神境界,提升自己的精神气场。最后,陶老师提到了许多年轻教师疏离浮躁的通病,语重心长地提醒教师们切莫着急,并引经据典,结合古今名人的实例,向大家传达读书与教学相得益彰的精神,把读书当成一种“文化升值”,用阅读积蓄自己的生命能量。 &nbsp; &nbsp; &nbsp; &nbsp;11月16日,气温骤降,但班主任人文素养高峰论坛火热依旧,早上不到8点,会场已经座无虚席,大家齐聚一堂静待专家开坛讲学。首先开讲的是林志超老师。林老师用睿智又不失风趣的语言为大家献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班会课——《告别坏情绪》。一开始,林老师通过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班级与班主任、介绍自己、选取发言人等形式打开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开放的情境中进入林老师设计的教育“场域”。接下来,林老师通过出示带有表情情绪的照片引导学生理解情绪的重要性,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明白坏情绪有“弄僵关系”“伤害健康”“脾气更坏”的危害。随后,林老师借助展示视频、新闻图片以及展演情景剧等形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调控坏情绪,在直观教学的启发下,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积极主动地总结出了各种各样调控坏情绪的方法,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生们带着满满的收获结束了本堂班会课。讲课结束后,林老师又与大家从《班会课的设计与实践》的角度分享了他对班会课的独特理解。林老师点出班会课存在种种弊端的大部分原因是老师的引导产生了问题,并以《小椅子,大文明》的班会课实例指明班会课设计的核心是通过创设案例场景引起孩子的共鸣与感受,使学生真正产生体验,“每一节德育课例的设计要本着‘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核心素养为目标,以促进成长为目的’的原则展开,走入学生生活实景,唤醒学生的真正感悟,让班会课‘接地气’”。 &nbsp; &nbsp; &nbsp; &nbsp; 田冰冰老师带来讲座《班主任的非暴力沟通》。田老师开篇即点出班主任工作“不再是凭借一己之力的事业,时代呼唤着我们,从单兵作战走向全民共育”,同时提出大多数人的疑问:“为什么做同样的教育工作,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境界?”,一语指出这其中的关键便是思维方法的不同。随后,田老师通过分析《手机被没收之后……》等诸多案例,带领大家一起探寻家校协作常见的现实问题与解决策略。田老师讲课过程干货满满,总结了“规则在先,恰当表达”的家校沟通方式,多方面、多角度环视世界各国家校协作发展现状,梳理我国家校协作发展历史,提炼出家校协作的核心是“有效联动,不是简单互动,是价值引领的基础上的深度协作”,从而促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家校合作范式,并指出更重要的是激活家长同伴在“氛围、制度、课程、活动”多维度、多层次的共建下,使家校关系呈现出“共同学习、共同做事、共同研究”的新常态。 &nbsp; &nbsp; &nbsp; 于洁老师登上讲台,带领大家进入她对教育的思考——《我能为你做点什么》。于老师在半路接班的情况下,用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把一个倒数第一的班级变为正数前三名的班级,这近乎奇迹般的成果正是源于她对教育工作不断的反思和对学生源源不断的爱。“迟到3年的女生”“装在套子里的人”“失去父亲的女孩”……一个个有些许“问题”却个性鲜明的孩子,在于老师耐心真诚、具有针对性的循循诱导下,变成了一个个积极向上的“阳光”学生。“学生永远是独特的那一个”,学生到底需要什么?老师到底能为学生做些什么?于老师不断思索着,实践着,“心里话本”“手写信”等一个个特殊的答案汇聚着于老师对学生的深情和对教育无限的爱,于老师用实际行动告诉大家坚持投身教育实践,用实践不断彰显教育情怀与教育担当。 &nbsp; &nbsp; &nbsp; &nbsp; 钱碧玉老师热情洋溢地与大家分享讲座《将有意义的教育做得有意思》。首先,钱老师点明教育具有传承文明、延续道德、塑造灵魂、完善生命、承载责任、使命与价值等意义,但是也点出如今重视教育意义的同时却忽视教育对象,“意义过度”却“意思不足”,带领大家一起解读“儿童”这一词语的深刻含义,进而揭示教育中存在照本宣科说教过多、形式单一灌输过多等诸多弊端。针对这一问题,钱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想——“将有意义的教育做得有意思,让有意义的教育多一些有意思”。正是这一理想支撑着钱老师不断探索“有意思”的教育,在与学生的点滴相处中,钱老师不断向孩子学习,不做一本正经的老师,探索构建“有意思”的师生关系;不拘一格做教育,探寻发掘“有意思”的教育方式;不做封闭教育,研究开展“有意思”的教育活动。钱老师始终站在儿童的立场,在教育方方面面的渗透中,以儿童为中心,力将有意义的教育做得有意思。 &nbsp; &nbsp; &nbsp; &nbsp;晚饭过后,“温暖教育”的践行者万平老师与大家讲述了她从教三十八年的教育感悟——《教育是温暖的》。万老师用温暖的语言在短短90分钟内,为大家营造了温暖的教育氛围,带领大家共同进入了温暖的教育世界。一开始,万老师用第一个“点”的故事,使大家感受一“点”鼓励在孩子成长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挖掘出教育的智慧与引导的力量。