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法国游

吴鎔(156)

<h3>2019年秋季法国游(10月24日至11月10日)</h3> <h3>  期盼已久的法国深度游,从纽约直飞巴黎,当晚住巴黎长荣大酒店。</h3><h3> 我们的团队有来自杭州、无锡、北京、广州、上海,以及纽约、温哥华、韩国和巴黎本地的共21人,今天汇聚在巴黎。</h3> 半年来,本次旅程的设计和组织带队者陶嘉,早已将我们汇聚在一个微信群里,通过网络互相拉近距离,明天将一起出发。 <h3>  16天行程,从巴黎开始,巴黎3天,然后向东南、向西,再向北回到巴黎。法国的内陆地区, 总计约3000多公里。</h3> <h3>  巴黎首站,参观“先贤祠",一座18世纪新古典式教堂,宏伟,庄严。法国人民尊敬的历代名人长眠于此,文豪大仲马、思想哲学家伏尔泰、卢梭,作家雨果、左拉、盲文发明者……,没有政客。图二,居里夫妇墓</h3> <h3>  卢浮宫博物馆,门前贝聿铭设计的金字塔玻璃入口,博物馆专职讲解员李桦带领参观,“胜利女神”,“断臂维纳斯”……,</h3> <h3>  我们十分幸运,恰巧遇到达芬奇去世500周年,卢浮宫从世界各地借来达芬奇亲笔亲手绘制作品,举办特展,导游陶嘉为我们每一个人“抢购”到门票,得以亲眼目睹大师的作品。“最后晚餐”,“帕诺瓦圣母”,“岩间圣母”,“圣母子与圣安娜”</h3> <h3>  奥赛博物馆前身是火车站,收藏从1848至1914年期间创作的西方艺术作品,数不尽的名画、雕塑、装饰品、版画等</h3><h3> 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本桥”,凡高的“卧室”,“奥维尔教堂”</h3> <h3>  午餐,奥赛博物馆餐厅,金碧辉煌。</h3> <h3>  第三天,巴黎西南郊凡尔赛宫,昔日的宫殿建筑气势磅礴,富丽堂皇的装饰,雕刻、巨幅油画、挂毯……,室外法兰西大花园。</h3> <h3>  巴黎市中心,埃菲尔铁塔,凯旋门,人权广场上热闹非凡(图三),夕阳下的荣军院拿破仑墓(图四)</h3> <h3>香榭丽大道旁,歇一会,喝一杯,浪漫一下</h3> <h3> 参观巴黎神圣礼拜堂,建于1248年,二楼其独特的13面巨幅彩绘玻璃乃欧洲唯一。</h3><h3> 由于巴黎圣母院火烧,巴黎神圣礼拜堂的参观人数增加不少,我们去的那天正值下雨,门口的保安认为团队没有预约,不让我们入内,紧盯着凡是亚洲长相的不让进,好多位团员包括我先生,都给他拉出队伍,我们只能用雨伞遮挡脸部,“混入”。事后有人称这是“保安刁难的那所教堂”,难忘。</h3> <h3> 巴黎东南方向200多公里,勃艮第的维孜莱村,它的中世纪教堂和“永恒山丘”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这里是十字军2次东征誓师和出发地。</h3><h3> 细雨蒙蒙,我们来到村中"维孜莱之家”,一位家在巴黎而热心到维孜莱村做义工的,70多岁老太太,满怀热情给我们讲解这座教堂的历史和宗教建筑演变史……</h3><h3> 教堂呈半“罗曼”半“哥特式”风格,最初建的中殿是古老的罗曼风格(图二),半园形拱顶,小窗户,厚墙,敦实又显幽暗。后建部分是哥特式风格(图一),点顶交叉穹窿,相当于四个半园柱拱道交叉,大窗户,高而明亮。</h3><h3> 晚餐,当地餐馆“地窖”用餐,别有风味</h3> <h3> 勃艮第第二大城市博讷市,一座繁荣、富裕的城市,狭窄的鹅卵石街巷。</h3><h3> 建于1443年,天主教救济穷人和治疗疾病的“济贫院”,彩色屋顶是其一大特色。