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时间:2019年11月10日下午3:15分 ,从早上跃入海水的那一刻算起,6个半小时过去了。</b></h3><h3><b>地点:厦门 会展中心70.3铁三终点前,已经完成了1.9公里的游泳,90公里的自行车,21公里的跑步。</b></h3><h3><br></h3><h3>双脚终于踏上了铺有地毯的路段,终点的拱门就在眼前,我甚至看到了拱门后的摄影师手中的相机;广播里响起DJ富有激情的声音:现在来到终点的是1511号来自中国的建民 许,祝贺完赛。回头看看身后没有跟随的其它选手,整理下身上的号码带,摆出一副轻松的姿势冲向终点线,时间定格在6小时35分19秒。</h3> <h3>热情而专业的志愿者贴心地过来帮助解下计时脚环,送上完赛奖牌,印有IRONMAN logo的完赛体恤和帽子,引领着来到完赛纪念拍摄处。朋友Jeff,也赶过来,送上热情的拥抱,他周六从宁德赶到厦门,专门来为我站脚助威。此刻的感觉真的是太美好了!这之前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h3> <h3>时间倒推到三年前的11月,第一年练习铁三,只参加过一场标铁的自己,参加队友的2016厦门70.3分享会,听着三位参赛的队友的比赛分享,心中充满渴望,梦想自己有一天也能完成70.3</h3> <h3>当2018年的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曾立下心愿,要在当年完成一场70.3。</h3><h3>但这样那样的原因,没能实现。</h3> <h3>70.3,列入自己今年必须完成的任务,队友阿伟也有此念,两人商量计划参加10/20的IRONMAN上海崇明站或11/10的厦门站;8月初,CHELLANGE安徽大铁及70.3开放报名,比赛时间是10/20,蒙姐,高哥,超哥报名大铁,周哥70.3。阿伟也劝我一起安徽,我由于时间安排上的原因只好放弃了和大家一起参赛。厦门70.3,今年的最后一站比赛,同时也是唯一一站游泳在海里完成的比赛,成了我唯一的选择。其实还有一点,在我内心深处,更觉得在海里完成游泳赛段,更有铁人的味道,虽然自己游泳很菜。</h3> <h3>老实说 今年的训练量很低,赛前的准备也不是很充分,特别是赛前一个多月,由于家中的闲事,还有连续的出差,简单的训练计划都无法保证</h3> <h3>感谢太太的理解和支持,赛前一段时间包揽了大部分家务,让我有更多的时间锻炼;考虑到我自己一个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参赛,还提出要陪我去,我谢绝了她的好意,因为她的身体不太好,要在烈日下观赛7,8个小时,也不是件轻松的事。</h3> <h3><b>11月8日,星期五</b></h3><h3>带上装箱好的自行车,一个人飞赴厦门</h3> <h3>下午3:00准时落地,赶到铁人村 ,报到,装车,一切顺利</h3> <h3><b>11月9日,星期六</b></h3><h3>上午骑车熟悉一下自行车赛道,之后在大浪里试水。</h3><h3>下午参加技术会,换项区交车,存包</h3><h3>晚上好兄弟Jeff从宁德赶来,为我明天的比赛助力。</h3> <h3><b>11月10日,星期天 比赛日</b></h3><h3>早上5:00不到就醒了,起床吃罢昨晚买好的早餐,等待排空。</h3><h3>6:00从酒店出发前往赛场。</h3><h3><br></h3> <h3>队友们一早送上关切的祝福,让自己倍感温暖和力量</h3> <h3><b>6:20 </b>到达换项区,自行车打气,水壶装水;检查骑车,跑步两个换项包;穿上胶衣(海水温度19℃,允许穿胶衣)</h3> <h3><b>8:00 专业组出发</b></h3> <h3>8:15 业余组开始分批下水,4人一组</h3><h3><b>8:40 自己也冲进大海</b></h3><h3>今天的风浪比昨天试水时小很多,但游进过程中依然能感觉到很大的浪涌;由于自己出发差不多是最靠后的,刚入水时前面的人比较多,还挨了两记蛙泳腿,我也几乎是按着一个人的后背超过去的。