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我的教育初心

凉白开

<h3>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br></h3><h3> 接到今天这个分享任务,是在一个月前了,记得当时领导说:“你是有乡村教育情怀的人,就讲讲你的教育情怀吧!”其实这句话让我挺不好意思的,这原因说起来话就很长了,所以今天我就把自己的分享题目定做了《直面我的教育初心》。</h3><h3> 先说说我家里人对我评价吧!我妈说:你能不能把你自己管好,别让人操心你;我姐说:你脑子整天在想啥呢?!小我六岁的弟弟说:你咋那么幼稚的,你只适合待在学校;我老公说:黄河是个大大的“几”字,不是一条线,没法说你……我是一个后知后觉、而且总是沉浸在自己思维里走不出来、却又没有主见的矛盾体。在1994年,初中毕业时,我并不知道报考中师是会当小学教师的,当时报师范,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属于中等水平,而师范的分数线比中专低一些,我冲一下,冲不上就上高中了。记得放榜那天,中考和高考成绩是一起放的,我姐那年高考,她叫我去看成绩,我不去,我在家看电视呢,我说,我根本就考不上,看啥呢,我姐叫不动我,就自己走了,那时候我姐是需要走着来教育局和杨中这的。后来,她兴高采烈地跑着回来了,她喊我,你考上了,第七名,“你骗人呢!”“真的是第七!”我妈也问,真的吗?!看着我姐确定的样子,我才稍微信了一点,我妈问我姐,那你呢?!我姐说,我还没看呢,我先看徐曼的了,一看考上了,一高兴忘了我了。也就是从那时起,我姐再怎么收拾我,我都不会吭气,因为我懂,她真的是我唯一的姐姐。我是在半信半疑中看的成绩,在糊里糊涂中填的志愿——武功师范,然后又是傻里傻气地去的学校,然后又凑凑合合的毕了业。上师范时,也不知道咋回事,每次上数学课,也就是我们班主任老师的课,我就不知不觉的睡着了,每次都给自己说,今天不敢睡,但每次都是被叫醒的。毕业后,我回到李台乡,分别在李台小学、西桥小学、陈小寨小学任教,总共做了12年,记忆犹新的是西桥小学的窗户,没有玻璃,冷风嗖嗖的,孩子们手脸脚都是冻伤的,那时也没觉得孩子们可怜,因为那个时候我也跟他们一块在冻,再说对我们来说那是很正常的事情,我也是从小冻到大的,冻得厉害的时候,鞋是穿不进去,脚包的跟包袱似的,然后被老妈背着去学校。最后我是用塑料纸把窗户定起来的,好多了。但那个时候的农村孩子是幸福的,他们差的只是自然环境,不差来自于家庭的温暖,那时候农村没有城市化,除了偶尔有个家庭父母出外打工的,基本上都是一家三代住在一起,幸福和谐,其乐融融,现在想起来特别怀念。后来我到了杨陵小学,见到了城里的孩子,住进了夏有空调、冬有暖气的单元楼,真的是觉得生活如此美好。在杨小,又度过了我教育生涯的第二个十年。算到此时,我离毕业已经22年了。在领导的信任之下,我又重新回到了农村,当见到那些孩子的时候,我又一次看到了高原红,我接受不了了,那是我们22年前的状态,现在的生活不应该是这样的啊!那是我第一次的心疼,后来,随着一个学期的结束,我对他们越来越多的了解,我更加心疼,我想,这就应该是领导所说的乡村教育情怀吧!</h3><h3> 很抱歉,这么长的绪言,才让我们走进了今天的主题。</h3><h3> 今天,我主要想给大家分享的是我们的学生和我们的老师。先说学生吧!首先可以确定的说,这些孩子的智商跟城里孩子没有任何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眼神,那几个活泼优秀的,精神气十足,机灵大方,下来就是乖巧的,稳重大方,彬彬有礼,还有一些,躲躲闪闪的,面无表情的,这部分孩子,每个孩子背后你都会挖出一个故事来。