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故宫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它不仅是中国古建筑的杰作,同时也是一座文化艺术的宝库,故宫收藏的古物多达一百八十多万件,接近全国文物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一个人如果一年看一万件,要一百八十年才能看完!而这其中百分之九十是精品,材美工良,因为那是两千年来,历代帝王搜集来的艺术瑰宝的集合,几乎囊括了中国未曾间断的文明!</h3> <h3>故宫收藏的奇珍异宝种类很多,如陶瓷,绘画,珐琅,玉石器,金银錫器,青铜器,玺印,织绣,钟表仪器,玻璃器,首饰,家具,藏书,生活器具等。这些古物蕴含了不同时代的丰富信息,代表了那个时代最高的工艺水平和审美追求,经岁月的洗涤,成为历史和文化的物证。它们穿越了几百上千年,经历了无数的惊险,几易其主,奇迹般地或完好无缺或伤痕累累地来到我们面前,为我们无言地诉说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们注视着它们的身姿,倾听它们的细语,品味它们的旷世之美,在它们代表的古老历史和文明面前,不由得心生骄傲。</h3> <h3>两百多年前,乾隆皇帝常常独自坐在养心殿一个不足6平方米的小暖阁里,静静地欣赏三件绝世珍品的书法,它们分别是王洵的《伯远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乾隆认为这是整个宫廷书画收藏中最精致的三样宝贝,因此,将这间小屋改名为“三希堂”。这位爱好书画的皇帝,将皇家宫殿变成了中国最大的书画博物馆!今天故宫里最珍贵的书画文物,大多源自乾隆皇帝毕生的收藏。乾隆皇帝还组织编辑了《石渠宝鉴》,将故宫历代帝王收藏的精品书画,整理编辑了225册,作品大约10000件以上,是中国古代书画历史上曾经达到的最大规模。这些书画文物存放着我们历史上最精致的心灵,传递着华夏文明的审美价值,成了我们民族精神世界的一部分。</h3> <h3>这次游览故宫,刚好赶上70周年国庆节,故宫博物院特地在午门举办了一次“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特展”,展出了几百件隋唐至清朝,有关花木题材的书画及瓷器的珍品,这是一场文化的盛宴!有幸看到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大师的稀世真品 ,流连其中,深受感动。</h3> <p class="ql-block">古代文人们,或用工笔敷彩致精美,或用写意墨色传雅逸,通过一花一石,一草一木,吟咏心境,关照生命,惊艳了千百年,打动了无数人的心。他们的杰作,成为了永恒的经典。</p> <h3>我仔细端详着宋徽宗的《梅花绣眼图》,这位不爱江山爱艺术的皇帝用细腻的笔触,对梅的枝干、花以及绣眼鸟进行了充满诗意的描绘,意境清丽淡雅,在画面左上角有“御笔”的署款和“天下一人”的花押。他是中国2000多年帝王历史中最富艺术气质,最才华横溢的皇帝,在绘画,书法,瓷器等,全方位地影响了后世国人的审美倾向。</h3> <h3>这是南宋著名画家朱绍宗的《菊丛飞蝶图》,画面中,黄、白、蓝、紫色的菊花盛开着,美丽的蝴蝶翩翩飞舞。构图繁复,描绘精细,灿若文锦,充满富贵典雅气质。画史称作者是“描染精邃,远过流辈”。</h3> <p class="ql-block">宋人的《百花图卷》画面的一部分,用水墨代替色彩,按冬夏春秋的时序,描绘了梅花,山茶,牡丹等六十多种花卉,并在其中穿插禽鸟虫鱼等动物,优美细腻,明快清雅,体现了宋代工笔花鸟精密不苟的画风。</p> <h3>南宋著名画家马远的《梅石溪凫图页》,描绘了盛开在“山间水滨、荒寒迥绝之处”,“花稍小而疏瘦有韵”的倒悬梅花。画面简练,线条硬朗苍劲,摄人心魄。他善于以偏概全,只画一角或半边景物,留出空间以突出景观,人称“马一角”、“残山剩水”。意境深邃清远,令人玩味不尽。</h3> <h3>这幅也是南宋时期画作,已不知作者了,并不妨碍它流芳百世,那么典雅清丽脱俗!</h3> <h3>这幅宋代的海棠蛱蝶图,同样美了一千年!对此画面,还能感到到花枝在风中摇曳。</h3><h3>宋朝因为赵家皇帝艺术品味的影响力,出现了大量高水平的绘画作品,注重写实,精微细腻,喜欢用有风骨有品格、清雅疏淡的景物,来表现人的情怀,如梅花孤傲,幽兰清高,秋菊凌霜,竹则有“刚柔忠义”四德。