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誓师北伐 </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 王天培所部第十军由常德出澧州,藕池口、古老背一战即捷,吴佩孚的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卢金山大败而走。十军乘胜追击,不战而收复宜昌,卢部四个师全部放下武器请求改编。 <br> 自是,第十军所部计有:二十八师(师长王天锡)、二十九师(师长杨胜治)、三十师(师长王天生)和独立第一团(团长罗启疆)以及新编教导一师(师长吴勉安)、教导二师(师长潘善斋)、教导三师(师长颜德基)、新编独立二团(团长唐思明)、炮兵团(团长樊松甫)、教导团(团长雷应楫)等部,全军9万余人。 <br> 但是十军增兵不加饷,官兵生活之苦可以想见。全军开到宜昌时,国民政府派吴玉章前来劳军,他看到士兵们都是赤脚草鞋,立于凛冽寒风中,还是精神抖擞,无一人有怨言,因而称赞不置。吴玉章回去后以此情况反映中央,而蒋介石置之不理。 <br> 1927年春节前,十军奉命出击,由宜昌经黄州等地,一路追击吴佩孚残部,直达安徽寿州,与张宗昌的马济、王栋、张敬尧等部作战,相持一月。 <br> 时十军军部驻安庆,比闻宁汉开始分裂,未几,武汉方面派阎崇阶、刘君悫前来活动王天培倒蒋,王以北洋军阀还存在,不能自相残杀为词表明态度。同年农历三月,第十军前进浦口加入徐州战役。 <br> 徐州是津浦和陇海路的枢纽,蒋介石亲到宿州召开作战会议。会上,蒋认为需用10个军以上兵力。两个多月时间方能攻下徐州,第七军军长李宗仁也有同样看法。王天培说:\"张宗昌的部队并不经打,我军士气旺盛,只需两个星期就可以攻下徐州,兵力也不需要那么多。\"接着王提出作战计划及兵力配备如下;一、十军主攻津浦路正面;二、三十三军(军长柏文蔚)、四十四军(军长马祥斌)为左右翼掩护十军进攻;三、十四军(军长叶开鑫)为预备队,七军为总预备队。蒋介石、李宗仁都同意了。于是蒋命李宗仁为总指挥,王天培为前敌总指挥⑻。 <br> 同年农历四月,徐州战役攻击开始,十军军长兼前敌总指挥王天培以所部第二十九师、三十师和教导第二师主攻,一战克符离集,前进夹沟。夹沟是津浦路的战略要点,敌人凭借坚固的工事,并以铁甲战车扼守铁路要隘。十军将士前赴后继,展开血战,终于占领夹沟,俘获敌战车12辆,枪弹,被服及各种军用品无算,乘胜直抵徐州。张宗昌集结重兵扼守徐州城外九里山、卧牛山、云龙山等阵地。十军猛攻两天一夜,双方展开肉搏战,敌不支,大败而走。是役.十军伤亡3000余人,其中半数以上是贵州的侗、苗族青年。胜利消息传到后方,一些都市的大、小报均以头版、头条用头号大字标题刊登徐州大捷的消息。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 <br> 徐州克复后,十军长驱直入,连克临城、滕县。张宗昌集结兵力守兖州,二十八师师长王天锡奉命攻兖州,鏖战七昼夜把兖州攻克⑼,俘获机、步、手枪2000余支,皮大衣万余件,再次给敌人以沉重打击。是役,该师伤亡800余人。 <br> 兖州克复后,二十八师乘胜再克泰安,张宗昌退守济南。此时如果乘胜进军,济南不难立下。殊知蒋介石电令十军驻泰安一带休整待命。到底待的是什么命呢?事情的发展是这样的:十军克泰安后,张宗昌部下师、旅长(他们基本上是保定生与王天培同学)纷纷派人到徐州,私下与军长王天培联系,约定:一俟十军攻到济南,即放下武器接受改编。事为二十九师军需处长魏幼安知悉,魏是何应钦的亲信,即将这一情况函知何应钦。据王天锡先生事后推想,此时十军已有10万之众,如果攻下济南后,再编并几个师就更加庞大了。蒋、何深恐十军势力扩充,于己不利,才电令十军停止前进。 <br> 十军连战两月,弹药所剩不多,在泰安、兖州、徐州一带休整时,多次电请南京补充,以防敌人反扑,而蒋、何置之不理。同年农历六月,张宗昌与孙传芳会合大举反攻,来势猛烈,泰安无险可守,二十八师退守兖州,军长王天培再电南京补充粮饷、弹药,蒋、何仍置之不理。十军在兖州与敌鏖战六天七夜,弹尽粮绝,不得已撤出兖州,徐州相继失陷,转进到夹沟固守待援。 <br> 十军退守夹沟后,蒋介石有些着慌了。因为如果夹沟不守,南京就受到威胁,因此蒋亲率他的嫡系\"王牌\"军第二十一师(师长陈诚)到宿州,命十军攻萧县,以陈诚的教导师守夹沟。不料仅四个多小时,陈诚就把夹沟失去了。事迫眉睫,蒋介石急电二十八师去收复夹沟,以师长王天锡为右翼前敌指挥率所部及陈诚的败兵前往,并立即发给二十八师子弹50万发,大洋12000元。该师得到补给,一战收复夹沟,大军直达徐州,与敌战斗于九里山、卧牛山、云龙山,军长王天培亲到前线指挥,徐州已指日可下。