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山西

云淡风清

<p>  所有走过的路,如能留下斑驳痕迹,我想这辈子,一定有点意思。</p><p> 因身体原因,多次坐失单位组织的旅游活动。2014年1月报名参加了老干部大学旅游地理课,不可遏制地点燃了内心激情,5月,毅然随老公一起赴山西作短暂游玩。</p> <p>  飞机在广袤的天空中翱翔,透过舷窗,能清晰瞧见湛蓝的天空下一片白茫茫云海。</p> <p>  一个多小时候后,机身下的群山若隐若现,进而明朗。那山,沟壑纵横,连绵不绝,可大都裸露着黄土色,明显不似我们湖南的山绿意盎然,苍翠欲滴。俯瞰这片黄土高原,心底涌动着强烈的新鲜感。</p> <p>  抵达太原的翌日清晨前往五台山。</p><p> 太原距五台山约240公里。在大运——沂阜高速上,导游宣讲了一个多小时佛教文化,几近陌生的知识令我们颇受教益。</p><p> 窗外黄土色山脉逶迤连绵,偶尔一抹绿色闪现,应该是高速路旁人工种植的杨树。</p><p><br></p> <p>  快速闪过的光秃秃大山高高耸峙,颇为厚重与大气。</p> <p>   正午到达五台山。</p><p> 排队进入,乘坐统一的观光车辆,共进中餐。欣喜吃到了本地美味菜肴,特别对蘑菇酱留下深刻印象。不禁想起在大理旅游时无法下咽的饭菜……</p> <p>  极目四望,四周群山起伏。山腰间和山底有醒目的寺庙建筑群,而我们正处在山洼之中。</p> <p>  山腰中的寺庙。</p> <p>  菩萨顶是我们游览的首个景点。</p><p> 菩萨顶是满族语言的叫法,意为文殊菩萨居住的地方。位于五台山显通寺北侧的灵鹫峰上。因游人太多,导游带我们逆向而行,即从出口处进入。沿山坡拾级而上,见寺中很多殿堂楼房如天王殿、钟鼓楼、大雄宝殿等都是顺山就势而筑,布局严谨,雄伟庄严。各殿都是黄绿蓝三色琉璃瓦覆盖,尤显金碧辉煌。黄色是皇家御用颜色,黄琉璃瓦只能用于皇宫建筑,可见该寺地位何等崇高。寺内文殊菩萨大殿院前有一座石牌坊,刻有康熙御笔“五台圣境”四字,不少人争相在此拍照留影。</p><p> 导游介绍,菩萨顶是五台山规模最大的喇嘛寺院,极具皇宫特色,也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该寺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间,历代曾多次重修,占地面积九千一百六十平方米,有殿堂僧舍等大小房屋一百余间。清朝康熙,乾隆皇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p> <p>  可惜文殊菩萨大殿院正在修葺,游人禁止进入,只记下了悬挂的黄底黑字对联:“五百里道场风风雨雨,依然日出东台,西峰花发,雪霁北巅;两千年香火断断续续,又是晨钟悠扬,清澈香烟,缭绕胜幡翩跹。”</p> <p>  往下走,有108级台阶。按佛家说法,走过去,就把人间108种烦恼踩在脚下。</p><p> 站在最高的台阶上,山间景色一览无余,尤以高耸的白塔最为夺目。</p><p> 台阶底下是一个大照壁,上书有大大的"佛"字。游人均在此闭上眼睛旋转三圈凭感觉触摸"佛"字,伸手触摸到了即表示与佛有缘,于是开心,大笑。</p> <p>  挺拔醒目的白塔是五台山标志性建筑。</p> <p>   显通寺。</p><p> 显通寺是五台山众多寺庙中最大且最古老的一座。从大门进入往左拐,就见一座规规整整的大寺院映入眼帘。导游将我们集中在大文殊殿左侧约略介绍情况后由我们自行游览。驻足或移步凝望,见寺中殿宇巍峨,殿堂、厢房布局严整,中轴线分明,配殿左右对称。布列于中轴线上的殿宇有七座,从南到北依次为观音殿、大文殊殿、大雄宝殿、无量殿、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楼。此外还有钟楼、僧舍等配殿。各殿外形极富特色,无一雷同。苍松翠柏穿插在殿前屋后,更显庄重肃穆。有资料记载,显通寺始建于汉明帝永平年间,仅晚于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院白马寺。全寺占地面积四万三千七百平方米,大小房屋四百多间,大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p><p> 于是从大文殊殿始每殿一一参拜。