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家湖的梭梭与胡杨

王彦琳

<h1>甘家湖的地名,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很熟悉了,但一直到我60多岁,才有幸第一次进入甘家湖。</h1><h3><br></h3><h1></h1><h1>10月中旬,我和几个朋友坐车向着期盼已久的甘家湖的方向驶去。</h1><h3><br></h3><h1>甘家湖位于准格尔盆地的西南部,与我们车排子地区的西南部接壤,属艾比湖盆地,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一边是伊犁州的乌苏市,一边是博州的精河县,总面积82万亩,地处欧亚大陆桥的腹地,远离海洋。</h1><h3><br></h3><h1>甘家湖是一片沙海,地势低洼,波状起伏。奎屯河、四颗树河、古儿图河在此汇合后流入艾比湖。</h1><h1><br></h1><h1>这里具有荒漠的各种地貌,如:沙漠、硕漠、盐漠。距离我们车排子地区最近的区域多半是盐碱地、荒漠地。甘家湖保护区内生长着国家级的珍稀荒漠树种—白梭梭,以及梭梭、红柳、胡杨、铃铛刺、沙拐枣等抗旱固沙树种;还生长着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肉苁蓉、锁阳、甘草、罗布麻、黑枸杞等药材;并有很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h1> <h1>刚进入甘家湖保护区,一群骆驼悠闲自在地啃食野草。</h1> <h1>没有受过惊吓的骆驼,对我们的到来丝毫不畏惧,骆驼很配合我为它拍照。</h1> <h1>我为什么会在很小的时候就熟悉甘家湖呢?因为甘家湖的梭梭柴曾是我们车排子地区的123团、125团、126团、127团、128团、129团和乌苏市的甘家湖牧场、车排子乡、石桥乡等地,家家户户年年越冬的必备燃料,就像现在的煤炭一样,无它无法过冬。</h1><h3><br></h3><h1>我们现在生活的地方,原本是荒无人烟的戈壁滩。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父辈们扛着枪拉着爬犁,从乌鲁木齐徒步走到这里后,安营扎寨定居于此。</h1><h3><br></h3><h1>新疆的冬天可是零下四十多度左右,那个时候没有煤炭,官兵们在戈壁滩上到处寻找耐烧的取暖燃料。后来他们在甘家湖发现了这种特别耐烧的原始天然梭梭林。于是,梭梭就成了我们车排子地区千家万户冬天取暖的燃料。</h1><h3><br></h3><h1>我们这个地区的疆二代们都知道,我们的父亲们在七十年代以前,都会在入冬前和冬天里,被各个单位领导派去甘家湖打梭梭柴。各团、连的拖拉机、马车是主要的运输工具。拉回来的梭梭堆放在厂部、连部门口,用小磅秤称好,一家一堆,免费分给各家,拉回家就是一个冬天取暖的燃料。</h1><h3><br></h3><h1>那个时候的甘家湖,梭梭林粗壮茂密,有很多野生动物在此栖息。我听父亲说过:他们有一次打梭梭,还遇见了狼,他们几个人快速爬到大梭梭上,与狼对峙了很久,直到狼无奈的离开。</h1><h3><br></h3><h1>为什么是打梭梭,而不是砍伐梭梭呢?这要从梭梭的生长特征说起,梭梭属小乔木,高1—9米,树干地径可达50厘米,树皮灰白,木制坚硬而脆。耐热,能在地表六七十的度高温,甚至在80度的情况下,仍然能正常生长。耐寒,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奈何不了梭梭。耐盐碱,能在含盐碱很高的土壤里成活,极其耐旱,能在无雨水的沙漠中顽强生长。</h1><h3><br></h3><h1>我们还都能记得梭梭柴的模样吧?坚而脆的梭梭,不像其他木质那样断面结构紧密,梭梭木质断面像一捆巨大的鱼刺组合在一起,一根根坚硬无比,锯和砍都比较费劲,但梭梭又比较脆,用斧头使劲砸就能砸断。</h1><h3><br></h3><h1>我们这代人大概都在家劈过梭梭柴吧?要顺着梭梭的丝劈,然后再砸断。那个时候可怕劈梭梭柴了,我家基本都是父亲劈柴,我只负责把父亲劈好柴抱回家摆好…</h1><h1><br></h1><h1>想到这一幕,又想起了过去,一家人在一起苦着、累着、快乐着…无比怀念着。