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桂游记(三)

四知堂

<h3>11月1日,又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h3><h3>早起外出逛逛,升起的初阳,揭开了苗寨神秘的面纱。只见西江千户苗寨,四面环山,重峦叠嶂,山脚下清澈见底的白水河从中穿流而过。河谷两边山坡上,苗家吊脚楼依山势而建,从山脚到山顶,层层叠叠,又连绵成片,蔚为壮观。</h3> <h3>北坡向阳,寨子连成一大片;而南坡则明显少多了。</h3> <h3>苗寨吊脚楼,是典型的我国西南民居木结构干栏式建筑,一般为三层:底层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关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或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作客厅、堂屋、卧室和厨房,堂屋外侧建有独特的“美人靠”,用于乘凉、刺绣和休息,这是苗族建筑的一大特色;第三层则主要用于存放谷物、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h3> <h3>早餐后,我们又背着背包、拉着拉杆箱,换乘两次摆渡车,登山前往景区大门。</h3> <h3>半坡处,这里(图右侧)有一个观景台,可以俯瞰苗寨全景。可惜早晨正是逆光,手机拍不好照片。</h3> <h3>终于到了景区入口处</h3> <h3>这是昨晚我们进入景区大门的门楼,上书“西江千户苗寨”六个金色大字。</h3> <h3>景区街道的墙上一块浮雕,内容是苗家一种敬酒习俗——“高山流水”:四位女子,各手执一壶,梯次倒酒,最下有一碗承载,直接流入下面的饮者口中。要是没有斤上的酒量,那都不敢架势,贵州人真的都是海量啊!</h3><h3>我的几位同学,毕业后分配到贵州工作,日后见到,无论男女,其酒量个个令人刮目相看,敢情都是这样炼成的!</h3> <h3>在景区停车场找到我们的旅游大巴,乘车前往黔东南州州府——凯里,参观“苗侗非遗展览馆”,有苗家姑娘当解说员。</h3> <h3>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尊蚩尤雕像。蚩尤是苗族人民最信奉和影响最大的先祖。</h3><h3>苗族是我国第四大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国有苗族942.6万人。苗族又是分布于世界的民族,在东南亚各国苗族有200万人,在美国有30万人,在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共有5万人。</h3> <h3>苗族还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五六千年前,苗族的先祖蚩尤与华夏祖先祖黄帝、炎帝并称中华民族三祖。</h3><h3>历史上苗族有过五次大迁徙。远古时期,蚩尤在与炎黄逐鹿之战中败北被杀后,苗人被迫一次次南迁、西迁,最后在贵州的崇山峻岭中才找到生存之地。现今的贵州苗族有400多万人,近占全国苗族人口的一半,贵州是全球最大的苗族聚居地。</h3> <h3>苗家客厅还原场景——场地中央是火塘</h3> <h3>苗族服饰</h3> <h3>苗族银饰和银制品</h3><h3>苗家笃信银器能驱邪逐祟,防阴旺阳,在日常生活中奉若神明,爱惜备至,创造了各式各样的图案、款式和造型,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h3> <h3>接着,大家进入银饰销售大厅,几百平米的厅内塞满了游客。在导游的演示和煽动下,不少人都慷慨解囊。一个雪花银的保温杯,标价一千七八,据说盛水能释放银离子,灭菌养生;一把银梳,能舒筋活脉,能刮痧祛湿,一克28元,重八九十克,你自己算算,需要多少钱?