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双全作品

双全

<h3>“墨润年华”—我写我心</h3><h3>—闫双全</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h3><h3> 时间如梭,回顾自己学习书法的过程,可以用几个字概括:那就是我写我心,我用心写。虽然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艰辛和困惑,但是我认为唯有落笔能让我在嘈杂纷扰的世事中觉得有趣。曾经因为“学欧瘦学颜肥”而迷茫;“学米病学赵俗”而困惑。在自己困顿和迷茫之际,是老师的教诲和同道们的鼓励以及学书的深入,让我深知各种论述都存在着审美取向不同。虽然抵达的目的地各不相同,但都是我学习经典艺术的台阶。基于此,我先写欧后学颜,也学过褚苏黄米。向上追书法古韵不乏涉猎篆书、隶书、魏碑、草书等等。如何写出适合自己特点的作品,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特别是我从楷书转向行书的过程中,十分困惑。观念固执、笔放不开、书写状态不佳、章法僵硬死板。如何取向是我这个时期痛苦的抉择。经过反复耐心的琢磨与摸索,最后定格在以米的节奏去书写颜体为主的行书。我深知临帖是创作的源泉。从小字到大字,从楷书到行书广泛临习。逐渐认识到颜体厚重博大、高古经典、自然舒放。&nbsp;经典的碑贴,是古人用心写出来的,是从心底上流淌出来的艺术,经过岁月的沉淀成为经典之作,正如杨巡宇曾说:言心声也,书心画也。</h3><h3>这么些年的煎熬总算收到效果,取得了一些成绩。曾经有朋友劝我出个作品集。当时我心头一紧,出作品集为什么写?写什么?怎么写等诸多问题在我心头萦绕,让我的心境久久不能平静。所以,我在参展创作过程中经过反复的推敲,首先创作小稿,把作品的形式、内容、章法、进行了排列。其次是选择书写材料和确定形式。用纸有生宣也有熟宣,还有麻纸和半生熟的纸。使用的墨是红星墨液或一得阁墨汁。毛笔是兼毫毛笔。作品要做到不雷同,那就一定要有新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书体上以颜体为主,兼有米王魏楷的风骨。形式上大小、点面结合,才能最终完成作品的创作。&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h3><h3>我深知虽然自己的年龄渐长,但我写书法,我写我心,爱之永远,才能有所收获,今后还将以颜体作为主攻方向,徜徉在书法的艺术当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书法作品以期与我的师长、同仁、好友共同领略中国书法艺术之韵。</h3><h3>&nbsp;</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2019年国庆节</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