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反思教学……谈初一数轴中“0”的教学的匮乏感……0由“空”变“平衡”……🤗草稿,稍后完善整理……公众号继续</h3> <h3>阅读如饥似渴,思考无边无际,越发感觉数学的逻辑性、严谨性、广泛性的体现是那么的微弱……只是为了算数的教学而教学,而忽视了数学的过程性、学科素养的综合性,意识到我们自身以及学生自身知识的匮乏性……</h3> <h3> 负数的出现,使我们能够通过一个概念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比如说你在生意上某个月有30万元的资产和190万元的损失,如果不使用负数,那就必须考虑资产和损失这两个概念,这样计算每个月的收益或亏损时,就会变得繁琐面复杂。但是,如果你将10万元的损失理解为“-10万元的资产”,就能够在盈利为正方向,收支平衡点为原点的数上,讨论销售额和盈亏状况。 🤔综上所述,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将意义完全相反的两个概念合二为一,是使用负数的最大优势。而在这个前提之下“0”就不是“空”的意思,而是用来描述“正数”与“负数”同时存在且势均力敌的状态,即“0”表示“平衡”。物理学中力的平衡以及化学中正负离子的反应等,就是遵循的这个思路。🤗举个例子,绕着地球转的人造卫星相对于地球来说是静止的,这并不是因为人造卫星没有受到力的作用,而是人造卫星受到的万有引力和离心力达到了平衡状态。</h3> <h3>另外,在20世纪中后期,东西方之间虽然也有持续的矛盾,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正面武装冲突,这是因为双方阵营势均力敌、彼此牵制,将局面控在了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由于有负数的存在,我们可以将“0”理解为“中间数”。现在你应该能理解,很多事物虽然看起来风平浪静,实际上是有两个完全相反的力在相互作用。🤗通过理解这个概念,我们不仅能培养出看穿事物本质的能力,🤗同时还能预防“0”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从而引起的危机。思维数学思维🙄🤔</h3> <h3>……🤗绝对值🤔 负数让我们认识了数的方向性,但有时我们也需要忽路这种方向性,转而关注“量”(矢量和标量), 🤗由于绝对值关注的不是线段的方向,而是用以描述长度的“量”(称作标量),所以绝对值永远是正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