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line-height: 1.8;"><font color="#010101"> 金秋十月,带有些许寒冷的天气抵挡不住我们前行的步伐。2019年11月10日,我们一行12人远赴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实验小学进行为期一周的跟岗学习。踏上广州这片热土,领略西关文化的风采,走进西实小学,聆听名师的声音……</font></span></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font-size: 20px; line-height: 1.8;"> 西实人的改革创新</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font-size: 20px; line-height: 1.8;"></b><b style="font-size: 20px; line-height: 1.8; text-align: center;"> ———教育者的教育精神</b></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b style="font-size: 20px; line-height: 1.8; text-align: center;"></b><span style="font-size: 20px; line-height: 1.8; color: rgb(1, 1, 1);"> 走进西实小学,浓浓的书香气息弥漫着整座园林式的校园。“骑楼”样的校园建筑加上丰富的楼道文化更是让古老的西关地域文化在这里熠熠生辉。“璀璨”的标志构造囊括着西实“博趣、博闻、雅行、雅品”的办学理念,“融通启智、和合至美”的教育理念让整座校园显得更具活力、更具特色。聆听谭昀主任《基于西关地域文化学科融合统整下的儿童生长课程》和《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两堂讲座,让我们恍然大悟,耳目一新。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儿童生长必须的营养,是这个地方儿童从小长到大的根。学科整合乃是西实教育人教学改革的大手笔之作,“学科课</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 line-height: 1.8; color: rgb(1, 1, 1);">程、生命课程、精英课程”的创新统整在全校师生大阅读的基础之上开展得有声有色。课程的统整教学最终是为儿童的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障。西实教育人正是在“生命的教育”这条路上一直前行着、践行着。</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20px; line-height: 1.8; color: rgb(1, 1, 1);"> 跟随导师的步伐走进西实每周半天的学科统整教学,透过精彩的课堂我们看了导师们课前充分的准备和学生们大量的阅读收集。看着孩子们互动之中非常享受般的模样,聆听孩子们欢快的声音,“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是印证了西实教育人在教学改革创新的路上是多么的艰辛、是多么的坚定。</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20px; line-height: 1.8; color: rgb(1, 1, 1);"> “粤剧进校园”实践活动更是让经典的粤剧文化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传承的种子。孩子们从查阅粤剧知识到上台互动,从参与演绎到交流心得,无不体现出西实的孩子们传承经典文化的信心和决心。西实教育人的改革创新精神正在以一股强大的力量影响着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孩子们,也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荔湾人民。学习着,反思着,只要我们都有着像西实教育人的这种大胆改革、求实创新的精神,心怀“生命教育”的理念。我想,西实的教育之花也将陆续开遍大江南北。</span></div></h1> <h1> <b>观摩名师课堂<br> ——聆听优秀之音</b></h1><h3></h3><h1> 五天的跟岗学习,我们一共观摩了四节精彩的课堂,参与了两节教学研讨活动。可谓是精彩纷呈、收获满满!在每一个40分钟的享受中获取方法,收获经验。走进钟煜锋老师的《求百分率》,常态化的课堂教学更加凸显了煜锋老师“轻车熟路”的教学经验,“投篮”的情景导入简单且切合学生实际。教学中,煜锋老师总是处处设疑、时时启发。煜锋老师的娓娓道来让课堂显得更加井然有序,真正还学生以主体的教学模式将“小数、分数、百分数之间的互化”变得简单明了、轻松领会;欣赏陈玉老师的《U9 It smells delicious》英语示范课,让现场的英语老师们钦佩不已,也有些许的惭愧。陈玉老师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加上孩子们从小坚实的英语基础使得整堂课精彩连连,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享受着英语学习的快乐和喜悦。陈玉老师在单词教学中运用灵活的技巧将自然拼读法(Phonics)演绎得栩栩如生,并提供大量的文本信息启发学生在“词不离句”的自主学习中很好地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型。整堂课以“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方式突出了英语教学的愉悦性、实效性。