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微故事

晓寒深处

<h3> 严塘中学 曾晓英</h3><h3> 今年9月份,我参加了新邵县教育局和新邵进修学校组织的国培。记得物理工作坊刚成立的时候,第一次线下集中培训的开学典礼在新邵三小举行,时间是某个双休日。当初坊管理员陈吉良老师打来电话,通知学员要准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培训,那会的心情是直打退堂鼓的,<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觉得培训收效甚微,没多少作用,还要占用休息时间。虽然心里上是犹豫的,是矛盾的,但还是准时去了。在后来的线上线下培训中,我感觉我的心理慢慢出现了变化,这个过程是矛盾——接受——喜欢——不舍,当我感觉爱上国培时,国培却要结束了。下面我来说说国陪伴我成长的小故事。</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 第二次线下集中培训,要求每个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创新实验器材。各组大显神通,</span></h3><h3><span style="line-height: 30.6000003814697px;">让我大开眼界。我们第一组的有关大气压强的实验以及第三组刘源老师设计的关于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当我和本组另外一位年轻的老师去展示我们第一组的实验器材及实验过程时,我的内心是兴奋的,也是激动的,因为我觉得通过我们自己就地取材创作的实验器材,现象明显,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span></h3> 和本组教师共同探究器材<h3><br></h3> <h3>实验展示前对器材的操作演练</h3> 上台向大家展示本组创新实验<h3><br></h3> <h3>  第三次线下集中培训,听了邓佳丽、刘艳红、刘渊、孙燕燕四位老师的示范课,四位老师的课堂精彩纷呈,各具特色。</h3><h3> </h3> <h3>邓佳丽老师的课堂</h3> <h3>邓佳丽老师亲切自然的教态,标准清晰的普通话,耳目一新的实验一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抓住了听课老师的心</h3> <h3>刘艳红老师设计的学生实验别出心裁</h3> <h3>刘艳艳红老师上课热情洋溢,激情澎湃,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学生实验别处别出心裁。</h3> <h3>刘渊老师的课堂</h3> <h3>刘渊老师语言诙谐幽默,讲解清晰严谨,课堂生动有趣</h3> <h3>孙燕燕老师的课堂</h3> <h3>孙燕燕老师以百宝箱的引入方式开启课堂,学生实验开展得有声有色,指导学生归纳分析条条是道。</h3> <h3>评课议课</h3> <h3>评课议课</h3> <h3>四位教师上课完毕,接下来是分组评课议课,大家各抒己见,热烈发言!</h3> <h3>从9月份到11月份,国培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物理工作坊的管理员陈吉良老师、辅导员石校长,坊主谢林勇老师每一次线下培训精心组织、认真负责,带领大家一路成长!</h3><h3> 国培改变了我对培训的看法,让我收获颇丰!成长不少!感谢国培,感谢工作坊的所有同仁们的陪伴与付出!</h3> <h3>物理工作坊全体合影留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