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斯里兰卡旧称锡兰,是镶嵌在印度洋海面上的一个热带岛国,形如芒果。斯里兰卡在僧伽罗语中意为乐土或光明富庶的土地。有宝石王国、印度洋上的明珠的美称。因为它有美丽绝伦的海滨,神秘莫测的古城,丰富的自然遗产,以及独特迷人的历史与文化,被马可波罗认为是最美丽的岛屿。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家,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4500年前,就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印度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2019年11月7日至15日,我们随江浙经典团从上海乘飞机来到了斯里兰卡和印度,对南亚这两个国家进行探索和旅游。</h3> <h3>我们首先来到了斯里兰卡尼甘布。尼甘布荷兰运河,这是早期人工修筑,以便向科伦坡运送物资的一条运河,到现在仍然值得一看。人们在小船悠然滑过,有那么点儿小威尼斯的感觉。我们欣赏尼甘布泻湖风光,尼甘布泻湖是斯里兰卡最著名的泄湖之一。</h3> <h3>尼甘布渔业生产闻名于世,这是斯里兰卡第二大鱼市场。尼甘布附近的捕鱼量占斯里兰卡的16%,有500多种海产品可以在尼甘布附近的海域捕获。尼甘布的鱼市很大,你可以买到很多海鱼、虾、螃蟹,价格非常便宜。尼甘布鱼市场不远处是海边的晒鱼场。大量的鱼类打捞上来后,除了运往鱼市场贩卖,还有相当一部分,进行简单初加工。海滩边就是一个大型的晾晒和加工场。</h3> <h3>船游红树林,在乘船游河过程中看到了保存完好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小船穿梭在茂密林立的管状植物,栖息在其中的鸟、鱼、蛇会不时出现在人的视野中,让我们不由的赞叹人与自然和谐融合。</h3> <h3>船游中,我们又在流动的河水浮箱里,做了海鱼按摩。有大中小体型的鱼儿吸食皮肤新陈代谢的死皮及角质,使皮肤焕然一新。</h3> <h3>南部海岸拥有斯里兰卡著名的黄金海滩,现已是著名的海滨旅游胜地,在沙滩上与浪花追逐,享受浩瀚印度洋的时而热情,时而妩媚。</h3> <h3>高脚渔夫是斯里兰卡的著名景观。</h3> <h3>几个渔夫像姜太公一样稳坐看起来非常脆弱的钓鱼架,像塑像般的一动不动的钓鱼。</h3> <h3>这个渔夫非常高兴的向我们展示了刚钓上来的一条鱼。</h3> <h3>加勒古堡位于斯里兰卡西南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兰卡国四大经济重镇之一,于1988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古堡在16世纪葡萄牙攻占斯里兰卡时建成,过后又相继被荷、英、法几国殖民,经多国反复的修建与完善,让这座南亚古城汇集了欧洲的建筑精粹,呈现出异彩斑斓的异国风情。</h3> <h3>乘坐海边小火车,海上火车很普通,但是这条号称世界上最美的火车线路,给人带来无限的愉悦。</h3> <h3>列车驶出加勒火车站不久,就可以看到车窗下茫茫的印度洋。海浪在窗外翻腾,把阵阵海风送进车厢。椰林、佛塔、橡胶园,散发着浓浓的热带风情,绝对是一次特别的旅行体验。</h3> <h3>像其他发展中国家的首都那样,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也在迅速地改变他的面貌,几乎一夜之间以前的旧建筑变成了摩天大楼。</h3><h3><br></h3><h3><br></h3> <h3>维.哈德哈马维公园是科伦坡最大的公园,由英国人建造,曾被称为维多利亚公园。1951年重建。斯里兰卡独立后纪念英雄国王的母亲更名为现名。</h3> <h3><h3>公园的对面是市政厅大楼</h3></h3> <h3>总统府</h3> <h3>英国、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建筑风貌的独立广场。