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课本剧《半截蜡烛》 </h3><h3> 题材:根据小学语文第十册《半截蜡烛》一文改编 </h3><h3> 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h3><h3> 人物:伯诺德夫人、大儿子杰克、小女儿杰奎琳、德国军官三人、德国秘密警察五人</h3> <h3> 《半截蜡烛》是一个短小的剧本。主要讲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的一位家庭妇女伯诺德夫人把绝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中。一天晚上,德国军官闯进她家,点燃了蜡烛。诺德夫人一家在危急关头与德军巧妙周旋,保住了蜡烛,保住了蜡烛中的绝密情报,也保住了一家三口的生命。</h3> <h3> 这是孩子们期待已久的课本剧表演,为此,筹备了好久啦,你瞧,六位主角闪亮登场了。</h3> <h3>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课本剧表演,对于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h3> <h3> 孩子们通过表演再现课文,可加深学生对课文情节的记忆,帮助学生理清人物关系。在一遍又一遍的排练中,五位小演员只有对剧中人物性格,文章主旨、背景理解透彻。表演时,才能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表演得淋漓尽致。</h3> <h3> 你瞧~小演员对剧中人物动作、神态、心理的揣摩,对剧情的熟悉和对台词的熟知,早已达到烂熟于心。</h3> <h3> 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里电子对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儿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h3> <h3> 课本剧表演是本学期语文教学的一项重大教学实践的尝试,通过课本剧表演,发现并培养了一批有表演才能的学生,同时也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丰富了语文学习的内涵。</h3> <h3> 一个小小舞台,为学生们进行自我塑造,自我展示才能提供了契机、平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学生们在活动中也得到了锻炼,成长。</h3> 摄影:马旭娅 解娥 文:刘智娟 审稿:吕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