不料蒋介石于十军反攻胜利之后,率陈诚部返南京,闻十军再次攻到徐州,即电令该军退凤阳关,电令大致说,徐州坚城难下,不如暂时撤兵,诱敌深入,然后聚而歼之⑽。十军退驻明光一带时,蒋又电令军长王天培赴南京开会,阴谋把他杀害。 ※ 来源:·水木社区 newsmth.net·[FROM: 211.151.89.*] 王天培的一生 廖耀南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font-size: 20px;">王天陪</b></p> <p>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史频道</p><p>北伐军将领王天培和陈干被杀经过</p><p>2016年03月31日15:46 来源:人民政协报</p><p>原标题:北伐军将领王天培和陈干被杀经过</p><p><br></p><p>北伐战争期间,国民革命军与北方军阀张宗昌、孙传芳的直鲁联军在徐州激战,此次战役导致北伐军中的两位名将王天培、陈干先后殒命。</p><p>不过,两人却不是在战场上倒下的。</p><p>北伐军将领王天培早年投笔从戎,成为黔军袁祖铭部下的将领。1926年夏,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王天培归附国民革命军,北伐军军委会委任王天培为第10军军长,隶属李宗仁指挥。</p><p>北伐军以雷霆之势直捣湘鄂,击溃直系军阀吴佩孚的主力,又肃清了另一直系军阀孙传芳在江西的势力。王天培因作战英勇,战功卓著,后被任命为第3路军前敌总指挥,率领部队截断津浦铁路线,直逼徐州。</p><p>为确保津浦线,北洋军阀张作霖派张宗昌率直鲁联军增援孙传芳。但北伐军势不可挡,1927年6月2日,王天培率第10军攻占徐州。6月20日蒋介石、李宗仁、冯玉祥等在徐州花园饭店召开重要会议,将徐州前线的指挥权委任给王天培。</p><p>当时正值“宁汉分裂”时期,武汉国民政府派唐生智、张发奎沿江而下“东征”南京的蒋介石。蒋介石见状急忙从徐州前线抽调精锐部队开赴九江抵抗。直鲁联军乘机反扑,王天培支持不住而撤退,7月24日直鲁联军占领徐州。</p><p>徐州失陷,南京震惊。蒋介石亲自到徐州前线指挥反攻。8月1日,王天培在萧县毛庄、姚楼一带击退北洋军,占领卧牛山、云龙山一带高地。蒋介石随即进驻云龙山,不料正中了直鲁军诱敌深入之计,造成北伐军败退。蒋介石8月6日退回南京,8月14日下野,东渡日本。</p><p>蒋介石将徐州失守的罪责归之于王天培,下令逮捕他,并于1927年在杭州拱辰桥将王天培枪决。年仅39岁的王天培在留给夫人的遗书中写道:“万不料青天白日旗下,亦有秦桧其人者”。</p><p>另一位命殒徐州的北伐军将领陈干出身贫苦,清末时到湖北陆军学堂就学。在湖北陆军学堂,他读到章太炎著作,受到很大影响。1905年陈干东渡日本,在东京参加同盟会的成立大会,结识孙中山、章太炎等人。1908年春,陈干和商震等人在山东青岛创立震旦公学,一边从事教育,一边发展革命势力。</p><p>辛亥革命爆发后,孙中山任命陈干为山东民军统领。1912年,山东民军被编为陆军第39混成旅,陈干为少将旅长,驻扎在徐州云龙山,当时他只有31岁。民国成立后,陈干被提升为总统府陆军中将。</p><p>1921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陈干被任命为总统府咨议,赴广州上任。1925年孙中山由广州到北京,陈干也来到北京,后孙中山因病住进协和医院直到逝世,陈干守护在身旁。</p><p>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陈干到江西谒见蒋介石,被任命为总司令部参议。1927年3月,陈干就任北伐二支队司令,从属于王天培指挥。</p><p>王天培的部队占领徐州后,于7月24日受到直鲁联军的反攻,被迫撤退。围绕再度占领徐州的问题,蒋介石与李宗仁发生了争执。蒋介石认为徐州是战略要地,坚持马上夺回徐州。李宗仁却认为北伐军兵力单薄,在时机不成熟之时,不应立即夺回。可蒋介石依然命令立即夺回徐州。7月25日北伐军开始出击,8月再遭失败。</p><p>蒋介石被迫宣布下野,离开南京的当天,追究王天培徐州战败的责任,将他处以死刑。王天培被处死的“理由”是乱用军费。</p><p>得知此事,李宗仁把陈干看成是蒋介石安插在王天培麾下的耳目,认为是陈干出卖了王天培,于是立即给前线的陈干打电报,命令他迅速来南京。此时蒋介石已经下野离开南京,陈干到南京后,随即被捕入狱。</p><p>虽然陈干要求面见蒋介石,但没得到允许。何应钦反对以通敌的罪名对陈干处刑,但这一意见被李宗仁、白崇禧压了下来。8月18日,陈干被枪决。</p><p>(董治祥 本文为徐州市政协文史委提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