</p> <p>  千钵文殊殿、铜殿、藏经楼据说最珍贵最值得一看,只是千钵文殊殿亦在修葺,不能进入。铜殿依山而建,仰首观望极显庄重气派。顺着石阶拾级而上,见铜殿呈方形,高约5米,有重檐两层,内壁四面铸满小佛万尊,中央台上端坐一尊大佛,称万佛朝如来。殿前原有同期铸造铜塔五座,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布置,象征五座台顶,日本侵华期间盗走三座,仅东西两座原塔尚存。塔有13层,高8米,塔身满铸佛像图案,底座正方形,四角各铸一尊力士,手托、肩扛或头顶塔身。两塔下西南角有大如拇指的小铜庙,内坐小指大的土地像。铜殿、铜塔皆饰以金箔,远远望去,金碧辉煌,阳光之下,熠熠夺目。</p><p> 时近4点,显通寺游人不多,不像菩萨顶游人如织,故更显安详肃静。从左往右我们绕行一圈,十分虔诚地在每一尊佛像前合掌磕头,十分认真地捐赠功德钱。</p><p> 只是来不及去藏经阁。</p> <p>   殊像寺。</p><p> 来时车上导游说了这么一个故事,相传清廷为笼络具有势力的汉族大官,顺治帝将妹妹三公主嫁给了吴三桂之子吴应龙。后吴三桂叛清,康熙下令将吴应龙及子吴世霖绞死,三公主不能另嫁他人。于是三公主来到五台山殊像寺修行,住在西北角的善静室,常与寺中一年轻僧人讨论佛法,一来二去,日渐投机,却引发流言。康熙听信后以为有损皇族声誉,下令火烧殊像寺,试图将三公主与年轻和尚烧死。大火烧了三天,全寺片瓦无存,惟独三公主与年轻和尚“坐静”的善静室无恙。康熙于是认定此乃文殊菩萨在证明他们之间并无恋情,遂下旨拨巨款重建殊像寺。因这故事的缘故,我再次在文殊菩萨像前虔诚叩拜,想象三公主和年轻僧人品行多么高洁正派,不愧真诚虔恭的佛家之徒。</p><p> 殊像寺主要供奉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主管智慧,因而无数游客在此请香祈祷孩子学业有成。在殊像寺外牌楼的前下方,有一股清澈见底、汩汩而流的泉眼。据说冬天不结冰,水中冒热气,夏天却十分清凉,许多朝山拜佛的善男信女们,常将泉水装进瓶里,带回家中送给亲人。遗憾的是我们看到时已经干涸。</p><p> 据资料记载,殊像寺创建于元代,于明代弘治年间和万历年间重修,与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罗候寺并称为五台山五大禅处,又为青庙十大寺之一。占地面积六千四百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五十余间。</p> <p>   第二天朝拜万佛阁即五爷庙。</p><p> 坐车前往五爷庙。刚下车,就觉有一股庞大人流朝前涌去,拥挤程度让人不知所措,导游不停地叫我们跟上。很快就看到一座大院落的外面有一大香炉,烟雾缭绕,人头攒动。导游带我们先去店铺请香,说外面虽有,却是草香,容易断。又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断香是万万不可的。请香价格不等,小家庭是100元,我专为母亲女儿姐弟等大家庭祈福,请的是200元,然后去香炉点香并抽出三根,其余插在香炉里。盯着手中擎着的香,惊异发现燃烧部分竟然是黄色的,如金子一般,顿觉欣喜不已。香炉前的香客摩肩接踵,想找导游指导,根本难觅踪影。只得学着旁人将点燃的香高高举过头顶,朝东南西北四方各拜三拜,再把手中的香投入香炉以延续香火。烧香毕,随人流去五爷庙许愿。</p><p> 五爷庙规模不大,主要建筑有文殊殿,龙王殿,古戏台,占地约2000平米,殿楼堂舍20余间。据说龙王殿是大清历代皇帝朝台寝宴的行宫,俗称“皇城”,这里终年涌动着数以万计的朝圣礼佛者,而每月的初一和初五,从凌晨开始,拜佛许愿的人就挤得水泄不通。如此大的人流只能说明此处许愿特别灵验。导游告诫,五爷庙每人最多可许三个愿望,多了就不灵了。可以为家人、为事业等许个大愿,许愿时不可发出声音,愿望未实现之前不可泄露,当然,要把姓名地址报告五爷,还要用佛教至高无上的五体投地礼节叩拜。</p><p> 今天非初一十五,排队的人仍络绎不绝,大家都耐着性子,个个一脸肃穆,一脸诚恳。在无声的推推搡搡中,队伍慢慢前移,也渐渐看清楚龙王殿模样:此殿坐北向南,重檐歇山顶,殿三楹,殿前还有一套殿,在柱础、雀顶、栏额、拱眼等地方,均用龙、凤、狮、麒麟、花卉、人物等图案镂刻,显得富丽堂皇异彩纷呈。