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也是戌月的结束以及亥月的起始;“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即位于黄经225°。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通常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屋。”</h3><h3> 我校结合立冬节气相关知识,由少先队大队部负责开展了相关教育活动,更好的传承了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加了学生二十四节气相关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煅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搞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h3><h3> 在十一月八日“立冬”这天,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组织全校师生齐聚大操场进行立冬节气相关知识宣讲,首先由童老师安排在立冬节气间具体要开展哪些活动,怎样开展,让师生有个大概了解;再由少先队大队长宣讲立冬节气的相关知识及习俗故事;最后由陈燕老师组织全校学生诵读相关诗词及谚语。</h3> <h3> 每天课间操后,陈燕老师都要利用几分钟的时间组织全校学生传唱“二十四节气歌之立冬”的歌曲,诵读“立冬”节气的诗词及谚语。</h3> <h3> 每天中午,由王中华、陈燕老师组织全校学生在操场分组观察当天温度,并由组长做好观察记录,在立冬节气最后一天绘制气温变化曲线图上交王老师收藏。</h3> <h3> 在课间活动期间,陈燕老师带领学生认真观察植物在立冬节气有什么特点,并把观察到的记录在相应的表里,再上交给陈老师,看看,同学们观察得如此认真。</h3> <h3> 在星期二课外活动时,陈燕老师带领同学们制作植物标本,陈老师先讲怎样制作,要注意什么,再由学生亲手制作。同学们都积极参于到制作标本中。</h3> <h3> 课外活动期间,王中华老师带领学生到实验基地进行农事体验,感受劳动的快乐。</h3> <h3> 最后由童老师、陈老师、王老师指导学生办“立冬”节气相关知识的手抄报。先由童老师讲解怎样才能办好一张八开纸大小的手抄报,在设计板面时要注意什么。再由陈老师和王老师具体辅导。同学们在本次活动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增强了更多的动手能力。</h3> <h3> 总之,我校秉承着“向善、向上、向好、向美”的教育理念,扎实开展了二十四节气(立冬)节气系列教育活动,真正拓开了学生的知识面,锻炼了学生的多种能力,更好的传承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四节气。(中国的第五大发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