今年夏天自己公开水域游的很少,游进方向的感觉不太好,出发后不久,看到刚好右侧一个游蛙泳的老外,我就一直跟在他的侧后方,大概几百米后,感觉老外的速度稍慢,不合自己的节奏,就加速前游;回程由于受阳光照射的影响,浮漂很不得看,这从腕表记录的轨迹也能看出来,游进路线还是不直。</h3> <h3><b>9:34 </b></h3><h3> 起水,看下腕表,不到55分钟,比自己预计的稍慢一些,但身体感觉还好。</h3> <h3><b>9:43 换项骑车</b></h3><h3>可能是刚刚起水后,头脑有些发懵,启动自行车码表居然按错几次。</h3><h3>周六的技术会上反复强调了自行车比赛的尾随和位置规则,自己在开始阶段特别注意,和前车的距离,包括超车。还真的看到我前面的一位选手被裁判亮蓝牌(罚时5分钟)处罚,不过是由于吃完能量胶直接丢弃包装在赛道,被旁边摩托车上的裁判抓个正着。</h3><h3>还目睹了一例摔车,就在我前面不足十米,在补给处,可能是由于从志愿者手中取水瓶时,配合不好,人和车全都摔倒在路边,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在后面的骑行中路过补给处时也没敢再从志愿者手中取用。好在赛前听了周哥的经验分享,自行车上和腰包里备足了补给,全程吃了四个能量胶,三个能量棒,水和能量饮喝的不多,主要是气温不算太高。</h3><h3>赛道全程爬升不大,不到500米,最大的爬升在五缘大桥,看到一哥们推车上桥。最快的速度也在下桥的时候,达到57km/h.</h3> <h3><b>12:45</b></h3><h3>骑行完成,进入跑步换项区,此时心中彻底放松了,相对风险较大的游泳(水中抽筋),骑车(摔车)顺利完成,特别是骑车,比预计用时还少,算算时间,接下来的21公里跑步,就算走下来,也能在8.5小时的关门时间完成。</h3><h3>本来,跑步相对是自己三项中的强项,但今年除年初参加的全马和4月份的半马,15公里以上基本就没跑过,对跑步成绩不敢有奢望。</h3><h3>2圈共21公里的距离,在进入5公里第一折返点,基本是6分多一点的配速,感觉状态还好,后面就按照这个节奏跑的,但到第18公里时感觉腿迈不动了,配速降到8分多,第19,20公里基本上是走下来的;从10公里开始,每次经过补给站,都会取一杯冰可乐,喝上一两口,但从17公里开始就感觉啥也喝不进去了,当完成第二圈进入最后一公里时,赛道两旁志愿者和观众的鼓励和欢呼仿佛又给自己注入新的力量,加油提速。</h3> <h3>最终完赛成绩6小时35分19秒,年龄组排名53/110,年龄组中国选手排名7/35,超出自己的预期。</h3><h3>完美的体验 !庆幸自己坚定地报名参赛,回想自己为准备比赛所付出的努力,一切都值了。</h3><h3>人的潜能真的是巨大的,如果你有目标,并付之行动,这正如IRONMAN的口号</h3><h3><b>ANYTHING IS POSSIBLE 一切皆有可能</b></h3> <h3>【感受】相比较标铁,个人感觉70.3的比赛更让人体验到铁三运动的魅力:</h3><h3>— 距离的加长,需要更好地计划和平衡游泳,骑车和跑步三项的体能,时间分配。自己这次在骑车阶段,特别是后半程,速度有所控制,这为后面顺利完成跑步保留了体力。</h3><h3>— 补给的重要性显现,连续6,7个小时(对于大部分选手)的高强度运动,加上赛前的等待,身体的消耗无疑是巨大的,补给计划,是必须要考虑的。</h3><h3>— 重视细节,包括装备,比赛服装等。这次游泳前,凡士林涂抹的量不够,造成颈部有被胶衣磨破,碰到海上,汗水很难受。</h3><h3>— 距离长了,你可以更充分地享受比赛过程,还会有更多的思考。环岛路自行车赛道不亏是全球知名赛道,风景优美,让人心旷神怡,疲劳感降低。相比其它运动,我自己更觉得铁三是项孤独而冷静的运动,虽然看起来让人热血沸腾,除了体能,毅力,还要有统筹规划能力,应变能力,总之,对这项运动又有了更大的兴趣,<b>争取三年内完成一场大铁。</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