</h3><h3>凡购物,不受时间限制,说是呆一个半小时,结果足足等了两个小时才离开,上午半天就过去了。</h3> <h3>远眺下司古镇</h3><h3>下午原本是去镇远古镇,但在导游带倾向性的引导下,改为去下司古镇,说下司虽然没有镇远名气大,规模大,却能更好体验古镇风韵,重要的是距今晚住宿地安顺只要4个小时车程,比到镇远然后去安顺要节省3个小时。连续两天的起早贪黑、长途跋涉,团里大多数又是老年人,其选择就不言而喻了。</h3> <h3>于是从“苗侗非遗展览馆”出来,吃了午饭,便乘大巴前往下司古镇,一个小时后到了古镇景区入口。</h3> <h3>下司古镇位于凯里市西偏南部,地处清水江上游,因明清两代属平定长官司的分司治所,地处平定下游,故得名下司。镇上多以苗族、仫佬族等少数民族聚居,有“清水江上的明珠”之美称,是国家皮划艇示范基地、世界名犬“下司犬”之乡。</h3> <h3>进入景区大门,便是一座清水江上的风雨桥,廊柱为全木结构,颇有气势。</h3> <h3>站在风雨桥上两面观看,下游不远处筑一拦水坝,抬高了桥下的水位,江面水平如镜。</h3> <h3>临江一排建筑,极富西南民族特色。</h3> <h3>过了风雨桥,便是镇头高大的飞檐翘角的木牌坊。大家正在听取当地导游的解说。</h3> <h3>走过牌坊,沿着这条清江街前行。</h3> <h3>为游客提供拍照的民族服装店</h3><h3>西南少数民族多,对我们来说,这些民族服装哪是苗族哪是瑶族哪是侗族哪是……傻傻的实在分不清楚!</h3> <h3>远远地就见到这样一座带西洋风格的建筑</h3> <h3>镇子中央有一块很大的广场</h3> <h3>广场南边是一座高大的门楼和一座更高大的鼓楼,门楼上有“芦笙广场”四字。</h3> <h3>侗族鼓楼是侗族特有的民族文化象征和标志,是侗族人民娱乐、议事的公共场所。鼓楼全用杉木以榫卯构建,不用钉子,下大上小,密檐多层,顶层悬有一长形大鼓。侗族视奇数为吉祥,重檐皆为单数,最高可达21层。据导游介绍,每一个大家族都会建一座鼓楼。</h3> <h3>进入门楼,就是这座芦笙广场。</h3> <h3>芦笙广场一侧的雕塑——吹起芦笙跳起舞</h3> <h3>广场南边是一座戏楼,导游介绍,戏台前的这块长达丈余的木雕,十分精美而珍贵。</h3> <h3>风格独特的砖雕门楼</h3> <h3>阳明书院</h3> <h3>“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这是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h3> <h3>何谓“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是也!</h3> <h3>王阳明著名的一首哲理诗——《蔽月山房》:</h3><h3>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h3><h3>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h3> <h3>阳明书院外侧的惜字塔</h3><h3>旧时敬惜字纸,凡有字之纸绝不随便丢弃,而是集中在此塔内焚烧。</h3> <h3>草坪上又一座鼓楼</h3> <h3>一座拱形风雨桥,桥名“良心”。</h3> <h3>河边一座石雕神兽:[虫八][虫夏](介绍牌上误为“趴蝮”)</h3><h3>即“霸下”,又名赑屃(bìxì),为龙生九子之六子,镇水兽,喜负重,常驮碑于碑下。</h3><h3>古时,人们将治理水患的愿望,寄托在这些神兽身上。当清水江的水位到达它的爪下时,是平安水位;而超过时,则需做好防洪措施。</h3> <h3>鼓楼临水而建</h3> <h3>广东会馆</h3> <h3>幽静的小巷</h3> <h3>又一座拱形风雨桥,桥名“莲心”。</h3> <h3>由江边到街上的阶梯——沉重坚实的花岗岩条石砌就</h3> <h3>临水而建的吊脚楼</h3> <h3>转了一圈,我们又回到镇头的木牌坊。