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时代的列车风驰电掣,伴随着我军精简整编改革的大潮,2003年11月,我们原炮兵43团最后所辖的炮兵第10师编制撤销,缩编为陆军第16集团军炮兵旅,自此,在长达半个多世纪我军原来的十几个预备炮兵师部队,退出了历史舞台,各自缩编为各大集团军炮兵旅。虽然十几个炮兵师像流星一样,瞬时消失在历史的天空中,流逝在历史的长河里,但所留下的历史轨迹,在炮兵部队广大复转老兵们眼前划过,铭记在脑海中,永远难以忘怀。<br></h3><h3> 不是吗?以我们炮兵43团来说,从组建到撤编的几十年岁月里,先后共归属过四个炮兵师建制中。即:1949年8月在河南省确山县建榴弹炮团后,隶属炮兵第5师建制。1950年1月由骡马炮兵改装为122毫米榴弹炮团,隶属炮兵第8师建制。1953年12月从朝鲜战场归国后,由炮兵第8师编制转归为炮兵第10师建制。1955年4月又划归为炮兵第11师建制。1985年10月,在百万大裁军中,又重新归属为炮兵第10师建制。应该说,一个炮兵团,先后隶属过四个炮兵师编制,尤其是两次隶属炮10师编制,其师史在老兵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让人无法忘怀。如今,各预备炮兵师编制虽然都没了,但这些预备炮兵师所属的广大老兵还在,对本部队师史没有忘却,做到了刻骨铭心,对于自己炮团所辖的炮兵师,什么时间组建,经历了那些变革等有关重要历史有小荷概略的了解。为了让战友们更进一步详细了解各炮兵师师史,在此,本人通过军事网,收集,整理及编辑了《部分预备炮兵师简史》,与广大的炮兵战友们共享,旨在:不忘军人初心,牢记炮兵师史,不辱老兵使命!</h3> <h3>原炮兵第10师(1952—2003)师部办公楼徽章图</h3> <h3>炮兵第10师部分老首长回老部队参加建师51周年留念</h3> <h3><b><font color="#39b54a">【附件资料】:部分预备炮兵师简史:</font></b></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01-【炮兵第1师】</font></b>:前身为1948年11月组建的东北野战军炮兵第一指挥所(辽沈战役中由原热河炮兵旅旅部改编,指挥三个骡马炮兵团),1949年1月改称东北野战军炮兵第1师,辖第1、2、3团。1949年4月18日,按照中央军委颁布的《全军特种兵部队番号的规定》,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第1师,时辖炮兵第25、26、27团。该师1950年10月第一批入朝参战,1951年,炮1师回国,由骡马炮兵改装为摩托化炮兵。1952年炮1师第二次入朝,1957年2月回国归广州军区建制。1992年改隶陆军第42集团军。</h3><h3><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02-【炮兵第2师】</font></b>:前身为1948年11月组建的东北野战军炮兵第二指挥所,1949年1月改为东北野战军炮兵第2师,辖第4、5、6、7团。1949年4月第四野战军炮兵第2师改称炮兵第2师,时辖炮28、29、30、31团。炮兵28团是我军最早的一个加农炮团,其前身是1946年收集日本关东军遗弃的21门105毫米加农炮组成的东北民主联军重炮第三团。该师1950年10月第一批入朝参战,回国归武汉军区建制。1958年炮兵28团参加炮击金门。1975年8月驻马店水库垮坝,洪水以每秒6米的高速直下遂平县城。炮兵30团第3营赶到遂平,全营奋战3天3夜,共抢救和转移群众9600多人,1976年8月中央军委授予“抗洪救灾爱民模范营”荣誉称号。1982年10月炮兵第2师改隶陆军第43军。1985年8月改编为陆军第20集团军炮兵旅。之前辖炮兵第28、29、30、44团。</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b><font color="#167efb">03-【炮兵第3师】</font></b>(1):1949年1月由原华北军区炮兵第1旅改称。同年5月,师部及第l团转隶第2野战军建制:第2团转隶第18兵团建制,该师撤销。(2):1950年1月,由步兵102师师部及炮兵11、12、13团组建。第11、12团前身分别为华东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1、6团,炮兵13团于1949年4月由第三野战军组建。1953年6月率第12、13团入朝(11团于1951年7月归炮7师),1955年3月率炮兵第12、13、39、205团回国驻无锡。