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情商就是会说话

画心

<h3>演员黄渤在影视圈是出了名的情商高手。有一次女星闫妮和黄渤合作电影《斗牛》,在某个新闻发布会上,闫妮开玩笑地说:“我跟黄渤演夫妻,我知道我要走向丑星的行列了。”</h3><br><h3>听到这话,黄渤不慌不忙地说:“我跟闫妮一起演戏,我想我要走向帅哥的行列了。”黄渤的回答可谓是会说话的典范,不仅应答得轻松幽默化解了尴尬,又很好地反驳了闫妮还没让对方失面子。</h3><br><h3>其实,说话是一种本能,但会说话却是一种能力。本能不需要训练就能拥有,但是能力的获得则需要后天的教导和训练。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类综合素质包括智商和情商。情商,就是一种识别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绪的能力,情商具有极强的可塑性。</h3><br><h3></h3> <h3>说话就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说话就是在恰当的时间,面对恰当的人,说恰当的话,来达到自己期待的效果。如果说情商是一艘船,那么会说话就是这艘船的船舵,它决定了这艘船前进的方向和速度。会说话,就是情商高的表现。</h3><br><h3>在什么场合,对不同的人说合适的话,是一件非常考验说话水平的事。既然会说话是一种能力,是一种技巧,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来掌握。那么我们又该如何训练自己的说话能力,让自己在任何场合面对任何人都谈得来呢?</h3><br><h3>今天我们要讲的这本《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就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实用的技巧,让普通人像学习菜谱做菜一样来学会说话,让自己变成说话的高手。</h3><br><h3>本书的作者是日本的佐佐木圭一,日本顶级的沟通专家,也是一位著名的广告人和文案写作行家。</h3><br><h3>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这本说话宝典,一起去读取其中精髓。</h3><br><h3>⒈</h3><br><h3><strong>让对方对你的观点说“ Yes”的三个步骤</strong></h3><br><h3>如何让对方的回答从“No”变成“Yes”呢?作者为我们提供了3个步骤,分别是: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揣摩对方的心理,考虑符合对方利益的措辞。</h3><br><h3>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步骤,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现代社会中,大家的时间都非常宝贵,很多时候人们都觉得有话就直说,不要拐弯抹角,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和提高办事效率。</h3><br><h3>但是在作者看来,不假思索地把心里的想法直接说出来,这样做常常事与愿违,甚至很容易招致反感。让人们把“No”变成“Yes”的第一个步骤就是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h3><br><h3>我们举个例子,高中的时候我们都学过一篇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赵惠文王去世后,秦国发兵攻打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却提出要赵太后最爱的小儿子长安君做人质才能派兵。此时的赵国大权由赵太后掌握,她不愿意小儿子到齐国做人质。许多大臣提意见,都碰了钉子。赵太后甚至下命令说:以后谁要是再提这件事,赵太后就用口水吐在他脸上。</h3><br><h3>这个时候触龙去劝说赵太后,就不能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要用迂回的方式来表达,这就需要进入第二个步骤揣摩对方的心理了。</h3><br><h3></h3> <h3>作者认为揣摩对方的心理,就是根据说服对象平常的表现,猜测对方会对自己的请求做出什么反应。</h3></br><h3>很多人会觉得揣摩对方的心理是一件很刻意的事情,其实不然,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说话不揣摩对方心理,常常会让人无法理解自己的本意,这就好比上学的时候写作文,我们都要先审题,写作文最怕的就算跑题了,和人交流沟通也是如此。揣摩对方的心理,其实就是一种换位思考,是将心比心,是高情商的一种表现。</h3></br><h3>咱们还是以触龙说服赵太后为例,触龙当时一定是对赵太后做了一番心理分析的。在触龙看来,面对秦国的强攻,赵太后疲于应对局面就非常焦虑了。</h3></br><h3>众大臣不仅拿不出好的应敌对策,反过来只知道在人质问题上反复争论,这让赵太后更加烦躁不安。此时的赵太后,由焦虑而烦躁,由烦躁变成愤怒,如果此时再去说让长安君去做人质,无异于自讨没趣。</h3></br><h3>那么,触龙要想规劝赵太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要从对方的利益来考虑。</h3></br><h3>这就是作者所说的让对方的回答从“No”变成“Yes”的第三个步骤,考虑符合对方利益的措辞。