<br></h3><h3> 午餐,蜗牛,著名的红酒焖牛肉,多汁酥烂,太好吃了。</h3><h3> </h3> <h3> 第戎, 法国东部,当年勃艮第公国首都,一座依然富裕的小城,内容丰富的美术馆……</h3> <h3>  绵延60公里,著名的勃艮第葡萄园,世界自然遗产“金色山坡”,拥有一千多种葡萄酒品味,拿破仑最喜爱那个品种,勃艮第葡萄酒村庄留影(也是克鲁尼文化之路的景点)<br></h3><h3> 秋意渐浓,葡萄树叶由微黄转成金黄或红黄,整个山丘染成不同色彩,名副其实的“金色山坡”。</h3><h3><br></h3> <h3> 位于罗纳河谷布鲁王家修道院,奥地利玛格丽特和她的第三任丈夫美男子菲利贝尔长眠的地方,一座为爱情而建的教堂。墙上多处刻着其座右铭,法文“大起大落,成就强者”。</h3><h3> 导游为我们详细讲述奥地利玛格丽特的故事,一个女人三段婚姻,链接三个国家,法国,西班牙,撒瓦尔公国。</h3> <h3> 进入法国南部腹地“中央高原”,绵延山丘,海拔一千多米,人烟稀少。</h3><h3> 勒皮,一座美丽山城,宗教圣地,圣雅各朝圣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法国境内出发点之一,也称勒皮之路。出发前,朝圣者走到位于山顶上的勒皮圣母大教堂,在神父弥撒祝福下出发。中世纪以来,成千上万的朝圣者,从这里走向西班牙,一直持续到现在。</h3><h3> 沿着山坡,走到城市最高点,俯览这座城市。</h3> <h3> 结束勒皮行程后,夜行,到达一座位于小村庄的女修道院,这里原是提供给朝圣者食宿的驿站,因为现在不是高峰期,人少,我们得以特殊待遇在修道院过夜,难忘!</h3><h3> 早上,修道院院长一位老嬷嬷,给大家准备早餐,外出散步,环境幽雅,修女们自己种菜,养羊……</h3> <h3>  最美乡村朝圣路,藏在深闺人未知。沿着秀丽的洛特河,参观法国最美乡村,圣考姆村教堂(图五,六),烟雨中的艾斯坦村(图二)。</h3><h3> 法国最美乡村标记(图一),从1981年开始,经过评选,已有180个村庄荣获最美乡村,遍布法国各地,尤其是山水相依的西南部地区。我们所参观的这几个最美村庄,都在圣雅克朝圣之路上。</h3> <h3> 第八天,来到美丽的貢克村,这是一座远离城市,藏在深山里的小村庄。由于偏远,法国百年宗教战争,天主教与新教的恩恩怨怨,对这里没有影响,教堂的雕塑保留完整,非常难得。</h3><h3> 晚饭后九点,我们来到教堂,悠扬的管风琴声响起,我们静坐在那里,灯光不断变化,空灵,祷告,亲近上帝……,教堂门楣上著名的群雕“最后的审判”,演示灯光秀,天黑了还能看清楚八百年多年前的历史雕像。</h3> <h3> 我们在貢克村住了一晚,住宿的小酒店,外表不起眼,但室内十分精致优雅。</h3><h3> 早上雨停了,陶嘉带领我们在村中散步,山坡上散落着一间间民居,这些房子可能有上百年或更长历史,斑驳的石头墙面,紫藤花缠绕,路边斜坡边的扶手是由树干做的,一切就地取材,山间云雾缭绕,叶子色彩斑斓……<br></h3><h3> </h3> <h3>  导游陶嘉曾亲自走过这条朝圣之路,从勒皮走到宫克村约10天,高峰时,每天有无数朝圣者,翻山越岭,沿着指示牌,历经千辛万苦走到这里,走进教堂。<br></h3><h3> 上图,朝圣之路指示牌,贝壳标记,村中主街偶遇一位法国朝圣者(图二),驿站(图六)。</h3><h3> 陶嘉与我们分享他的体会,在朝圣之路上,短暂离开现代化喧嚣世界,可以陶冶性情,反思人生……,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感谢他带领我们到这里。