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手指伸展运动的最高境界,应属编织。</p><p><br></p><p>编织的过程颇有观赏性,两根棒针一根线,上下翻滚,来回穿梭,勾过来,扯过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前后照应,又左右逢源。一团原本并不起眼的毛线,经过眼花缭乱的飞针走线,随即华丽转身,成为实用和审美价值兼备的日用生活必须品。这既是大自然的慷慨馈赠,也是人们对多彩生活的由衷礼赞。</p> <p>我一向对编织感到神奇。在我眼中,编织者就是赋予“棒”与“线”生命的“织场”达人,一双巧手翩翩起舞,十个指头优雅伸屈。观看编织,好似纤纤玉指在毛线上表演芭蕾,“嚓嚓嚓”、“哒哒哒”,婷婷玉立,轻盈舒展;也好似在倾听竹棒与毛线之间的绵绵情话,卿卿我我,呢喃细语。节奏与韵律,秩序与组合,将编织的智慧和灵巧发挥得淋漓尽致。</p> <h3>我家每年毛线消耗不少,在毛衣的总拥有量上,可以算是大户。全家上下左右,男女老少,每人都拥有一大摞的毛衣。小孩子更是自不待言,不但数量可观,款式也愈加靓丽。这些毛衣,全都是用手工编织而成,采用的毛线虽然有新有旧,但编织考究,针法严密,式样时尚新潮,深受欢迎和好评。它们既有外衣、也有内衣,就连帽子、袜子、围巾、手套、毯子也用毛线织成,从头到脚,从内到外都和毛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h3> <h3>值得指出的是,每件毛衣都是量身定制的特供品,没有重样,只有唯一。它们穿着舒适,妥帖惬意,充分考虑到了每个人的身材特点。无论臂膀长短,脖颈粗细,胸围体态,肤色搭配等许多细枝末节问题都不放过。穿上它,抵寒凉,暖躯体,里里外外裹挟的是一层浓浓亲情和暖暖爱意。<br></h3><h3>以上,都是太太的杰作,一位非职业织手的伟大壮举。</h3> <h3>太太与编织的关系非同寻常,无论说她们是“发小”,还是比喻成“闺蜜”,都不为过。<br></h3><h3>二十世纪60年代,太太那时还是稚气未脱的小女孩,受一位深谙编织之道的亲戚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与编织结下了不解之缘。懂事以后,只要得空,就隔三差五地去“蹭艺”,一呆就是大半天。她从最基础的针法学起,勤学苦练,认真钻研,慢慢摸到了门道,不但掌握了基本方法,还学到许多有难度的技能。上手不多久,就把织品编得有模有样,显示了她在这方面的灵气和才干。</h3><h3><br></h3> <h3>太太好静,凡事沉得下,坐得住,这种性格对编织所要求的心理素质不谋而合。每次编织,不论时间长短,她都能心如止水,只要拿起棒针织上几个回合,马上就气定神闲,悠悠地编,静静地织,尽享个中的乐趣与舒坦。这么多年来,编编织织,织织编编,过手的毛衣不计其数。</h3> <h3>每到换季时节,几件新织的毛衣必定熨烫平整摆放在全家面前。届时,太太一定会亲自为你鞍前马后地穿戴打理一番。套上新衣,隐隐约约似乎还能感悟到编织时留下的体温,那一针一线的辛劳此时早已化成无言的大爱,感动与温暖不期而遇。</h3> <h3>当下,穿毛衣的人越来越多,会织毛衣的人却越来越少,传统手工劳作正在渐渐远去。工业化的快速生产,把原先繁复的操作变得寻常,也使得手作编织走向小众,日渐式微。尽管如此,民间的编织依然活力四射,生生不息,因为那是传递情意,释放美丽,收获创想的幸福载体。</h3> <p>天凉了,又到了添衣保暖的季节,孙女捧来一张纸,上面画满了一个个的毛线团,大大小小,色彩艳丽,太太对她说:“就用它,给你织件新毛衣!”</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