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时代步伐,做一名学习型教师——记海口市小学科学教师野外植物辨识技能活动

倩蝶

<h3>“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句话在教育界几近人人皆知。多少老师就是“拎着一桶水”走上讲台,一干就是三四十年甚至到退休,“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似乎成了天经地义的事。可是,现在有一句话更为教育界人士推崇,那就是“给人一桶水,自己要是一条河”。显然,电子时代的学生不再满足只获得“一杯水”,他们要的更多了;老师单凭上岗前的几年知识积累,“拎着几桶水”上阵,几个回合就得被“舀空空”。处在知识经济的信息爆炸的年代,面对求知欲望强烈的新新人类,老师只有同步时代,与学生共同学习,不断汲取最新的科学知识和社会常识,才能给自己的学生“活水源头”——不仅在教学内容,在教育手段上也是如此。</h3> <h3>为了提高我市小学科学教师的课外阅读能力和对本地常见植物的辨识能力,更好的进行小学科学生命科学领域的植物学教学,老师们在做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户外实践活动。本次活动由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训院许蕾老师组织并主持,在海口市第二十六小学进行,龙华区教研员冯文强老师出席,很荣幸请到琼台师范学院王学荣教授对本次活动提供指导。</h3><h3><br></h3> <h3>王老师说植物辨识离不开检索表,它的编制是采取"由一般到特殊"和"由特殊到一般"的原则。首先必须将所采到的地区植物标本进行有关习性、形态上的记载,将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的各种特点进行详细的描述和绘图,在深入了解各种植物特征之后,再按照各种特征的异同来进行汇同辨异,找出相互差异和相互显著对立的主要特征,依主、次要特征进行排列,将全部植物编制成不同的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单位的检索表。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实际植物对号入座,相当繁琐,而今天王老师讲的是,只要一部手机下载一个“形色”软件就能轻松搞定,不禁让人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大大点赞。老师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去体验……</h3> <h3>大家回来后纷纷记下今天的成果,你们是不是也想体验一下呢,快去下载“形色”APP或者微信小程序“形色识花”吧。接下来一起看看王老师实操讲解植物标本的制作。</h3> <h3>植物标本是解决植物学教具的有力手段之一,用于受区域性季节性等的影响不能亲临现场时了解相应植物的最有效方法。最后还展示了琼台学生的作品。</h3> <h3>大家最感兴趣的是王老师手机壳里的叶脉书签。瞧它看起来多么精美,上面还有手绘,让人忍不住想要拥有,于是带着好奇心,又开始了叶脉标本的制作。</h3> <h3>叶脉书签制作原理:叶片的叶肉部分容易腐烂降解,而叶脉非常坚韧,能构成各种形状比如网状、扇形、弧形等结构,以支持叶片。选取具网状脉的植物叶片,用氢氧化钠等碱溶液加热煮沸,可以水解掉叶肉等部分,仅剩下网状脉,再利用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将叶脉漂白,一件精美的叶脉书签便制作成功了。</h3> <h3>有海口市教培院的支持,有王学荣等专家的指导,有一群学习型的科学教师队伍,海南的科学学科将越做越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