接下来,万老师用第二个“点”——鸟巢的故事与大家共赏鸟巢之美,鸟巢之美是一个又一个的“点”堆积而成,而教育的过程就像建设鸟巢一样,需要用一个又一个的“点”,接连不断地积累着,最终铸就教育的“鸟巢”。万老师把教师定位为孩子“幼小心田的播种者”“良好习惯的塑造者”“生活状态的辅导者”,而她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一张张“善善卡”,一个个“善善岗”,见证着万老师与孩子们一次又一次温暖的互动。“小坤”“小骏”“懒丫头”……万老师如数家珍似的分享着与孩子们相处时一个又一个的感人瞬间,用一次又一次的日记点亮着孩子内心的“一盏灯”,万老师用三十八年的时间坚守着自己的教育信念——“以自己的努力,使我的每个学生都获得益处,以至于对他的一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nbsp; &nbsp; &nbsp; &nbsp;11月17日,第三届班主任论坛迎来了最后一天的“狂欢”。早上八点,郑碎飞老师首先为大家带来了一堂与众不同的班会课——《告别书包零食》。郑老师在提前得知学生喜爱的零食后,向大家展示了他刚从超市买来的“辣条”,学生们欢欣鼓舞,纷纷举手表示想吃。但是紧接着,郑老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这些“辣条”安全吗?带着这个疑问,郑老师指导大家一步步分解“辣条”销售流程,分析“辣条”食材配料,计算商家利益成本,一点一点揭开“辣条”背后的秘密。随后,为了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辣条的“危害”,郑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动手做实验,给“辣条”解剖并进行实验汇报。在学生们亲自行动之后,郑老师进一步向大家展示辣条制作的相关视频、新闻报纸报道,软硬兼施之下,学生们纷纷表示再也不吃辣条了,一堂极具意义的班会课就这样在郑老师的课堂落地开花。随后,郑老师与我们分享了他在探索班会课教学时的心得与体会。他指出“好”班会课的“标准”应以“活动”为中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中、互动中接受到教育。郑老师将班会课分为“常态课”和“精品课”,认为“常态课”应遵循专题化、序列化、生活化等原则,并不断结合热点、提炼主题,历经独立备课、团队辩课等环节打造精品班会课,让班会课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课。 &nbsp; &nbsp; &nbsp; 接下来,林幸谊老师带着她的“侠气”与大爱之心,用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教学片断为大家深入剖析如何《多维协作助力班级文化建设》。许多老师经常说班主任工作难,与家长沟通难,可是这些“难”在林老师手中却都变成了一个个充满爱的故事。林老师通过分享旅行中的“小意外”,用实例向大家展示了及时公告、正向处理、化危为机的力量,在这一力量的带动下,将旅行中的“小插曲”变为家校联动的“大协奏”。针对举止特殊的孩子,选用特殊的教育方法,结合专业团队的协助,借助社会媒体的力量,各界多维协作,融爱于课堂,使特殊儿童也慢慢融入学校生活。与孩子们相处时一个又一个的感人瞬间,林老师娓娓道来,讲到情动处泪水不自觉夺眶而出,在场听众无一不受感染。“你不是舞台上的那个人,但是你可以为孩子搭建各种舞台”,林老师用她所有的爱与热情不断为孩子们搭建着生命成长的一个个舞台,幕后的她,看着台上的他们不断地幸福绽放。 &nbsp; &nbsp; &nbsp; 下午一点十分,一行百余人由陶继新老师带队集体乘车前往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进行实地考察。济南市胜利大街小学建校于1948年,是胜利教育集团的龙头学校,也是省级规范化学校,学校占地面积虽小,但是“五脏俱全”,学校由上到下、由内到外以云计算为核心,全面实行智慧化管理。“大客厅”、图书馆、创新园、美食小镇、生态馆、科普基地、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想到的、想不到的,胜利大街小学都将其完美地呈现在大家面前,看者无一不连连称赞。一组参观学校的同时,另一组也观看了学校的宣传短片,《胜利之歌》《寻找核心素养落地的地方》《健身带课程》《蒲公英传奇贝贝》等一个个短片带领大家揭秘胜利大街小学“整体办学”“全员育人”“课程建设”以及“自主成长”等校园文化建设。最后,李爱珍老师与大家共享《四书堂里的“侃”故事》,带领大家领略师生融合、方法融合、时空融合、家校融合的别样阅读教学。 &nbsp; &nbsp; &nbsp; 随着李老师充满爱与智慧的汇报结束,本次学校考察之旅顺利完成,第三届全国小学名班主任人文素养高峰论坛也随之圆满落幕。 虽然天公不作美,时不时有几滴雨点落下,但是大家全都满面笑容,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归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践行今日之所学,潜心探究育人之奥妙,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p style="text-align: right;">&nbsp; 撰稿:郑静静<br></p>

老师

教育

大家

学生

班会课

班主任

班级

辣条

李老师

家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