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人的一生会巧遇一些人和事,佛教把这种巧遇称做缘分,哲学上把这解释为联系。</h1><h1>我和于教授的巧遇缘起于绘画。</h1> <h1>我和表妹参加了社区举办的绘画班,教我们画的刘老师是一位国画写意画家。那天上完课后,刘老师说宋庄东书房艺术馆有他的画展,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参观。</h1><h1>周六的早晨,我和表妹踏上了去宋庄的路。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十点多钟,我们终于到达了位于通县宋庄小堡的东书房艺术馆。</h1> <h1>很不凑巧,我们发现东书房艺术馆的大门紧闭,窗帘也拉着,好像没开门。大老远来了,不能无功而返。我推了一扇旁边的小门,门是虚掩着的,在问了几声有人吗?我们自行进入了东书房。</h1> <h1>于是我们开始欣赏刘老师的画展,刘老师的画是大写意,是齐派的风格,形神兼备,画得很精彩。</h1><h1>我们正在看画,进来一个小伙子,我们赶紧解释是来看画展的,看没人就进来了。小伙子说你们看吧,还给我们开了灯。并告诉我们东书房的主人于建嵘教授就住在隔壁。</h1><h1>听到于建嵘的名字,我很惊讶。我最初知道他是看了他的小说“父亲是个流氓”,小说思想深刻,文笔犀利,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父亲”。看完小说后,我很佩服于教授的忧国忧民的胸怀和过人的胆识。</h1><h1>后来我知道于教授是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的研究员,是著名的社会学家。也是一位敢于直言,为人民鼓与呼的公知。对他的画家身份我是第一次知道。</h1><h1>看完画展后,我们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冒昧地走进了于教授的家。</h1><h3><br></h3> <h1>走进于教授的家,他正在作画,听我们是来东书房看画展的,他很高兴。</h1><h1>他当时正在画一张小幅的黑白油画,他知道我们在学国画,就说还是油画好,不像国画一个败笔,一张画就不好了。但油画可以覆盖。</h1><h1>于教授谈吐幽默,极具亲和力,初次见面的生疏感马上消失了。他说自己的画是野路子,自称江湖画派。而且说半个小时就能学会油画。</h1><h1>我们看于教授作画。他在一块画布上用画笔简单的勾出天空、群山和大地的轮廓,然后拿大号排笔用黑白两色,反复涂抹天空,一会儿一个立体的天空就出现了。</h1><h1>于教授边画边给我们讲解,我问于教授学油画是不是很贵?他风趣地说,穷人学油画就画黑白的,两种颜色就够了。把我们都逗笑了。</h1> <h1>果然,半个小时,于教授的画基本完成了。天空,远山,弯曲的河流,如一张黑白照片,很有层次感,画面幽远空灵。于教授的签名很独特,是天空上一只翱翔的鹰。</h1> <h1>于教授鼓励我试试,我小试一下,真是太难了。写意画讲究意在笔先,我想油画也是如此,心里没风景,不知如何下笔,</h1><h1>一个好的画家,不但要有绘画的技能,还要有思想、见识和文化底蕴,于教授应该就是这样的画家。</h1><h1>在于教授的画室,墙上一张大幅的油画深深震撼了我。</h1> <h1>这是于教授的油画—上访者母亲,母亲无奈绝望的眼神深深震撼了我,让我感到了阵阵寒意,心里充满了痛,因为我也是母亲。</h1><h1>此时我想起了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这也是一幅震撼人心的作品。</h1> <h1>马上到中午饭点了,于教授留我们吃饭。真是不好意思,打搅了于教授这么久,我们赶紧告辞。于教授送了我们每人一本画册,是东书房画家出去写生的作品,非常精美。</h1> <h1>于教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话与画,给我这只初学绘画的菜鸟打开了一扇窗,使我看到更加广阔的艺术世界。</h1><h1>回家的路上,我脑海里经常出现于教授的黑白风景画。天空,群山和那蜿蜒曲折的道路与河流,以及那只在天空翱翔的雄鹰。</h1><h1>我想起了屈原的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