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r></p><p>吃早饭,我在啃玉米,女儿吃红苕。她盯着掉在桌上的玉米粒,悠悠的说,老妈,你的下巴有地漏吗?我惭愧的笑了笑,又满足的叹口气,现在真是丰衣足食啊。接着又说,你妈可是饿过饭过来的。</p><p><br></p><p>看着女儿揶揄的笑容,她才不信呢,我的思绪晃晃悠悠飘回到几十年前那些与粮食有关的久远故事。</p><p><br></p> <p><br></p><p>1981年,我11岁,姐姐16岁,妹妹9岁,都是吃长饭的年龄。那时,土地还没有完全包产到户,家家户户靠挣工分分配粮食。让全家人吃饱饭是母亲最愁苦的事。</p><p><br></p><p>母亲带着我和姐姐给玉米施肥。已是正午,知了不知疲倦地漫山遍野聒噪,毒辣的太阳晒得我汗流浃背。远处农房的屋顶陆续飘出炊烟,叔叔嬢嬢是在煮饭了,我吞了吞口水,下意识望了望母亲。</p><p><br></p><p>母亲没有回家的意思,她机械的劳作着,汗水模糊了眼睛,头发凌乱的粘在脸上。我的肚子开始咕咕叫,忍不住说,“妈,我们收工回家煮饭吃吧。”姐姐立即用眼神剜了我两眼,叫我别说。</p><p><br></p><p>母亲叹口气,难过的说,“回去也没啥煮的啊。”她想省一顿,何况来去的路上起码要花四十分钟。我知道她的小心思,这又不是第一次。</p><p><br></p><p>我咧了咧嘴,鼻子一酸,把锄头往地下一摔,一屁股坐在地里放声大哭,一边留意母亲的反应。母亲满眼是泪,她用袖口擦擦眼角,却依然没有停住手中的活,她是一个坚强的人。日子艰难,我们院子里每年都有悄悄外出讨口要饭的邻居。</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天,寂静的山谷回响着我尖锐的哭声,齐腰身的玉米默默无语,同情的在风中摆动叶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直捱到太阳落西,别人家的屋顶炊烟又起,我们才回到家。及至吃了晚饭后,我才选择原谅了母亲。说是晚饭,无非又是干红苕块块煮稀饭,我不喜欢。可是没有办法,每年有大半时间我们都变着花样吃红苕,家里的米缸却变不出更多的大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正午的饥饿记忆,时至今日,依然记忆犹新。而世界变化真快——养生专家极力推崇一天吃两顿,红苕摇身一变为健康食品,受世人热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我依然不喜欢红苕,我身边的很多同龄人也是,小时候吃伤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是那个夏天,姐姐初中毕业后,就再也没有读书,到裁缝店当了一名学徒,农忙时给家里挣工分。出头椽子先淋雨,姐姐作为教师子女,不能继续升学,这是全家的哀伤,也让我一夜之间懂事。我再不能像撒在地里听天由命的玉米,毫不经意的活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让母亲欣慰的是,咱家虽穷,却无比幸运的熬过了一个个难关,齐齐整整在一起。没有比相濡以沫在一起更重要的了。但在当时年少的我看来,人世间的种种幸福,都比不过自家屋顶上的炊烟和摆在桌上的饭菜。真正让我上心的是每天的一日三餐,比母亲还更上心。</p><p class="ql-block"><br></p> <p><br></p><p>那时,我最大的梦想是煮饭。煮饭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儿,需要先到几百米外的水井挑水,灶是柴火灶,得一手拉风箱,一手添柴禾。关键还要同时煮两锅,一锅饭,一锅猪食。但依然是我心中的美差。</p><p><br></p><p>这样的机会,得等到农活忙的时候。母亲和姐姐在地里忙得昏天黑地,我就成了煮饭的不二人选,妹妹还小,不能担当重任。</p><p><br></p><p>后来,我在三姐妹中长得最高。有一次,边煎饼子边偷吃,姐姐提前回家了,心慌得一口吞下肚,烫得差点没缓过气。</p><p><br></p><p>总之,全家按母亲的安排,挑水的挑水,拣柴的拣柴,打猪草的打猪草,煮饭的煮饭,直到暮色四合,炊烟升起,连牛羊都进圈了,才陆续归家。</p><p><br></p><p>晚上,全家人喜欢团在低矮的灶屋做事。