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我常常沉浸在往事的美好回忆之中,俗话说“老年人常思既往,少年人常思将来”,此时的我便觉得自己仿佛是一位老态龙钟之人,既便不愿意老去,却总也挡不住自己对过去之事的回忆。无论自己现在多么忘事,而往事是如何也无法忘却的,相反,记忆中的一切却又那么真切朴实、温馨自然。</h3> <h3>晚饭后,闲坐灯下拿来一本书来看,屋外的风呼呼地刮着,虽说是初冬,毕竟天是阴着的,空气中自然便多了几许冷意。嘈杂的小城在夜晚安静了许多,因此能清楚地听到车辆疾驰而过的呼啸声和车喇叭的呜笛声。此时从远处传来一阵犬吠声,我知道,是紧邻郊区的村庄的狗叫的,多么熟悉的犬吠啊!我不由得想起了童年的村子里平平常常的狗吠声,那声音经常回荡在我耳边,此起彼伏,时而急促时而舒缓,真切而颇具动感!</h3> <h3>小时候,村子里的乡亲们几乎是家家养狗的,那狗不同于现在城里人养的金毛、吉娃娃、哈士其等五花八门的狗种,是清一色的土狗,身材瘦瘦的,奔跑速度挺快的小土狗。狗的毛色以 黑色的和棕黄色的居多。那时许是因为小村庄闭塞的缘故,几乎很少有汽车通过,陌生人也较少,记得最清的一幕便是收杂毛、收鸡子的小商贩在村中骑车吆喝,此时,倘有一只狗见了陌生人叫起来,其他的狗也紧跟着叫起来,如此以来,满村子都是此起彼伏的狗吠声。</h3> <h3>我家也养过狗,那只狗不是纯黑的,是黑中掺杂有灰白色的毛,因此没有黑狗独具的“黑得油亮”的高贵气质,然而我却很喜欢它。家人给它取名叫“海豹”。我每次放学,在胡同口就能看见“海豹”蹲在大门口,不停地摇着尾巴,一直到我走到它跟前,它便掉头随我一同进家门,如果此时你轻轻地呼唤它的名字:“海——豹——”,它便飞风一样跑向你,等接到你,它就在你前面一步远,一步一回头地在前边带路。特别是晚上放了学,走到胡同口时就换它的名字,它便“哒哒哒”地跑过来,接我一同回家。长长的胡同,有了海豹的陪伴,幼小的心里瞬间踏实了许多,心里的恐惧也消失了很多。</h3> <h3>我家的黑狗取名为”海豹”是名副其实的,我不知道别人家的狗狗会不会游泳,我们家的海豹是会的。我家去姥姥家的途中有一条河,每次去姥姥家,海豹是游泳过河直行,我们总是绕道桥上过去的。每次海豹总先在我们前边到达姥姥家,姥姥看到我家海豹便说:“小狗,你先来啦!人在后面吧!”于是,姥姥便依在大门口,笑容满面地等待着我们的到来。我知道,这是海豹报的“信儿”,那时觉得,狗除了不会用语言表达,他内心可精明着呢!</h3> <h3>对于狗我一直怀有的“情有独钟”的情感,还源于冬日晚上村子里狗狗的狂吠声。尤其是冬天下雪的夜晚,那时的我们这些孩子没有电视的陪伴,也没有故事书来阅读,更不记得有多少作业来做。吃过饭,便早早钻进暖暖的被窝。一觉醒来,听着窗外北风的呼呼声、院内枯树枝掉落的“咔嚓”声、雪花飘落的簌簌声、从远处传来的村子里的狗吠声,如此的几种声音,不由得使人觉得冬夜是漫长的,村子是寂静的,屋内是温馨的、惬意的,当时的情景用上“深夜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诗句,是最恰当不过了。</h3> <h3>长大了,离开了小村庄,乡村的狗吠声离我也越来越远了。记得一位作家说过这样一句话:过去是一家“银行”,我们将最可贵的财产“记忆”珍藏其中。记忆赐予我们生命了意义和深度。说实话,记忆里的狗吠声对我有何意义和深度,我说不清楚。我只觉得在记忆深处,狗一叫,村庄就多了些温馨;狗一叫,村庄就多了几许和谐;狗一叫,村庄就生动活泼起来……而我们这些在农村长大的孩子,生活里就多了一份童年的回忆和抹不去的乡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