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拾遗

天地一沙鸥

<h3>&nbsp; &nbsp; &nbsp; &nbsp;不得不承认,这世上真的有很多巧合——比方说:去年的初夏,若不是单位领导突然的一个电话,紧急招回厦门,我差一点点就从上海跑去了“何处望神州,无限风光“的镇江北固楼;今天,因着“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我又来到了赣州。巧的是,召唤我前往这两处楼、台的,竟是同一位古人——他,便是文才兼备武略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因此,本次赣州之行的首个观光地,便非郁孤台莫属了。<br>&nbsp; &nbsp; &nbsp; &nbsp;800多年前的宋淳熙二、三年(公元1175至1176年)间,辛弃疾任江西提点刑狱,经常巡回往复于湖南、江西等地。当来到造口,俯瞰昼夜奔腾的滔滔江水,词人的思绪也似这江水般波澜起伏,绵延不绝,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菩萨蛮.提江西造口壁》:<br>&nbsp; &nbsp; &nbsp;“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br>&nbsp; &nbsp; &nbsp; &nbsp;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br><br></h3> &nbsp; &nbsp; &nbsp; &nbsp;曾经,每每感怀于词人“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的怅惘,然后更赞叹词人“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豪迈。因此,郁孤台给了我无限的遐想。我以为,只要登上了辛弃疾的郁孤台,便可欣赏到清江之水东流而去的壮观了,可登上顶楼才发现,那真的仅仅只是我的想象:由于树木的遮掩,站在郁孤台上,只能透过树木葱郁的间隙,隐约窥见楼下清江一点点碧绿的身影。要想感受三江合流的浩瀚,必得上八境台。 <p>&nbsp; &nbsp; &nbsp; &nbsp;八境台始建于北宋嘉祐年间,距今约950年,当时的虔州(现赣州)知军孔宗翰(孔子第四十六代孙),因江水每年冲坏土墙,而改用砖石筑城墙,并在城东北角构筑观景楼台。登临此台,可将赣州八景一览无余,如同身临其境,故名八境台。<br>&nbsp; &nbsp; &nbsp; &nbsp;孔知军将登楼所见绘制成卷,名《南康八境图》。苏轼曾按此图咏诗八章并题序一篇。后苏轼被贬岭南,途径赣州时登临此台,遍览八境,深感前作八境诗未能道其万一,乃补后序一篇。从此,八境台因苏轼的这前后两序而名闻遐迩。<br></p><p><br></p> &nbsp; &nbsp; &nbsp; &nbsp;八境台位于赣州老城东北角章江和贡江的交汇处。这两条分别发源于南岭和武夷山的大江,仿佛两条巨龙,从崇山峻岭之中奔腾而来,过峡谷,越险滩,穿过千峦万壑,在赣州的土地上,终于放慢了脚步,化身为波光粼粼的两条缎带,绕着赣州老城静静地流淌着,终于在城东北的龟尾处合二为一,谓为赣江,从此一路北上,奔向长江。上图江中宛如一串项链的绿色小洲,便是两江的分界(左章江,右贡江,前方大桥则是赣江大桥)。 <p>&nbsp; &nbsp; &nbsp; &nbsp;赣州至今仍然留存的古建有西津门、北门、八境台、涌金门、建春门……而连接这些楼台城门的,就是这道北宋古城墙了。<br>&nbsp; &nbsp; &nbsp; &nbsp;与国内其余四大古城墙相比,赣州古城墙的历史更为久远:夯土城墙始于东晋,北宋嘉祐年间孔子第46代孙孔宗翰为解除城市水患,首次将土筑城墙改为了坚固的砖石城墙。