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耕耘,静待花开——船营区“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研讨活动

井庆涛

<h1><b><font color="#010101">  初冬时节,天气微寒,充满了诗意与美感。初冬的寒冷挡不住我们的学习研讨的热情。2019年11月13日,伴随着初冬第一场雪,船营区“基于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实践”研讨会在吉林市第七中学校召开。</font></b></h1> <h1><b>  船营区历史教研员刘旸老师以及区属各中学七、八年级的历史教师齐聚七中。本次活动目的在于探索核心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的实践途径,研究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策略,引导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和反思,提升历史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b></h1> <h1><b>  活动的第一环节是由七中的张鹏老师和太平中学的朱立飞老师为大家展示两节新教材观摩课。两位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展示了落实核心素养理念的课堂实践探索。精彩纷呈,亮点不断!</b></h1> <h1><b>  张鹏老师以恰当合理的史料教学,通过问题设计、小组合作,让孩子们在阅读各类史料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处理历史信息的方法,还原历史场景,体验历史的真实,培养学生的史证意识。由学生自编自演的历史剧《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以生动的语言,惟妙惟肖的动作表演,将课堂推向高潮。孩子们在主体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史的兴趣。最后课堂在《中国古代疆域演变》和《古罗马与西汉王朝疆域图》的动画演示中结束,使学生强烈感受到汉王朝在中国历史长河和当时世界上的重要地位,民族观念、家国观念的情怀自然升华!</b></h1> <h1><b>  朱立飞老师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许多环节的设计同样让人感到耳目一新!课堂导入是他亲自录播的一段有关东汉墓考古发现的新闻,马上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朱老师的课以东汉的立——兴——衰为主线整合教材,线索清晰,主题鲜明,徐徐拉开了东汉历史的大幕。制作年代尺的设计活动,让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理解了公元纪年的方法及换算,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教材中的原始资料和图表数据的运用,培养了学生史料实证意识。从汉初休养生息和光武中兴的对比探究中,引导学生从东汉的衰亡中总结历史教训,认识“仁政兴邦,暴政亡国”的道理!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们在时空的穿梭中不仅了解了历史,核心素养也是得到了有效落实!</b></h1> <h1><b>  课堂教学展示环节后,两位做课老师进行了说课和教学反思。随后吉林市第七中学的孙亚萍和吉林市第三十中学的于丹老师分别进行了点评。对两位做课老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给予了高度肯定。而后与会教师对课堂如何落实核心素养和创新教学设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两位新任历史教师也积极踊跃谈了听课学习的感受。</b></h1> <h1><b>  最后,教研员刘旸老师以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为主题,对历史课堂教学进行了高屋建瓴式的引领。她梳理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提出落实核心素养的本质是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观,树立关注学生学习的教学观,最大限度地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面向核心素养的历史课堂教学,要“理念先行,教学设计是核心,整合教材是基础,家国情怀是主线”。历史学科作为人文学科,要坚持立德树人,家国情怀应该是贯穿始终的主线。对于初中学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形成正确的历史意识和世界意识,历史教师重任在肩。这极大地鼓舞了老师们学习的热情。</b></h1> <h1><b>  窗外虽然大雪纷飞,天气寒冷,但大家的内心是火热的,老师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受益匪浅!在此次活动中,与会的历史老师们通过交流和相互借鉴,开阔了视野,核心素养在历史课堂的实践中进一步落地生根,期待着一番耕耘之后的花开之时,硕果累累之日!</b></h1>

素养

老师

学生

课堂教学

核心

历史

课堂

教学

教师

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