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执中的美篇

张执中

<h3> 徽州行</h3> <h3>  老妻祖籍徽州,未退休之前为工作也算是在全国东奔西跑,可从未到过安徽、四川等地。徽州,根之所在,心随念走,岳父母去世后更是喋喋不休,故我一直有一意愿:陪老妻走走老泰山的出生地。</h3><h3> 年过七旬的我们,身体还算康健,且再无家事世事拖累,遂决定不靠后辈来个自助游。第一站当然是徽州。</h3><h3> 本人生于古镇梅川,受国学熏陶,五湖四海、三山五岳时在梦中。幼有徐霞客之志,然,即无徐之力,亦无徐之能,退而求次:但愿能多走走,多看看!</h3><h3> 为留思念,亦为满足老妻愿望,学制美篇,以为游记。</h3><h3> 这第一部分徽州行也可以称之为“根“吧。古稀学艺,亦盼有成,望 第二、第三、第十、第一百篇更能入眼。</h3><h3> 二零一九年 十月十七日,我与老妻正式踏上去黟县之旅。一路上边走边看,大好河山实令人心旷神怡,无怪乎无数英雄竞折腰。</h3> <h3>鄱阳湖大桥</h3> <h3>  出湖北,经江西,入安徽。下午约四点半,我们已入住黟香园酒店(说是离老屋最近的酒店)。小小酒店,古香古色。一楼是歺厅,且含庭园,桂香扑鼻。办好一切手续,天已晚,本应就歺,可我的饥肠辘辘不抵老妻心潮澎湃,故只能先逛黟县城,再找就歺庭了。</h3> <h3>  还好,天还没黑就找到老王家曾生活过的社区。小巷悠静,但一边难見路人而另一边却是灯火辉煌。</h3><h3> 后来才知道老城改造正好到此处,如明年再来只怕已找不着老屋了。暗自庆幸,老妻一提回黟县,我立马同意:走吧!稍作迟疑,只怕就给老妻留下心理阴影,同时也会成为我的终生憾事。</h3><h3><br></h3> <h3> 找到老爸出生地,也算是了了部分心愿。老妻终于想起来了:我们还没吃饭。(黟县无工业一一空气质量好,只有以旅游为主体的服务业。天一黑,本地人收摊,游人己歇。繁华落尽。)</h3><h3> 在距郭门街约二十米处,我们找到一家夫妻饭店落座,当店主夫妇得知老妻祖籍是本社区时,热情异常,坚持要我们只点一亇菜:干锅荀子烧肉,称该菜是有名的特色菜之一,又说我们年纪不小,晚上只能吃这多(实际上只吃了一半),饭不要钱,只管吃,另送我们一个自已做的家常咸菜,改改口味。</h3><h3> * * *</h3><h3> 一瓶小酒(黟酒)一干锅,我陪老妻话一萝,本想再来一瓶酒,又怕老妻话更多。</h3><h3> * * *</h3><h3> (在黟四天三晚,除过早外,坐非野店,食不离竹。与老妻闲谈间,都觉得再也不見那夜的嫩荀、咸菜,不得那夜的美味。)</h3><h3> 祝福那对热心的店主夫妇一一心想事成。</h3><h3> 第二天早上,我们找了一家小店,尝了尝黟县的面条和油条,然后直奔宏村</h3><h3><br></h3><h3><br></h3><h3><br></h3> <h3> 似乎梦里水乡</h3> <h3>  到此一游。</h3> <h3>这幅对联真有意思,我怀疑是现代作品。</h3> <h3>  此处之景真是绝了。桥与影浑然一体,美不胜收!</h3> <h3>  老妻三哥的姑娘王洁在宏村利用夫家的老屋,开了一家中高档的民俗旅店,即有六间标准间和一间家庭间,还有庭院、阳台、歺室、公共厅。门前老是坐着几个画院的学生在搞素描。内、外观都相当不错。</h3><h3> 王洁自己退休了,她的丈夫是军人,还没退役。说是等丈夫退役后回宏村养老。她見到我们十分高兴,听说我们要赶往西递,坚决不同意,非要留我们吃过午饭后再到西递,并打电话通知姐姐王瑛一起过来团聚。盛情难却只好留下。</h3><h3> 几个精致的特色菜仅个把小时就上桌了,怪不得旅客已有人预约在此过年。</h3><h3> 饭后,王瑛姐妹俩送我们到村口车站。目标:西递。</h3> <h3>  这是西递的标志!</h3> <h3>  有意思!</h3> <h3> 巧夺天工!</h3> <h3>  人道是:宏村的水远胜西递,而西递的文化底蕴比宏村深厚。</h3><h3> 以我看这天工堂是它们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之一。</h3><h3> 西递村的先辈们崇尚读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同时也鼓励文武兩不就时,专研一门或多门手艺且求其精。西递村有若干个专售家庭手工艺品特色小店和繁多的老工艺品展示,就是古己有之的明证。</h3> <h3>  下午,从西递回黟,即刻走上探访亲友之路。