</h1> <h1>我记得好像是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我们开始烧煤取暖了,甘家湖就慢慢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圈子,只有我们团造纸厂需要去甘家湖割芦苇造纸。</h1> <h1>朋友说他们小时候经常来甘家湖捡柴火,对梭梭比较了解,说这颗梭梭恐怕有百岁了吧?这让我比较惊奇,梭梭怎么生长这么缓慢?那当年我们烧火取暖的梭梭直径也都是在四五十公分左右,岂不是有上百年的树龄吗?真是太可惜了!</h1> <h1>这稀疏矮小的原始梭梭林,就像老婆婆稀疏的头顶,写满了沧桑。想当年在这里自由生长数百年的梭梭林,被这一方数万居民砍烧了数十年,要想恢复原来的景象,得需要数百年的保护。</h1><h3></h3> <h1>梭梭,瘦弱的枝条顶着一头稀疏细长的树叶,令人怜惜。</h1><h3></h3> <h1>没有水的盐碱地,除了梭梭、胡杨、沙枣、红柳能在此生存外,这种无名小草骄傲的活出了自己的风采。</h1> <h1>别小看这颗梭梭,它可是有好几十年的树龄。</h1> <h1>甘家湖的芦苇,当年为我们造纸厂立过汗马功劳,现在这里是保护区,禁止进入。缺水的甘家湖,芦苇也不怎么茂密旺盛了。</h1><h3><br></h3><h1>说起甘家湖的芦苇,我们团的职工曾在这里留下许多故事。我们团有个造纸厂,每年冬天团里都会派许多青壮年在甘家湖割芦苇,因为芦苇生长在湖水中,冬天水面结冰后人们在冰上割芦苇,有的地方冰薄,人上去会裂开,时常有不幸的事情发生。我认识的一位朋友,就是因为当年为打捞落水同伴尸首,跳进冰冷的湖水里而落下终身风湿疾病。</h1> <h1>甘家湖,顾名思义,感觉一定是一片汪洋,可真正来到与车排子接壤的甘家湖东边,却是一片干渴的盐碱地,尘土有几指厚。好容易才看见这么一小湖水,因为是深秋,水中没有了天鹅等珍稀水鸟。</h1> <h1>这是梭梭的花吗?</h1> <h1>听朋友说这颗梭梭有上百岁了。</h1> <h1>当年茂密的梭梭林,已经看不出原始的味道,很难看见高大粗壮的梭梭,只有这些矮小的梭梭稀疏地撒落在厚厚的盐碱地里,顽强的活着。</h1> <h1>梭梭柴,当年为我们千家万户送温暖,可也没少吞噬打柴人的性命。那个时候,每年都能听到哪个连谁谁被冻死了,谁谁被狼吃了。感觉甘家湖是个很恐怖的地方。</h1><h3><br></h3><h1>因为梭梭林是原始森林,没有公路,遇见阴天没有太阳,无法辨别方向,人很容易迷失方向。马车进去,还好老马识途,能把迷失方向的人拉回去。开拖拉机的人就没那么幸运了,遇到车坏迷路,愣是出不了甘家湖,活活冻死、冻坏人的事件每年都有发生。</h1><h3><br></h3><h1>甘家湖的梭梭林里,有我们车排子地区的人讲不完的故事,有着太多太多的回忆……</h1> <h1>名贵补品大云,也就是肉苁蓉,还有锁阳,大家知道吧?它们可是寄生在梭梭根部的菌类,是高档补品。那个时候没有保护措施,来甘家湖淘宝的人成群结队,有挖大云锁阳发财的人,也有迷路热死渴死的人。后来又有人发现抓蝎子能发财,又出现了抓蝎子大军涌入甘家湖,甘家湖也是大宝库。</h1><h1>如今,当地政府已经遏制了乱进甘家湖的现象,甘家湖已经成了保护区。</h1> <h1>我们这一代的人,当年有不少男孩子冬天拉着爬犁进甘家湖,为家里打梭梭柴、打兔子,累着,却也是快乐无穷。</h1> <h1>离开原始梭梭林,看见一片与梭梭一起防风固沙的红柳,秋天的红柳已经没有了红花,叶子也变得有点焦黄。</h1> <h1>红柳与梭梭、胡杨、沙枣一样,都是我们大西北防风固沙的树种,耐盐碱干旱、不惧酷暑严寒,同样有着顽强的生命力。</h1><h3><br></h3><h1>枝条坚韧,用红柳枝条做烤羊肉串的签子,烤出来的羊肉带有红柳木特有的香味。</h1> <h1>再往深处走,我们来到了世界最古老的胡杨林保护区,这片胡杨林远离城市和乡村。</h1><h1><br></h1><h1>数万颗胡杨,在没有人类打扰的环境里,或生或死,自由自在地摆出千奇百怪的各种造型,犹如古战场、犹如童话世界。</h1> <h1>什么叫“生死相依”?什么是“生死不离”?</h1><h1>这颗胡杨告诉你:生,千年不死!死,千年不倒!倒,千年不朽!</h1><h1><br></h1><h1>看到这生死相拥三千年的胡杨,不由得让我对这颗有生、有死、有不朽的胡杨肃然起敬。</h1> <h1>任凭风霜雪雨的吹打,任凭酷暑严冬的摧残,任凭荒漠风沙的肆虐,任凭盐碱无情的侵蚀,胡杨!巍然屹立!</h1> <h1>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能在胡杨生存地生活的人们,也有着胡杨一样的品性!