赣州至今仍完好保留着自北宋沿袭至今的3664米砖石城墙。这段记载着赣州千百年来历史变迁的城墙,也成为了赣州人民引以为豪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p> &nbsp; &nbsp; &nbsp; &nbsp;就在距离建春门不远的城墙下,我偶遇了一位大约60来岁的赣州大叔。这位祖籍汕头的大叔,从小在赣州出生、长大。在他的心目中,赣州物产富饶、历史悠久,山好水好空气好、既文明又干净,其他任何城市,再好也比不过赣州好。大叔的讲述,虽显夸张,但他对家乡的这种自豪和热爱,却让我深深地感动。一座城市,能让她的市民如此热爱,必定有她独特的魅力。<br><br> &nbsp; &nbsp; &nbsp; &nbsp; 秋日的赣州,古朴而宁静。一道依江而筑的城墙,将墙内的红尘和墙外的空灵,隔成了两个世界。墙内的一侧,是日渐繁华现代的都市。千百年来,人世的悲喜、朝代的兴衰,一幕幕在墙内上演;墙外的另一侧,章江和贡江则千年不变地日夜流淌。古今多少事,皆随这亘古不断、绵延不绝的流水,一去不复返了。<br><br> &nbsp; &nbsp; &nbsp; &nbsp; 就在这个阳光灿烂的秋日,我独自一人,墙上墙下,墙下墙上,一遍又一遍来回往返着,仿佛就在跨越千年的时空中不断地穿梭。由于不是节假日,城墙上游客很少,这使得我能保有一份闲情逸致,在城墙上慢慢地行走、细细地探寻,期待寻找一份与古人不期而遇的惊喜。我真的找到了——<br><br> <p>&nbsp; &nbsp; &nbsp; &nbsp;</p><p>&nbsp; &nbsp; &nbsp;&nbsp;</p> &nbsp; &nbsp; &nbsp; &nbsp;先是在蒋经国先生故居背后城墙的地面上,我无意中发现了一块,然后是几块地砖上,都刻有相同的文字:“ 熊绍谢前瑶店茅”。一路向八境台的方向走去,在垛墙上又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烧有文字的墙砖,以蒋先生旧居附近最多最集中。有的记载着年代,如“光绪戍寅年重修城砖”、“同治壬申年重修城砖”、“公元2000年”,从万历,乾隆、同治、光绪年间,直至二十一世纪,留下了不同年代赣州人民对城墙修缮和加固的印记;有的有如百家姓,如“小甲詹邦太”、“曾宏春造赣城砖”、“钟起春造赣城砖”、“钟起相造赣城砖”、“钟武福造赣城砖”等,这些应该是墙砖制作者、督造者的名号了。砖上的文字少则四五字,多则二十几字;有的由于年代久远,文字已经模糊不清,难以辨认;有的则奇迹般地历久弥新。这些文字,让赣州的历史瞬间在眼前鲜活起来。<br>&nbsp; &nbsp; &nbsp; &nbsp;回头查了度娘,才知道这些砖有个共同的名字——铭文砖。赣州古城墙上的铭文砖种类和数量之多,在全国都属罕见。今日,无意中被我寻见,也算是我与赣州古城墙之间一种特别的缘分吧。刚故去不久的先母姓钟,而我看到的砖墙上留下的古人姓氏,也以钟姓最多。这是巧合,还是冥冥之中母亲的指引?<br> &nbsp; &nbsp; &nbsp; &nbsp;来赣州前,得知赣州有个“灶儿巷”,比起其他地方的“特色古镇”,不太一样。寻去一看,果然是迥异的两个世界。她安安静静地栖身在市井街巷之间,若不是这个毫不起眼的小石牌坊提醒,你都不会注意到这条小巷的存在: &nbsp; &nbsp; &nbsp; &nbsp;轻轻走进这条不长的幽静小巷,你会发现,小巷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那么的整洁有序,没有一点缺漏,也没有一丝多余。尤为令人吃惊的是,小巷地面整个全是由鹅卵石和麻石铺就,在这个钢筋水泥和柏油的世界,不知它是怎样完好无损、神奇地保留下来的。 &nbsp; &nbsp; &nbsp; &nbsp;在这个无所事事的下午,我就这么一步一步、缓缓走进了这条整洁、幽深的小巷。走着走着,就走回了小时候家门口的“太一街”。