</h3><h3> 老妻堂兄弟姐妹十二人,妻为老么,十二妹。岁月沧桑,健在的只有十哥、十一哥、么妹。老王家以微州为根基,开枝散叶于湖北、四川、青海、山西、安徽、江苏等地,但仍以老家安徽黟县的老王家人最多。</h3><h3> 围着黟县一中我们整整走了一圈,终于找到了十一哥和十一嫂。虽说半个多世纪未見,老妻仍一眼认出了在路口等我们的十一哥。</h3><h3> 十一哥憨厚十一嫂精明,都己八旬出头的人了,可还是体健脑灵。老兄妹相見的情景该如何说呢,只能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声噎‘’。</h3><h3> 十一哥嫂没与儿孙们住在一起,老俩口相携住在黟县一中老员工社区。这里确实是一个闹中取静适合养老的位置,他们的居处一尘不染,窗明几净,就连厨房都是极端洁净,小庭院纳阳采光较好,被收拾得无一根杂草。可見十一嫂除了精明之外还应称之勤劳。</h3><h3> 晚上,十一哥嫂坚持在黟味酒店设宴招待我们,推之不得,只好客随主便了。菜丰酒淳,情深意厚。席间,根据十一嫂的提议,决定了到黔后第三天的行动大網:</h3><h3> 一、上午四老兄妹相携上王家祖坟山,(十一嫂的这一提议,切合老妻心意。老妻早有此意只是不好说而已,十一嫂善解人意。看来十一嫂除精明勤劳外,还具备设身处地为人着想的真诚);</h3><h3> 二、 回程后再找后辈们,并去老屋看看;</h3><h3> 三、晚上,我们请在黟能来的族人聚聚。(由十一哥嫂的儿子一一王飞帮我们筹划招集。王飞,黟县一中高中部毕业班的班主任,正逢黟县中学会考,本已够忙,即受委托,也只得于万忙中帮我们这一闲了。幸亏是他夫妇帮忙,酒店依山傍水,环境极好,亲友差不多聚齐。自认为当晚算得宾主尽欢吧。)</h3><h3> 十一哥嫂的三点安排正合我们心意,可谓难得如此心意相通。</h3><h3> 次日,老妻给她最敬重的大爸、最喜欢的三哥献花,‘’欲语泪先流‘’之事就不必多谈了。</h3><h3> 在黟的后辈人不少,妻称之为‘’侄儿哥‘’的祖锡是老大,今年七十有五。他的体态可以说是老健的标杆,精明强干,自营一家古董店兼玩钱币,一问一谈之间才知道,他重情义重孝道,是一个有传奇故事的人。在他的引领导游下,我们完成了老屋怀古之旅。</h3><h3><br></h3> <h3>  老屋已成国家文物,虽然所有权未变,但是,人已搬走了。</h3> <h3>  小巷悠悠,七弯八拐。以上照片,是每一拐弯处拍一张。我虽然自觉方向感很强,但若要我再找老屋,只怕就必须手握手机细参详了。</h3> <h3>  是不是覚得‘’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h3> <h3>  十一哥的憨厚十一嫂的精明一目了然。</h3> <h3> 兄妹情深。</h3> <h3> 老妻抱着三哥的外孙女,笑得够甜。</h3> <h3>  曲终人散,我们回到酒店,正整理行囊,准备第二天一早离黟县上黄山。十一哥嫂及侄儿女们相继登门,送来不少土特产,说是我们难得回老家一次,无论如何也不能空手走人,并嘱明年再来!</h3><h3> * * *</h3><h3> 临行细细嘱,来年‘’晒秋‘’归。</h3><h3> * * *</h3> <h3>  亲人们走后,望着堆积桌几上的土特产,我和老妻真是相对无言。</h3><h3> 在黟期间,我们始终被乡情亲情包围着呵护着,不谈十一哥嫂,仅侄辈孙辈们的浓情蜜意就已深入心田,祖锡丢下生意不做,陪着我们走东逛西,王镇每天早上到酒店来探視问候我们,热情介绍自家开的民俗店、书店,王飞万忙中帮我们安排酒席,等等等等。‘’车儿载船儿装,千车载不尽万船装不完‘’这情意。</h3><h3> 次日, 坐在去黄山的车上,回首越来越远的黟县,纵有千言万语,也不知从何说起,再見,亲人们!</h3><h3> * * *</h3><h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h3><h3> * * *</h3> <h3>阅尽人间春色</h3> <h3>  下午到黄山旅客转运中心后,办完该办的手续,迫不及待的去了黄山脚下的九龙潭,晚上逛了逛小村夜市。</h3><h3><br></h3><h3><br></h3> <h3> 老妻身后就是九龙瀑布,可惜天旱无雨,难見其奔雷之势。</h3> <h3>  峡水清得令人不忍打扰。</h3> <h3> 夜宿黄山</h3><h3> 朝辞黟香庭 夜宿黄山村</h3><h3> 大地霓虹影 长空点滴星</h3><h3> 林静涛声稳 山悠鸟鸣清</h3><h3> 明朝迎日出 先求睡梦新</h3> <h3>  这是我上黄山后拍的第一张照片,山高月小的真实写照。