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深秋时节,阴云密布。瑟瑟的秋风,冷嗖嗖地吹着;刷刷的秋雨,冷冰冰地落着。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一股从千里之外西伯利亚远道而来的寒流,不期而至,一扫前几天暖融融的小阳春天气,大街上的行人明显少了许多。</h3> <h3> 然而,在元宝席面饭店大厅内,却春意盎然,人声鼎沸。由西安市长安区作家协会和韦曲街道元宝席面饭店联合举办的“元宝席面杯”征文大赛颁奖大会即将隆重举行。</h3><h3> 长安作协领导、特邀嘉宾代表和获奖作者代表,济济一堂,高朋满座,谈笑风生,推杯换盏。</h3> <h3> 由长安作协举办的“元宝席面”杯征文大赛近期举行了评奖活动,评选出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名单如下:</h3><h3>一等奖</h3><h3>陈嘉瑞《元宝席面赋》</h3><h3>吕维《食事四则》</h3><h3>王选信《三进元宝席面》</h3><h3>二等奖</h3><h3>王小侠《在长安,有一种饭叫“席面”》</h3><h3>王剑利《在“元宝席面”咥饭》</h3><h3>刘新焕《关中风情》</h3><h3>张培忠《在元宝席面吃香椿面片》</h3><h3>王琢《红烧肉》</h3><h3>三等奖</h3><h3>郝德海《麻什》</h3><h3>王建海《长安臊子面》</h3><h3>田丽娜《饿了吗?》</h3><h3>毋东汉《元宝席面就餐有感》</h3><h3>田红毅《家乡的味道》</h3><h3>顾必龙《昨晚,在元宝席面》</h3><h3>姚竹梅《油泼辣子一道菜》</h3><h3>姜涛《家在郭杜》</h3><h3>优秀奖</h3><h3>张友良《从一份炒凉粉说起》</h3><h3>李鹏《长安臊子面》</h3><h3>张勋《麻食》</h3><h3>李巧林《闲谈关中院落》</h3><h3>每小平《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精湛厨艺食客口福》</h3><h3>高建峰《我爱吃然面》</h3><h3>胡小兵《追花糕》</h3><h3>任应孝《长安的包谷面搅团》</h3><h3>朱孝武《大米换面》</h3><h3>东湖《一锅搅团在长安》</h3> <h3> 记得从小学到初中,从初中到高中,代过我的语文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认识,认为我有写作的天赋,他们说,从我写的作文就能看出来。</h3><h3> 我也年幼无知,不知天高地厚,从小就有当作家的梦想,至少我写的文字变成铅字,供人阅读,我就满足了。或者,至少当个记者也可以,到处采访,引领时尚。梦想还是梦想,现实是残酷的。后来,阴差阳错,我却成为教师,而且还是历史教师。</h3><h3> 然而,我并没有放弃梦想。村里村外的见闻,家长里短的感悟。看到的,想到的,不能说出来,一吐为快,就要写出来,整理自己的情绪,抒发自己的情怀。</h3><h3> 尤其最近几年,我写出大约四十篇散文,对故乡的情,对亲人的爱,对社会的洞察,对人生的认识,一概付诸笔端。</h3><h3> 2016年5月25日,我的散文《模仿》发表于《西安日报》副刊《长安旧事》;</h3><h3> 2016年7月7日,我的散文《看电影》发表于《长安开发》第8版副刊;</h3><h3> 2017年7月27日,我的散文《过会》发表于《长安开发》第8版副刊。</h3><h3> 尽管稿费微乎其微,但实现了我的少年梦,对我也是极大的鼓励。</h3><h3> 另外,2016年6月,我的散文《回顾乡之路》在长安八中校刊《掠过秦岭北麓的风》 收录;</h3><h3> 2017年6月,长安国学会举办“我的故乡”征文,我的散文《文化之邦杜永村》收录;</h3><h3> 2019年11月,我的散文《麻什》参加长安区作家协会和元宝席面饭店联合举办的“元宝席面杯”长安饮食文化征文大赛,荣获三等奖。</h3> <h3> 除过纸质媒介,我还积极向网络投稿,我的散文先后发表在《长安八中》、《王曲街办》、《长安国学会》、《长安人》、《古今长安》、《爱长安》、《幸福南城》、《蓝田文艺》、《约一程时光》等等媒体,有的还登上“搜狐网”和“今日头条”。</h3><h3> 这些散文,真实,朴实,有人这样评价说。这些散文,在村里村外,在校内校外,引起知音的共鸣。这些宝贵的肯定,对我来说弥足珍贵。</h3><h3> 人到中年写怀旧散文,是为了回顾自己走过的平凡而不平凡的人生之路;是为了缅怀前辈,为了传承后代;更是为了告慰自己的灵魂,也给自己一个交待。</h3><h3> 人常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我常想,我们要留给后代什么呢?是别墅一栋,豪车一辆?还是存款百万、店铺几间呢?我想都不是。正如林则徐说过一段发人深省的话:“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h3><h3> 我想,我们应该传承后代一种精神气质,就是,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要积极乐观地面对。</h3> <h3>作者简介:</h3><h3> 郝德海,西安市长安区人,长安区第八中学历史高级教师,长安区模范教师,多次荣获长安区学考、高考优秀科目奖,并在《教师报》、《西安日报》、《长安开发》、《长安国学会》、《幸福南城》、《蓝田文艺》、《约一程时光》等报刊、网络发表论文、散文多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