</h3> <h3>不觉中来到了宋末元初著名画家钱选的《西湖吟趣图》面前,作品描绘北宋诗人林逋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以梅为妻,以鹤为子的故事。画面里林逋正神情专注望着梅花。钱选自题诗道:“粲粲梅花冰玉姿,一童一鹤夜相随。月香水影惊人句,正是沉吟入思时。”(林逋有著名的诗句“疏影斜横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h3> <h3>这是明宣宗朱瞻基《莲蒲松荫图》,画面的景物古朴简逸典雅,寓意深远。明宣宗是明朝第五位皇帝,爱好绘画,帝王中画技仅次于宋徽宗,人物,山水,花鸟无一不精。此图通过对松、荷、小鸟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皇叔赵王的祝福与安抚。松表长寿,荷表和平,赵王参透了这番用心,主动交出十万兵权,从此安享富贵,子孙世袭至明亡。一幅画避免了一场骨肉残杀。</h3> <h3>明朝著名画家唐寅的《墨梅图册》,图中的梅花风姿绰约,清雅脱俗。书画并用,抒发了自己的清高逸气。自提诗:“黄金布地梵王家,白玉成林腊后花。对酒不妨还弄墨,一枝清影写横斜”。</h3> <h3>明朝文嘉的玫瑰花图扇页。</h3> <h3>这幅清朝著名画家恽寿平的《桃华图轴》,笔法清新明快,色彩淡雅清丽,用没骨法的技法描绘了花之媚,叶之柔,表现出春光下桃花含烟带雾、“习习香薰薄薄烟”的诗意。</h3> <h3>清朝宫廷画家余穉的花鸟图,精工典雅,色彩艳丽,构思巧妙。</h3> <h3>余穉的哥哥余省也是宫廷画家,他的《花卉虫蝶图》细腻写实,生动传神,富于乐趣,清丽雅致。他的画深得乾隆皇帝的赏识 ,对他的画是每画必题,认为他是“理趣神解参无穷”。余省有37幅画被收录到《石渠宝笈》里,实属难得。</h3> <h3>清朝画家禹之鼎的《西郊寻梅图轴》表现了陆游《卜算子.咏梅》的意境,白梅,白雪,白马与人物的红色衣袍相应,色调明快,给人以洁净无尘之感。</h3> <h3>这是《胤禛美人图》之一,画面里美丽高贵的美人尺寸几乎与真人同等,身着汉族的服装,画风写实。雍正帝命人将十二幅美人图裱成围屏,陈设在自己极为眷恋的圆明园深柳读书堂里。(美人图后从深柳读书堂揭下,准备在故宫装裱,因而躲过一劫。)胤禛在《园景十二咏·其一》中写道:“郁郁千株柳,阴阴覆草堂。飘丝拂砚石,飞絮点琴床。莺啭春枝暖,蝉鸣秋叶凉。夜来窗月影,掩映简编香。”在柳荫环绕的深柳读书堂里,胤禛读书、写诗、抚琴、焚香,十二美人图表现了他对江南美人求不得的遐想,因为他的皇妃必须是满族女子。</h3> <h3>清朝著名画家朱耷的《花卉图卷》,雅丽脱俗。</h3> <h3>每一幅画背后都有历史和故事。草荣木华,此芳彼谢,生命周转,季节轮回。古代艺术家细察物象,得花木形神,融自我理想。当我们游目于古人创作的花草树木,领略春风夏阳,秋霜冬雪之美,那芬芳,那妖娆永远沁润我们的心田。</h3> <h3>欣赏完炫目的书画,又来观赏精美的瓷器。陶瓷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它是普通老百姓每日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是宋徽宗、康熙、雍正、乾隆宫廷里雅致的艺术品;也曾是丝绸之路上贵重的商品。没有哪一门艺术,如瓷器般与人类的日常生活与文明进程息息相关。</h3><h3><br></h3> <h3>故宫里的瓷器,有35万件,件件都是艺术精品!这次特展,从炫彩千年的宋瓷,到姹紫嫣红的明清瓷,展出了许多花卉题材的精品瓷器。</h3><h3>这是明朝永乐年间的“青花竹石芭蕉图玉壶春瓶”。白底篮彩的青花瓷,被后世誉为人间瑰宝。</h3><h3><br></h3> <h3>青花瓷起源于唐,兴盛于明,最具代表性的,是故宫收藏的永乐宣德青花。