霾石焕彩

羊群之牧

<p> 霾石焕彩</p><p><br></p><p> 作者:杨群修(羊群之牧)</p><p><br></p><p> 说实在话,如果在几年前,你若和我谈论国画石,我并没有多大的兴趣。</p><p> 我认识国画石应该有一二十年了,那是我一个亲戚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一块小孩作业本般大小的国画石,随随便便地镶嵌在一个木框里,他家客厅侧面有一面大白墙,上面敲着一颗钉子,这幅小小的石头画就略有些歪斜地挂在上面,视觉上墙宽画小,自然就会使人感觉它形象不佳,很有些猥琐,当然不会让人产生出美感来。</p><p><br></p><p> 也是在好些年前一个清明节的前几天,儿子带了他的三个朋友回家,那三个友人和我寒暄毕,儿子介绍其中一个姓胡的文弱高个,其貌不扬,祖籍是武宣县黄茆镇的,就是人们把国画石从沉睡了亿万年中挖掘出来的那个地方。在聊天中知道,他父亲在他还在襁褓之中,就客逝异乡,因此他已经不知道自己在武宣是否还有族亲。他在商界拼搏多年,小有家资,每到清明,只见旁人碌碌回老家寄托乡思,求祖宗保佑,他却无缘拜祖,虽然不拜祖宗,却事业有小成,是不是祖宗可怜他父亲去世得早,特别青睐于他? 一众人戏说他的财运是命中带来,不靠拜祭祖宗。</p><p><br></p><p> 一行人来到我家之前,路过距武宣十公里的二塘波贯村,那里有很多家国画石加工厂,老胡看中了一块,那石老板开价二万元,这胡先生还了个一万八千元的价,砍了两千,他那有点怯怯的眼光里好像占了人家多大便宜似的,期待地看着石头老板的眼睛,不曾想那石老板很痛快地答应了,立即成交付款打包,前后不过几分钟,交易成功,把旁边一起来的另外三人看得目瞪口呆,都在心里头狠狠拍了下大腿,射向老胡的目光里仿佛都说道: “嗨,你个老胡,你大胆地砍他一半价嘛”!</p><p><br></p><p> 来到我家,坐下喝茶,三个同伴还埋怨不迭,说他在这个石头的产地买石头,就像在番薯地边买番薯,半卖半送的,这个价钱买贵了,一万或者八千块钱甚至五千就能够拿下了。老胡却说,买东西和男女之间的感情是一样的,说不清也道不明,讲的是一个“缘”,只要看对眼了,虽然小贵一些,但买无妨。那国画石放在车上,我家门前大马路正好是红绿灯旁,不便停车,车子停在二百米之外的一个单位里,到他们离开,我也没见过那石头,但是一万八千块钱买块石头,我也与儿子和那两个客人一样不以为然,觉得贵了些,因为我心里老是有我亲戚那块悬于墙上的国画石猥琐的阴影,总认为这顽石不值钱。</p><p><br></p><p> 一年后,儿子有一次打电话回来,说完家事说杂事,说到在桂林他那个朋友老胡开的旅游品店里,也经营有我们武宣的国画石,还蛮受顾客青睐的。儿子还说,有一天他去老胡的店,正好看到一个顾客软缠硬磨费尽口舌用了老半天功夫,才以十多倍的价格买了老胡在波贯买的那块一万八的国画石,店员包装那石头的时候,看这个瘦老胡那神情,感觉这个价他还真有点舍不得卖。我们父子俩也在电话里感叹这个老胡,运气好之外,还独具慧眼,石中知宝。已经过去好几年了,那块国画石现在应该更加价值不菲了。那次我和我儿子通了电话以后,国画石的形象无形中在我心里攀升了一格,不过亲戚那石块猥琐的影子虽然淡了一点,但是还是没有抹去,没办法,先入为君,那感觉驻入了心底,很难抹去。</p><p><br></p><p> 今年的丰收节(秋分)过了没几天,武宣首届国画石文化艺术节召开,会场的两边搭着棚子,里面除了摆放着国画石展品之外,还有国画石做的笔筒烟灰缸之类的工艺品,虽然各有特色,依我拙眼,大都也属平常。