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趁幸福感还没有褪去,想用点文字和图片记录一下这次野炊的过程和感受。</h3> <h3> 这次野炊的动力来源于上周表哥从老家山上采了蘑菇炖了一大锅鸡汤,邀约我和几个表亲去吃。那味道一下子把我拉回到了童年,于是便想约几家人带着孩子一起去体验一下野炊。我的想法和姐姐一拍即合,说干就干!其实从我打小起,我老姐都是惯着我的想法。</h3> <h3> 姐姐是拥有资格证多年的老厨师了(家里颁发的),她答应给我掌勺,我负责买食材,原则就是以辣子鸡火锅为主,腊肉炒萝卜和凉菜为辅。</h3> <h3> 城市里肉鸡早就没有鸡肉的味道了,土鸡才是大家想吃的。老家马蹄的何姐说没问题,帮我弄好送过来。插叙一段:何姐是十多年前我学生家长,后来就成了朋友,有求必应的朋友。送鸡不谈钱,土鸡加上朋友的情谊,这味道不浓郁都不行。</h3> <h3> 炊具由聚贤合酒楼提供,老板是多年的朋友,为人实在。一个电话,甑子、铁锅、大蒸锅已经准备好了……顺便再提供花生米、泡菜、快餐碗筷……因为要打理生意不能一同前往,但是答应作为机动车辆,需要就帮忙。后勤保障是组织者的坚强后盾。</h3> <h3> 小时候的山路早就退耕还林了,要上山得找出老爸那些早已上锈的工具开路。磨刀不误砍柴工,这是我们小时候必须具备的技能。儿子问我,怎样判断刀锋不锋利,我告诉他看亮度,看刀刃,其实,磨过刀的人才知道,关键得用手试刀刃,这得靠经验。当然,他无需学习,我们农村娃读书的初心也是为了不让自己把这些技术用得炉火纯青。</h3> <h3> 我和儿子,姐姐姐夫四个人是早上九点就到老家的。姐姐留在家做准备工作,因为老爸陪阿姨看病去了不在家,很多用具找不到,就电话询问老爸,电话那头听得出他们很支持,不厌其烦地给我们讲米在哪儿,菜在何处。姐夫和我还有我儿子上山探路。姐夫是河南人,来遵义几十年了,已然是半个城市人,这样的粗活是第一次,他但是一路上见刺就砍,见难就排,俨然一个农村人。</h3><h3> 我们到目的地足足花了二个多小时,但是南白的朋友这时才出发,我估算了一下,如果他们路上再耽搁,到目的地估计也是下午了。于是及时调整方案,把目的地改在距离我家近一点的一块大田里,那地我熟悉,距离水源也近,那也是给我太多童年记忆的地方,说来可以写上几本关于农村劳动技术的专著,今天暂且不谈这个。</h3> <h3> 三点左右,朋友们27人浩浩荡荡到达目的地。念哥、龙哥、桥哥挖灶;老姐、姐夫、龙嫂生火;老陈、我、彧姝取水;春妮、世彬、刘哥、念兴捡柴;念嫂、妞媳带娃儿些采蘑菇;莎莎、佳佳、小申要采路边的野菊花;彬家二宝太小,留在地上晒太阳……最可爱几个小男孩,捡柴力气不够大,上山腿脚不够长,生火挖灶帮不上忙,就找来几根棍子,把干枯的包谷杆当靶子,一路嬉戏,一路喊杀,汗流浃背,但干劲十足,其乐融融……无需分工,却能投其所好,也力尽所能,自然和谐。</h3><h3><br></h3> <h3> 姐姐的厨艺在这里得以展示,龙嫂的煮饭技术也值得肯定。上山的收获不大,就下山来帮忙。何姐准备的鸡是两个,得分两锅炒,第一锅熟了就起锅放在一边(怕蚂蚁来享受美味但又没桌子,就拿背夹翻过来当桌子)。香味诱惑了在玩耍孩子们,我看到我儿子悄悄靠近了炒好的辣鸡,接下来变成了两个,三个……一群孩子都围着锅,简直忍不住流口水了!不知道谁先出的主意,从背篼里找来了筷子,孩子们在大人的默认下愉快地开始“偷吃”了,大人也被吸引了,就像一群蜜蜂围着花儿,嗡嗡闹着,嚷着……没几下功夫,一盆鸡就只剩下辣椒了。</h3><h3> </h3><h3> </h3><h3> </h3> <h3><br></h3><h3> 这时第二锅辣鸡熟了,腊肉萝卜丝也出锅了,红萝卜回锅肉也上桌了,饭也在大家的期盼中散发出了香味。</h3><h3> 孩子们迅速转移了阵地,争先恐后围着火锅找自己喜欢的菜。其中一个孩子还没吃完就来找我要盒子,她说家里还有一个姐姐没能来,她要给她带回去,让姐姐尝尝山上饭菜的味道。我们都笑了,知道带回去饭菜味道就变了味,但是还是被她的爱心感动着,赶紧给她打包饭菜。我们带孩子出来的目的就是让他们看到家里没有的风景,感受要这样氛围才能体验的快乐。听到大家对饭菜赞不绝口,甚至减肥的美女也说吃撑了,幸福感油然而生,这是繁重的工作与枯燥的生活无法带给我们的体验。</h3> <h3><br></h3><h3> 饭饱菜足,天色已暗,大家借着手机的光亮,前呼后拥,一路照应,一路欢歌往回走。一行星星点点的队伍,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朋友们又谈论起起了童年“追”电影的场景。</h3> <h3><br></h3><h3> 童年只是一段回忆,但我们却都回不去了,孩子们也只能偶尔才有机会参与这样的过程,然而童年似乎已成烙印,或深或浅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里,越是喜欢翻阅便越发觉得自己是变老了。</h3> <h3><br></h3><h3> 作家余华说:生活是场悲剧,但我们都尽力要在悲剧里找到一个快乐的角色。人们常说"生活需要仪式感",我想是生活承载不起太多的现实,它需要我们去创造美好的回忆和体验点滴的幸福。我们能和朋友、和爱人、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窄如手掌,但是我们尽力让他们能感受到宽如大地的友情,爱情与亲情。</h3><h3> </h3><h3><br></h3><h3> 叶子</h3><h3> 2019年11月17日</h3><h3><br></h3><h3><br></h3><h3>最后,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这些精彩瞬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