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坡镇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始终突出问题导向,坚持“改”字当头、“实”字托底,把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重要目标,把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准,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出实招硬招回应群众关切,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强产业,破增收难。为实现“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目标,镇党委政府紧密围绕“一区两线三带”的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在巩固烤烟、核桃、花椒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结合高中低三个海拔段,念好“高山药材旺、半山牛羊壮、江边瓜果香”产业结构调整这篇特色文章,在永景线和王红线(红土坡段)布局畜牧、热带果蔬、中药材等各具特色的产业带,推进特色农业发展,打造礼舍江流域低热河谷热带果蔬种植区,把礼舍江流域红土坡段建设成为热带特色果蔬经济带。 一是千方百计拓宽产业发展路径。在原有发展基础上,为加快推进我镇产业发展多样化,千方百计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镇党委政府于今年8月份组织人员到昆明英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宜良县金银花种植基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借鉴经验,学习技术,动员群众发展金银花种植158亩,其中村集体种植59亩,农户散种99亩,预计亩收入在1.5至3万元左右,切实为有效增加群众收入开辟了新路径。 二是想法设法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主动为镇内企业和个体商户排忧解难,想法设法帮助他们拓展市场,扩大规模。10月份,已初步和本地在外创业成功人士达成协议,以本镇沪滇协作项目的33个蔬菜大棚为示范点,通过与上海、江苏等发达地区对接,建立稳固的产业种养殖基地,不断延伸产业链条。 <p> 三是多措并举引导外出务工。按照“输出一人,脱贫一家,带动一片”的思路,采取“政府推、干部带、宣传促、政策引”的措施,扎实开展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11场次,引导外出务工5003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31人次,实现年人均务工收入3.5万元左右。</p><p> 截至目前,全镇种植烤烟稳定在6400亩左右,年收入2589万元;累计种植核桃20万亩,年产量900至1000吨,产值1500万元;花椒2.29万亩,年产值350万元;中草药5500亩,年产值1650万元左右;沃柑、芒果、柑橘等热带水果2143亩,年产值712万元;魔芋2500亩,年产值1750万元;商品蔬菜1100亩,产值350万元;年出栏生猪6072头,出栏大牲畜9674头,年出栏黑山羊1万头以上,产值约9000万元。通过优化产业布局,加大产业扶持力度,拓宽产业发展途径,全镇产业发展呈现多头并进、“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群众致富门路宽了,腰包鼓起来了,笑容也灿烂了。</p><p><br></p> ——强路网,破出行难。“要脱贫,桥先行;要致富,先修路。在第二批主题教育期间,我镇结合专项整治深入开展“问题起底、党员服务、群众满意”活动,每位班子成员对所联系的村委会、站所(单位)开展问题大排查,建立问题清单,逐项进行跟踪落实。根据群众需求,今年9月,投入85万元在2个村委会实施村组道路硬化工程1.91公里,12个小组184户782名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将得到全面解决。截至目前,全镇累计投入资金8229万元,实施道路交通项目17件,新修村组公路50.6公里,实施村间道路硬化135.78公里,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尴尬局面。投资1440万元建设的礼舍江跨江大桥更是成为了县内建设标准技术含量最高、投资最大的跨江大桥,彻底结束了大旭宇村委会324户1752人雨季无法通行、冬季趟水过河的历史。 74岁的大旭宇村民张万先激动的说:“党的富民政策真的好,我活了70多岁,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村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座大桥能够建成是我做梦都没有想到的。现在我们出门有车,过河有桥,出门脚都不用沾泥巴了,汽车可以直接开到村子前,摩托车可以骑到我们家堂屋了,真是太方便了”。 <p> ——强水利,破饮水难。针对群众饮水难、灌溉水源匮乏的问题,镇党委政府坚持“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的原则,不断加大水利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有效改善群众饮用水条件。全镇累计投入资金1.39亿元,新建代家箐小一型水库1座、自来水厂1个,建设管网187.72公里,三面光沟渠19.55公里,有效解决了4393人、1600多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和1100亩农田地灌溉难题。全镇11768个小水窖,星罗棋布,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全面改善,土地产出率全面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p><p><br></p> 尤其是在大旭宇村建设了3道提灌泵站,将自来水直接提到居住地最高的苍蒲田小组,户户架通自来水管道,圆了高山片区4个村民小组世代的饮水梦,白花花的自来水进农家,全面结束大旭宇村世代缺水的历史,所有农户饮水安全均有保障。“现在政府为我们架通了自来水,人畜吃水解决了,可以将我们家6个水窖的水用于发展烤烟生产和经济林果种植,保障农作物在4、5月份缺水的时候还有水浇,对我家增收致富真是起到极大的帮助作用啊!”居住在苍蒲田小组的农户李光顺激动的说。 <h3> 红土坡镇在主题教育中切实把群众最关心的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放在突出位置,通过“三强三破”实现了网管纵横交错、水窖星罗密布,道路四通八达、桥梁横跨南北,切实让陈年的问题、“难啃的骨头”、“烫手的山芋”有人抓、有人管,并且抓出成效、管出成果,将主题教育效果真正体现在群众满意度中,将为民服务解难题真正落实在群众心坎儿上。<br></h3><h3><br></h3><h3><br></h3><h3> 红土情深</h3><h3> 顾问:刘 智 祝应兴</h3><h3> 审核:吕玉玲 周 媛</h3><h3> 供稿:镇主题教育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