</h3> <h3>横卧清水江上的景区大门内的风雨桥</h3> <h3>结束下司古镇的游览,大巴载着我们一路向西,经过4个小时的奔波,从黔东南到达黔西的安顺市,住在这座名字蛮有趣的“贵飞酒店”——初听以为是“贵妃酒店”,想多啦!</h3><h3>酒店广场上,耸立着一架凌空欲飞的飞机模型(有说就是真实的飞机),附近便是安顺一家飞机制造公司。</h3> <h3>11月2日,天气变阴,但还好,没有下雨。</h3><h3>一早,旅游大巴拉着我们奔向位于镇宁县的石博城。一路上导游滔滔不绝介绍缅甸的翡翠,鼓动大家去买,讲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了这里。</h3> <h3>又是几百平米的大卖场,里面拥满了各地来的游客。导游规定在此一个半小时,买不买都要呆够。四周门窗都拉着布帘,你想出去也找不到出口呀!几个老太太累了,找不到地方坐,只好坐在台阶上等待。</h3> <h3>好不容易熬到点,这才上车,向今天的目的地——黄果树景区奔去。黄果树位于贵州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h3><h3>这时,我们的导游换了一个布依族的女子,名叫阿珍。</h3> <h3>不到一个小时,来到黄果树景区旅游服务中心——瀑韵天城,在此午餐。</h3><h3>上半天就这样完事了。而安顺到黄果树其实只有四十多公里的距离。</h3> <h3>午餐后,大家步行十几分钟,就到了景区大门。一座很少见的九门石牌坊矗立在入口处,非常气派。</h3> <h3>牌坊上面正中,是刘海粟题写的“黄菓树”三字。</h3> <h3>两边的楹联,一楷一篆,内容相同:</h3><h3>白水如棉不用弓弹花自散</h3><h3>红岩似火未经薪烘焰长存</h3> <h3>景区对游客分时段放行,我们这个团预订的是下午两点半的门票,故在此又坐等了一个多小时。</h3> <h3>人们就利用这段时间,四处尽情拍照。有一首顺口溜调侃世人的旅游景象:</h3><h3>上车睡觉,下车尿尿;</h3><h3>到了景点就拍照,</h3><h3>回家一问,啥都不知道!</h3><h3>这真是——</h3><h3>会看的看门道,不会看的看热闹。</h3> <h3>黄果树景区主要有三个景点,天星桥、大瀑布和陡坡塘。首先游览的是天星桥。</h3><h3>天星桥景区位于黄果树大瀑布下游7公里处,石笋密集,植被茂盛,集山、水、林、石为一体,被游人赞为:“风刀水剑刻就”的“万顷盆景”,“根笔藤墨绘制”的“千古绝画”。</h3> <h3>这是一个名为“数生园”的地方。之所以叫数生园,是因为蜿蜒在水中形状各异的跳石上,每一块都有一个日期,按一年365天的顺序,每天都有。游客可以一边行走一边寻找自己的生日,然后合影留念。这成为每一个到这里来玩的人一大乐趣。</h3> <h3>找到你的生日了吗?</h3> <h3>这是我身份证上的生日,其实不对,一直将错就错。</h3> <h3>奇石壁立</h3> <h3>曲径通幽</h3> <h3>美女榕——裸露的根系酷似一美女</h3> <h3>逼仄小径只能容一人通过</h3> <h3>一线天</h3> <h3>怪石杂树</h3> <h3>高老庄前的水上喷泉</h3> <h3>景区内旅游品销售一条街</h3> <h3>远处一座山的石壁上,刻着“天星桥”三个巨大的红字。</h3><h3>天星桥,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区,形成于两亿三千万年前。1984年底开始建设,1986年对外开放。天星桥,名为桥,其实无桥。</h3> <h3><b>桥那边有一个美丽的地方</b></h3><h3>全国的好山水也不知道去了多少处,竟没有想到还有这么美丽的地方。</h3><h3>天星桥在贵州黄果树旁,景区不算很大,方圆五点七平方公里,三个半小时就可以逛完,基本上是走平地,也不会让你很累。整个景区前半部主要看山石之奇,后半部主要看水秀之美,而渗透在全过程的是绿色的树,绿色的风。