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七彩云南,钩起百年记忆

谭晓卫

<h3>  这次七彩云南快乐之旅,追随着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云南的足迹,游历了云南著名的侨乡腾冲、芒市和瑞丽中缅友谊线,踏上了滇越铁路云南段米轨、寸轨铁路部分旅游观光线路,经昆明、腾冲、芒市、瑞丽、建水、元阳、个旧、蒙自等八个县市,历时13天,行程5878公里,领略了七彩云南美丽山川的魅力,见证了云南人的醇厚、真诚、热烈、勤劳、智慧。特别意外地参观了个碧石临屏寸轨铁路公司博物馆,见证了滇越铁路滇段米轨、寸轨100年的发展史、运营史和消退史,这是一次铁路发展史的普及教育,也是深度的爱国主义教育。</h3><h3> 史海钩沉,那段沉睡的往事历历在目。在滇西抗战博物馆,在国殇墓园,一件件物证,钩起我们痛苦的记忆。思绪让我们回到那个山河破碎的锋火年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进攻而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可歌可泣斗争。让我们铭记历史,以史为鉴,开创未来。</h3><h3> </h3> <h3>  亿万年前,地球板块剧烈碰撞,山河重组,万物重生。几十座火山猛烈爆发,岩浆奔涌,天地浑沌;从此,这片大地便充满热情与生机。</h3><h3> 时光流失,轰隆的浑沌的世界渐渐消散,山林里的鸟鸣和田埂间的笑语渐渐响起,才有了大美腾冲。</h3> <h3>云南腾冲和顺古镇</h3> <h3>  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现有人口6千余人,约70%原住民为汉族,境内有哈尼、彝族、白族、傣族、壮族等27个少数民族。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筑,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神奇的土地。古镇前面,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留连忘返,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她是国内第一魅力名镇。2006年8月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和顺古镇视察时题字"和顺和谐"四个大字,已相嵌在进镇牌坊后的石壁上,成为古镇耀眼的标识。</h3><h3> 坐落在民族文化大省云南中的和顺古镇,其封闭、传统、安定的环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明清文化的特色,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的活化石。这里商业氛围很浓,但文化氛围也很浓,行走在高黎贡山脚的和顺古镇,到处是汉风岱瓦白墙徽派建筑,这里曾是马帮重镇、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融,迎面扑来的是,古朴的民风,由于大家模范执行镇规民约,出现了"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景象。当地民众勤劳和顺,早上7点前天未亮,便有早行的人们带着工具到田地、开着三轮车运输劳作。当地人对游客也特别友善,画画的时候,当地住民总是不经意地送来登子让你坐,她们静静地站在远远观看,生怕惊挠你的工作,这让我感动不已。</h3><h3> 当夜幕降临,古城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夜宵店红火起来,霓虹灯掩映下的古镇特色酒巴,温馨而雅致。酒巴间时不时飘出迷人的音乐,一些歌手尽情地自弹自晿,歌声响彻古镇上空,相隔几里的人们都能听到。我们坐在夜市排档,吃着烧烤,听着天籁之声,非常惬意。</h3> <h3>云南腾冲和顺古镇小酒馆夜景</h3> <h3>  腾冲和顺古镇的黄昏,是华美的,整个古镇包裹在山里,前面一马平川,良田万顷,袅袅炊烟升起,夜色正在将牌楼、学校、祠堂、商铺、酒店层层包裹,渐渐地模糊下来,极富有诗意。