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 </b>很早就听摄友们介绍川西稻城亚丁的美;那里雪山高耸,小溪潺潺,草深林茂,牛羊成群,湖水如镜,云海无边,春夏繁花似锦,秋日五彩连绵。因为地处高原空气稀薄,很多人到那身体会不适应,眼观仙境身体却遭受高反煎熬,无不有身在地狱眼看天堂的感觉。我羡慕这些先行者,希望有一天也能徜徉于原始森林高山牧场,漫步在深谷溪瀑雪山云海,来一场从肉体到灵魂的体验。渐渐了解到,走与稻城亚丁分不开的洛克徒步线能满足我的愿望。 </h5><p class="ql-block"> 所谓洛克线,是因1928年3月,美籍奥地利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为考察当地的民族民风、宗教信仰、地理地貌、植物种类、矿产资源,由木里县出发,过水洛乡嘟噜村沿白水河而上穿越水洛贡嘎,围绕夏诺多吉,仙乃日,央迈勇三座神山而行,直至亚丁到香格里拉镇探险考察的线路。其实,洛克走的线路还包括川西、云南、甘肃东南、西藏东部,这些深藏于丛山峻岭蜿蜒于高原雪山间的古老肠道,是当地百姓为生计行走千年经贸往来的通商古道。不能因为一个外国冒险家为某种目的在我们的国土上被不明真相的当地百姓抬着扛着经历一段比较偏僻的路,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这条路。我以为这条线叫木亚徒步线更贴切。</p><p class="ql-block"> 这条线起点木里,是藏族自治县,藏语的意思是美丽辽阔深远,北邻稻城,西连云南中甸,东靠九龙,南壤盐源。境内深谷纵横,群峰高耸,雅砻江、理塘河、通天河奔流激荡蜿蜒曲折 纵贯全境。境内最高海拔5958米。最低海拔1470米。</p><p class="ql-block"> 亚丁—亦称“念青贡嘎回松贡布”,属稻城县,海拔2900米—6032米,区域内三座神山呈品字型排列,三山间宽阔草甸上溪流弯弯曲曲流淌,海子错落有致分布在雪山脚下。</p><p class="ql-block"> 整条线路都在3000米以上,大部分路程在4000米以上,其中深壑峡谷,雪山冰坡比比皆是,气候瞬息万变。而正是这多变气候和险要地形造成当地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给亚丁涂上神秘色彩,吸引众人踏上这谜一样的旅途。</p><p class="ql-block"> 我迷恋洛克线,不仅是因为受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所作“消失的地平线”诱惑,是不想仅仅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以到过亚丁,景区转一圈打卡了事。 我追求刻骨铭心的体验,羡慕驴友们穿越洛克线的经历,想亲历那美丽辽阔深远土地上的神秘传说,在吉祥如意的仙境里追寻心中日月美轮美奂的光芒。如果不在身体还能承受严酷高原环境时穿过绿野仙境般原始森林 ,在高耸入云的雪山上觑一眼天堂,了一个摄迷心愿,将是我一生遗憾。</p><p class="ql-block"> 确定走木亚线(洛克线)是八月份,北京的龙行天下徒步群发布十月一日至六日贡嘎转山及八日至15日徒步穿越洛克线的活动,通过这次活动还可以考察一下身体是否能适应长时段高原徒步,为明年参加珠峰东坡徒步活动打基础。尤其是近几年多次随该群走高原长线,相信领队大龙在线路、队员、营地、供给、应急、后勤保障等方面的能力,互相了解,当即报名。</p><p class="ql-block"> 9月29日从北京出发,10月六日八点离开贡嘎线最后一个宿营地巴望海烂碉楼,和同行队友姜丽,大燕,山车四人包车踏上洛克线徒步之旅。</p> <p>第一站,到石棉县转车到西昌,才出巴望海就入云幻仙山。