大约半小时后,轮至我们在殿中央龙王坐像前恭敬地磕头许愿,这一神圣使命终于顺利完成!</p><p> 据民间传说,龙王有弟兄五人,此是其中的老五,故称五爷。按惯例,龙王不居佛寺,当地传说五台山龙王神灵显赫,不安其位,寺庙不安宁,故建殿祀之。五爷如此与众不同,要从文殊菩萨向东海龙王巧借歇龙石的神话说起。很古以前,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避暑胜地。而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当他们发现歇凉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五台山后,便尾随而来并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意在讨回清凉石。可文殊菩萨法力无边,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龙王,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而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于是建殿造像加以供奉。又传说五爷对尘世生活颇感兴趣,尤爱看戏,于是为求得五爷欢喜以恩赐及时雨,给百姓丰收之年,又建造了一个戏台。</p> <p>  此时,对面的五爷庙戏台上,山西省实验青年晋剧院正在演戏,挂在戏台边缘的横幅上写的是“河南省扶沟县刘建波全家敬五爷愿戏”。很明显这是在请五爷观戏,是许愿显灵后还愿。据说一场戏少说也要1万元,据说天天都有戏。</p><p> 我曾认真地询问导游,一定要来此地还愿么?导游回答,能来当然更好,这里几乎每天都有港澳台及国外游人专程来此还愿呢。</p> <p>  肃穆庄重的庙宇。</p> <p>  金碧辉煌的殿堂。</p> <p>  望佛亭。</p> <p>  自在安乐,惬意无比的鸽子。</p> <p>  默默无言,悠闲可爱的狗狗。</p> <p>   下一站:悬空寺。</p><p> 汽车在蜿蜒的公路上前行,群山连绵不断地伸展开来。到处有一小片或一大块尚未消融的积雪趴在山中凹陷处。</p> <p>  山坡上,有的光秃秃一片褐色,荒凉不堪。有的却生长着翠绿的马尾松,透着勃勃生气。即使同一面山坡也是两种景观。这样人烟稀少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应是飞机人工播种的结果吧。</p> <p>  车窗外,上百只山羊排着队伍似艰难地往山坡高处挺进。远远看去像飘动着的白色绸带。</p> <p>  肥硕的羊们。</p> <p>   抵达悬空寺约为下午1点。</p><p> 远远望去,悬空寺高高悬挂抑或紧紧镶嵌在悬崖峭壁之中,面朝大山,下临深谷和水库,看上去及其奇特险峻。</p><p> 大家急匆匆争着抢空在刻有“北岳恒山”以及“悬空寺”大石块前照相留影,以示到此一游,然后沿游览线路随人流穿越水库上的铁桥和长约100米的砖石路,再若干次往右拐登石阶即到达悬空寺上。</p><p><br></p> <p>  只见整个寺庙一半紧贴岩壁一半悬于岩体之外,峭立在半空。踏进寺庙进入山门就仿佛进入迷宫,一下钻天窗,一下走栈道,一下登楼梯。窗是狭窄的,路是悬空的,梯是陡峭的,很多地方仅容一人而过。整个路线从楼下进入,从楼上绕回。行走时感觉腿肚发颤,心腔敲鼓,如走钢丝般惊心动魄,尤其游人络绎不绝,生怕不能承受其重而某处断裂致使坠入悬崖。</p> <p>  让人称奇的是,在悬空寺最高处狭小的空间,竟建有一间三教殿,即佛、道、儒三家祖师同居一室。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其中,两旁分别为道教的鼻祖老子和儒家始祖孔子。不同信仰的人在此各敬所尊,互不干涉,的确为宗教领域一块自由天地。</p> <p>  细细观察,其实寺院是峭立在凹岩之中。山壁如石窟,石窟顶峰突出部分形如一把天然大伞将整个寺院罩在里面,既避免了风侵雨蚀,又遮挡了太阳曝晒。而真正悬空的只是连接中东部的那一段,受力主要靠嵌入石壁的横梁支撑。悬空寺始建初期,其最高处的“三教殿”离地面有90米,后因历年浑河河床淤积,积年累月,地面逐渐增高,现今悬空寺离地面的高度仅58米。