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响应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的精神,全面推进学校教育整体改革,进一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拓宽教育面,整合教育资源,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2019年11月16日,宜良县清远小学工会组织全校教职工赴石林喀斯特地质科研博物馆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研学调研之旅。</h3><h3><br></h3><h3> </h3><h3> </h3><h3><br></h3> <h3> 石林喀斯特地质博物馆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石林风景区的正前方。博物馆融原始性、科学性、知识性、观赏性和趣味性为一体,将自然资源和文化传承紧密结合,让你在游览的同时认识地球、了解地质和生物的演化发展历程、知晓地球资源、自然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密切关系,在进行科普教育的同时提高人们保护资源、爱护环境意识。</h3> <h3> 从外观看,这里好似西方古代城堡。在城堡前宽敞的广场上,工作人员为全体老师组织了团体拓展训练。</h3> <h3> 这是体能和协作训练,但它充满了趣味性和凝聚力,看我们这些大朋友们一个个玩得不亦乐乎。久违的欢呼声、呐喊声像一支铿锵有力的战歌在广场上空回响。这样的团体拓展训练能够培养我们的团体协作能力,训练人的反应能力和肢体协调性,真是寓教于乐!</h3> <h3> “长龙钻洞”时,我们手牵手依次穿过相邻的同事之间的“洞”,速度要快,配合要默契,不然你会晕头转向的。</h3> <h3> “立竿转向”时,眼要急、手要快、立好竿、迈开腿,穿到对面握住竿。你的血液沸腾起来了,挑战自我极限的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h3> <h3> 拓展训练结束后,我们跟随讲解员走入博物馆,博物馆里分为8个展区,有喀斯特地貌展区,地球演变及地质变化展区,彩石展区,矿石展区……在这里,至少有十个基尼斯和吉尼斯世界纪录。</h3> <h3> 走到了喀斯特地貌专题展区。我们知道了喀斯特地貌的演变史,原来在很久很久以前,石林被火山灰包裹起来,然后又经过了海水冲刷,石头经过发育后,又再次被火山灰包裹,被海水冲刷。就这样,石林的石头经过两次炽烤、两次海水冲刷,才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石林。展厅里各式各样的钟乳石,有的像一尊大佛,正在念经;有的像一颗定海神针真矗立在那儿;还有的像层层叠叠的扇贝。</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 地球生物史专题展区里,各式各样的生物化石向你诉说着地质和生物的演变史。我们还看到了远古的贵州鱼龙化石、海百合、动物骨骼,真是大饱眼福。</h3> <h3> </h3> <h3> 好奇心很强的老师们还亲自拿起放大镜观察化石的纹路。</h3> <h3> 在宝玉石彩石专题展区,我们领略了方解石、默石、红宝石、祖母绿等名贵石块。三分形象,七分想象,只要你放开想象的翅膀,石头便会充满灵性。</h3> <h3> 看着漂亮的彩石不过瘾你还可以摸一摸喔。</h3> <h3> 在地壳物质组成及资源专题展区,我们认识了许多奇特的矿石,更对自己能生于云南这样一个矿石王国而感到自豪。</h3> <h3> 老师们边听讲解边拍照记录,不时还兴趣十足地讨论一下。</h3> <h3> 你想了解更多的矿石知识吗?那就到自助电脑上查询一下吧!要争取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哦!</h3> <h3> 石头还能做成满汉全席。五花肉、瓜子仁、绿豆、杏仁、火腿等各种美味佳肴,虽然都是石头做的,但样子很逼真。</h3> <h3> 那会发光的石头更是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它们看上去是一块块非常普通、其貌不扬的石头,但遮住所有光线,用强紫光灯照在石头上后,石头瞬间变得光彩夺目,有大红色和深绿色,实在太神奇了。</h3> <h3> 名木乌木展区中,有黄金樟雕刻成的峥嵘虎威,有名贵的黄杨木,缅甸花梨,大型乌木根雕,还有堪比黄金的金丝楠木。</h3> <h3> 博物馆的展品涵盖了古今中外地球生命发展演化的亘古历程,集自然、科学、艺术为一体,将喀斯特地貌演变的历史浓缩成为精华,再现了喀斯特地貌数亿年的演变过程。还有知识渊博的解说员为您倾情解说。</h3> <h3> 参观结束后,爱好雕刻的老师们过了一把雕刻瘾。当看到自己雕刻的成品后,成功的喜悦在心头荡漾。</h3> <h3> 参观完喀斯特地质科研博物馆,全体教师在博物馆外的湖边上自助烧烤。</h3> <h3> 午餐过后,爱好舞蹈的老师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跳起了民族风情舞蹈。</h3> <h3> </h3> <h3> 此次研学调研,我们走出校园,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展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增加集体生活体验,老师们积极参与到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认真记录活动实施过程并进行研讨, 让“学”与“游”有机结合,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为我校下一步开展新型教学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研学做好充分准备。</h3><h3> </h3> <h3> 编辑:王娟</h3><h3> 审稿:常水英 张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