</h1><h3><br></h3><h1>解放前,车排子地区是一个杂草丛生、野兽出没和不毛之地的盐碱滩,除了一辆马车上损坏的车排子架外,没有人敢来这里生存。</h1><h3><br></h3><h1>解放初期,中国人们解放军第22兵团二十五师的将士们,冒着严寒,带着干粮拉着爬犁,从迪化也就是现在的乌鲁木齐市出发。白天一口雪一口炒麦、晚上睡在雪窝里,一步一艰难地走进了这片土地。从此,我们的父辈们就如胡杨一般,把对车排子的情,深深地埋在根部,把与天斗与地斗与恶劣环境斗的坚韧不屈和顽强精神刻在了丰碑上,把用血汗开创出来的美丽的新车排子奉献给后来者。</h1><h3><br></h3><h1>用胡杨的一生来同我们兵团老一辈的精神划等号,是最恰不过的比喻!</h1> <h1>谁说草木无情?胡杨,在用无言的肢体诉说:把对沙漠盐碱地的恋情埋藏在最深、最深的根部,把坚韧、不屈、顽强和美丽写在枝叶上,把不朽的魂魄浇筑在布满沧桑的树干里!</h1> <h1>这一颗颗沧桑的胡杨树,如同一个个顽强不屈的老兵,默默地守候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大自然赋予的使命——防风固沙!</h1><h3></h3> <h1>风,可以吹掉你的毛发;烈日,可以把你暴晒的皮开肉绽;严寒,可以冻干你的肢体;但你不屈不挠的精神,是任何力量都奈何不了的——胡杨!</h1> <h1>这是一颗有户口的千年胡杨,沧桑的树干在述说自己是一颗经历过千年风霜雪雨的老树,但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仍然能让一头秀美的枝叶绽放出美丽的色彩。</h1> <h1>这是一颗倒下后千年不朽的胡杨,静静的躺在这干渴的盐碱地里一千年,躯体之所以没有被千年的风霜雪雨而风化,是因为她眷恋着这块生长过的地方。</h1> <h1>倒下去的胡杨,从根部又顽强地长出了新的生命。</h1> <h1>树干严重扭曲的胡杨,用肢体告诉人们,她们曾经用了多么大的力量与恶劣环境抗争。</h1><h3></h3> <h1>甘家湖的胡杨,所处的环境比南疆的轮台更加恶劣,极度缺水、极度寒冷,树叶少了油亮的色彩,树干也更显沧桑,但风骨依然铮铮。</h1> <h1>胡杨,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与干旱、风沙、盐碱、酷暑、严寒抗争中,虽有臂断腰折,但仍坚挺着铮铮傲骨!</h1> <h1>有人说,胡杨树也叫“眼泪树”,那是因为胡杨极其耐盐碱干旱,为了在干旱地区生存,根部能深扎土壤几十米,汲取了地下太多含盐高的水,光合作用后排出来的盐水。</h1><h3><br></h3><h1>这胡杨树上一个个黑洞,像一只只流干眼泪的眼睛,傲视风沙酷暑严寒。</h1><h3></h3> <h1>盘根错节、枝桠纵横的老胡杨,尽显沙漠英雄本色。</h1> <h1>新生的胡杨树枝繁叶茂,为荒漠增添生机。</h1> <h1>胡杨,不单单是铮铮铁骨的沙漠英雄树,胡杨,也有柔美的时候,每当深秋来临,叶片褪去绿色换上黄装,金光闪闪的叶片是那样的妩媚、那样的娇娆,引无数爱美人士竞折腰。</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历经沧桑,饱受风霜,数百年的酷暑严寒吹皱了浑身的肌肤,却阻挡不了胡杨这一头秀丽的叶片迎风摇曳。</span></p> <h1>要离开甘家湖胡杨林了,我们各自在古老的胡杨树下拍照留念。</h1> <h1>甘家湖,曾经为我们提供坎烟几十年,那时对你无情的砍伐,是为了我们能够在此生存,是为了开发建设车排子这块处女地。</h1><h1><br></h1><h1>如今车排子建成了人丁兴旺的小城镇,可你却从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变成了沧桑老人头顶上稀疏的毛发。要想恢复原态,还需上百年的努力。</h1> <h1>在甘家湖,看到了能在沙漠盐碱地顽强生长的梭梭、胡杨、红柳、沙枣,这几种树都是我们新疆人、兵团人的最爱。因为,她们是兵团人的象征:耐盐碱、耐干旱、耐高温、耐严寒、抗风沙,她们有着共同的品质——不奢求土地肥沃、水源丰沛,只要有点阳光,就能把根深深埋藏在地底下,履行她们防风固沙的使命!</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