</h3> <h3>  卡奥小镇,罗马古桥(世纪文化遗产),是圣雅克朝圣者必经过的,历史的岁月,多少人的脚步将桥上的台阶磨成凹形,河水急踹,二岸风景如画。</h3><h3> 镇中心大主教堂,900年历史,带有伊斯兰拜占庭风格的圆顶,门框等,这里天主教堂已经受到伊斯兰教影响,二种建筑风格混搭,据说教堂没钱维修,一位美国人捐献200万,修复了圆顶,教堂还在维修。</h3> <h3> 第11天,默瓦萨克镇,克鲁尼教派修道院”美丽大回廊",72根柱子,每一根柱子都有不同雕塑,早期克鲁尼教派的奢华,在这座修道院的72根廊柱上依然可见,百年大树。</h3><h3> 图5,图6,欧维拉村,最美乡村之一。</h3><h3> 在村里午餐,全部是绿色食物,蘑菇豆芽汤……,村里用电,取自30年前建的核电站。</h3><h3> </h3> <h3>  从勒皮开始的圣雅克朝圣之路,5天偏远地区最美乡村之旅结束了,回到久违的城市。</h3><h3> 西南大城市波尔多(法国第九大城市),前阿基坦公国首都,加龙河穿城而过,一座古老和现代完美结合的城市,它也是“葡萄酒之都”。</h3><h3> 乘坐有轨电车(有5节车厢)游览市容,吉伦特纪念碑,参观千年大教堂,圣安德烈大教堂,阿基坦女公爵埃莉诺与法国王子路易(七世)在这里结婚,埃莉诺成为法国王后。<br></h3> <h3> 英法百年战争停战协议签订处的城堡(图三)</h3><h3> 阿基坦地区葡萄园秋景,不同的水土条件造就了不同地区葡萄酒的独特口感,葡萄酒产地的自然环境和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家族酿酒秘方,造就了众多品牌。</h3><h3> 葡萄树矮矮的,半人高,粗黑的根,据说一颗葡萄树的生命可达三四十年。</h3> <h3> 阿基坦地区,郁郁葱葱的多尔多涅河谷,远离大城市,远离高速公路,一些古老的山村零星散落其中,世外桃源,最美乡村拉罗克村。<br></h3><h3> 依山傍水,村口耸立卫国捐躯纪念碑,不见人影,村外成片大核桃树,山顶城堡大户人家,为防维京海盗,房子造在半山腰。连续天天的下雨,多尔多涅河水涨得很厉害。据说夏天这里可是游人如织。</h3> <h3> 夜宿古堡酒店。晚餐在古堡大餐厅,享用米其林推荐定制餐。</h3><h3> 早上,远处传来悠悠钟声,古堡周边开阔,一望无际草地,古堡内一颗柿子树,满树果子,满地红叶……</h3> <h3>  萨拉,历史文化古城,导游带领我们在老城区游览,醒目的黄石头房,修剪奇特的梧桐树。</h3> <h3>红石头村,法国最美乡村组织的发起者,一座古朴、美丽、宁静的小村庄,房子都由当地红石头砌成。</h3> <h3> 第十四天早上,阳光灿烂,前往普瓦提耶,当年阿基坦公国首都。2小时车程,窗外一路美景,一望无际草地,零星的农舍,羊群低头吃草,导游在车上不时热情地分享信息,比如法国的黄马甲运动……</h3><h3> 这是一座山丘上的省会城市,罗曼风格的教堂,彩色柱子,在阳光的照射下,彩色玻璃画面十分清晰,“英法百年战”。</h3> <h3>  圣皮埃尔大教堂,哥特式风格,顶部呈米字形,阿基诺的女公爵埃丽诺与法国国王离婚后,又在这里与英国国王结婚,成为英国王后,她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历代欧洲王室的许许多多人物身上都流淌着她的血液。</h3><h3> 图4,公元5世纪,法国最古老的基督教建筑——座洗礼堂,全团合影。</h3> <h3>  冯特佛沃王家修道院,建于11世纪,曾改建为监狱,有两位英国国王和两位王后长眠在这里,英格兰的亨利二世,他的妻子阿基坦的埃丽诺,以及他们的继承人——狮心王理查。