一路观赏美景,如梦如幻,柏油县道平整清洁,无一丝灰尘,不知不觉十点半到长途汽车站,包车中午1点抵达西昌所定酒店。离家8天,贡嘎线徒步翻山越岭5天徒步,全身汗渍一脚泥,进酒店后立即清理个人卫生,宽敞的床上一觉睡到天亮,才感到神清气爽,气定神闲。7号,在酒店等领队大龙,恰逢九月九,感谢姜丽大燕为我过生日,今儿是我大顺之年,有二位和山车给我过生日,今生缘分是注定了。</p><p> 经两日调整,体能基本恢复。八日8点,我们龙行天下群五人,另一队北京简单户外群九人全队共14人乘班车到木里。一路上,34座班车在丛山峻岭中盘绕前行,路在峭壁与悬崖间延伸,理塘河无声无息绘出一条纯绿铺在深深的谷底。</p> <p>下午2点到木里,听说由于国庆节前洛克线发生驴友高反死亡事故,当地政府限制该线徒步,劝退很多徒步队伍。为能顺利出行,大家悄悄选定当晚驻地,补充物资,联系明日所用车辆。傍晚就行李装车,明日早行。</p><p> 九日晨,天微明,早餐毕,急出行。起步天气晴朗,一路翻山越岭,山峦姹紫嫣红,车辆在流云中穿越,仿佛小船在大海航行。司机小伙杨建中(退伍军人,蒙古族,电话15756829847)强驴一位,给我们介绍木里的风土人情,洛克线上的故事,一路欢声笑语,丝毫没有山间小道行车的艰险。除车过水洛大桥后有几公里土路比较颠簸扬尘,直到嘟噜村,都是水泥或柏油路面,畅行无阻。</p> 队友姜丽,再轻点担心她跳到云里下不来。 <p> 木里去嘟噜村的途中,朵朵白云顺山爬上巅峰。 一点多赶到马帮出发点嘟噜村。找到接我们的村长,卸下行李物资,告别司机小杨,等后队会合。</p><p><br></p><p><br></p> <p class="ql-block"> 嘟噜村村长家餐厅晚餐后</p><p class="ql-block"> 十月十日 晨八点,踏上洛克徒步线。天气晴好,风和日丽,起步又乘了十多公里车抵达徒步点。白水河奔腾跳跃,河边立一木牌。此后的路全凭两脚丈量了。1</p> <p> 洛克成了圣徒,不知他当年在这传了什么道(领队大龙摄)</p><p> 龙行天下群一行 我和姜丽大燕山车四人是洛克徒步此行前队,领队大龙跟随接应后队。出发点两山夹一谷,白水河咆哮其间,洛克小道沿着河钻入密林。路在脚下,很明显,开始能行车,渐渐就只能走人了。这一尺宽的小路之外,别说下脚,就是下手也难。就是这样的小路,还时常被山上漫下的流水隔断,需要轨迹辅助才能正确前进。</p><p> </p> 起步 <p> 咆哮的白水河</p><p>雪山孕育白水河,细润涓流汇成波。为入大海咆哮去,何惧巉岩千尺壑。</p> <p> 流水穿过洛克线跌入山谷</p><p> 我们几人踽踽前行,白水河水在身边愤然跌下 拍击着谷底岩石轰隆隆震耳欲聋。渐渐两边山峰高不见顶,峡谷黝黑阴森, 森林里树木身披青苔夹杂荆棘草稞 把我们包围期间,只留脚下一条小道,虽然晴天,路面还是湿滑泥泞。这第一天的路就是沿白水河过桥爬山钻林子。</p> <p>巨大的树跟撑起参天大树守护在洛克线旁,看我们悄然离去······</p><p> 山越走越高,路越走越陡,当爬到已经非常无奈时坡度渐渐平缓,路在陡崖旁转了个弯,水声陡然增大,巨大的轰鸣振聋发聩,陡崖腰间开一大口,汹涌的水注脱口而出落入深坑,形成一帘美妙绝伦的瀑布。</p> 菩萨洞瀑布 <p> 环状跌水,是菩萨的秀发?</p><p> 到菩萨洞,我们已经从起步海拔2400米爬升到3600米,据今天的营地还有50米高差。稍事休息,路餐充饥,下午两点 到达宿营地牛顿牧场。今日徒步距离10公里。</p><p> 牛顿牧场是森林中的一块空地,属水洛乡嘎洛村。嘎洛村也通公路,如果我们从嘎洛村到牛顿牧场,可以少走5公里。但这样就观赏不到5公里的秀美风光,体会不到精疲力尽后的放松,所谓不经风雨怎么见彩虹,鱼与熊掌不能兼得······</p><p> </p> 牛顿牧场苏朗的牛棚 <p> 主人苏朗,这是今天起步遇到的唯一住户,没上过一天学,二十多岁不识一字,用自己的米做饭免费送我们吃。</p><p> 苏朗牛棚,塑料布盖顶,木板围墙,住里面50元一人,可睡8到10人,垫盖自理,当日满员。