每一步,都像是走进了时光的深处;每一步,都加载着满满的童年记忆:此刻走在太一街上的我,正背着书包从小街这头的七小(我的启蒙小学),急切的回到小街另一头的家;家里,白发的奶奶已打开炉火,正准备着全家的晚餐,淡淡的饭菜香味飘过来,那是奶奶的呼唤……<br>(所以,我发现自己这趟来赣州,不像是新来乍到的观光,反倒像是归家怀旧寻找乡愁。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br> &nbsp; &nbsp; &nbsp; &nbsp;赣州的老城改造来得晚,因此灶儿巷还保留了昔日的原汁原味,完全不似其它城市老街那种无处不在、熙熙攘攘的商业气息。目前小巷正处于征收改建阶段,老住户已基本搬迁殆尽,这户门口晾晒着的香肠和肉皮,也算是小巷中难得一见的烟火气了。但愿正在酝酿改造的灶儿巷,能采取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不再步别处古街的后尘,还它当年质朴宁静的模样,多些人间烟火,而少些商业市侩。<br><br> &nbsp; &nbsp; &nbsp; &nbsp;灶儿巷的中段,还保留着一所保育院。看了蒋经国先生旧居内的展览介绍,方知这是蒋方良女士当年创办的“江西省第二保育院”。在那个积贫积弱的年代,保育院可谓是穷苦孩子奢侈的避难所和温柔乡。作为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保安司令的夫人,蒋女士也算是尽几之力,造福一方了吧。<br>(不知是不是因为这段历史的缘故,现在的赣州,仍将幼儿园称作保育院。这在今天的中国,如果不是唯一,恐怕也是极少的了。) &nbsp; &nbsp; &nbsp; &nbsp;就这么漫无目的地边走边看,边看边走,忽然就闻到了阵阵的桂花香。闻香寻去,发现了这间已经废弃的老旅馆。破败不堪的门扉,锈迹斑斑的铁锁,挡住了行人的脚步和视线,却挡不住小院内的花香袭人。 &nbsp; &nbsp; &nbsp; &nbsp; 穿过灶儿巷,在古老的街巷中徜徉,仿佛就在时光中迷失了。 <p>&nbsp;</p><p><br></p><p>&nbsp; &nbsp; &nbsp; &nbsp;这时一座巍峨的古城门,猝不及防地猛然闯入了眼帘中。这就是始建于汉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的建春门。<br></p> &nbsp; &nbsp; &nbsp; &nbsp;穿越建春门外,便是一江清澈的贡水。已是将近傍晚时分,城墙脚下早已散去熙熙攘攘的游客。沿江边石栏走了不过十米许,一条浮桥出现在眼前。 &nbsp; &nbsp; &nbsp; &nbsp;记得小时候,离家不远的渌江河中,也曾有过这么一条浮桥。在模糊的记忆中,渌水也是这么清,桥也那么长(虽然理智告诉我,渌江的江面不及贡江的一半宽),而桥上往来的行人,戏耍的孩童,还有在这慵懒的午后悠闲晒着太阳的老人,也都和眼前一模一样。可惜不知什么时候,渌江上童年的浮桥仿佛一夜之间就消失不见了。而此之后的半生,我再也没有机会见到孩童时的浮桥。没想到,今日的重逢,竟是在赣州。<br>&nbsp; &nbsp; &nbsp; &nbsp;眼前的景象,因此变得亲切起来。小心翼翼,一步一步走上了古老的浮桥。江风渐渐吹起,脚下的木船随着江涛上下起伏,桥面的木板因为相互挤压而发出了吱吱嘎嘎的声音,仿佛在唱一支古老的歌谣。这支歌,在贡水之上,一唱就是800年…… <p>&nbsp; &nbsp; &nbsp; &nbsp;<br>&nbsp; &nbsp; &nbsp; &nbsp;此后在赣州的两天,每天总忍不住要来浮桥看一看,走一走,任湿润的江风轻轻拂过我的发梢,抚摸我的肌肤;感受轻浪温柔地托起浮桥,像母亲的双臂轻晃着摇篮;倾听着浮桥的古老童谣,恍惚中又回到了童年:那时,爷爷奶奶还健在,爸爸妈妈正年轻,而年幼的我,尚不知人间痛苦、人世艰辛……<br><br><br></p> (以上,是一位女文中的无病呻吟;而下面,便是身为一名理工女的思考了:一座在贡江上存在了800多年的浮桥,也即意味千百年来,贡江与赣江和章江之间是不通航的。