修道院里放置着他们的石头塑像。</h3> <h3> 今晚只有我们一个团队住在修道院里,7点在中世纪大厅享用米其林(1星),团体定制晚餐。餐后导游带领我们唯一团队夜游修道院,讲述这个千年修道院和欧洲的历史和建筑。</h3><h3> </h3> <h3>晚餐,米其林餐菜谱:共七道</h3><h3>前菜三道,</h3><h3> 图一,甜菜根做的羹,内有杨花萝卜,核桃仁,面包,修道院做这道菜已经有900年的传统</h3><h3> 图二,西兰花泥,内有蜂蜜,藏红花,小葱 </h3><h3> 图三,南瓜汤,内有西葫芦,鹅肝,</h3> <h3>  主菜二道</h3><h3> 图一,牛键肉,小火煨八九小时,味道特别香酥,香菇,甜菜</h3><h3> 图二,淡水鱼,腌过,肉质稍紧,已去刺,卷心菜泥,大头菜丝,配白葡萄酒</h3><h3> 图三甜点 巧克力,冰淇淋,榛子</h3><h3> </h3><h3>看似份量不大,每一道都是一点点,其实正好。</h3><h3>由此联想,法国人的好“身材”,与其饮食习惯有关,一切都是“正好,不多不少”……</h3><h3><br></h3> <h3>  早餐,餐桌布置在修道院回廊,法国天亮得晚,灯光下的早餐又是另一种味道,服务员给每位就餐者倒茶或调咖啡,餐具有特色,精致,处处可见法国人注重细节,讲究美学。</h3> <h3>  勒芒,安茹地区,英国金雀花王朝祖先的发迹地,勒芒老城区还有一段城墙保存非常好,遍布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建筑,许多老电影都到这里拍摄。留下历史岁月的墙面,方砖地面,一位当地专业女讲解员,带领我们游览老街。</h3><h3><br></h3> <h3>  </h3><h3> 勒芒,圣于利安大教堂,部分罗曼风格,部分哥特风格,16世纪管风琴。13个小礼拜堂,彩色玻璃描绘各种圣经故事。</h3> <h3> 巴黎近郊香堤城堡,收藏丰富。</h3><h3> 秋日的香堤城堡,湖光倒影,随手一拍就是一张风景图片。</h3> <h3>  本次行程参观最后一个景点,戴高乐机场附近的小城镇“桑利斯”,法国卡佩王朝的诞生地,大教堂位于小镇中心,高耸的尖塔,气势宏伟。</h3><h3> 16天来,我们大约参观的教堂超过20多所,每一座教堂都有它自己的故事,在游览参观的过程中,讲述遥远的法国历史,变得不那么枯燥……。</h3><h3> 中世纪神权时代,天主教在法国一家独大,大量的金钱财富用于建造教堂,遗存至今,独一无二的艺术宝藏。</h3> <h3>  不喜欢西餐的我,在这些天旅途中,看到法国人对美食的追求,无论从视觉还是味觉上,精心烹制,摆盘,仿佛在打造一件艺术品,佩服!<br></h3><h3> 南瓜汤(图一)</h3><h3> 鹅肝酱、鸭胸脯肉、鸭胗肝(图二), </h3><h3> 甜点意大利冰糕(图三), </h3><h3> 甜点“流动的岛屿"(图四)</h3><h3> 造型独特的餐具(图五)</h3><h3> </h3> <h3>  虽然有时就餐座位不那么宽敞,但环境整洁幽雅,每餐大多是三道菜,前菜、主菜、甜点(个别因时间关系减去最后一道),吃一顿饭时间超过一个小时,常常快达二小时,餐馆工作人员不多,二道菜之间需要耐心等候。让我们领悟一点点法国人的“慢生活”,要像蜗牛一样从容而优雅的慢慢吃饭。</h3> <h3>  16天法国深度游,温馨的团队,互相照顾关心,一路欢声笑语,共享美照,一条独特的旅游线路和食宿安排,周到热情的讲解,好听的法语(虽然我听不懂)……美好的回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