</p><p> 即便如此牢固,即便也有修缮,平日尚接连不断的游人踩踏,更莫说节假日,天长日久难道不会损坏?于是心里一直惴惴。</p> <p>  顺阶而下返回,郝然可见大诗人李白在一块巨石上写的“壮观”二字。传说当年李白游悬空寺,仰望琼楼仙阁,惊愕的不知用什么样的诗句形容,于是提笔写下“壮观”二字,写完觉得不过瘾,又在“壮”字旁边加了一点,意即非同一般壮观啊。</p> <p>  沿着水库往右转,一块横躺着的石头上刻有红色的"天下巨观"四字,十分醒目。落款为"崇祯六年江阴霞客书。千古奇人徐霞客对悬空寺也赞誉有加。</p> <p>  徐霞客曾于崇祯六年(1633年)游历恒山并著《游恒山记》。霞客亭大概是纪念这位一生志在四方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吧。</p> <p>  到此一游照。</p> <p>  到此一游照。</p> <p>  回首遥望,忽生疑惑,为什么要在如此险峻之处建一寺庙,难道有玄机?于是问导游,小尹答复:以前,这里是南去五台山、北到大同的交通要道,悬空寺建在这里,可以方便来往的信徒进香。其次,浑河河水从峡谷流过,时常暴雨成灾,河水泛滥,人们以为这是金龙作祟,便想建浮屠即佛塔来镇压,于是就在这百丈悬崖上修建了此院。尽管如此,洪水依然未能制服,直至修筑了恒山水库。</p><p> 悬空寺,虽没能震慑住洪水,却成为了中国古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p><p><br></p> <p>  前往云冈石窟途中。</p><p> 平型关隧道口。</p> <p>  汽车驶入大同市区。透过车窗玻璃,见道路宽阔干净,极具现代化的房屋建筑整齐划一,方方正正,且都呈现出崭新色泽。大同有中国煤都之称,脑海中总有一种黑乎乎的想象,岂料如此高端大气上档次,确乎叫人称奇。导游告诉我们这是大同新市区,是规划中的现代区域中心城市,而右面则是老城区。小尹继续说:大同这几年投资数百亿,大力推动古城保护恢复和诸多城建工程,实施一轴双线分开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复兴历史文化名城,使大同有了长足进步和深刻变化。</p><p> 常言道“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也许,大同人是幸运的,在遗存着大片古老民居,具有深厚晋中历史文化的地方,有地方官“懂行”“识货”,能从过往岁月的遗物中看到文化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的价值,这当然是一件明白人称道的事情。作为导游,最能感受一个城市的发展与变化,从小尹对市长尊敬的口吻中不难看出,因为城市的改变,旅游于大同,绝对是越来越吸引世人眼球。</p> <p>&nbsp; 下午五点,汽车在巨幅的灵岩寺广告牌前停下,刚下车,一股猎猎作响的塞上强风袭来,惹得裙袂飞扬,几个人顿时返回车内添衣服。这塞上的风,还真是不一样的凛冽。</p> <p>  从检票口进入景区广场,见中央矗立一高僧雕像,面容慈祥,袈裟飘拂,所呈现出的灰土色与周边弯角屋顶的仿古建筑群风格一致,叫人思绪瞬间穿越到很久以前。雕像底座刻有“昙曜”二字,原来雕像乃北魏时期石窟的最初开凿主持者。</p> <p>  穿过昙曜广场,进入庄严大气的有13对“骑像四棱神柱”组成的礼佛大道,大道西端口有两面圆弧状礼佛浮雕墙,栩栩如生的雕刻展现出皇家盛大的礼佛场面。</p> <p>  穿过湖心岛,沿着石桥前行,在一片山麓处,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云冈石窟就呈现在我们眼前。</p> <p>  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里里外外,大大小小的洞窟及雕像满目可见,仅外观就觉得十分神秘。我们随导游带领从第五窟开始游览,然后是六、七、八、九等窟,再然后就是一路向西的大大小小布满崖面的蔚为大观的窟龛。窟内造像无一不气势宏伟,尤其第六窟所雕的端坐佛像以及33幅描写释迦摩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规模巨大,形象逼真,雕饰华美,技法精练。当导游如数家珍指点雕像轻言细语讲解时,仿佛一本厚重的历史图画书在眼前一页一页缓缓翻开,其内容的丰富多彩令人叫绝。