</h3></br><h3>作者认为,我们提出的要求要让“对方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趋于一致,最关键的是要创造符合对方利益的关系。</h3></br><h3>咱们接着举触龙如何说服赵太后的例子,触龙通过揣摩赵太后的心理,明白最符合赵太后利益的事情,就是对小儿子长安君的关爱。这就是说服赵太后的突破口了。</h3></br><h3>触龙进宫面见赵太后,一开始就提出让太后来关照自己的小儿子,赵太后对触龙的话感到奇怪,觉得男人也懂得关爱自己的孩子吗?触龙回答说,男人更爱孩子。这句话遭到了赵太后的反驳,触龙知道时机到了。接着触龙就从赵太后爱孩子的角度出发,让赵太后舍弃眼前的利益,要着眼于长久利益。</h3></br><h3>所以,在整个游说的过程中,触龙完美的运用了让对方的回答从“No”变成“Yes”的3个步骤。</h3></br><h3>触龙一开始没有着急表达自己的观点,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而是深刻的揣摩赵太后的心理,并且表示理解赵太后的心情。接着,站在赵太后利益的角度,提出父母爱子女要为子女的未来考虑的观点,最终说服了赵太后把小儿子送到齐国做人质,成功化解了赵国的危机。</h3></br><h3>⒉</h3></br><h3><strong>提高说服力的三个突破口</strong></h3></br><h3>知道了能增加对方说“Yes”可能性的3个步骤,我们就来看下具体落实这3个步骤,提高说服力的几个突破口。分别是:儆其所恶、选择的自由和被认可欲。</h3></br><h3>我们先来说第一个突破口,儆其所恶。这里面的“儆”类似于“警报”的“警”,儆其所恶的意思,就是明确的告诫对方:你觉得很不错的东西,其实是存在着看不见的坏处的,这其实是利用了心理学上的“损失厌恶”原理。损失厌恶,其实就是人们害怕损失的本能。</h3></br><h3>举个例子来说,我们在饭店就餐都遇到过满地乱跑的“熊孩子”。如果不是在包厢里,大厅吃饭本来就挺吵的,还要忍受这些小孩子大吵大叫,想想也真是头疼。那么,假如你是饭店的管理人员,该怎样说服孩子的父母管好自己的孩子呢?</h3></br><h3>如果直接对家长说“为了避免打扰到其他客人,请您管好自己的孩子”,这样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一定是行不通的。所以就要揣摩对方的心理,从对方的利益出发,以“儆其所恶”为突破口了。</h3></br><h3>你可以这样说:“您好这位太太,刚刚做好的菜非常烫,如果端出来的时候被您的孩子撞洒 了,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烫伤,所以,可否请您让孩子回到座位上?”</h3></br><h3>这样说完以后,对方不仅不会放任自己的孩子满地乱跑,还会主动起身去接孩子回到座位。这就是利用了“儆其所恶”的突破口。孩子家长就算不在乎自己的孩子会打扰到别人,但是非常害怕自己的孩子被烫伤。</h3></br><h3>接下来我们来说第二个突破口,选择的自由。生活中我们之所以不能更好说服别人,就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措辞让对方没有选择,这就让对方有一种压迫感,而人脑的神奇之处在于,不论某个决定多么正确,只要我们感觉这个决定是不得不做的时候,就会不由自主的产生抗拒心理。</h3></br><h3>相反,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有选择的自由,就会觉得很安心,并且放松戒备,而且最关键的,要给出两个合适的选项,无论对方选择哪一个,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h3></br><h3> <h3>举个例子来说,在餐厅刚吃完饭的客人,如果听到侍者问“要不要来一份甜点?”如果是喜欢甜点的人可能就会点一份,但是不喜欢的客人就不会点了,这种问法其实并没有给客人留下选择的自由。</h3></br><h3>如果换种说法就大不一样了,如何侍者说:“甜点有香蕉布丁和提拉米苏,您选哪种?”这样措辞一改变,客人的回答也会改变,因为一般人面对两个或者多个选择时,都会下意识地从中做出选择,这就是选择自由的魔力。</h3></br><h3>这种选择自由的突破口,说穿了就是由对方做决定该如何选择,让对方没有压迫感,这样就能有效提高说服别人的可能。</h3></br><h3> <h3>最后我们来看下第三个突破口,被认可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都有被尊重的需求,被认可欲就是人的尊重被满足的具体表现。</h3></br><h3>人的尊重被满足,能够让人充满信心,体验到自己的价值。在沟通交流上,一个人得到他人的认可,就会有一种想要回应期待的欲望。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请求对方做一些事,对方接受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h3></br><h3>举个例子说,我们都有领小孩子过马路的经历,如果我们对小孩子说:“过马路很危险的,你拉着我的手,我带你过马路。”这个时候如果小孩子站在原地不动,就是不牵你的手,也不跟你过马路,这个时候怎么办?如果我们改换一下措辞,效果就大不一样了,你可以这样说:“我一个人过马路很害怕,你能不能拉着我的手,我们一起过马路?”</h3></br><h3>这样说话,就是把小孩子当作了大人看待,小孩子被尊重的需求打开,也变得愿意主动回应对方,于是会主动和你牵手,这就是被认可的措辞起到的作用。</h3></br><h3>⒊</h3></br><h3><strong>打动人心的三个修辞技巧</strong></h3></br><h3>佐佐木圭一在书中给我们提供了3个创造警句的技巧,让普通人也可以创造属于自己的名言警句。