后入闽归福州军区建制。1979年2月,炮3师12团参加广西方向对越作战。1984年7月炮兵第13团赴云南中越边境轮战。1985年炮3师改编为陆军31集团军炮兵旅,炮兵13团与29军87师师部合编为南京军区炮兵第3旅。</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04-【炮兵第4师】</font></b>(1):1949年1月由原华北军区炮兵第2旅改称。1949年4月改为华北军区特种兵司令部,1949年12月与步兵207师合编为华北军区炮兵司令部。(2):1952年2月在云南曲靖组建,下辖炮兵7团、15团。9月,从炮7团、15团中各抽调3个连,并接收部分新战士组成炮兵第18团。 1992年改隶陆军第14集团军。2003年缩编为陆军第14集团军炮兵旅。缩编前辖炮兵第5、18、19、49、213团。</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05-【炮兵第5师】</font></b>(1):1949年4月由炮兵第42、43、44团组建。1950年11月11日改编为第1炮兵训练基地。(2):1952年10月组建,师机关系步兵146师师部。1983年4月改隶陆军24军,1985年10月与24军炮兵团(欠1、3营)整编为陆军24集团军炮兵旅。整编前辖炮兵第33、34、35、50、206团。炮兵第33团,1951年2月组建;炮兵第34团,1952年11月组建。</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06-【炮兵第6师】</font></b>(1):1950年调青岛,与西南军区特种兵纵队炮兵第10团改编为海军海岸炮兵学校。(2):52年6月组建,1983年3月改隶陆军38军,1985年缩编为陆军第38集团军炮兵旅。其下属炮兵第7、第40团(加农炮团)1958年参加炮击金门作战。缩编前辖炮兵第7、40、41、214团(原39团55年改隶炮兵第3师,79年2月成立214团)</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07-【炮兵第7师】</font></b>:1950年5月组建,师部系山东沧南军分区、沂蒙军分区机关改编,时辖炮兵19、20团。1951年6月入朝参战。1953年9月炮兵第7师回国归华东军区建制,1955年2月调东北。另据39军军史:炮兵第7师,1950年7月7日在南京朱庄组建,1983年1月1日隶属39军建制,1984年1月1日反坦克炮兵402团调归,1985年10月改为39军炮兵旅,辖7个营,分别由炮19团1营,炮20团2、3营,炮21团2、3营,炮36团2营,炮402团2营改编,汽车营由原汽车连、司训连和炮20、21团汽车连组成,撤消19、20、21、402团建制,编余分队分别编入116师和坦克3师高炮团,炮兵36团调归117师改为步兵36团。</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08-【炮兵第8师】</font></b>:1950年4月组建,时辖炮兵45、46、48团(由第四野战军下属军炮兵团改称)。该师1950年10月第一批入朝参战,回国归济南军区建制。2003年整编为陆军26集团军炮兵旅。整编前辖炮兵第11、46、47、48、207、405团。</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09-【炮兵第9师】</font></b>:1951年10月组建,1952年5月鲁中南军区机关改为炮兵第9师师部。辖炮兵第14、16、17团。1984年配属陆军第1军参加老山轮战,1992年炮兵第9师改隶陆军第1集团军。炮兵第14团,1949年4月由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第2团改称。其最早的前身为1941年7月成立的新四军第1师炮兵排,1945年10月22日改为苏中军区炮兵团。炮兵第16团,1949年4月由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第4团改称。其前身为胶东军区炮兵团。炮兵第17团,1949年4月由第三野战军特种兵纵队炮兵第5团改称。特种兵纵队炮兵第5团由炮兵第2、第3团、华东野战军3纵队8师24团各一部组成。</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10-【炮兵第10师】</font></b>:1952年9月组建,下辖炮兵第45、46、32团。1953年9月24日,炮兵第46团调归炮兵第8师建制。12月,炮兵第8师31、43团调归炮兵第10师建制。