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今年11月20日是母亲去世十周年忌日,十年光阴弹指一挥间,恍如就发生在昨天……,每当想起母亲内心就隐隐作痛……</h3> <h3> 甘棠桥,心源楼,儿时曾居住过的地方</h3> <h3> 母亲生于1930年1月9日(农历1929年12月初十),浙江吴兴人,小商家庭。据母亲说她小时候家中的生活来源主要是靠外公做些小生意,当时湖州一带蚕丝加工业众多,但大多数都是家庭作坊形式,小规模加工蚕茧缫丝,然后送货到上海,从小就耳闻目染了大人们的辛苦劳作,那时也没空调什么的,夏天晚上为防止蚊虫叮咬,就将两只脚伸在甏里这样干活,如此辛劳十几年下来虽然也置了一些房产,但谈不上大富大贵,按现在的标准也最多评个小康人家。可惜好景不长,四十年代末,在母亲还不到20岁之前,我的外公得了重病,家中一下子塌了顶梁柱,生活陷入了困境。那时家中子女多,母亲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姐,下面还有五个弟妹,最大的不满二十岁,最小的才几岁,这么一大摊子家庭生活要继续,学业尚未完成……,据说当时念师范学校可免学费提供食宿,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母亲选择了去读师范学校……</h3> <h3> 这是母亲摄于1949年,十九周岁</h3> <p> 母亲一生从事幼儿教育,她同父亲一样是解放后湖州最早的一批教师之一。从最早求职的贵泾小学附属幼儿园到衣裳街小学附属幼儿园,最后在五爱小学附属幼儿园退休止,一直担任园主任职务,几十年来,工作上兢兢业业,从无差错,业务上能弹会唱,画什么像什么,特别是给小朋友们画的动物头像形象逼真,惟妙惟肖。</p><p> 母亲还写有一手好字,字迹隽秀,飘逸潇洒 ,虬劲有力 ,听母亲说,小时候有一天正在写作业,恰巧被旁人看到,就说了一句: 哦哟,写这样的字……,一句话戳到母亲心里,从此发奋练习,直至练就成今日这字体……</p> <p class="ql-block"> (这是给孙子压岁包上的的赠言)</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笔迹)</p> <p> 年轻时的母亲心地善良,性格文静,传统保守,她与父亲相识是在解放前夕,为了与父亲结合,母亲摒弃世俗的眼光,不嫌弃父亲的出身、地域,更无物质上的索求,带着娘家的一个漆面衣箱作为陪嫁,另外置了一张四尺二寸宽,做工粗糙,许多年以后仍外溢松树脂的“西式木床”,像那个年代大多数人那样,用几件简陋的家俱拼凑起来和父亲组建了一个家庭……。五十年来虽然生活中难免会有磕磕绊绊,发生口角,但对父亲的感情始终忠贞不渝。</p><p> </p> <p> 在我们小时候,因父母要工作,所以每个子女出生后的一段时间里都会找个阿姨看管,虽然那时候请个阿姨的费用不像今天这样令人咋舌,但毕竟也增加不少开支。</p><p> 五十年代末,在母亲三十岁左右时不慎患病要去杭州做手术,如今还依稀记得当时才五、六岁的我去新开河船埠为母亲送行。手术后,母亲住在杭州大姨家里休养了一段时间,因为我小时候体质弱(几乎每个夏天总要发烧生病,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小学毕业那年),母亲总放心不下,因此让父亲把我接到杭州小住。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父亲匆匆到家让我赶快洗漱穿戴,对我的姐姐和弟弟说是去乡下(那时父亲的工作经常下乡),结果当晚坐上汽车到杭州时,母亲与大姨她们还在亭子间上面的阳台上纳凉,聊天……; 还记得在杭州期间,母亲曾经带我出去玩时买了个西瓜一分为二,然后找个僻静处,坐在马路牙子上用瓢羹舀着吃西瓜……,这些看似平常的点滴至今我仍记忆犹新,终身难忘。</p><p> </p><p> </p> <h3> 母亲聪明好学,兴趣广泛,什么都想学,什么都喜欢做,活到老学到老。我曾经一时兴起买了把小提琴,可每当你准备练习时,母亲总爱过来凑热闹……; 值得一提的是,我曾经在家里砌了个柴灶还没完工,母亲学校开会回来已经很晚了,看了后觉得有些地方不满意,就对柴灶进行了修改,半夜里干起了泥工活。