工作人员给我介绍说精品都在酒店的大厅里,于是我就信步走了进去。</p><p><br></p><p> 一走进大厅右侧的客厅改做的展厅里,满目琳琅的国画石迎面而来,精雕细刻的底座衬托着雅致的石头,质地玉润,画面古朴而自天成,色虽五彩而取自天然,艳丽却不媚世俗,画风或泼墨或细描,尽在似与不似之间,抽象思维或写意风格,融汇石里,画透洪荒,疑为女娲补天而遗石于此。每一块石画皆耐人寻味,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果然尽是精品,躬下身来,细细端详品味,似乎每一幅画里都有古人吟着诗,从国画石里翩翩而来。</p><p><br></p><p> 刘禹锡长袍飘飘率先从一幅波光粼粼的河边芦苇荡里有一条小路的国画石中走了过来,抚须吟道 :</p><p>“芦苇晚风起,</p><p>秋江鳞甲生。</p><p>残霞忽变色,</p><p>游雁有徐声。”</p><p> 司空曙不甘落后,也肩担着钓竿卷着裤腿一脚泥巴从一块叫《夜钓归来》的石头侧身而出,朗声吟诵他的诗 :</p><p>“钓罢归来不系船,</p><p>江村月落正堪眠。</p><p>纵然一夜风吹去,</p><p>只在芦花浅水边”。</p><p> 王勃不知道来了没来,一尊画石却蕴藏着他的名句 :</p><p>“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p><p> 一生喜欢热闹的苏东坡虽然是宋人,也来和他的唐朝的前辈凑热闹了,他那名篇 :</p><p>“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也赫然泼墨于武宣国画石上。</p><p><br></p><p> 大厅里面,有一面四幅国画石屏风,高宽皆约一米八,鹤立于大厅之中,每一幅都各具特色。</p><p> 左边一幅 : 残荷浅映,翠鸟候渔,风摇苇花晖落日,唧唧老虫悲秋凉。</p><p> 往右过来一幅 : 紫气东来,灵湖松籁,水底嬉鱼逐浪出,骑牛童笛吹晨牧。</p><p> 再右一幅 : 八仙天池碧波漾,亭阁隐约,似听天乐鼓宇空,张仙倒骑蹇驴去,打翻葫芦,仙湖尚存遗酒香。</p><p> 最后一幅却是 : 百崖峡谷自天来,飞瀑倾泻,落潭淙淙,溢水成溪穿岩缝,壑深流长奔途远!</p><p> 一旁的工作人员看我欣赏得陶醉,介绍说,这四块屏风用名贵木材为座,仅底座就价值不菲。国画石经亿万年地壳运动,各种元素互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融合,层层叠叠蕴藏于地下,到现在开采,也是一层层剥离,入厂加工,画面切割下来以横幅为常见,像这四块屏风那么高的国画石而且诗情画意斐然其上实属罕见,而且屏风两面均可以欣赏,风格各异。这套屏风乃是当地一位集书、画、文和摄影于一身的文化人所珍藏,据说此翁用了十数年心血才配全这一套,实属不易。</p><p><br></p><p> 欣赏至此,我家亲戚那块蒙蔽于我心头多年的“国画石”的阴霾一扫而去,看着前面一尊尊生于混沌,彩绘依稀,任思绪驰骋的国画石,我也不由诗兴勃发,且题一首用心镌刻于石上,攀附上面前贤的骥尾,只当狗尾续貂吧 :</p><p><br></p><p>霜白覆秋枫,</p><p>残叶稀稀红;</p><p>宿鸟惊飞起,</p><p>声迴古寺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