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天衡的津门情怀

绿岛

<h3> ——高德钦(绿岛)文 <br> <br> 连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守正求新——韩天衡艺术展“,深受观众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据了解,每天观众就达近万人,本市爱好者,与韩天衡先生情深义重,更是以结集赋诗的方式,赞誉韩天衡先生为艺为人。笔者有幸亲自感受国博韩先生艺术展盛况,同时回忆韩先生及韩先生在津有关感人之事记录如下,以飨好友。 <br> <br> 一、艺术人生七十载 <br> <br> 1940年,韩天衡生上海,祖籍苏州,家学渊源,四岁学习写字,六岁学刻印,十几岁学写文章、新诗,三十五岁再学画画。七十多年如一日,在郑竹友、方介堪、马公愚、谢稚柳、陆维钊、方去疾、陆俨少、沙孟海、李可染等师辈的教诲下,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艺术空间,形成一个多领域的艺术体系。为此,他在这条充满崎岖的道路上,始终孜孜以求,七十岁时刻印自称“老学生”,七十三岁时又刻“老大努力”印自勉,七十五岁再刻”老来多梦”……他以这种博大的胸襟和睿智,一刻也不曾停息,不觉间,走过了八十个春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丰硕成果。他心艺事,不张扬、不追名、不逐利,“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是一位书画印文俱能兼美,实至名归的一流艺术大家,在国内外有广泛的知音和很大的影响力。 <br> 他的篆刻奇趣、魅丽、多姿;他的书法宽博、堂皇、雄浑;他的国画清奇、洁莹、恣肆;他的著作思辨、深刻、清新;他的收藏鉴赏精致、丰富、多彩;他的教育严谨、灵活、多样;他人才多艺,跨界越僵,五绝一通;有新理念、新技法、新风貌,独具风神,自成一家,堪称当代中国艺林中的智者、贤者、通才。 <br> 2001年,韩先生受命,为出席上海APEC会议的二十个国家和地区元首篆刻姓名印章,由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作为国礼赠送各位领导人。 <br> <br> 2010年由《书谱》杂志社,汇总海内外571家专业单位、团体实名制署名问卷,将韩先生评为”最受尊敬的篆刻家“、“35年来最杰出的篆刻家”(书法界启功先生获此殊荣)。 <br> 韩先生将视为生命的1136件收藏品,和一万多册藏书,无偿捐献给国家,收藏在占地23亩的韩天衡美术馆,他还将国家奖励的2000万元捐出,成立韩天衡艺术教育基金,开办韩天衡艺术教育基地。2017年2月,受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之聘,成立“韩天衡文艺大师工作室”,2018年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成立了“韩天衡教授工作室”等。 <br> 韩先生出版著作140余种,包含了其在印学、绘画、书法、鉴赏等领域的理论成果。其中包括具有填补空白意义的《历代印学论文选》《中国印学年表》《中国篆刻大辞典》等著作,显示了他的学术成就。 <br> 韩先生在总结七十年艺术道路时说:“艺术的各个学科和门类像一只大马蜂窝,如若持之以恒,由约而博地把紧挨着的书、画、诗、文、印等蜂窝间的薄壁打通,必能左右逢源,产生神奇的复合化学反应“。正是这种反应,造价了韩先生全面综合实力和修养,使他游刃有余地跨界,并做到了极致,其辉煌成就和巨大贡献,有目共睹,其为人为艺堪比一部当代的宏篇大书。 <br> <br> 二、津门胞弟韩国权 <br> <br> 韩先生的胞弟韩国权,生活在了本市五十五年,弟弟几乎每年赴沪看望哥哥,哥哥也多次来津看望弟弟。 <br>  韩国权先生,生于1943年,1958年响应党的号召,从沪赴宁夏支边。1965年,经化工部统一调配到天津油漆总厂,任职至厂党委常委、董事会理事、厂工会主席。 <br>  如今,韩国权先生虽退休多年,老同事、老朋友相见,仍亲切地称他”韩主席”。 <br>  韩国权先生,几十年习书不戳,至今仍收藏着父亲的墨宝,还利用闲暇时间,五十多年来,时时关注哥哥的艺术人生之路,搜集、整理、保存有关哥哥不同时期的作品、著作、信息,及相关资料,达3万件之多,编著《共百乐斋——韩天衡艺术资料收藏选编集》一书,及韩天衡创作集、文稿集、著作集、评论集,共四卷,为韩天衡先生的艺术人生,提供了丰富宝贵的历史资料。 <br> <br> 三、笔者初识韩天衡 <br>  <br>  1986年冬,笔者在从事记者工作期间,它事赴沪,一并登门拜望、采访韩先生。