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剧社项目组活动纪实

🎀筱 镁🎀

<h3>时间:2019.11.16上午 周六</h3><h3>地点:项目组活动室</h3><h3>人员:申晓华、张园园、赵芮菡、郭佳佳、高雅美</h3><h3>本次主题:戏剧就在生活中</h3> <h3>活动过程:</h3><h3>1.对戏剧的文本学习</h3> <h3>戏剧教育—让中国孩子从小学戏剧的好处</h3><h3>我们首先要知道,宝宝的语言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是通过后天不断的模仿和学习得来的。研究表明,胎儿对周围的音乐都会产生反应。出生仅两天的新生儿大脑就已经可以对母语语音进行加工!新生儿的大脑对妈妈的声音反应更敏感,这说明妈妈的声音对婴儿最初的语言学习具有特殊意义。</h3><h3>在生活中,很多老外带着自己3-6岁的孩子周游世界,目的和宗旨是让孩子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并且还会给宝宝讲解很多陌生环境的故事等,让宝宝有更多的想象和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孩子也会知道原来会有不同的语言和声音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h3><h3>戏剧的语言通常以故事为主,所以在讲故事的同时,宝妈和宝爸们已经进入了角色,使得宝宝们更加喜欢这样的交流方式。所以戏剧语言的培养不仅仅是语言逻辑思维的培养,更是在无形的过程中加入了角色的培养。性格的培养和辨别事物好与坏的培养。戏剧语言又有严格的程式和文化特点,所以对孩子的培养无意帮助很大的。</h3><h3>戏剧语言的培养不仅仅是家长和老师讲给孩子听,而是激发和鼓励孩子讲故事。这样才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和语言逻辑能力,开发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讲述的时候,孩子会注意语言的节奏,语言的魅力。在讲述的过程中,也会梳理自己的思想。所以反复的练习,孩子的语言逻辑能力会越来越清晰。根据孩子讲的故事,我们也可以把这些故事和孩子一起把它演出来,这样就激发了孩子讲故事的能动性。所以我们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不仅仅是简单的讲,而是融入到故事和演出中,把戏剧语言的能力培养达到更高的程度。</h3> <h3>2.探讨在实际教学中的戏剧动作</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的社长申晓华老师说:“作为一线教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对于文本的理解,是可以结合动作来帮助理解课文的,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h3> <h3>本次我们在活动时,就针对一些动作进行了练习和指导,目地就是不让戏剧走进课堂成为空话,在我们自己的课堂中,一定要落到实处。</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郭佳佳老师在表演这方面非常有天赋,她专门交给大家一些她在教学中会用到的动作。</h3><h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我们几个也是不甘落后,都跟着学起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