</p> <p>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时期,是北魏皇室主持开凿的皇家寺院。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现存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造像51000余尊。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石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p> <p>  此时游人渐渐稀少,夕阳将灰色洞窟雕像笼罩,映出一片金黄。徜徉在摆放着铜香炉的开凿最早、气魄最宏大的昙曜五窟(即第16到20窟)前,肃穆地仰望端坐露天高达17米的面相丰圆,两耳垂肩的云冈大佛,心灵的震撼无以言表,久久不能平复。旅游地理老师曾讲,中国有五座大佛,即南有香港天坛大佛,北有山西云冈大佛,东有无锡灵山大佛,西有四川乐山大佛,中有洛阳龙门大佛。其它大佛我尚未拜谒,仅云冈大佛而言,古代造像艺术家们高超精湛的技艺叫人敬佩,其超凡胆量和伟大气魄更是不能小觑。</p> <p>  祈愿佛祖保佑我们。</p> <p>   离开大同前往乔家大院。</p><p> 上车后不久,郝然发现不远处一排十几个高高的大烟囱,尽情恣意喷吐着灰白色烟雾。居然还有滚滚浓烟在城市上空肆无忌惮排放,着实令人惊讶,不自觉忙将嘴巴捂住。山西是能源大省,其中大同是全国最大的煤炭能源生产基地,空气质量还是比较差的。</p> <p>  途中参观山西省博物馆。</p><p> 有人说,要寻找一个地区最直观最鲜明的历史记忆就去此地博物馆,在这里,历史能得到最大的拼接和还原。</p><p> 山西博物馆位于太原市汾河西畔,是国家一级博物馆,由主馆与四角辅楼组成,建筑面积5.1万平方米。主馆造型如斗似鼎,四翼舒展。博物馆荟萃山西文物精华,其中青铜、玉器、雕塑、壁画等尤具特色。基本陈列以“晋魂”为主题,由文明摇篮、夏商踪迹、晋国霸业、民族熔炉、佛风遗韵、戏曲故乡、明清晋商等7个历史文化专题和土木华章、山川精英、翰墨丹青、方圆世界、瓷苑艺葩等5个艺术专题构成,紧紧抓住山西历史文化长河中的“亮点”重点展示,以物代史,史物结合,彰显着山西极其厚重的历史文化遗产。</p> <p>  用高科技手段打造的光、电、声背景图片显得绚丽多姿,精致逼真,非常吸引眼球。</p> <p>  乔家大院模型。感觉与曹家大院、常家大院、渠家大院模型格局相当,大小不相上下。</p> <p>  下午四点,乔家大院高耸气派的门楼映入眼帘。这就是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和电视剧《乔家大院》等近40部影视剧作品的拍摄地,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游人的目光聚焦点。</p> <p>  站在“乔家大院景区导览图”前急速浏览:“…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包括四堂一园,即在中堂、德兴堂、宁守堂、保元堂及花园,总占地面积24000平方余米,全面地展现了乔家大院的历史风貌、典雅的建筑风格、精湛的雕刻艺术以及淳朴的民俗民风,具有很高的建筑美学和居住民俗研究价值,被专家誉为‘清代北方建筑史上的一颗明珠’,素有‘皇家看故宫,民宅看乔家’之说。随着拥挤的人流,我们从第一院即"在中堂”开始游览。</p> <p>  景区四堂一园中的第一堂:乔致庸宅第"在中堂"。</p> <p>  昔日繁荣院落,如今洗尽铅华。</p><p><br></p> <p>  豪华舒适的主人卧房。</p> <p>  将近一个半小时参观,几乎与人群比肩跌踵,旅游团队一茬一茬蜂拥而至,要想仔细观看,须等这一拨人流过去下一拨人流尚未到来之际。倘若驻足稍久,自己的团队又不见踪影。东转西拐的房屋院落,如同迷宫一般。总体感觉全都是灰扑扑的颜色,全都是方方正正的房间,全都挂着吉祥喜庆的红灯,全都是栩栩如生的花卉鸟兽、琴棋书画图案的雕刻。令我感慨万分的,不是乔家气势恢宏的全封闭城堡式建筑体中的6座大院、20进小院、313间房间,不是精美的砖雕、木雕、脊雕、屏雕等,而是悬挂在墙上的乔家商训和乔家家训家规。