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以养正,立德树人——西南大学初中班主任国培纪实

梁晓静

<h3>编辑:梁晓静 供稿:9组全体成员</h3> <h3>  2019年11月15日下午,我们有幸聆听了李大圣教授的精彩演讲《文化视野中的“立德树人”》。李大圣教授是重庆市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教育学博士,研究员,课程与教学论方向硕士生导师,重庆市首批“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教育部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重庆市“五一巾帼标兵”,重庆市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教师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劳动模范。整场演讲中,她侃侃而谈,慷慨激昂,从强烈的家国情怀入手,颠覆传统教育思想,启迪每位老师要为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勿忘国耻的人,报效祖国的人。</h3> <h3>  首先李教授向各位老师抛出问题,在教育过程中,面对学生,思考“如果我是孩子,如果是我孩子,我们希望他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启发各位老师要培养真正的人,全面发展的人。</h3> <h3>  接着,教师要“为谁树人”,李教授追溯历史,引经据典,剖析现在,展望未来,她向我们强烈推荐了《胜者思维》,《他乡的童年》,《1942》等发人深省的书籍和电影,和我们一起分享了一个日本小男孩小凌的故事,虽经历无数困难,但毫无放弃,直至成功,在场很多人都为之动容。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作为教师,就是要为国家培养民族脊梁,引导学生顶天立地,有高境界,大格局,真三观!</h3> <h3>  蒙以养正,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培养学生呢?李教授告诉我们:一、要着眼于21世纪劳动力素质要求,终身学习,提高竞争力。二、着力于个体持续发展的关键素质,如目标专一,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协作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李教授还讲了,职业素质的三个来源,资格,经验,和通用特质,提醒我们尤其注意通用特质!三、养其大者成大人。要站的高,才能看得远。四、关注学生人际发展的关键人群,即同伴群体和重要他人。五、强化同理心与自我概念管理的价值。同理心是情商的根本,也是德性的基础!</h3> <h3>  几百代腥风血雨,几千年漫漫征程,曾走过绿茵花溪,也踏过枯骨万里。即使有那些凉薄甘苦,我们的祖国也依旧能披荆斩棘,行歌万里。千年之后,一切江河依然是滚滚向东,民族的意志永远向前,向着热腾腾的太阳,所向披靡。蒙以养正,圣功也。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有爱国之心,家国情怀,在平凡的教育和教学岗位上,和学生一起为社会的文明进步,民族的伟大复兴,尽智竭力。</h3> <h3>  今天下午有幸聆听了李大圣教授的《文化视野中的“立德树人”》。李老师从树什么人 ,为谁树人,怎样树人等方面,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巧妙的现场互动,结合国内外大量生动的案例,纵论古今立德树人的巨大力量。深入剖析了教师作为学生人生中的导师,要从培育学生“全球视野”“国家责任”“公民素养”三个方面开展德育教育。</h3><h3> 李教授的讲座是一场教育核心素养交流的盛宴,不仅更新了我们教师的教育观和价值观,拓宽和渗透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方法和手段。她的讲解与图示相结合,阐述与互动相结合,演示与启发相结合,寓道理于故事情境中,再加上生动诙谐的语言,让长达两个多小时的培训掌声、笑声此起彼伏,也让我们对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方面的深入思考。</h3><h3> 新乡市大召营中学 张纪全</h3><h3><br></h3> <h3>  做一名为学生“好人生”铺路的好老师。“教育是为孩子的幸福生活服务的!”今天下午有幸聆听了李大圣老师《文化视野中的“立德树人”》的报告,李老师从“树什么人”、“为谁树人”和“怎样树人”三个方面向我们深刻诠释了“立德树人”的根本内涵。树立全面发展的人,为国家培养人,培养勇于担当历史使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们教师育人的基本任务和责任。听完真如醍醐灌顶,感慨颇深。作为一名从事了近20年的教学生涯的我不禁反思自己:我的学生幸福吗?我给他们所谓的作为人的幸福生活了吗?我不敢确定,虽然我从内心坚定地相信自己也还算是个好老师。课堂听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从今天起,我将改变自己的育人理念,牢记“好人生”的教育目标,重视体育锻炼,让运动强健学生的体魄,培养阅读习惯,让阅读润泽学生的心灵,激发自主合作意识,提高适应生活的能力。从今天起,做一名好老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的幸福生活铺路! 商丘夏邑张雪梅</h3><h3><br></h3><h3> 今天下午有幸聆听了李大圣教授《文化视野中的“立德树人”》的讲座,李老师首先抛出“三只眼睛”的观点让我们懂得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洞察教育现实,紧接着李老师又从‘树什么人、为谁树人、怎样树人’三个方面阐述教育的真谛。告诉我们:“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一个能够为国家社会贡献力量的人、一个幸福的人”。</h3><h3> 听了李教授的课,往昔教育孩子的画面浮现于脑海:为了能让他们考出好成绩牺牲他们的休息时间,为了他们能够遵守纪律,时刻将他们盯的紧紧的,为了不让他们骄傲自满,在他们取得成绩的时候要假装生气……这一幕幕一桩桩,我在心里问自己:“我的学生幸福么,这样的我幸福么?”李老师的课程让我意识到,我和我的学生都不幸福,我们都是为了成绩而放弃了自我,这不是我的初衷,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使自己的学生和自己成为一个幸福而有追求的人。李教授的讲座是一场教育交流的盛宴,我在这场盛宴中满载而归!</h3><h3> 开封尉氏庄头三中 杨小杰</h3> <h3>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教师自己要全面发展,做一个有情怀的老师,做一个自己理想中教师的样子,这就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不断发展自己,积极学习与提升自我,树立大教育观,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设计指导评价学生的学习活动。听完李大圣院士的讲座,我觉得在教育教学的路上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人生是一个长跑,要一直坚持下去”。我虽然不能成为教育专家,但我从这次学习中感受到了学习是一种快乐,以后我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电! </h3><h3> 郑州市二七区马寨一中张慧</h3>

树人

学生

教育

教师

李教授

立德

我们

培养

李老师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