水路,作为古代最便捷的交通出行方式,何以在贡江上被轻易地放弃呢?是浮桥建造者的疏忽?还是有意为之?建春门内数百年的繁华,是否全因了这座浮桥的存在?……) &nbsp; &nbsp; &nbsp; &nbsp;如果说,郁孤台、古城墙、八境台、古浮桥、老街、名人旧居,这些是看得见的“古迹“(虽然历朝历代经过多次修缮或重建,最新的重建也不过区区三十多年),那么,深埋在赣州城地下的水利工程福寿沟,就是隐身的”奇迹“了。 &nbsp; &nbsp; &nbsp; &nbsp;福寿沟的建造,源于被当今赣州人民尊为“四贤“之一的刘彝。刘彝是福建长乐人,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任虔州(今赣州)知州。三面临水的虔州,每遇洪水暴涨,江水就倒灌进城内,造成内涝。为消除虔州水患,刘知州主持修建了这一罕见的成熟、精密的古代城市排水系统,其设计之精巧,连今人也自叹不如。福寿沟巧妙地根据街道布局和地形特点,采取分区排水的原则,建成了两个排水干道系统,因为两条沟的走向形似篆体的"福"和"寿"二字,故名"福寿沟"。虽经历了900多年的风雨,至今仍完好畅通,并继续作为赣州居民日常排放污水的主要通道。我想,”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八个字,用在刘知州身上,是再妥帖不过了吧。<br><br> &nbsp; &nbsp; &nbsp; &nbsp;一直没闹明白刘知州是因为修建了福寿沟而被后人誉为水利专家,还是因为本身就精通水利,所以才被派往虔州来治水。不过这都没有关系,重要的是福寿沟至今仍在造福赣州人民。而它的精妙设计,也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当我前往高铁站快要离开赣州时,那位看似普普通通的出租车司机,以无比的自豪感为我介绍福寿沟的语气和神态,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刘知州为赣州的子孙后代们留下的,是怎样宝贵的一笔财富啊。哪怕它看不见摸不着,可却实实在在被当地百姓一代一代地感知,并深受其惠。<br> &nbsp; &nbsp; &nbsp; &nbsp;榕树,是赣州的市树,市内随处可见百年以上的古榕。眼下老城墙脚下的这棵便是了。夕阳已斜,给巨大的树冠披上了一层金晖。江风轻拂,树叶微微舞动,发出不轻易让人听见的细语。不知怎的,脑海中就蹦出了薛涛的那句“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假若薛涛生活在现在这个时代,她一生的命运应该完全不同吧。——可是,真的会有不同吗? <p>&nbsp; &nbsp;&nbsp;</p> &nbsp; &nbsp;而这棵生长在两江合流处的榕树,已有着290岁的树龄。独坐江边沉思的我,一抬头,就这么和这株290岁的古树不期而遇了。<br> &nbsp; &nbsp; &nbsp; &nbsp;290个春秋,这世间该发生了多少沧桑巨变:无论是洪水滔天、狂风肆虐、烈日干旱、硝烟四起,抑或是风和日丽、繁花似锦、现世安稳,岁月静好。这290年来,皇天后土,天道轮回,早已换了人间,而这棵古榕,却只是静静地立在贡江边,笑看人间沧桑变幻,世事浮沉。也许,这棵古榕早已修炼成精了吧?怪不得这树下有人摆了香案,树上有人系了红绳,这是祈求古榕保一方平安呢。<br>(前些天看到庄兄推荐的一篇文章,说是国外有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是有智慧的。其实,这一点,我们中国的先民们不是早就认识到了吗?不然那些“槐树精“、”柳树精“什么的,又是从何而来呢?)<br><br> (这三棵榕树站立的姿态,的确证明了植物智慧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