当时炮10师辖炮45、43、31、32团。 1955年4月,火箭炮21师203团调归炮10师建制,并将炮43团调归炮11师。1957年3月,炮33团调归炮10师,至1985年9月,炮10师一直辖炮31、32、33、45、203团。1958年7月至1982年12月调归沈阳军区建制。1983年1月,沈阳军区炮兵机关撤消后,炮10师划归陆军第68军领导,改为军区预备队炮兵师。1985年9月68军撤消后,炮10师从1985年10月改为军区直属炮兵师,归沈阳军区司令部领导指挥。炮43团从炮11师调归炮10师建制,炮32团归建陆军16集团军与该军炮兵团合编为集团军炮兵旅;炮33团归建陆军64集团军与该军炮兵团合编为集团军炮兵旅。1992年10月炮10师转隶陆军第16集团军建制。2003年11月炮10师撤销番号,整编为陆军第16集团军炮兵旅。2017年改编为第78集团军炮78旅。</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11-【炮兵第11师】</font></b>:1950年12月步兵第143师改编为炮兵,装备苏制M-13火箭炮(喀秋沙)。原属3个步兵团扩编为5个炮兵团,分别为炮兵第201、202、203、204、205团。1951年3月,师部改称炮兵21师,1953年10月,该师从朝鲜凯旋驻辽宁省阜新县。1955年2月8日,奉总参电令该师由火箭炮兵改装为榴弹炮兵部队,改称炮兵第11师,所属各团除202团外,全部调出。从兄弟部队调入36团、23团。下辖23、36、42、43、202五个团。1955年10月1日,202团赴京参加国庆节典礼。1955年12月部队移防鞍山地区海城县,师部设于北大营。1969年部队从辽阳地区移驻锦州地区。1985年10月,该师整编为陆军第40集团军炮兵旅,炮43团归属炮10师建制。</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12-【炮兵第12师】</font></b>:1952年7月以山东军区原步兵第100师师部为基础组建.师长丛荣滋,参谋长武鸣亭,副政委杜季伟,政治部主任刘平组建时辖22、23、24三个团。55年定编时辖4、11、22、24和204团。1985年整编时,师部大部分组建为济宁陆军预备役炮兵师,也就是今天的山东陆军预备役炮兵师。后曾辖炮兵第4、15、24、204等团。</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13-【炮兵第13师】</font></b>:1969年12组建,师部驻乌市菊花台,辖38团驻乌县天山牧场,54团驻石河子南山,56团驻乌县羊圈沟,210团驻乌县白羊沟,415 团驻乌县黑甲山,1985年10月13师缩编为炮二旅,38团整编为炮二旅二营,由38团的1、3、4连组成,38团5、6连调到步11师31团炮营榴炮2、3连。7、8、9连调到4师10团、11团、12团各一个连,2连解散。38团和56团为152加榴炮,54团为122榴弹炮,210团为火箭炮,415团为反坦克炮。</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14-【炮兵第14师】</font></b>:1952年4月成立。1992年改隶陆军第65集团军;2003年缩编为陆军第65集团军炮兵旅。缩编前辖炮兵第6、9、10、37、208团。炮兵第9团:前身为1945年11月成立的东满人民自治军直属支队炮1团,1946年4月4日改为第4纵队炮兵团,再改为第41军炮兵团。1949年8月调二野特纵,1950年11月调15军,1953年9月改隶炮2师,1955年3月调归炮14师。</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15-【炮兵第15师】</font></b>:1952年6月组建,师部由步兵第9师师部改编。1985年缩编为炮兵第1旅,1992年改为陆军第47集团军炮兵旅。曾辖炮兵第1、4、8、21、211等团。炮兵第4团,1949年4月由二野特纵榴弹炮团改称。炮兵第8团,1949年4月由二野5兵团炮兵团改称。</h3><h3><br></h3><h3><b><font color="#167efb">16-【炮兵第16师】</font></b>:1969年11月,由北京军区炮兵负责组建。1985年7月,师部、师直、第62团、第63团、63军炮兵团(各欠1个营)和第212团2营整编为陆军第63集团军炮兵旅。整编前辖炮兵第61、62、63、64、212团。</h3> <h3>152加农榴弹炮射击场面视频</h3> <h3>改革后炮兵部队装备的火炮</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