&nbsp;&nbsp; </p><p><br></p><p><br></p> <p>  这是乔家商训。</p><p> 还有家规:不准吸毒,不准纳妾,不准赌博,不准冶游,不准酗酒。</p><p> 还有长长的家训: 能知足者天不能贫,能忍辱者天不能祸。护体面重廉耻。求医药不如养性情,多言说不如慎细微,搏声名不如正心术。勤俭持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读书起家之本,忠孝传家之本。</p><p> 此外还有修身治家之道的《朱子治家格言》。</p><p> 通俗易懂的家规家训和商训,说来容易做起难。乔家兴盛60年,富甲天下整整五代鼎盛不衰,无疑得益于这些严厉的规矩,这才是乔家大院留给我们的精神内核。想想现在之家庭,又有多少有家规,讲家规?每每言之子女问题多难教育,缺乏规矩约束是重要原因之一啊。</p><p><br></p><p><br></p> <p>  与开心的同事一起。</p> <p>  前往平遥古城。</p><p> 平遥古城距乔家大院约40公里,傍晚时分汽车抵达平遥停车场。停车场汽车来来往往,激起飞扬的尘土几乎不能睁眼。客车不能入城,下车后只能拖着行李箱步出停车场在马路边等待,10分钟左右来了几辆黄色电瓶车,大家鱼贯而入。沿途所见一面是低矮的房屋一面则是高大霸气的城墙,顺着城墙七拐八拐又约10分钟抵达住所:文渊奎客栈。站在门前,立刻喜欢上了这透着明代风格,具有清代韵味的民居。临街的一面全是镶嵌着玻璃雕刻着各种精美图案的镂空木门木窗,廊檐下油漆彩绘的居中最高处挂着古香古色的“文渊奎”咖色牌匾,底下则是一排如“放心消费示范经营单位”“会议定点接待单位”等等牌子,进入里面则是呈长方形严谨对称的两层楼高的四合院群体,一色青砖青瓦,一色雕花门扇窗棂栏杆。</p><p> 夜晚,整座庭院寂静无声。确乎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p> <p>  客房有标准间有特色土炕。心怡土炕,分配给我们的恰恰如是。喜滋滋看着干净整洁的房间,雕花镂空铜饰钮扣的玻璃隔墙,古朴的门、衣架、吊灯以及底下是炕洞正面是雕花围栏的床,觉得新奇可爱的很。</p> <p>  次日游览古城。</p><p> 刚进入古城墙下就遭遇熙熙攘攘的人流,小尹怕我们掉队,不停地高高扬起手中旗帜。此时小尹已卸任讲解,换由当地一小女子接任。但见城墙浑朴古老,壁立结实,气度不凡。小女子导游介绍,城墙相传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已2700年历史,明洪三年(1370年)扩建,改筑为今日所见砖石城墙。明清两代500余年间,先后26次修缮补建。城墙总长6157米,高10米,内部由泥土夯实,外部全部砖砌,城墙上可并行两辆马车,城墙东西有四座方形瓮城,两两相对,还有敌楼72座,垛口3000个,是山西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城墙,也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县级城池。</p> <p>  瓮城是古代城市主要防御设施之一。建在城门外的小城,形状或圆或方,高厚与大城相同。圆者似瓮,故称瓮城。</p> <p>  旅游纪念照。</p> <p>  驻足于城墙,鸟瞰古城内绿树掩映的青砖灰瓦的房屋,生生透着一种古朴沉稳、大气富足之气韵。</p> <p>  漫步于城墙,抚摸坚硬斑驳饱经风霜的灰褐色砖石,遥想当年旌旗猎猎,黄沙漫漫,那首“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城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古诗倏忽在脑海回旋。将士们无所畏惧,浴血奋战,为国捐躯的悲壮画面似浮现眼前。静默不语敦厚高耸的城墙,承载着久远沧桑的世事,见证着古代军事防御的力量和人民的勇敢坚强,你,就是一卷凝重的历史!</p> <p>  连绵屋宇。</p> <p>  规矩纪念照。</p> <p>  办公室好朋友。</p> <p>  美美开心的同事。</p> <p>  从云路老街门楼处下城墙入街道,浓厚的晋商文化气息扑面而来,高门深宅的四合院,错落有致的飞檐歇山顶,雕梁画栋的木楼,廊檐下挂着的火红灯笼,五花八门的牌匾,琳琅满目的店铺,川流不息的游人,仿佛置身晋商曾经纵横天下繁华昌盛之时光。