</h3><h3> 在华灯初上之前,我们拍下了她美丽的素颜,不需雕饰,不需浮夸,不需陷眉,她用宁静的美,向前来古镇的游客诉说着自己的故事。</h3> <h3>  莫里瀑布又称扎朵瀑布,位于芒市、陇川、瑞丽三县市结合部的莫里峡谷,藏于山峦叠翠、万木峥嵘、双峰对峙的广弄山和广马山之间的热带雨林深处。</h3><h3> 我们徜徉其中,观奇花异木,戏孔雀开屏,躺在草地上,晒日光浴,欢快得像一群散学的孩子。拾阶登临瀑布谷底,这里古木参天,瀑布如一条白色飘带,凌空坠落,瀑布巨大的水流冲击着石块,回声空濛,水雾迷漫,湍急的流水声,千折百回奔涌而下,旋即消失在山涧。在此歇息,得一古木飞天瀑布图,欣然而归。</h3> <h3>云南芒市莫里瀑布</h3> <h3>云南芒市莫里瀑布写生</h3> <h3>相聚在许愿桥,留下甜蜜回忆</h3> <h3>美女们的学生时代</h3> <h3>美女们在放飞青春的梦想</h3> <h3>  美女们在芒市莫里瀑布公园草甸上,回忆她们的青葱岁月。</h3> <h3>  夕阳西下,我们路遇一遍白花花的芦苇荡,我顿时蒙生一个念头,要她们躲进芦苇荡,拍夕阳的美景。洁白的芦苇随风飘摇,太阳准备躲进芦苇杆边,在即将躲进地平线下方的几分钟,抓紧拍了几张艳照,夕阳照在芦苇上,形成多重金色光环,与深蓝色天幕相得益彰。</h3> <h3>美女与芦苇情结</h3> <h3>在回瑞丽酒店途中,偶遇芦苇荡,她们欣喜若狂。</h3> <h3>芦苇随晚风摇荡,美女们与落日余晖争妍。</h3> <h3>  云南地热资源相当丰富,占全国已知温泉数的1/4,以腾冲县最为集中,被誉为"天然火山地质博物馆"。腾冲是我国三大地热区之一,约有80多个温泉,沸泉遍布各地,有“一泓热海”之美誉,其景观、水温全国罕见。坐落在云南保山市腾冲县境内,总面积约8平方千米。</h3><h3> 走进景区,只见热浪升腾,雾气蒙蒙。在哈嗼嘴,口内喷泉一至三秒吐一次,最高可达1.5米,飞沫射人,其温度可达95℃,浪奔涌涌而下,旁边有许多暗涌,如足球穿洞,球内热气源源不断喷涌而出,有的气柱高达数米。啊,这也许就是古人取名腾冲的原因吧。</h3><h3> 一路上,商贩云集,三五成群地向游客兜售用稻草编串的鸡蛋,让我们见证云南十八怪其中一怪什么叫鸡蛋串着卖的原故。过一石桥,从山涧拾阶而上,到处冒出许多井喷泉眼,如珍珠泉、姊妹泉、鼓鸣泉、怀胎井,终于走近腾冲热海大滚锅。在诺大的一口锅边,只见锅内的水始终处于沸腾状态,"鼓咚鼓咚",声声不息。据专业检验,地锅底部温度102度,表面温度96.6度,24小时不间断滚开。在大滚锅旁边专门有一小锅,专煮熟鸡蛋,旁边有一专门泡脚的店,就地取材,不需烧水,真是环保啊。</h3><h3> 在这里可以感受自然的神奇与生命的活力,可以乘坐热气球感受火山魅力。另外,这里的商贩很会就地取材,他们给火山石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制作出了形神各异的纪念品,带走一件作为纪念也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h3> <h3>珍珠泉记忆</h3> <h3>热海大滚锅前的倩影。</h3> <h3>希望与热海大滚锅一样热烈</h3> <h3>在热浪中寻找宁静</h3> <h3>在哈嗼嘴前跳舞</h3> <h3>  高山湿地是地质的奇观。腾冲北海湿地位于腾冲北海乡境内,是省级自然保护区。北海湿地不仅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高原火山堰塞湖沼泽地。该地是国家生物物种保护地及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地,是地理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基地,它由北海和青海两个湖泊组成。北海是天然的常年性沼泽地,属火山堰塞湖系统,水面覆盖着巨大的"浮毯型"沼泽草甸,最厚达两米,为全国罕见。这里有生物多样性,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莼菜,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菱、绶草、鹅毛玉凤花、金荞麦、海菜花等。</h3><h3> 这里不仅可以欣赏美景,也可以乘船游览、观光,如果有闲时,与心爱的人租一草船,当一回船工,还可以跳下捕劳区,体验抓鱼捞虾的享受。