特邀韩先生挥毫,为韩先生拍下了这张四十多岁照片(见下面照片),并撰写”南国艺术家——韩天衡”一文,刊于《天津青年》杂志。 <br>  时至今日,初见韩天衡先生的情景仍历历在目。文中曾这样记载:“俗话说:”文如其人,果真不假,韩先生体格魁,声如洪钟,精力充沛。他的谈话,不但稳重、自然,条理清晰,逻辑性强,而且诙谐、幽默、风趣,时有极精辟之见解。他待人极为热情,但又不失大家之风度,给人一种自然、舒适之感。” <br> <br> 四、韩先生艺播津门 <br>  <br>  1990年,天津出版了《韩天衡印存》,同年举办《韩天衡书·画·篆刻》展。 <br>  文中还记载了,韩先生衡艺播津门的有关情景:”1990年初,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发行了著名篆刻、书、画家《韩天衡印存》一书。6月份,又由本市五家单位在天津艺术博物馆联合举办了,为期20多天的《韩天衡书·画·篆刻》展览。本市以及驻津新闻单位,通过电视、电台、报纸等不同新闻媒体,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报道,一时间,韩天衡先生和他的作品,在津门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和反响。“ <br>  至今,笔者回忆展览开幕的当天,解放北路(原)天津艺术博物馆门前,聚集的爱好者们,人头攒动,摩肩接踵,不得不请来民警维持秩序,疏通交通。随同展览开幕式,市邮政局还发行了“韩天衡书画·篆刻展”首日封。 <br>  展览期间,主办单位邀请韩先生举办艺术讲座,可谓一票难求。 <br>  笔者还见证,展览期间,本市不少篆刻·书·画家,以及爱好者携作品,专程到利顺德宾馆下榻,找韩先生求教,韩先生对来者,从不拒绝,非常热情,精心点拨。</h3> <h3>   五、拜望著名画家梁崎 <br> <br> 展览期间,韩先生还携夫人应丽华、弟弟韩国权,在笔者等人陪同下,专程登门看望久卧病榻,已是81岁高龄的著名书画家梁崎先生。 <br> 梁崎老人见到韩先生,精神振奋,被家人扶坐在轮椅上,两位大师亲切握手。韩天衡夫妇向梁崎先生祝福,表达了对梁崎老人、对其书画艺术的敬仰。梁崎先生当即以病臂书诗,赠与韩天衡夫妇,表达对韩先生的知遇之感: <br> 欲托丹青写素心, <br> 几番磨墨几沉吟。 <br> 一生闲弄荒寒笔, <br> 投老逢君谬赏音。 <br> 时逢《梁崎画集》出版,梁崎题赠韩天衡,韩先生逐页品读,不时感慨“一流的书画”,并惋惜相见太晚,埋没了这样的大师。梁崎恳切地向韩先生提出加入西泠印社(韩天衡任西泠印社副社长)的想法。韩先生一再表示:梁先生的成就乃当之无愧。临别时,韩天衡夫妇回赠梁崎先生西洋参,衷心祝愿老先生早日康复。 <br> 《韩天衡书·画·篆刻》展,在津展出20多天,如同”旋风”, ”韩式“独有艺术风格,以及谦逊平和、平易近人的大家风范,逐渐影响了津门同行以及众多爱好者,深受津门“韩粉”爱戴和仰止,誉称韩天衡先生为“人民的艺术大师”。 <br><br> 六、德艺双馨 受人尊崇 <br>  <br>  细数时过三十三年,韩先生已八十寿年,津门“韩氏”爱好和追随者巨增。 <br>  去年春天,“老牌儿铁粉”,年过七旬,《久萍》诗社社长郭立久先生,得知“守正求新——韩天衡艺术展”要在国家博物馆展出,力邀韩国权先生来,详细介绍了韩先生艺术人生之路。诗社会员及社外”粉丝”近200人与会聆听。而后,在社长郭立久先生、副社长张素萍女士的倡导和带领下,邀韩国权先生陪同,诗社30多名会员自费赴沪,拜望韩先生,参观韩天衡美术馆。馆藏的韩先生无偿捐献国家的1136件艺术真品,其中韩先生创作的精品书、画、印章300余件,韩先生几十年收藏,视为性命的古代书、画、印章、砚台等700多件。 韩先生高尚品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打动了所有观展会员。诗社决定,由本社全体会员创作编辑、出版歌颂韩先生的《诗爱艺术大家韩天衡》诗集,中国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何家英先生创作韩先生国画肖像封皮(见照片),蜡像艺术大师尔宝瑞先生创作韩先生的素描肖像(见照片),中国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王丹先生题写书名(见照片);(见照片)。 <br>  当这本设计大气,装帧精美,一百多页、一百多位诗友创作的一百多首诗,印刷一千多册的诗集,摆在“守正求新——韩天衡艺术展”开幕式现场时,被来自全国各地的”韩粉”们,一抢而空。 <br>  笔者随诗社会员两次赴京,亲身感受到这浓浓的热情场景。 <br>  十月三十一日,展览开幕式后,维护秩序的多个小伙子,不得不在韩先生介绍作品的前面拉起人墙,簇拥在韩先生身后的参观者排着长龙,随着韩先生介绍一点点往前挪动。几十名诗友见到韩先生疲惫的表情和忙碌、热烈场面,不忍上前问候打扰。 <br>  11月1日下午,韩先生亲自电告胞弟韩国权协商,邀请《久萍》诗社成员再次赴京,韩先生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特意安排与诗友们沟通交流并签字、合影留念的消息后,诗社会员踊跃报名参加。 <br>  11月3日清晨,由于汽车所限,一辆满载57人的大巴,最长者八十有四的老人,再次驶进北京。 <br>  下午4点多钟,韩先生会同夫人应丽华,匆匆赶到国博门前,与诗社会员亲切握手、交谈。韩先生翻阅着《诗爱艺术大师韩天衡》一书,谦虚地说:“十分感谢天津诗友们的厚爱”。 <br>  当笔者打开手机,韩先生见到翻拍的1986年的照片时说:“啊,三十三年了,那时我才四十多岁,你还保存着,欢迎老朋友再赴上海做客“。 <br>  诗友们聚集在韩先生身旁高喊:”守正求新 诗爱天衡……、人民的艺术家——韩天衡……“,拍下一张张合影照,引来众多游客驻足围观。担负执勤的国博武警战士,见此情景,高高地举起大拇指,感动说:“艺术家与观众如此亲切的场景,好让我们感动啊!”。(完) <br>  有关展览开幕式情况和韩天衡先生与诗社会员在一起的情景,以下部分照片记录如下:</h3> <h3>  注:开幕式现场盛况空前</h3> <h3>  注:西泠印社副社长、上海市书法家协会首席顾问、当代海派艺术代表人天衡先生在开幕式现场致辞<br></h3> <h3>  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h3> <h3>  注: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陈洪武致辞</h3> <h3>  注:上海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秘书长沈文忠致辞</h3> <h3>  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刘万鸣主持开幕式</h3> <h3>  注:展厅门前人山人海</h3> <h3>  注:神采奕奕的韩天衡先生(八十岁高龄)</h3> <h3>  注:韩天衡先生、邵大箴先生、何家英先生等嘉宾步入展厅</h3> <h3>  注:韩天衡先生、蔡武先生在展厅交流</h3> <h3>  注:赵景宇先生陪同靳尚谊先生参观展览</h3> <h3>  注:原全国人大原委员长吴邦国同志题写的贺词“挥运刀与笔,歌颂新时代”。</h3> <h3>  注:“守正求新——韩天衡艺术展”现场爆满</h3> <h3>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原文化部部长蔡武,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上将熊光楷,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第十一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金炳华,中央巡视组组长董宏,中共中央宣传部原秘书长官景辉,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原副主席邵秉仁,民政部原副部长李宝库,外交部原驻欧盟使团团长关呈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靳尚谊,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陈洪武,中国国家画院原院长杨晓阳,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马锋辉,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王丹,中国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白煦、吴占良,上海市文联专职副主席沈文忠,中共上海嘉定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顾惠文,苏州市政协副主席徐明,以及著名艺术家石齐、刘曦林、陈传席、刘正成、李刚田、毛时安、崔志强、徐利明、罗杨、孟祥顺、童英强、张世刚等。可谓名流云集,盛会空前。 上海市政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院、西泠印社、岳麓印社、上海中国画院、日本前首相海部俊树、鸠山由纪夫、谦慎书道会理事长高木圣雨还发来的贺信。</h3> <h3>  注:1960年,全家合影。后左1、韩国权,2、韩天衡</h3> <h3>  注:哥哥天衡(右)与弟弟韩国权合影</h3> <h3>  注:1986年冬,韩天衡先生在家中挥毫。 <br> ——摄影:高德钦(绿岛)</h3> <h3>  注:1990年,市邮政局发行《韩天衡书·画·篆刻展》首日封</h3> <h3>  注:1990年,韩天衡先生看望著名画家梁崎先生的合影。 <br> <br> ——摄影:高德钦(绿岛) </h3> <h3>注:美篇中部分摄影:梁琴 <br><br><br>  韩天衡先生与天津《久萍》诗社会员在一起</h3> <h3>  注:左起:韩国权夫人李伟、韩天衡夫人应丽华、韩天衡、韩国权、诗社社长郭立久和夫人张素萍</h3> <h3> 注:韩天衡先生与本文作者高德钦(绿岛)亲切交谈</h3> <h3>  注:全国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何家英先生为韩天衡先生所做国画肖像</h3> <h3>  注:蜡像大师尔宝瑞先生为韩天衡先生所做素描头像</h3> <h3>  注:全国书协副主席、辽宁省主席王丹先生为《诗爱艺术大师韩天衡》一书题写书名</h3> <h3>  注:诗集《诗爱艺术大师韩天衡》</h3> <h3>  注:韩天衡先生(中)、全国美协副主席著名画家何家英左(右)、蜡像大师尔宝瑞先生(左)</h3> <h3>  注:韩天衡先生《守正求新》精美画册</h3> <h3>  注:观展者收到的部分资料</h3> <h3> 韩天衡先生作品</h3> <h3> 韩天衡先生在作画</h3> <h3> 韩天衡先生在写榜书</h3> <h3> 韩天衡国画作品赏析:</h3> <h3>  2019年,四时清华图卷之一“暗香疏影”22.5-140cm</h3> <h3>  2019年,四时清华图卷之二“荷塘憩夏”22.5-140cm2</h3> <h3>  2019年,四时清华图卷之三”葡萄栖禽“22.5-140cm</h3> <h3>  2019年,四时清华图卷之四“翠色寒声”22.5-140cm</h3> <h3>  1990年,”穿云图“” 44.5-67cm</h3> <h3>  2004年,”杨万里诗意图” 143-360cm</h3> <h3>  2009年,“四时花叶最无穷” 67-132cm</h3> <h3>  2012年,“春满人间”19-30cm</h3> <h3>  2012年,”春意盎然“19-30cm</h3> <h3>  2012年,“华表千年鹤一归 ”19-30cm</h3> <h3>  2012年,”无题“19-30cm</h3> <h3>  2014年,“西山金秋”34-34cm</h3> <h3>  2014年,”夏锦图“38-30cm</h3> <h3>  2014年,“朱竹鸣禽图”34-34cm</h3> <h3>  2017年,”荷不畏暑“68-68cm</h3> <h3> 韩天衡书法作品赏析:</h3> <h3>  2015年,“榜书涛声”400-760cm</h3> <h3>  2018年,榜书”中兴“460-195cm</h3> <h3>  1986年,甲骨文“好风入室 ”初月在林34-48cm</h3> <h3>  2011年,草篆《淮南子》句70-68cm</h3> <h3>  2012年,行楷欧阳修《醉翁亭记》 111-69cm</h3> <h3>  2016年,草篆毛泽东《十六字令》131-65cm</h3> <h3>  2016年,草篆吴均《山中杂诗》136-69cm</h3> <h3>  2016年,草篆吴均《山中杂诗》136-69cm</h3> <h3>  2016年,行书”寿无极“70-140cm</h3> <h3>  2016年,行书张耒《初见嵩山》139-69cm</h3> <h3>  2016年,隶书“出没·笑谈”七言联143-34cm-2</h3> <h3>  2017年,楷书自作《七十七岁述怀》180-68cm</h3> <h3>  2019年,隶书“至乐·大寿”五言联180-49cm-2</h3> <h3>  2014年,行书明代吴彬刻石题跋(74-32cm)</h3> <h3>  2018年,行书“三阳四序”四言联137-23cm-2</h3> <h3> 韩天衡篆刻作品赏析:</h3> <h3>1979年,”看尽江湖万千峰“”</h3> <h3>  1979年,“看尽江湖万千峰”边款</h3> <h3>  1979年,“看尽江湖万千峰”印面</h3> <h3>  1979年”看尽江湖万千峰“印石1</h3> <h3>  1983年,“意与古会”</h3> <h3>  1983年,”意与古会“边款1</h3> <h3>  1983年,“意与古会”边款3</h3> <h3>  1983年,”意与古会“边款4</h3> <h3>  1984年,“逃禅煮石之间”</h3> <h3>  1985年,”奇崛“印面</h3> <h3>  1999年,“千秋万岁” <br>  由于美篇板面所限,韩天衡先生作品只能刊载于此。<br>  感谢亲朋好友关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