</h3><h3>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br></h3><h3> 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h3><h3> ……</h3><h3> 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h3><h3> 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h3><h3> ……</h3><h3> 天青色等烟雨 而我在等你</h3><h3> 炊烟袅袅升起 隔江千万里</h3><h3> 月色被打捞起 晕开了结局</h3><h3> 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h3><h3> </h3><h3><br></h3> <h3>这是清代的“青花缠枝花纹葡萄图盘”。</h3><h3>陶瓷质地脆弱,在烧制的过程中,会发生难以预料的复杂变化,所以古人说,一件好的瓷器烧成,需要具备天时地利人和。</h3> <h3>这是清康熙年间的“五彩博古瓶”。皇帝的审美情趣,性情爱好以及政治理想,都影响着瓷器的制作。康熙时期,社会有活力,瓷器也以挺拔硬朗为美。</h3> <h3>清康熙年间的“珐琅彩牡丹纹碗”。珐琅彩瓷是康熙对瓷器最大的贡献 ,在中国八千年的陶瓷史上,珐琅彩代表了陶瓷制作工艺的最高水平。康熙时常到设在养心殿的小瓷窑督察,将瓷窑设在皇宫并亲自指导,这在中国乃至世界也是绝无仅有的。</h3> <h3>清康熙年间的 “五彩十二月花卉图诗杯”。分别是:一月迎春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四月牡丹花,五月石榴花,六月莲花,七月兰花,八月桂花,九月菊花,十月月季花,十一月梅花,十二月水仙花。古人把每季代表的花,描绘在杯子上,并赋诗,充满诗情画意。</h3> <h3>这是雍正时期的“粉彩九桃图盘”。文雅精细俊秀,文人气息浓郁。</h3> <h3>清乾隆时期的“粉彩葫芦式瓶”。乾隆时期,社会繁荣达到鼎盛,乾隆好大喜功,瓷器也以装饰繁缛,造型复杂为美。</h3><h3><br></h3> <h3>猜对了,这个壶肯定是乾隆时期的。😀</h3><h3>一件精美的瓷器,不仅反应了那个时代的最高工艺和技术,也反应了当时的经济状况、社会风气、文人趣味与帝王意旨。了解了陶瓷的历史,就了解了中国的历史。</h3> <h3>我又来到了珍宝馆。珍宝馆位于宁寿宫皇极殿东西庑,常年展出各种文物达440多件,如佛塔,餐具,首饰,盆景等,用金银玉翠,奇珍异宝制成的,做工精细考究,光彩夺目,举世无双。</h3><h3>这是“金嵌宝石炉”。</h3> <h3>清乾隆时期,金胎掐丝珐琅嵌画珐琅人物图葫芦式执壶。</h3> <h3>造型精美的菩萨像,有藏传佛教菩萨像的神韵。</h3> <h3>这是高贵华丽的“金嵌珍珠宝石履钵式塔”。高129厘米,底边长62厘米。用黄金8.5万克,大珍珠293颗,绿松石、红珊瑚、青金石等各种宝玉石500余块制成。整座塔运用了多种工艺,细腻精湛,是清宫造大型佛塔中的精品。</h3> <h3>金嵌珍珠宝石履钵式塔局部</h3> <h3>这是“金嵌珍珠天球仪”。以黄金为球体,以珍珠为星星,共3242颗,标明星座,制作精细,用料珍贵。</h3> <h3>精美的银制的花瓶</h3> <h3>这是用玛瑙,水晶,绿松石,青金石,孔雀石,蜜蜡,琥珀等制做的鼻烟壶。<br></h3> <h3>清乾隆时期的玛瑙雕狸耳杯</h3> <h3>珍宝馆还陈列着许多精美的宝石盆景,用金银,及各种宝石为景,以金银,珐琅,玉石,漆器等为盆,工艺考究,寓意吉祥。</h3><h3>这是“画珐琅盆蜜蜡佛手盆景”。</h3> <h3>这是“铜镀金嵌珐琅海棠式盆红珊瑚盆景”。采用整支红珊瑚制作,珊瑚树枝高60多厘米,是故宫最大的珊瑚制品。</h3> <h3>清乾隆:铜镀金錾寿字盘红宝石梅花盘景。</h3> <h3>“画珐琅盆玉石玉兰盆景”</h3> <h3>清:金錾花长方盆玉石梅花盆景</h3> <h3>这个“木胎海棠式盆翠竹盆景”,以碧玉为竹,白玉为石,小巧精致,色彩淡雅。</h3> <h3>“仿官釉磁花镶玉石菊花景”。</h3> <h3>故宫中还珍藏了三万多件历代玉器珍品,包括了自新石器时代至清末约7000年的精品,故宫收藏的古物中,玉石的收藏史最为悠久。</h3><h3>这是珍宝馆里清朝时期的“翠雕鹤鹿同春图山子”。</h3> <h3>玉是“石之美者”,在我们这个尚玉的国度,它被赋予诸多的品格,如仁爱、忠义、智慧、温文、宁静、含蓄、纯净、坚韧与正气,被视为有“崇高的德行”的君子,玉文化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玉同时也是吉祥如意的化身,因此人们喜欢雕刻收藏佩戴玉器。