</p> <p>  檐下绘有彩画、古老又时尚的店铺门楣。</p> <p>  同上。</p> <p>  同上。</p> <p>  同上。</p> <p>  待走到“日升昌”票号所在之地的西大街,我的天!整个街道人山人海,水泄不通。这里大概是平遥最为热闹之处了,满目明清时期的房子,有当年盛极一时的票号、当铺、镖局、绸缎铺等古店铺遗迹。可惜只见人头,无法拍照。</p> <p>  所有人几乎是一小步一小步朝“日升昌”票号挪动,各团队导游高声招呼本队游客紧紧跟上,到处是飞舞的红、黄、蓝、绿小旗。远远看见保安严阵以待毫不容情守在入口处将拥挤的人流拦住,人满为患的场景使得进入游览必须分期分批,大约七八分钟放行一次,每次三、四十人。望着乌压压的人头,想起出门时导游说今天是中国旅游日,景点免门票或是打折,恍然大悟为什么有铺天盖地的人流。</p> <p>  终于看见“日升昌记”的匾额以及斑驳陈旧的厚木排门了,可是人太多,若照相必是人头,故放弃。放行后进入院落,三进的院落有柜房,应该就是现在的营业厅,还有信房账房以及镖局的场所等等。</p><p><br></p> <p>  从后院生活区出门,来到协同庆票号旧址即“协同庆钱庄博物馆”,仍旧游人如织。用人民币兑换所谓银票要排队,兑换元宝要排队,参观金库要排队。窄窄的金库门口,立着两个彪形大汉,令人望而生畏。不愿挤,坐在石凳上休息,见对面墙上一块青石板镌刻着“”慈禧太后口谕:一个协同庆票号筹款支差比得上山西藩司也快比得上咱大清户部了余后应予奖叙光绪二十六年闰八月初九日。”</p><p> 原来,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慈禧避祸路经平遥 ,住协同庆第四任经理赵德溥家,协同庆一下捐银二十万两。协同庆票号的厉害由此可见一斑。由此也就有了墙上的慈禧太后口谕。</p> <p>  终于,跟着肖大姐总算挤入到以“汇通天下”而闻名于世.、开中国民族银行业之先河的中国第一座票号的金库里了,哈哈,肖大姐喜滋滋用人民币换取了"三十两黄金"呢。</p> <p>   县衙。</p><p> 平遥古县衙是中国目前尚存的古代衙役中保存完好的一座,位于古城中心,距今有六百多年历史。本想仔细参观,可扫一眼熙熙攘攘的人流,就兴味索然。那幅衙门联倒是极富内涵,耐人寻味,既揭示了为民之德又阐释了为官之道。写的是: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事,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还有挂着“明镜高悬”匾额的大堂对联曰: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p> <p>  仅能拍到高高的牌子。</p> <p>  老县衙外的听雨楼,平遥古城标志性建筑之一。从县衙里可以登上楼顶俯瞰平遥全景,可人山人海太费劲啦,只能望楼兴叹。</p> <p>  返回太原途中参观宝源醋坊。几乎每人喜滋滋提回几瓶醋。</p> <p>  宝源醋坊的镇店之宝。</p> <p>  后记:《中国旅游图鉴》这样介绍山西:“……山西省是全国著名的煤炭之乡,也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山西外有天河,内有名山,北有石窟,南有古城,更有大量古建筑散落。”该书12张图文并茂版面列出了各地景观近50处,而我们此行,浏览了不到十分之一。姑且不说还有很多景观未列于此,还有景观在不断挖掘开发。</p><p> 说到中华文明,旅游地理老师如数家珍:二十年文明看深圳,二百年文明看上海,五百年文明看北京,两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山西历史的厚重,华美,不是几天几夜就能观赏完毕的。只说平遥,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是丽江),它的建筑,文化,民风乃至街道小吃都极具特色,令人恭敬喜欢,令人遐想痴迷。倘若有时间流连,慢悠悠观赏,身心与这座历经风雨烟云的古城有更多交汇,则定然有更大收获。且莫说整个山西了。</p><p> 期待与山西的再次相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