</h3> <h3>1948年2月4日,独立仪式在这里举行。广场周围的草坪映衬着纪念堂,四周围坐着60个石狮子。天堂的梁柱上刻着大象、狮子,描述斯里兰卡佛教史的图案,纪念堂的北面是斯里兰卡开国总理森纳那亚克的塑像。</h3> <h3>国家博物馆</h3> <h3>有着100年历史的塔楼</h3> <h3>印度寺庙和电视塔</h3> <h3>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中心,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赠给斯里兰卡的礼物。</h3> <h3>会议中心的对面是中国大使馆</h3> <h3>今天没有会议,正好到里边参观一下</h3> <h3>斯里兰卡环境优美,土地肥沃,民风纯正。待人友善,是个微笑的国度,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h3> <h3> 小时候最喜欢看印度电影,听印度歌,哼流浪者调,一直向往着看看这个神秘的国度,去感受古印度的文明和现代的气息,当地时间六点我们到达德里机场,实际上叫甘地国际机场。机场是新修的,机场内宽敞明亮,设施先进。</h3> <h3>走进电梯口,就看见入境处一排气势恢宏的佛手印浮雕出现在我眼前。它向世人展示印度的佛教文化,突出了印度这个佛教国家的特点。</h3> <h3>猜猜这是哪里?想不到吧,洗手间。极有创意的俊男靓女半身巨幅画像来代替,男的穿着印度的民族服饰,女的身着纱丽,非常漂亮。</h3> <h3>印度导游很热情,我们一上车就给我们献上了花环。</h3> <h3>可是下车一看雾霾雾气,交通秩序混乱,到处脏乱差与我们想象中的古文明格格不入。</h3> <h3>但不得不说几千年的文明古国,景点还是一流的。欧洲风味印度式建筑的总统府,建在酷似巴黎的香榭丽舍大道的中央政府大道上。</h3> <h3>紧挨总统府的是现代德里的象征国会大厦。</h3> <h3>新德里的印度门是为了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三次英阿战争中,为英属印度而丧生印度军队士兵而建的。其外观形似法国的凯旋门,这里还时常会举行一些文化活动,有时甚至可以看到吹着笛子的蛇人。</h3> <h3>印度门的后面是烈士陵园,中间挺立的是印度战士纪念碑。。</h3> <h3>斋普尔,印度西部的一座古城,1727年始建。高大,古老粉红色的建筑表现出印度建筑艺术的优美,有印度粉红色 之城的称谓。斋普尔标志性的建筑—风之宫殿。建于18世纪,是印度建筑史上的杰作。名为宫殿,实际只是一堵墙,叫人一看难忘。因众多窗户,使得宫殿任何地方皆有风可吹入,遇到狂风天气,只要把窗户打开,大风就会吹过,前后窗不会把建筑吹倒。</h3> <h3>斋浦尔天文台建于18世纪初,是观测天象之地方,仪器精密准确,体现了古代印度人的智慧。</h3> <h3>天体经纬仪</h3> <h3>比拉庙是一座巨大宏伟而现代化的大理石建筑,依山而建,在深绿色山体的衬托下,洁白的比拉庙凸显出圣洁和巍然。彩色的玻璃上,描绘着印度教圣典中的场景,寺庙供奉的主神为家庭的保护神象头神,导游特意安排我们晚上来参观,更有一番情调。</h3> <h3>夜景下的中央博物馆广场,是当年为了迎接英国威尔士阿尔伯特.爱德华王子而修建的。1887年落成。如今已改为中心博物馆对外开放,为公众服务。</h3> <h3>灯光打射下可变成多种颜色</h3> <h3>新德里靠近康诺特广场锡克教金庙—班格拉.撒西比锡克教碣师所建于1947年,是新德里最大的锡克教碣师所。</h3> <h3>1592年修建的琥珀堡位于斋浦尔北郊的山丘之上,依山而建,非常壮观,由于城堡有奶白、浅黄、玫瑰红和纯白石料建成,远看犹如琥珀,故称为琥珀堡。整座城堡居高临下,捍卫着斋普尔城。</h3> <h3>大象是入堡的一个交通工具,也是一个景观</h3> <h3>宫墙上有无数面小镜子,在阳光下,流光溢彩,非常漂亮。这张照片是在镜子里拍摄的。</h3> <h3><i style=""><b>城市宫殿博物馆处于城市中央与闹市仅一墙之隔,共有八道宫门,城内条条大道通王宫。整座主殿以大理石建成,宫门两边各有一只大理石造成的大笨象。