昏黄的煤油灯下,母亲准备着当天晚上的猪食,姐姐淘米煮饭,我和妹妹围坐在灶前,往灶里添柴火,看锅里稀疏的米粒和在红苕里跳跃,咕咚咕咚冒着欢快的热气,看柴火灶里木头燃得通红,看简易的烟囱往外排出炊烟。浓浓的烟火味,带给家人安定踏实的幸福感。</p><p><br></p><p>吃饭时,母亲照例给我们上思想品德课。咱家没儿子,好好读书,好好做工,不要去守嘴,不能眼红人家吃穿,穷也要穷得体面。母亲的三观很正,絮絮叨叨说完,捱到最后一个端碗。</p><p><br></p><p>隔壁舒二妈家又在炼猪油,香味和着炊烟跑过来。他们家晚餐要吃白糖拌油渣了,我和妹妹用力吸了吸鼻子。母亲轻声命令道,今晚不准出门。我能想象得到,又有小伙伴守在舒二妈家门口了。</p><p><br></p><p>事实上,当时全家,乃至绝大多数乡邻生活的艰辛,远远超出本文前述的细水长流的生活片段。往事里面有黄金,对食物的极度渴求成为我对那个时代最刻骨铭心的感知,也让我倍加珍惜当下已经习以为常的拥有。</p><p><br></p><p><br></p> <p><br></p><p>因为贫穷,院子里的孩子们也没少干与食物相关的伤天害理的坏事儿。一群小喽啰心甘情愿被几个大孩子指挥着,偷出家里补丁连补丁的铁锅,再舀点坛子里的酸盐水,溜到山坡上拣柴禾,垒土灶,满世界搜罗可以下锅的。旱地里的豌豆尖,豌豆胡豆,玉米棒,红苕土豆,田里的螺蛳、鱼虾、黄鳝、青蛙,树上的鸟蛋,还没有睁开眼睛的幼鸟,甚至蚯蚓打屁虫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都被我们用来改善过伙食。炊烟从山谷里往上窜,藏也藏不住,于是有老农扯起嗓子骂,短命的,背万年时的,又在迁翻了(调皮)。晚上,有孩子免不了一顿打。</p><p><br></p><p>1981年底,生产队欢天喜地迎来了包产到户。像穿越剧一样,山坡上突然就烟雾缭绕,那是农人们在开荒种地,广阔的农村处处是火热的生产场面。我的乡邻们白天走路放小跑,晚上还暗暗攀比,谁家的灯熄得最晚。母亲也带着我们,白天教书读书,早晚和周末下地劳动。</p><p><br></p><p>人勤地不懒,大地给奋斗者以丰厚的回报,我家锅里的食材越煮越丰富,关于炊烟的故事就更加明快起来。</p><p><br></p><p>母亲依然节俭,吃不完的饭菜也舍不得倒掉,第二顿热了吃。母亲说,老天爷赏的饭,一口都不能浪费。</p><p><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几年后,我离开乡下,到城里读书,我的陆续成家的小伙伴们承袭父辈的梦想,在承包地辛勤耕耘,靠勤劳致富,再也不愁吃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过了几年,我的小伙伴们不顾父辈劝阻,离开土地,满世界打工见世面。我也一年难得回去几次。日暮乡关何处是,他们在电话中讲,想念老家的炊烟和柴火灶烧的九大碗。时间是一种酶,早已将家乡的炊烟分解成精神图腾,具象为诗情画意的山水画,安放在游子的记忆里,一代代顺应传承。每当想家了,炊烟就会越过悠远的长空,千山万水的指引我们找到家的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老家安装上了天然气,和城里一样方便。年轻人开始回流,农村渐渐有了生机。只是,作为中华悠久的农耕文化印记的炊烟,渐渐被现代文明所取代,一点点从我们生活中消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天,炊烟会不会成为文化遗产呢,禁不住怅然若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不久回乡祭祀,几个半大孩子端着白米饭,有菜有肉,并不吃,大概不饿,瞟我一眼,视线又回到手里的游戏机,他们是我小伙伴的孙子辈。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童年,我仿佛看到了他们的爷爷奶奶当年齐齐坐在门槛上守嘴的场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岁月静好,感恩拥有。我对女儿如是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宋敏、橙子,本文为变迁系列八,发表在2020年《四川党课》杂志)</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