出于爱好和节省开支,母亲还购买了理发推子,需要时给我们几个男孩理发,毕竟是“自学成才”,手艺欠佳,每次总把我们的发型理成“马桶箍”; 那年代人们以穿布鞋为主,特别是小孩子过春节都要穿新鞋,为了节省开支母亲都是自已做,但做鞋的手艺并不高,穿上母亲制作的布鞋走路老是要掉鞋跟,布鞋底容易磨损,为此还买了个铁鞋掌(至今还保存着),鞋底磨损了自己掌鞋。那年代,从家里到学校上班都是步行,一个来回起码要花费20分钟以上,每天中午下班后,母亲都要匆匆赶回家简单地烧些饭菜,经常可以看到那边的油锅已经冒烟了,这边的菜还未准备好,最后只好将参差不齐,长短不一的菜一并投放进去……,饭后又匆匆地赶往学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因此,母亲的烹饪水平总是提不高。<br></h3> <p> 母亲的性格从文革开始以后慢慢地发生了变化,说话变得锐利,也唠叨了,这与运动中的人际关系所发生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那年代讲政治,母亲白天上班,晚上还经常要开会学习,除了寒暑假,属于自己的时间并不多,那年代也不像现在这样精神生活丰富,经济上也不宽敞,在我的记忆中,那时候虽然生活条件要求不高,但每月除去吃用开支也所剩无几了,因此在穿着方面能自己做的尽量不去买(当时有一架外婆放在我家老掉牙的缝纫机),我们成年以前在穿着上许多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至今我仍清晰的记得母亲难得的一次购买是在文革时期,化费8元钱为自己添置了一件水灰色的的确凉长袖衬衫,这在当初可是一件上档次的奢侈品呢; 子女们到了结婚嫁娶的年龄时,做父母的还要多少将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来,为数不多的“存款”帮助子女。</p><p> 为了让生活过得好一点,母亲退休后还跟着父亲到处奔波,根据工作需要学习了服装裁剪,经母亲教授的学生在同行专业比赛中还获得过奖项……</p><p> </p> <p class="ql-block"> 九十年代父亲和母亲的合影</p> <h3> 母亲还是一个十分坚强的人,在父亲去世后自已患病的数年中,独居一隅忍受孤独,除某些购买外一切自理,后来虽请了阿姨,但力所能及的活还是喜欢自己做,虽然我们隔三差五的经常去看她,但每次总催促我们早点回家,要注意身体……; 记得好几次陪同母亲去上海看病住在旅馆期间,所有一切都是母亲自己打理,我们的陪同无非是一种精神上的陪伴而已。<br></h3> <p> 母亲一生傲骨,生活中从不欠任何人债务,包括我们子女,平时需要我们代购什么物品时总是付款在前,好几次我们都觉得不好意思不肯收下,但事后母亲一定要把钱塞给我们,她觉得这样才心安,即使在后来患病的数年中,一切费用开支都是尽量自己承担,从不在子女面前“哭穷 ”; 在对自己母亲的赡养费支付上,母亲依据大家商定的数额,从不以何种理由克扣、拖欠,始终履行着一个女儿的义务。也许有某种预感,母亲在最后一次住院前还将几本《中国秘方全书》,《民间偏方秘方精选》等悉数归还于我,甚至在其生命结束前一天,她让我去买来些吃的,仍然坚持要自己付款,时至今日回想起来仍深感愧疚,不能自拔。</p><p> 他们这一辈人过得很苦,也很累,年轻时在单位里,除了工作就是开会学习,回到家里有做不完的家务,生活枯燥也没什么娱乐,退休后眼看收入增加,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该享享福的时候却一个个走了……</p><p> </p> <p> 久病床前无孝子,此话一点都不假,要做一个完美的孝子并不容易,子女也有跟父母呕气,令父母伤心的时候,但在父母离去后才真正感受到了那份心痛……</p><p> 在母亲去世那天晚上守灵时,我曾久久地凝视躺在灵柩中母亲的遗容,努力将其深深地印在记忆中。</p><p> 人无完人,母亲固然也有其缺点,但此刻的我脑海中满满的都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愧疚,假如还有机会……</p><p> 母亲,您永远活在我们心里!</p><p> </p><p> 2019年11月16日</p><p> 写在母亲逝世十周年前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