先说我印象最深的吧!我们现有学生128名。请原谅我下面要讲的孩子,我都只提姓氏,名字就不说了。</h3><h3> 小周,上学期一直让我提心吊胆的孩子。他的父亲懒散、暴力,还有些神经质,打走了他的妈妈,带着小周在家生活,和村里人也从不打交道。4月份开始,他就突然不让孩子来校上学了,他整天带着孩子在家睡觉,不出门,也不让孩子上学,有时也会带着孩子说要出去找妈妈。漂泊几天就回来了,问孩子怎么回事,孩子只是沉默不语。张帅老师,金小维老师,去家里找,他们要么不在,要么不开门。于是我和李增涛校长又去找,其实每次到他们家门口时,我这心里都跳的特别快,我怕,怕他开了门打我们或者骂我们。尽管怕,我们还是一次次跑,但最终都是白跑的。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这个学期开学,他带着孩子来报名,李增涛校长跟他签订了一个协议,要求孩子必须每天上学,事情才最终得以解决。</h3><h3> 小蒲,一个眼睛很大很有神的男孩子,还是双眼皮的,比我还高一点,他性格活泼,反应也特别快,在班里成绩经常会考在前面。看见他,我一直以为他的家庭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心里还总是很安慰。真正了解他,是在7月份一年级报名登记的时候,那天,一位老人领着一个特别乖巧的小男孩,她说:“孩子妈妈离家出走,爸爸因此受了刺激,病了,爷爷身体不好,就她一个人还好一点。爸爸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拿孩子撒气,孩子吓的。”然后说,孩子哥哥是小蒲。自此以后,见到他们我总是找些话题跟他们聊聊,而他的班主任——李雪萍老师,更像妈妈一样偏爱他,鼓励他,这次的期中考试他位列全班第一名。</h3><h3> 第二个小蒲,女孩,她的头发是自来卷的那种,洗完打开时,真是漂亮。可就是这一头带卷的头发,让这个文静的孩子满心烦恼。孩子的爷爷和爸爸带着他们姐弟俩人,没人会给她梳头,孩子也不会,所以孩子的头发从来没有梳开过,随着时间的积攒,孩子的头顶就成了真正的鸟窝,就那么一大疙瘩。原先的我一直认为是她太懒了。所以,开学时的一个午后,那天天气特别好,我和鲍曼老师想当然地给她洗头,心想,只要一洗,抹点护发素,就没问题,肯定就能梳一个漂亮的丸子头呢,结果,我们直到上课也没有将那一头的自来卷梳开,最后鲍老师带着她去理发店才彻底解决了这个问题。孩子说,她的头发这么锈着已经有快一年了。</h3><h3> 这些孩子,善良,可爱,朴实,让人怜爱。上学期,我们是营养早餐,每天放学,孩子们手里就会拿着包子、鸡蛋或者果汁,有时候看到包子和鸡蛋我倒是不奇怪,看到果汁或者牛奶我就有点奇怪,我问过他们怎么连果汁都不喝,因为我心里想着果汁对于他们来说,应该不会不喜欢,可他们的答案是:我拿回去给我弟喝,我弟可喜欢喝这个了。这个学期,刚开始有那么几天稍冷一点,你就会发现,有几个孩子大棉袄就穿上了,可脚上却还是凉鞋,到了中午,热的满头汗。你轻轻地一问,他们就不好意思的一笑,穿错了,他没找到其他衣服。那明天记得换了啊,记得穿袜子,第二周就好多了。他们真的很乖,说什么听什么。看到这样的学生,除了知识视野、学习成绩,我们还怎么忍心去责备他们?!我们想要的是他们的积极自信,他们开心的笑颜,于是上学期设置了各种奖励机制,在整个学期里,也开展了各种活动,还他们儿童个性。六一时,当六个生日蛋糕推到他们跟前时,他们开心极了,我们其实要的就是这天真无邪的笑容,不是吗?!