</h3> <h3> 己近中午,月仍中天。我怀疑月亮从山沟沟爬上青空,舍不得下去了。</h3><h3> 黄山光明顶是看日出最佳地之一,</h3><h3>在光明顶上用好相机,可能可以拍到日月同辉的天象。</h3> <h3>  云谷索道</h3> <h3> 始信峰</h3><h3> 黟山高千丈 钢缆飞凌空</h3><h3> 巨匠凭借力 小老亦为峰</h3><h3> 深峽徘徊水 远山断续虹</h3><h3> 始信从此去 阅遍万山丛</h3> <h3> 始信峰顶</h3><h3> 老妻已覚脚痛难上,非要我滿足‘’为顶‘’的愿望不可。老妻极力坚持,无可奈何,我只好独自登顶,无照为记。</h3><h3> 妻我、我妻,她代我养脚,我代她登顶。我我她她、她她我我前世今生!</h3> <h3>猴子覌海</h3> <h3>丹霞峰</h3> <h3>老俩口谈心</h3> <h3>光明顶</h3> <h3> 导游介绍的有一笑话,就此分享。</h3><h3> 说是福建人游光明顶,曰:远看是个球,近看是个球,本来就是球。回家后,家人问他,你在光明顶看到了什么,曰:就是看个球。</h3><h3> 远看是个球 近看是个球</h3><h3> 本来是个球 就是看个球</h3> <h3>个人覌点:峨眉一线天才真是一线天!</h3> <h3>  这张照片我很满意</h3> <h3>象不象巨石柱顶着大花盆</h3> <h3>红楼梦中的飞来石</h3> <h3>据说是童子拜覌音,十八罗汉朝南海</h3> <h3>  老妻对二代迎客松赞不绝口,顺口也说了一句:这几张迎客松拍得还可以。想了想又说:跟安徽台台标一个样。</h3><h3> 我没見过安徽台台标,是否一个样或我这是盗版,存疑。</h3> <h3> 松客吟</h3><h3> 迎客松迎客 客老松尤青</h3><h3> 松赞客老健 客叹松添新</h3><h3> 松述沧桑变 客诉冷暖情</h3><h3> 他年若相聚 识否老知音</h3> <h3>可惜记不清。可能是虎松。</h3> <h3>安南松(安南,前联合国秘书长)亦叫☔️伞松</h3> <h3>夫妻松</h3> <h3>兄弟松</h3> <h3>我认为可以称之为蘑菇松</h3> <h3>独一无二四方松!</h3> <h3> 咬定青石不放松!这股狠劲与坚持真是独一无二。</h3> <h3>  </h3><h3> 黄山美,美黄山。无愧‘’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誉。</h3><h3> * * * * *</h3><h3> 后记</h3><h3> 我与妻退休十多年,人际圈子己多度缩水。即使是出去旅游,我们也是跟着后辈人,跟着住,跟着吃、跟着玩。</h3><h3> 科技日新月异,离我们能掌控的技能距离越来越远;看微信中的议论,‘’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说法也日益增多。我们虽说已下定决心来个自助游,可‘’网上定票、定宿‘’啊,‘’人民币无法直接买票‘’啊,‘’售票处无人,一切网上搞定‘’啊,等等,让我们心存忐忑。</h3><h3> 离汉的车票是女儿女婿网上定购且引着我们到车站认领的,初住处也是他们联系好了的。虽说内心忐忑,还是决然踏上旅程,且决定后面的路自已走!</h3><h3> 从忐忑到安心,从试探到寻新,从求助到自立……,平凡得不值一提,可心理旅程却是兩个老驴友的相携探险。虽然不至于惊心动魄,但确实是提心吊胆。还好,一路平安,且饱阅大好河山,值得!同时也有几点心得。</h3><h3> 1、 离开了工作圈子,学习的时间少了,长此以往,可能落伍。新科学新技术也应该了解了解。别忘了,自己还是这个时代的人。</h3><h3> 2、 世上还是好人多,善良的人多,坏人极少。真该真诚的感谢:热情的小店主夫妇、耐心为我们引路的协警和环卫工、在山路上为我们背包的大学生、热心介绍旅游常识的的士女司机、坚持要我们上山要带拐棍的路人、尤其是在黄山北站遇到的那位解放军连指导员,送我们上车,为我们在网上找住处、找公交车(他告戒我们:夜深了,除非你们能找专车,否则就坐公交)。</h3><h3> 3、 商人还是防着点。商人重利,无伤大德的骗人小技花样多多。我们总不能老是花钱买个自嘲吧:老糊涂!</h3><h3> 总之,走一走收获多。用一句话结束此篇较为合适的是:</h3><h3> * * * *</h3><h3> 好人一生平安! </h3><h3> * * * *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