</h3><h3> 北海湿地是摄影爱好者、鸟类爱好者的圣地,遍布的鲜花、芦苇风光,以及生长在草排上的水草野花;一片醉人的蓝色会让你分不清这里是草原还是湖泊。</h3> <h3>共同见证腾冲北海湿地的美丽</h3> <h3>在回眸之间,腾冲北海湿地又靓丽了许多。</h3> <h3>美女们在北海湿地游船争奇斗研</h3> <h3>美女们,看看帅哥养养眼</h3> <h3>  国殇墓园与毗邻的滇西抗战纪念馆都是在腾冲值得一去的地方,远征军、飞虎队、滇缅公路、驼峰航线、松山大战、焦土抗战、南洋机工,这些惊天地,泣鬼神的抗战故事都发生在这里,70年的抗战烟云已经过去,但是历史永远值得铭记,是70年前的先驱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如此美丽的腾冲。</h3> <h3>红配绿,看不足。</h3> <h3>一抹靓色</h3> <h3>看看我,热烈吧!</h3> <h3>淑女的矜持</h3> <h3>  腾冲银杏村,位于腾冲县北部的固东镇,固东镇是腾北经济、文化、商贸中心,素有“腾北重镇”之美誉。11月中旬-12月初为最佳观赏期。腾冲银杏村除具有古老和天然连片等特色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村在林中,林在村中”相互依托。村民的房屋就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空地的四周,在房前屋后,到处都有大大小小的银杏树,到了古银杏村的感觉就是“满地的黄金!”而近年内,村民仍在不断培植中幼银杏树,约33000棵,面积达 1000多亩,是迄今为止云南发现的最大、最集中、最古老的一片银杏林。银杏村的银杏树,古老而古朴,有声有息,隐于群山环抱,现于农庄炊烟之间。</h3><h3> 我们到时为11月5日,银杏村的银杏叶还没有金黄,大部分叶子都还是绿的,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h3> <h3>错把黄叶当花赏</h3> <h3>展望春天</h3> <h3>与天地同靓</h3> <h3>乡村旗袍秀</h3> <h3>原来我也会飞</h3> <h3>舞台无处不在</h3> <h3>  “一寨两国”景点距离瑞丽市区约10余公里,位于有名的中缅边境71号界碑旁,是典型的“一个寨子两个国家”地理奇观。国境线将一个傣族村寨一分为二,中方一侧的称为银井,缅方一侧的称为芒秀。寨中的国境线以竹篱、村道、水沟、土埂为界,因此,中国的瓜藤爬到缅甸的竹篱上去结瓜,缅甸的母鸡跑到中国居民家里生蛋便成了常有的事。边民们每月数十次地穿越国境线而浑然不觉。寨子里的老百姓语言相通、习俗相同。</h3> <h3>会飞的“鸟"。</h3> <h3>寻找异国情调</h3> <h3>  笔架山是文人墨客神游的地方,这里留下了许多的悬崖石刻和文人骚客登临的诗句。</h3><h3> 住在抚仙湖靠江边的鑫浩农家乐,早晨六点钟,被抚仙湖的波涛唤醒,团友误认为是下雨,拉开窗帘才知道是朝汐的拍打声,有节奏的价响,显示这里非常的宁静,没有大城市嘈杂的喧嚣。吃完早餐,沿湖边公路,便向禄充风景区进发,一路遇见戴着斗笠的渔民忙着收获,微风送来银鱼的鲜臭味。</h3><h3> 笔架山一座奇妙的山峰,在充禄村北面,近旁无山相连,三峰陡起,形如笔架,故名笔架山。登上山顶,俯瞰整个抚仙湖,景色独好。在笔架山的半山腰回头看,只见湖畔有许多游船随波轻轻的摆动着,心想若能划船荡舟于抚仙湖上,有蓝天环绕,与碧水相依,那是多么惬意的事呀! 一路走,一路用手机拍照悬崖石刻书法,如明代晁必无的《海口铺》、清代赵士麟《玉笋山》等,这里有观音庙,也有财神殿等。</h3><h3> 在玉烟亭,这里曾经是文人骚客登临观日出、吟诗作对的好地方,有一门联引起了我的注意,"飞岩有意迎朝旭,出岫鱼心挂碧峰",相传为一清代学者所书。在这里俯瞰抚仙湖,因为这片蓝,让心也跟着静下来,杂念被风吹散,忧愁被蓝消融,真的太美了!</h3><h3><br></h3> <h3>农村的盛宴</h3> <h3>我们终于来到瑞丽</h3> <h3>装着回到从前</h3> <h3>芦苇荡湖边的闲暇时光</h3> <h3>学习古人在此观沧海</h3> <h3>想入非非</h3> <h3>  聊天是寻找旅游亮点的捷径。在去建水的动车上,我们与列车长及旅客沟通中得知,到建水一定要去张家花园,坐米轨小火车,吃建水豆腐,尝气锅鸡,欣赏紫陶艺术等。