我队其余4人户外搭帐,营地费每人40元。</p><p>十一日晨,领队大龙早早熬好米粥,烧开水供应全队,这样的领队外貌强悍,内里温柔细腻,跟他走天都会多蓝几天。今天天气依然晴好,行程11公里,目的地万花池牛场。从海拔3650米升至4250米,虽然爬升才600米,在高原也是对体能的一次考验。我们龙行天下群五人完成早餐,备好路餐和行装,跟领队大龙前队出发,渐渐走出森林,经过</p> 满措牛场(海拔3750米) 拥美措牛场(海拔4150米) 遥观难及的穿洞。 秋染 呷日牛场(海拔4100米) <p> 万花池牛场(海拔4200米)</p><p> 在原始森林里观赏了阔叶红黄绿的变换,松柏严寒不屈,高山灌木顽强的生命力,雪山脚下金色草原铺天盖地。随着海拔上升,前方渐渐显出神山央迈勇和两座卫峰。神山雪白高耸,云中时隐时现,卫峰仿佛门神威风凛凛。右侧夏诺多吉,从我们走出森林就一直陪伴在旁,东西延伸的山脊像展开的双臂迎接我们。十一公里路,满山各色小花争相盛开,沼泽里绿草盈盈,茁壮挺拔,河谷内五颜六色,色彩斑斓,仿佛春夏秋三季都集中到一起。随着海拔的上升,行进稍快就气喘吁吁,双腿如灌铅越走越重,速度明显慢下来,由于各人体能不同,队伍渐渐走散。路虽长,总有头;山虽高,总有顶.我和影友山车把握住行进节奏,打开对讲机和领队保持联系,渐行渐近,下午三点到达营地。</p><p> 万花池牛场属嘎洛村,营地在牛场东沿,领队大龙定的牛棚坐北朝南,北墙后就是神山夏诺多吉,按牛棚主人的说法,我们在神山的护佑下,一定会平安吉祥,睡个好觉。 </p> 文殊菩萨央迈勇(海拔5958米 )及卫峰 <p> 大力金刚菩萨夏诺多吉(海拔5958米)</p><p> 拜望两座神山,灵魂已随之升华,依偎在夏诺多吉脚下,疲惫渐渐融化,我欲撑起双臂,将夏诺多吉赐于我的吉祥洒遍大地,撒给我心中的小娇娃。让躯壳在地狱煎熬吧,只要能化为粪土,去滋养献给神灵的那朵莲花······</p><p> 仙境中群友也入画了</p> <p> 心在天堂 </p><p> 我们去观景拍片,辛劳的领队大龙为大家烧菜做饭有条不紊。晚五点多饭才备齐,大家在火塘边坐下,享受神山下的温馨时光。</p><p> </p> <p> 我们开饭,小老鼠吃晚餐。(群友大燕摄)</p><p> 十二日,天气晴朗。起床就明显感到气候寒冷,草原被铺上一层白霜,有水的地方都结了冰。今天要翻越海拔4750米垭口,有一定难度。我们赶紧早餐,收拾行装7点出发。在路上,庆幸今天走得早,很多水浸的地方如果冰化了就很难走,冻上走起来就方便多了。天渐渐变暖,我们越走越热,一路小下坡从草原走进灌木丛,就像走进画家的调色盘。</p> <p> 大色盘</p><p> 渐渐走出五彩斑斓的草场,路开始向上延伸,坡度渐渐陡峭,地面荒草萋萋,脚下踩的只有青色石板冻硬的土地。我艰难地往上撑,几步一喘,逼近高高在上的杂巴拉垭口。爬着山,想着事儿;人生不就是像爬山一样,遇到坡坎,只要咬牙往前走,想尽办法挺过去,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没有走不通的路。所以,驴友们每次活动结束,无不有一种战胜自己的自豪和骄傲。我艰难地往上走,垭口海拔4750米,走一步就靠近一步。10点不到登上杂巴拉垭口,回头看看还在攀登的队友,庆幸自己还是走在前队。</p><p> 垭口寒风凛冽,全然一个严冬世界。带着一身汗上来,内衣湿透,垭口寒风透骨,赶紧往前冲,就怕多呆一会儿身体失温。翻过垭口就是亚丁地盘,前方山坡下领队大龙和姜丽在等着,我们龙行天下队聚齐后继续前进。 </p> 云遮杂巴拉垭口 <p> 杂巴拉垭口(海拔4750米)</p><p> 海拔缓缓下降,气温渐渐回暖,肉体总算从地狱回到人间。</p><p> </p><p> </p> 看似平缓的草坡处处巉岩断壁 山腰隐隐可见的白线是今天必经之路 <p> 山尖左侧凸起小山包右边垭口,即央迈勇横切垭口,海拔4400米。