城市宫殿的建筑混合着拉贾斯坦和蒙兀儿的风格,外墙有Jai singh所建,其他的其余的宫殿是历代王公逐步增建,有些部分,还是20世纪加入的。</b></i></h3> <h3>私人议事厅</h3> <h3>建于19世纪末的贵宾接见厅,是国民向君主表达意见或君主宣布大事的地方。接近厅内有两个全球最大的银壶,是当年爱德华七世加冕时,当地君主为了亲身到伦敦庆贺,特别下令打造,以便盛载凯和河圣水供旅途使用的。</h3> <h3>宫廷内部庭院有四扇精致的大门,分别代表春夏秋冬四季的图案。照片上的孔雀门代表秋天。</h3> <h3>水之宫殿是16世纪时期斋普尔君主为避暑,命人在人工湖中兴建的。水之宫殿是建在水上的皇宫,只有乘船才能到达,在湖边远望宫殿,如同漂浮在水面上,夜景更加迷人。</h3> <h3>阿格拉是统治全印度几百年莫卧尔王朝的首都,红堡是他的皇城。阿格拉红城堡是印度的伊斯兰艺术顶峰时期的代表作,198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总体呈半圆形具,由宫殿和城堡双重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古堡因全部用红砂岩砌成,在阳光照耀之下,呈现为红色,因而也称阿格拉红堡。</h3> <h3>阿格拉红堡位于亚穆纳河畔的小山丘上,距泰姬陵约1.5公里,暮年的皇帝被儿子囚禁在此,只能蘋窗守望故去的爱妻,爱情让这座城堡永远凄美。</h3> <h3>来印度必去之地首推泰姬陵,这座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宏伟陵墓,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迹之一。正如中国的万里长城一样,浓缩着一个伟大民族和文明古国数千年的灿烂文化,泰戈尔曾赞美道,泰姬陵是永恒面颊上的一滴泪。</h3> <h3>泰姬陵全部采自德干高原的洁白大理石砌成,外形端庄华美雄伟壮观。这座回教式的建筑占地17万平方米,历时22年时间才建成。这座建筑奇迹背后,其实有一段哀怨缠绵的历史,此陵寝是莫卧尔王朝的国王沙杰汗为永久纪念其爱妃泰姬所建的陵墓。不仅表达了他对爱妻的深切纪念,也是他给人类的一份厚礼,叙述着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情故事。沙杰汗在泰姬陵建成不久,便被儿子废除了王位,被囚禁在阿格拉红城堡,晚年靠每天远望泰姬陵度日,直至伤心忧郁而死。</h3> <h3>泰姬陵 中央圆顶高62米,四周有四座高41米的尖塔。庄严肃穆,气势宏伟!被评为一生必须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h3> <h3>斯瓦米纳拉扬神庙,是迄今为止印度最大的神庙。2000年建设,2005年完工。反映了印度古代建筑的精髓和传统。斯瓦米纳拉扬神庙整个建筑有赭红砂石和白色大理石构成。主殿长113米,宽96米,高29米,有九个拱顶和239根装饰柱。主殿结构坐落于148只全尺寸大象雕像上。殿中有三米高纳拉扬金神像一座及2000多座印度教其他神像。</h3> <h3>主殿四周为两层柱廊环绕,柱廊内刻有印度史诗故事。</h3> <h3>神庙内绿茵片地,布满莲花状水池。</h3> <h3>巴哈伊教神庙莲花庙被称为第二个悉尼歌剧院。</h3> <h3>莲花寺因其外观酷似一朵半开的莲花而闻名,体现了不同宗教文化的相互包容与共存,寺庙全部采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由三层花瓣组成,底座边上还设计了九个连环清水池。寺内素雅整洁,没有过多装饰,可以感受到宁静的宗教气氛。</h3> <h3>几天时间虽然很短,但我们对南亚这两个国家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美丽的岛国斯里兰卡和印度的古老文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祝愿一带一路取得辉煌成果,祝愿中斯、中印关系友谊长存。</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