每周一的早上,“校长讲故事”也是新开的一个内容,我或者讲故事,或者给他们介绍他们能看的书,以便于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总之,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内的,我们都想尽力。不是有句话说过吗?!成功不一定就要坚强不屈,而是要懂得顺势而为。蒋寨学校成为杨小分校以来,教育局和校本部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极大地改善了办学条件,由于前期投入资金量过大,导致目前两校区办学经费特别紧张。人员少、经费缺是我们的实际,想要让蒋寨学校走城市学校发展之路,这有点不切合实际,但我们可以因地制宜,给孩子提供更加个性的教育,更加贴心的关怀,我相信,乡村教育的小天地,也会有不一样的大作为。</h3><h3> 下面,再说说我们的老师吧,我们的每一位老师都有他自己的乡村教育情怀。我们学校有在农村待过30年以上的老师三位,有从招聘以后就留在这里的80和90后,还有把这些孩子当做自己孩子的70后,他们每一位都是我心中的榜样。今天,我能现在这里给大家分享我的教育情怀,正是因为有他们的追随和支持。我刚到蒋寨,开会时我说过,蒋寨现在的孩子,他们缺失的不仅仅是物质的享受,还有爱的温暖,我们作为老师,我们不可能给他所有,但我们必须尽最大能力给他们自己能给的东西。我也向老师承诺:一不提过分的要求,二不说过分的话,三不做过分的事。当然,有时候因为个人素质太低,我也会发脾气,没有完全践行过自己的诺言,但相信我以后会改的。虽然上个学期开始,我建立了校长百宝箱,用来给孩子奖励,但我们的老师也在用自己的钱给孩子买书、买奖品,这些我原先都不知道,直至这个学期带课了我才知道。上次问海艳老师,布置教室花了多少钱,她说:没有多少,我在网上买的,挺便宜,才不到100元,这还有好多小贴画呢,你要用就自己取啊!”当然,不仅仅是她,还有马丽主任,李雪萍,毋文芳,鲍曼,颉荣,晁丽萍,刘迪,张帅,王瑞侠,但这个她们是从来没有在我跟前说起过,更别说我给她们报销了。其实,这已经不仅仅是钱的问题了,这是一种态度,这更是一种支持。他们的教育情怀才是真正的教育初心。我们的老师最可贵的就是,明知没有回报却还能无言的付出。这才是让我为之敬佩的。</h3><h3> 最后,说说我,上个学期,是我第一次负责一个学校的所有工作,我不知道怎么做,增涛校长,马丽姐,孟德老师,我们的保洁,门卫师傅,大厨,他们在日常的事物上,都料理的很清楚,我并不操多少心,有时偶尔有空了,还会去和我们的王乃妮大厨切磋一下厨艺,给大家炒个菜尝尝。但我心里一直都有一个想法:我希望,蒋寨的孩子能走出蒋寨,有和城里孩子一样的学识和气质;我希望,蒋寨的老师能走出蒋寨,有和名师一样的气质和课堂。我说过,我不会刻意去要求大家做得到,但我想我们可以顺势而为,试着去跳一跳,说不定会摘下果子,说不定会变成真的。所以,我想要融合,我认为管理就是融合,让领导班子融合,有一个共同的目标;让师生关系融合,有一个温暖的集体;我想要课堂融合,有一个能追梦的舞台;让我们全体成员融合,有一个积谐的团队;让我们与在座所有优秀的您融合,给我们一个有力的支持。</h3><h3> 从懵懂中走进师范,傻傻的进入教育,到今天负责一个学校的发展,平凡的教育之路,让我越来越清晰的认识到教育的初心就是对学生的爱。今天已然重任在肩,我想,我会不忘教育初心,坚守爱的情怀,和大家一道,携手前行再出发,为了孩子的未来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h3><h3> 谢谢大家的聆听,谢谢各位领导的信任。</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