</p><p> 山连山,路漫漫,我们在茫茫荒野奋勇前行,把胆怯踢下山底,把悔怨 抛回过去,现在的一切就是向前向前向前,向前才能活,向前才能胜。稍有一点怯懦畏惧就会死在这原始荒原成为狼群的果腹美食。在这我体会到灵魂和肉体的关系;肉体在灵魂驱使下表现灵魂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肉体承载灵魂行走千山万水,体验社会人生,表达灵魂意志,执行灵魂命令。灵魂卑琐,肉体柔弱;灵魂博大,肉体刚毅。这里我领会了为什么说走洛克线是身在地狱眼觑天堂。灵魂飞向天空尽赏美景不亦乐乎,双脚走在沙坡石砾峭壁巉岩亦渐感有力。</p> 左上角云下就是央迈勇横切哑口。 领队和群友 身后走过的路 央迈勇横切垭口看山下峡谷 新果牛场1 <p> 新果牛场2</p><p> 新果牛场背靠央迈勇,水草丰茂,草场主人带一东北胖男住在牛场。我们住他牛棚,每人100元,户外扎营50元一顶帐篷。</p><p> 十三日,从新果牛场到蛇湖营地,全程12公里,翻大小十八个垭口,过黑湖和蛇湖,拜谒仙乃日央迈勇两座神山。</p> 换个角度看神山1 <p>换个角度看神山2</p><p> 今天的行程起步就爬坡几十米的爬升看似唬人,走起来也就十几分钟。到第一个垭口,玛尼堆挂着厚厚的经幡,回头看,央迈勇身披云霞,端庄慈祥凝视着我。我头顶发麻,周身膨胀,好像要融入环绕神山的云朵。借藏民兄弟奉献的哈达,高高举起跪拜神山,祈求菩萨赐福我的家人、朋友、驴友,赐福我最珍爱的小宝贝玥鑫。此时血已沸腾,化为泪滴顺脸颊留下,我不感到懦弱羞怯,倒因幸遇佛缘幸福满满。</p> <p> 面对神山只能用心去对话</p><p> </p> 北京龙行天下徒步群领队李海龙 前方黑湖垭口 回望 <p> 黑湖垭口(海拔4600米)</p><p><br></p> 黑湖垭口下无名湖 黑湖 蛇湖垭口(海拔4750米)看蛇湖 蛇湖1 <p> 蛇湖2</p><p> 下午五点到蛇湖牛场,虽然驻地大山环抱,可海拔4500米, 是几天来最高的驻地。今天的营地是几天来最差的,所谓住房仅仅是一圈石头墙顶上再蒙上一块塑料布,墙留一口供人进出,晚上睡觉用救生毯档住口子再搬石头压上。</p><p> 十四日。今天将进入亚丁景区 。我们龙行天下群走亚丁到香格里拉镇,北京简单户外群走卡斯地狱谷到香格里拉镇和我们会合。 </p><p> 出发爬升一百多米到松多垭口。</p> <p> 松多垭口(海拔4680米)</p><p> 过哑口下坡左切前行就到了五色海。</p> 五色海(海拔4530米) 牛奶海(海拔4490米) 洛绒牛场(海拔4150米) 冲古寺(海拔4000米) <p> 仙乃日(海拔6032米)</p><p> 出蛇湖垭口到五色海,牛奶海,往下一路打卡。游人成群,成堆,成流。我们从寂静荒芜的原始高原走来,突然挤进熙熙攘攘的人流,极度不适应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的嘈杂喧闹。大伙疾步快走,超越前方所有的游客,乘景区电车到冲古寺,打卡珍珠海,跟着大龙沿冲古河到当晚住地龙门客栈。第二天顺河而下,5小时走到香格里拉镇与其余队友会合。至此,洛克徒步线穿越活动圆满结束。</p><p> 总结这次活动能圆满顺利,首先是有一位经验丰富、吃苦耐劳,熟悉活动线路,细致负责的领队:出现问题及时处理,发现失误备案补救,后勤保障充足及时,活动强度分配合理。其次是一群经验丰富,遵守纪律,装备齐全的群友集在一起,大家都有高原长线徒步活动的经历,互相了解,沟通方便。还由于大家才转贡嘎山出来,身体已适应高原环境。再就是马帮驮装备,队员轻装行,减轻负担,降低难度。最后就是好运伴随。走洛克线的这几天,天天风和日丽,蓝天白云,一路顺风。</p><p> 洛克线穿越结束了,收获满满,虽然在山上累得像驴一样,回家放下背包又会想,下一站去哪呢·······?</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