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古社团”第八期活动纪实——洛龙一实小翠云校区

洛阳市洛龙区第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h3>活动时间: 2019年11月14日下午</h3><h3>活动地点: 洛阳博物馆</h3><h3>活动内容: 汉服礼仪及文物讲解培训</h3><h3>参加人员: “博古社团”全体学生</h3><h3>带队老师: 董蓓娟 潘欠茹</h3><h3>美篇制作: 潘欠茹</h3> <h3>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是从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至明朝末年这几千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形成的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h3><h3>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装,是华夏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汉服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在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经史子集里找到依据。</h3> <h3>  汉族服饰的风格是怎样的呢?用几个来形容的话就是:庄重、大气、飘逸、灵动。</h3><h3> 汉服的基本特点是交领、右衽,用绳带系结,也兼用带钩等,又以圆领、直领等为其有益补充。从形制上看,汉服主要有“上衣下裳”制,“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袴褶,“通裁”制(长衫、外披)等类型。</h3> <h3>  古语曰,人无礼无以立身,事无礼无以成功,国无礼无以安宁。中华传统礼仪源自周礼、礼记、仪礼的三礼以及后来的相关记录。作揖礼是相见或感谢时常用的隆重性的礼节。古代中国揖礼有吉凶之分:吉事为阳,凶丧之事为阴;男为阳,尚左手,女为阴,尚右手。行吉礼时,男子左手在外,女子右手在外。</h3> <h3>  作揖礼与拱手礼已经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了,从西周起就有记载。行作揖礼时身体正直,两臂如抱鼓伸出,双手在胸前抱举或叠合,自内而外画圆。古人通过程式化的礼仪,以自谦的方式表达对他人的敬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