</h3><h3>这是故宫珍宝馆里清朝时期的“翠雕太平有象式磬”。</h3><h3><br></h3> <h3>玉器加工的最高境界是因材施用,通过对玉料形状色彩的巧妙利用,达到人力与天工浑然一体的效果。这是著名的“碧玉雕云龙纹瓮”,就是根据玉的形状材质雕刻成的。</h3><h3><br></h3> <h3>清乾隆时期的“白玉雕桐荫仕女图”。上面刻有乾隆御题:“和阗贡玉,规其中作椀(碗),吴工就余材琢成是图,既无弃物,又完璞玉。”玉工将挖去玉碗的凹陷处,设计成门洞,可谓巧夺天工,灵活运用材质的纹理和色彩,做成了传世佳品。</h3> <h3>清:翠雕龙纹杯盘</h3> <h3>白玉错金嵌宝石碗</h3> <h3>这是玉中魁首《大禹治水图玉山》,它用料最多,运路最长,花时最久,费用最贵,雕琢最精,体形最大,气魄最宏。高226厘米,宽96厘米,重5000千克,是国之瑰宝。玉上雕有峻岭、瀑布、古木苍松及成群结队的劳动者开山治水。背面上部刻有乾隆帝的御制诗。玉雕刻好后放在乾隆的太上皇寝宫——乐寿堂中,至今已有二百余年了。</h3> <h3>珍宝馆还展出了各种皇宫用的首饰,精美绝伦。这是“金丝凤冠”。凤冠上金龙、翠凤辉映,富丽堂皇。龙是用黄金做的,凤用的是点翠工艺,此外还用了翠鸟毛,珍珠及各色宝石,美轮美奂。</h3> <h3>流苏,步摇类,清后妃首饰品种之一,每逢宫中吉庆佳日,后妃们都会佩戴。</h3> <h3>清代的点翠荷花纹头花,精致华美。</h3> <h3>我又来到了钟表馆。钟表馆设在景运门外的奉先殿内,共展出十八世纪中外制造的各式精美钟表近两百件,不仅体现了二百年间时间钟表的历史,也反应了当时钟表制造的最高水平。</h3><h3>这是“铜镀金三面转人瓶式表”。</h3> <h3>这些钟表配有悦耳的音乐,采用齿轮联动的机械构造,装饰着人、禽、兽等形象,能按时表演,有转花、鸟鸣、水流等众多景观。</h3><h3>这是“铜镀金嵌料石转花钟(英国造)”及“金嵌松石方瓶玉石花卉景钟”</h3> <h3>这是著名的“写字人钟”,是故宫最大的钟表,高231厘米,上弦以后,机器人开始提笔写“八方向化,九土来朝”,机器人脑袋还左右摇摆。它是乾隆的心爱之物。</h3> <h3>这是“铜镀金珐琅转柱太平有象钟”。这些钟表在紫禁城既是计时器又是装饰品,即是高档玩具又是精美的艺术杰作。</h3> <h3>依旧精美的“铜镀金嵌珐琅转花鸟音水法钟”。</h3><h3>这些西洋钟陆续出现在宫殿的各个角落,但它们的表针并没有使这个王朝与西方前进的节奏对接。</h3> <h3>“铜镀金珐琅式围屏式钟”</h3> <h3>当宫殿的主人把这些文明成果当成享乐的工具时,西方列强却已经凭这些器物背后所蕴含的惊人的力量,造出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h3> <h3>这些钟表静静地陈列在奉先殿里,和这里曾供奉的那些清代祖先一样,引发着人们无限的感慨。</h3> <h3>我们观看着古人一件件优美的作品,历史不再飘渺,通过欣赏一件件古物,我们仿佛听见古人在说话。我们生命便不再囚禁在短暂狭窄的个人体验中,而是扩展到上下五千年!</h3> <h3>每一件古物上,都收敛着历史的风云,凝聚着时间的力量,包含着古人无穷的思绪、情感。</h3> <h3>“没有什么器物比唐三彩更能代表大唐的热烈、奔放的性格,也没有什么器物比汝窑瓷器更能代表宋朝文人清丽深邃的气质。”它们用最幽微的声音,告诉了我们那个时代大量的信息。</h3> <h3>“晚唐以降,青绿山水盛极而衰,水墨山水取而代之;当绚烂的唐三彩隐入时间的深处,天青色的宋瓷散发出形而上的微光”。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艺术作品,表现了人类永不停息的美的追求。</h3> <p class="ql-block">故宫历年文物展出的总和,不到其藏品的百分之一,在故宫所见之物,不过是其所代表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古老文明的沧海一粟。我眼睛拂过那些精美绝伦的器物,在海量的古物里,只蜻蜓点水般观其一二,就惊叹不已,受用无穷了。欣赏文物让我们更懂历史,更懂美,更懂艺术给人们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朝代会更迭,而文化艺术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