</h3><h3> 到建水后,与热情好客的当地人沟通得知最佳的住所、夜市、陶艺和过桥米线的老店地址,让我们始料未及。</h3><h3><br></h3> <h3> 米轨小火车上休闲时光</h3> <h3>原来,小火车上车厢联接处可以自由看风景</h3> <h3>幸福的时刻</h3> <h3>违章爬车</h3> <h3>上米轨小火车后,她们欣喜若狂</h3> <h3>在奇花异草间畅想</h3> <h3>发现手机的秘密</h3> <h3>小白被驯服之后</h3> <h3>围城之中的"金丝鸟"。</h3> <h3>放飞梦想</h3> <h3>各有各的想法</h3> <h3>  坐完米轨火车后,我们去了朱家花园,它地处云南建水古城的建新街中段, 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湖南怀化麻阳人)建造的家宅和宗祠,有“西南边陲大观园”之称。 朱家花园建筑占地2万多平方米, 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为建水典型的“三间六耳三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式传统民居的变通组合体建。房舍格局井然有序,院落层出迭进,计有大小天井42个 。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精美高雅。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且变化无穷,形成“迷宫式”建筑群,我们随语音导游参观,让人叹为观止。</h3> <h3>布谷鸟也有春天</h3> <h3>大家闺秀</h3> <h3>我也可以在这里"嗨"。</h3> <h3>  建水燕子洞位于县城东面28公里,大田山村西面1公里,为天然石灰岩溶洞。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在洞内建神殿、石栏,清宣统年间(1909年)当地人民捐资修葺。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洞口燕羽姣姣,隐天蔽日,以“古洞奇观,春燕云集”著称。清代以来,游客在摩岩刻有“洞锁三天”、“世外桃源”、“境绝人寰”、“变化大观”、“别有乾坤”等数十匾额,正草隶篆应有尽有,艺术形态各具特色,在石刻艺术中有一定文物价值。</h3><h3> 燕子洞是亚洲最大的溶洞,气势恢宏,里面水系发达,落差大,利用水能发电维持洞内照明,水势平缓处有机动龙型船接送游客,洞内定时设有攀岩表演,还有燕窝制品餐厅,我们游兴正浓,都觉得不虚此行。</h3> <h3>洞中奇花</h3> <h3>我也蹭一下</h3> <h3>  对元阳梯田最初美的印象,是从2006年肖成的一叠照片中得知的。那时,他们专业的相机和高超的技术,把元阳梯田表现如梦幻般的美丽。不论是朝阳或晚霞,宁静的梯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弯曲而有张力的线条,极像一幅幅魅力十足的水墨山水画,远方哈呢族村寨寥寥的炊烟,让人如痴如醉。那时就蒙生了实地参观的念想。</h3><h3> 这次七彩云南之旅,我们开始的方案多变,并没有元阳梯田之说,只是到了澄江县鑫浩农家乐,游玩笔架山改道去建水后才有了这种想法。在长途大巴上据当地人说,这几天元阳都有雾,我们心有不甘,还是继续前行。当晚我们住在元阳县老县城新街镇,次日闻鸡叫起床,发现大雾弥漫,不得不推迟出发。</h3><h3> 早上八点半开始,我们从新街镇出发,依次游览箐口民族村,坝达景区,多依树景区,老虎嘴景区,均是大雾弥漫。每到一个景区,我们到时还依稀可见梯田的样子,没过几分钟梯田就躲了起来,路遇从内蒙、成都来的几个摄影爱好者,闲聊得知他们在这里已呆了两天,都没有见到元阳梯田的真容,实属遗憾。为了弥补不足,我们只得去参观当地梯田博物馆,了解到当地四季美景、哈尼、彝族生活习俗以及景区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过程。</h3><h3> </h3> <h3>雾里看花</h3> <h3>争芳斗妍</h3> <h3>  个碧临屏铁路是中国的袖珍铁路,全长177公里,轨距600毫米,因经个旧、碧色寨、临安(建水)、石屏等地,史称"个碧临屏铁路",简称"个碧石铁路"。