虽然还是不脱石美、水美、树美,但是它却硬能化平淡为神奇,将几个最普通的音符谱成了一首天上的乐曲。</h3><h3> ——梁衡</h3> <h3>从天星桥景区出来,乘坐摆渡车到达黄果树大瀑布景点。</h3> <h3>早在300多年前,我国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就到过黄果树瀑布,他是中国历史上对黄果树瀑布进行详尽记载的第一人。</h3><h3>明崇祯十年(1637),徐霞客游历贵州,途经黄果树瀑布时,曾作过这样的描写:</h3><h3>“······担夫曰:‘是为白水河,前有悬坠处,比此更深。’余恨不一当其境,心犹歉歉。随流半里,有巨石桥架水上,是为白虹桥。其桥南北横跨,下辟三门,而水流甚阔。每数丈,辄从溪底翻崖喷雪,满溪皆如白鹭群飞。白水之名不诬矣!渡桥北,又随溪西行半里,忽陇箐云蔽,复闻声如雷,余意又奇景至矣!透陇隙南顾,则路左一溪悬捣,万练飞空,溪上石如莲叶下复,中剜三门,水由叶上漫顶而下,如鲛绡万幅,横罩门外,直下者不可以丈数计。捣珠崩玉,飞沫反涌,如烟雾腾空,势甚雄厉。所谓‘珠帘钩不卷,匹练挂遥峰’,俱不足以拟其壮也。盖余所见瀑布,高峻数倍者有之,而从无此阔而大者。但从其上下瞰,不免神悚。而担夫曰:‘前有望水亭可憩也’······”</h3><h3> ——见《徐霞客游记•黔游日记之一》</h3> <h3>景区入口尚在半山腰上,游人自愿选择,或步行前往,或乘坐扶梯下去。我们选择来回都乘扶梯。好长的扶梯,分为两段,下降足有200多米。</h3> <h3>下到谷底,沿河边道路,逆流而上。只见河中跌水,一级接一级。</h3> <h3>远远地见到一座悬索桥,那是步行的人们正在前往黄果树瀑布。</h3> <h3>河水清澈,漫石而过。</h3> <h3>走着走着,忽然听到沉闷的雷鸣声,不由得紧走几步,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了:黄果树瀑布伟岸的侧影,映入眼帘。</h3> <h3>黄果树瀑布的上游是白水河,多年平均流量为16立方米/秒;最新测量结果表明,黄果树瀑布高为66.8米,宽达81.2米。因此,黄果树瀑布水量充沛,气势雄壮。</h3> <h3>黄果树大瀑布,古称白水河瀑布,亦名“黄桷树”瀑布,因当地广泛分布着“黄葛榕”而得名,为世界著名大瀑布之一。黄果树瀑布属喀斯特地貌中的侵蚀裂典型瀑布。</h3> <h3>我们随着游人下到河边观景台,拿起手机拍拍拍!</h3> <h3>闻名遐迩的黄果树瀑布,早在上初中时的地理课本上就知道了你,一个甲子过去了,今天总算见到了你的真容!</h3> <h3>半山腰有一条小径,可以绕行到山对面瀑布背后的水帘洞。因为腰酸腿疼,我们选择“望瀑兴叹”。不过后来听去的人说,那里的景色更美,不去太遗憾啦!</h3> <h3>瀑声如雷,万练飞空,烟雾蒸腾,捣珠崩玉!</h3> <h3>痛饮一捧瀑布水!</h3> <h3>放飞自我,放飞心情!</h3> <h3>酣畅淋漓,满意而回。</h3> <h3>第三个景点:陡坡塘</h3> <h3>陡坡塘瀑布位于黄果树瀑布上游1公里处,瀑顶宽105米,高21米,是黄果树瀑布群中瀑顶最宽的瀑布。</h3> <h3>这里除了瀑布,周围似乎没有什么可看的。大家在此拍拍照,半个小时就离开了。</h3> <h3>天色已晚,就要踏上归程,在下游一座小桥上再拍最后一张。</h3> <h3>回到景区大门,乘坐我们的旅游大巴,前往住宿地。</h3><h3>今晚住宿地,是在安顺市普定县大兴东国际旅游城盛世中华大酒店,两座连体双子楼在夜空中分外惹眼,但是周围乌黑一片。住下后出来找晚饭,走了好远才看到一家小饭馆,这才7点多钟就要打烊,菜也不多了,勉强凑合了几个菜,才把我们的肚子填饱。看着灯火阑珊的周围,逛也没什么逛的,还是早点回去,洗洗睡吧!</h3><h3>(未完待续)</h3><h3> ——2019.11.15.于枣香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