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读书,去往精神世界。研学,探索天地苍穹。随着2016年国家正式发文,一波又一波的研学热潮在祖国大地涌起。</h3> <h3>2019年11月13日早晨,这一抹亮光开启了我们六年级学生研学之旅!</h3> <h3>将所有零食、兴奋、高兴与期待装入旅行箱中,向着我们的目的地——杭州出发!</h3> <h3>车轮在高速上滚了4小时左右,将我们带到了杭州的宋城</h3> <h3>南宋时期的繁华杭州,被这座城演绎得淋漓尽致。</h3> <h3>瞧这身装扮,好有带入感。一下子把人带入到历史的长河中</h3> <h3>城内车水马龙,宋城河、市井街、酒坊、千年古樟,置身其中,恍如隔世</h3> <h3>孩子们体验了步步惊心鬼屋,观看了《宋城千古情》大型歌舞和大地震救援演出,一起在宋城河边留下我们的足迹</h3> <h3>2019年11月14日上午——兰亭</h3> <h3>兰亭:春秋末越王勾践种兰于此,汉代时在此设有驿亭,故名“兰亭”</h3> <h3>2015年春,兰亭书法博物馆建成开馆</h3> <h3>走在兰亭的小路上,宁静惬意,仿佛自己浑身上下散发着墨香</h3> <h3>鹅池碑,又名父子碑,鹅字为王羲之所书,池为儿子王献之所书</h3> <h3>兰亭碑:康熙题,红卫兵的破坏,为兰亭碑多了份历史</h3> <h3>曲水流觞:王羲之约41位挚友在此,将盛满酒的羽觞放入曲折的溪水中漂行。</h3> <h3>羽觞漂至谁的面前,谁就取觞饮酒并赋诗</h3> <h3>结果共赋诗37首,当场汇为一集,王羲之用蚕茧作纸、鼠须笔,一气呵成,写下了被后世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h3> <h3>御碑亭:又名祖孙碑。康熙果真是个书法迷,这是他在兰亭留下的第二处墨宝。</h3> <h3>背面是康熙的孙子乾隆的七绝诗。据说当时为了防止红卫兵的破坏,在此碑上刷上红漆,写上毛主席语录:时刻不忘阶级斗争。这才得以保存下来。</h3> <h3>临池十八缸,廖同学忍不住拿起毛笔,亲身扮演一下当年的王献之!</h3> <h3>未来的兰亭奖得主:李娇娇大师</h3> <h3>陈欣语大师</h3> <h3>陈高旭大师</h3> <h3>聆听书法大师韩老师为我们解析“太”字特点</h3> <h3>真正的《兰亭集序》已下落不明,这是当年冯承素临摹最像作品</h3> <h3>2019年11月14日下午 参观鲁迅先生故居</h3> <h3>这是鲁迅的卧室</h3> <h3>这是鲁迅先生家的“百草园”,也是我们的《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的童年,也是我们童年熟知的地方。</h3> <h3>鲁迅先生笔下碧绿的菜畦</h3> <h3>光滑的石井栏</h3> <h3>高大的皂荚树</h3> <h3>紫红的桑椹</h3> <h3>但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岭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蛰,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h3> <h3>何首乌藤和木莲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h3> <h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h3> <h3>三味是指:读经味如稻梁,读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h3> <h3>鲁迅先生的老师:寿吾镜。一生厌恶功名。终身以坐馆授业为主。鲁迅称赞他为“本城中极为方正、质朴、博学之人”。也是对鲁迅影响最深的人。</h3> <h3>这个角落的位置便是鲁迅先生的座位,桌面右下角有一个一寸见方的“早”字,一次鲁迅因故迟到,受到塾师批评,他便刻下“早”字,用以自勉。</h3> <h3>研学的目的,我个人觉得不是一定要学到什么文化,而是触发思考,有了想法,咱就动笔写一写吧</h3> <h3>2019年11月15日上午——参观G20峰会会场</h3> <h3>各国参会领导在此合影留念</h3> <h3>会场设计以“大国风范,江南特色,杭州元素”为主题</h3> <h3>以“廿国共宇小瀛洲”为主旨,由国内设计团队原创完成</h3> <h3>融合了西湖文化、良渚文化、丝绸文化、茶文化</h3> <h3>这盏灯取材阿富汗白玉,配上祥云图案</h3> <h3>立体雕刻的花开富贵花瓶</h3> <h3>气势恢宏的木雕作为会场的背景墙</h3> <h3>地上的纯羊绒地毯,纯手工拼接</h3> <h3>G20会场,给我的感觉除了高端外,更多的像是一件艺术品,无论从整体,还是细节,都那么耐看,那么舒服。</h3> <h3>参观完G20,我们来到了浙江大学</h3> <h3>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是一所为图强变革而创立的新式高等学府,开创了我国近代高等学府的先河</h3> <h3>学校秉承“勤学、修徳、明辨、笃实”的核心价值观</h3> <h3>以求是的精神,培养了许多影响世界的科学家</h3> <h3>身后这位便是伟大的科学家、教育家,原浙大的校长——竺可桢先生。</h3> <h3>他告诉我们孩子,对待科学的态度应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丝毫不能苟且</h3> <h3>科学的精神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h3> <h3>求是的路径,最好的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h3> <h3>他对青年人的期望是:目光应远大,要有英勇前进无畏的精神,处处应以国家社会为念</h3> <h3>每一个浙大人,仿佛自带光环,自信的面庞,笃定的脚步。愿我们的学生未来也能成为浙大人!</h3> <h3>非常感谢我们的邢导,一位非常职业的导游,热情专业。是您用照相机为我们留下了几百张珍贵回忆!</h3> <h3>也非常感谢韩老师的全程通力合作!还有市人医的周玉峰医师,为我们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您是一位医师,也是一位很好的教育家。听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h3> <h3>总结:三天的研学很快结束了。期间还有好多小插曲:有大早睡过头的,有夜半三更敲墙打电话的,有大早睡不着窜门的……</h3><h3> 捧着一颗心来,带着收获回去!也许你收获的是文化,也许你收获的是文明,也许你收获的是回忆。而我收获最大的是包容:对于如此大规模的活动,事事无法尽善尽美。唯有我们对孩子们的包容,孩子们对导游的包容,领导对我们老师的包容,才能让我们的研学尽善尽美。如果给此次研学打分,我想一定是“优秀”!</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