这条铁路线原名"滇越铁路"的一个附属规划路网,为及时遏制法国殖民者疯狂掠夺中国资源,制止铁路向矿山及周边延伸,1912年,滇南绅商联名上书时任云南都督蔡锷核准后,于1913年成立了个碧石铁路有限公司,与1915年四月开工建设,至1936年十月,全线通车。</h3><h3> 他创下了中国运营铁路的几个之最: 铁路轨距最小,仅600毫米,运行速度最慢,平均时速25公里,修建时间最长,长达21年05个月,机车和车辆最小,为准轨铁路1/3。</h3><h3> 此铁路从倡修筹款到全线通车,经历了从满清到民国改朝换代的动荡,在运营时期经历了抗日战争的洗礼,上世纪30年代初实行公司合营,1957年后收归国有。1970年后,遗留鸡街至个旧间33公里的线路保留600毫米的轨史,称为"鸡个支线",连续运营至1991年一月全面停运,而其蒙自之宝秀间144公里,经技术改造为米轨铁路。</h3> <h3>我来假装买票</h3> <h3>个旧我们来了</h3> <h3>  云南蒙自市,一个没有多少古迹的城市。围着南湖晨跑,经过海关路,到法式餐馆,到西南联大蒙自分校旧址参观,学校礼堂和宿舍依稀可见,但大都是紧闭着大门,没有修缮,基本处于废止的状态。如果按原貌修缮,或可以作为办学游览参观的好去处。</h3><h3> 以前许多法式建筑,现在荡然无存。目前改为法式餐厅,仅留下一块招牌,蒙自海关旧址与西南联大分校旧址在同一位置,目前仅存五栋东西合璧的房舍,但均被围蔽,不能参观。</h3><h3> 在路边找到蒙自政府的宣传广告称:"蒙自老街老巷,轻轻地叙说着那段沧桑的岁月,160米的镇署街,南北走向,因清朝镇台衙门位于此街而得名。民国时期的军装局设于此,有"武库巷"美名,但我走到此街时,所有建筑已经荡然无存,留下了许多遗憾。</h3> <h3>夜幕下的相遇</h3> <h3>红孔雀的想法</h3> <h3>  从1910年起,滇越铁路通车后的30年间,米轨滇越铁路与寸轨个碧石铁路在碧色寨交汇换装,使碧色寨火车站,成为云南两条铁路的转运站,每天有40余对列车在此经停,云南85%以上的进口物资都是在碧色寨集散中转,火车的汽笛声和搬运工号子声昼夜回响在山中,特运的大锡、煤油、钢铁、糖、茶叶、纺织品等装满了仓库,洋行、咖啡馆,百货公司、邮政局、酒店、客栈、马店四处林立。</h3><h3> 来这里汇聚了各种肤色,各种的商号,民居建筑,那边是法国式的火车站,公司建筑,东西方文化在方圆四平方公里的小山村碰撞,吃面包,喝咖啡,品红酒,养奶牛,甚至打网球都在这里兴起,国内大城市见不到的西洋生活,在滇南碧色寨山村都习以为常。</h3> <h3>建水真好玩</h3> <h3>鸡尾巴花好大</h3> <h3>  参观了碧色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这里承载着百年厚重的历史,因电影《芳华》在这里拍摄,这里旅游热度再次被点燃。我们徜徉在滇越铁路历史文化公园,仿佛穿越了那段时光,昔日的风华依稀可见,有历史文化街,历史博物馆,生态休闲山地,浪漫法式建筑,乡村小镇,还有铁路主题公园等,我们在这里留下了美丽瞬间。</h3> <h3>原来芳华是蹭出来的</h3> <h3>她们来过碧色寨</h3> <h3>  我们从碧色寨景区回来,见到满地一枯黄的玉米地,心情顿时高兴起来,开车师傅立马懂她们的意思,车在路边停下来,大家直奔玉米地,她们在这里欢歌笑语,完全像个孩子。</h3> <h3>苞米地还是好玩的</h3> <h3>小芳华的梦想</h3> <h3>  这次去云南,虽然是自由行,没有旅游团的规定动作,没有隐藏的没完没了的购物,节省了不少时间,但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我们后期方案调整较多,有些接续不到位,浪费了一些时间。</h3><h3> 大家都觉得,每天都在赶路,疲惫不堪,没有缓下来,好好消化自己的感受,近距离与当地人交流对话,大家始终觉得看不够,玩不腻,意犹未尽,我不得不说,大家已经悄悄爱上了这片热土。</h3><h3> 这次活动,分工明确,配合默契,张驰有度,感谢沟通设计总监兰花的给力奉献,财务总监张靓英的细心付出,在全体团友的倾情奉献下,七彩云南之旅圆满收官。</h3><h3><br></h3><h3>总设计:玉兰花</h3><h3>创意:辰州马</h3><h3>团友:力哥、淑娟、胡莉精、海鹰</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