这三个创造警句的技巧就是:反差法、数字法和合体法。</h3></br><h3>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技巧,反差法。反差法,其实就是把所要表达的内容,与相反的词语放在一起,形成令人印象深刻的信息。</h3></br><h3>举个例子来说, 有一些抓人眼球的文章标题就很擅于用反差法,就像这篇《用90%的工作热情解决销售中10%的问题》。这篇文章的意思是说,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决销售的问题上,用90%和10%这样对比,主题就非常的鲜明,富有新意,打动人心的效果也就出来了。</h3></br><h3>其实,反差法最早是起源于心理学上的“得失效应”。也就是对一个事物,一开始的评价是消极的,但在不经意间看到了积极的一面,这样评价就会一下子变好。这种把反义词组合使用的方法,创造出警句就非常能打动人心。</h3></br><h3>咱们再举个例子,乔布斯当年在苹果公司刚刚组建自己的团队时,最擅长使用反差法来激励团队。他经常对团队说的一句话就是:“加入海军还不如当海盗更有趣”。</h3></br><h3> <h3>重视纪律的海军和无拘无束的海盗,这两个鲜明的反差词语,突出体现了乔布斯打破电脑业既有常识的局面。乔布斯的下属听到这句话,也开始变得干劲十足,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独创性,让苹果公司成长为一家非常独特的公司。</h3></br><h3>接着我们再来看第二个技巧,数字法。数字法,就是在语句中加入明确的数字,在视觉上给人醒目的感觉,同时让内容也变得容易理解。</h3></br><h3>苏格兰学者托马斯·卡莱尔曾经说过:“你应该用数字来证明一切”数字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符号,或者一种语言信息,在措辞中加入数字,能够让人产生一种具体而真实的感受,会让人形成一种确信的心理。</h3></br><h3>举个例子来说,美国女国会议员贝拉·伯朱格,1972年在国会发表了一篇呼吁女性和男性在政治地位上应该平等的演讲。贝拉·伯朱格为了增加自己演说的感染力,就使用了数字法,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h3></br><h3>贝拉·伯朱格在演讲中严肃地说:“我看了看四周,在这700多名的政府要员中,只有12位女性,在435名众议员中,只有11位女性。最可惜的是,内阁成员中没有女性,最高法院中也是如此。”</h3></br><h3>很显然,贝拉·伯朱格运用数字法,在措辞中列出大量详尽的数字,让人们看到了男性和女性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悬殊差距,让观众们不得不承认女性受到的忽视和不公平待遇。</h3></br><h3>最后我们看第三个技巧,合体法。合体法,就是用两个词语组合成一个新的词语,从而形成非常新奇的效应和打动人心的效果。</h3></br><h3> <h3>举个例子来说,现在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语叫做“壁咚”,是说男性把女性逼到墙边,“咚”的一声把手撑在墙上的行为。“壁咚”一般发生在情侣之间,被“壁咚”的女生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可是,如果把“壁咚”说成是直接把手撑在墙上的行为,就不像“壁咚”那么有冲击力,那么打动人心了。</h3></br><h3>再比如,有一个有趣的流行词叫“草食男子”,是说那些恋爱消极的男性,这就是使用了合体法创造出来的热门词语。恋爱消极的男性,核心词语是“男性”,其次重要的是“消极的”,要想表达出打动人心的效果,只需要把“消极的”同义词候选出来,比如“保守”、“温顺”、“草食”,在这些备选的词语中选出那些语感好的词就可以了。</h3></br><h3>怎么样,合体法是不是很简单?只要掌握了原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流行语。比如,我们就可以仿照“草食男子”创造出一个“肉食男子”或者“肉食女子”来。</h3></br><h3>俗话说:“好马长在腿上,好人长在嘴上。”这句俗语道出了会说话的重要性。说话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关系重大。不夸张地说,大到国家的生死存亡,小到个人的职场发展,会说话和不会说话产生的结果大不一样。</h3></br><h3>因为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沟通情感、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在现代社会,能说会道不再是花言巧语,而是善于表达、善于共情的表现,更是高情商的流露。</h3></br><h3>在《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这本书中,我们知道了说话技巧并非不能学习。就像做菜有菜谱一样,说话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照着菜谱普通人也能做出美味的菜肴,同样,掌握了说话的相关技巧和规律,普通人也能变成一个受欢迎的高情商的人。</h3></br><h3>当然,知道了相关技巧还不够,最重要的是把这些技巧多多练习,并且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掌握这些技巧,成为情商高手。</h3></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