<br> 李巍老师的《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让一堂常态课变得更具示范性,更具实效性。整堂课教师说话的时间总计起来不会超过五分钟,李巍老师真正践行了“学会胜教会”的教学理念,留给学生大量探究和挖掘的时间。让学生在合作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小组中总结出算法与算理。从而达到数学学习向思维训练的过渡,整堂课看似平常,其实亮点可圈可点,值得借鉴;来到年轻教师朱慧敏《多彩的乡音之“走进维吾尔”》欢快愉悦的音乐课堂,现场参加年会的老师们在观摩中真正享受了一顿视听美餐。慧敏老师一段优美的舞蹈直接将学生瞬间带到了新疆维吾尔,她优秀的音乐素养不仅将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得有声有色,而且在最后的课堂再造中显得独具魅力,赢得在场听课的老师们热烈的掌声,啧啧赞叹。<br> 参与英语组《自然拼读法在单词教学中的运用》交流活动,更是让我们掌握了自然拼读法的整套系统的教学方法。石燕芬老师从字母操的活动热身入手,带领我们一起在优美的字母操中感受到了字母教学的乐趣,并给在场的老师分享了她在平时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轻松有效的英语教学方法让我们受益匪浅,瞬间觉得平时教学中的困惑都得以轻松解决;蔡莹老师就《自然拼读法》作了系统的归纳交流,形成了她一套独特的单词教学方法。蔡莹老师在交流中时不时地提出问题和大家一起探讨、一起释疑。整个交流活动的氛围显得更加和谐、更加轻松;数学组《五年级质量抽测分析》研讨活动可谓是引人深思,看似很平常的质量抽测分析在数学组老师们的心中显得格外重要。从整体分析到个案分析,从知识点到知识点之间的融合,他们寻找认真,分析透彻。抓住重点难点展开讨论交流的场面更是各抒己见、耐人寻味!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质量分析报告及即改措施》。名师并非与生俱来,他们是在一次又一次的磨练中逐步锻造而成,他们是用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刻苦专研而成的。观摩他们的课堂和交流活动,聆听这些优秀的教师之音,无不佩服他们身上坚定的初心和使命,无不赞叹他们那股浓浓的对教育的热爱之情。</h1><h3></h3><h3></h3><h3></h3> <h1> <b>聆听专家讲座<br> ——感悟教育情怀</b></h1><h3></h3><h1> 聆听广州市教育专家(西实原校长)陈俊芳《成长DNA——我们需要怎样的教育》讲座,陈校以教师现实生活中的“忙、重、烦、累”开篇,在充分剖析教师工作的艰辛中以一句“需要遇见更好的自己”切入讲座主题。围绕习总书记提出的“好老师”和教师的师德必须建立的“四个认同”启发在场的老师们对“教研”的认识,听取教师们对“教研”的实质追求。深入浅出地阐释了以“教研问题化、问题专业化、专题课题化”为主线的实效性教研活动的开展,从学科之间的融合教会了在场的老师们一系列的教研过程与实施方法,充分诠释了“跨学科听评课”的重要意义。通过列举西实学科菜单式教研案列更加明了地分享了教研活动中的具体做法,并就教研过程中的“做好设计、坚定信心”鼓励在场的老师们勤专研、勤教研,勉励教师们要相信“付出一定有收获”的真理。聆听陈校的讲座,感受她那份浓浓的教育情怀,让我们收获满满、信心百倍!<br> 聆听广州市教育名师、西实现任校长梁晓颖关于《教师应有的学生观》讲座,可以说整个过程在场的老师们都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反思我们在教学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更多的是反思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期待。梁校从“教育需要正能量的教育”入手,结合案列阐述了教会学生“向善”的重要意义,并围绕“允许学生犯错、给予学生时间”这个方面诠释了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的“不用着急、厚积薄发”的教育观念,充分剖析了“学会胜教会”的实际意义,从“相信学生”这个维度出发,强调了认真践行“个体差异教育”教师之学生观。梁校的讲座可谓是金句连连、直戳心窝。给在场的老师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师德修养暨教学策略课,深深的感触之余留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与启发。</h1><h3></h3><h3></h3> <h1> 一湾青水绿,两岸荔枝红!即将告别这座水秀花香的城市。怀着对教育的热情走进广州这片热土,如今将带着满满的收获踏上回家的路。感恩西实的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感恩遇见每一位专家、名师的不吝分享!感恩在这座璀璨城市里的所见所闻!我们将永远怀念:2019,荔湾之行,收获之旅!</h1><h3><br></h3><h3><b style="line-height: 1.8;"><br></b></h3><h3><b style="line-height: 1.8;"><br></b></h3><h3><b style="line-height: 1.8;">文:</b><span style="line-height: 1.8;">滕松</span><br></h3><h3><b style="line-height: 1.8;">图:</b><span style="line-height: 1.8;">全体跟岗学员</span></h3><h3><b>审核:</b>熊赟</h3><h3><br></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