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幼儿园10个孩子9个咳?避开这4大护理误区,孩子少受罪(转给家长)</h3><h3><br></h3><h3>每年秋冬换季,很多孩子都会反复咳嗽,甚至一个月都不见好。看到孩子咳得那么痛苦,家长都要急坏了!可越着急,越不能乱了阵脚。</h3><h3>这些幼儿咳嗽的护理误区,家长一定要避免。</h3><h3>误区1:一咳嗽就吃止咳药</h3> <h3>看着孩子咳嗽太受罪,家长总想着赶紧吃止咳药,把咳嗽“压”下去。</h3><h3>这种心情可以理解,但是这种做法并不科学。</h3><h3>首先要弄清孩子咳嗽的原因,有可能是感冒受凉,也有可能是支气管炎或者过敏性咳嗽。</h3><h3>只有在确定孩子咳嗽的真正原因之后,才能有针对性的治理。</h3><h3>要知道,咳嗽本身并不完全是坏事。</h3><h3>呼吸系统在保护身体不受异物侵犯时,会通过咳嗽排出废物。</h3><h3>如果一咳嗽,就给孩子吃止咳药,反而可能加重孩子的病情。</h3><h3>很多止咳药都含有镇咳成分“可待因”,这种成分虽然止咳很管用,但有成瘾性的风险。</h3><h3>2018年9月6日,国药监局官网发布: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禁用含可待因感冒药。</h3><h3>所以,家长一定要慎重给孩子服药。</h3><h3>误区2:多加衣服好得快</h3> <h3>孩子一咳嗽,家长就以为是受凉了,赶紧给孩子加衣服。</h3><h3>如果孩子得的是热感冒导致的肺热咳嗽,给孩子捂得太厚,反而会让体内的热气散不出去,加重孩子的不适。</h3><h3>所以,家长一定先分清楚孩子得的是风寒咳嗽还是风热咳嗽。</h3><h3>两者的区别是:</h3><h3>风寒咳嗽症状是舌苔白色,咽痒,有痰但不黄,也没有咽喉红肿的情况。</h3><h3>风热咳嗽症状是舌苔黄色,痰黄黏稠,鼻流浊涕,咽喉红肿。</h3><h3>误区3:不能活动,只能静养</h3><h3><br></h3> <h3>孩子生病后,需要静养一段时间。</h3><h3>不要做剧烈运动(会加重支气管扩张,咳嗽会更厉害)。</h3><h3>也不要去人员密集的商场、游乐场等地方,容易交叉感染,病情加重。</h3><h3>但不是说一咳嗽,孩子就只能闷在家里,不能外出活动,也不能去幼儿园。</h3><h3>浑浊的空气会对孩子的呼吸道产生刺激,要经常通风,有助于空气流通,减少咳嗽。</h3><h3>在天气晴朗、空气质量较好的日子里,可以让孩子做做适当的户外运动(比如散步),对孩子的身体恢复也有好处。</h3><h3>误区4:病好了,马上补一补</h3> <h3>明明咳嗽都快好了,怎么一夜之间又反复了?</h3><h3>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多半是忌口没有做好。</h3><h3>很多家长都清楚“鱼生火、肉生痰”,咳嗽期间,一定要让孩子忌口。</h3><h3>不能吃糖,不能吃油炸食品,不能吃太多鸡鸭鱼肉。</h3><h3>长时间的忌口,不光对孩子是种考验,对家长来说也不容易。</h3><h3>往往在咳嗽马上痊愈的时候,家长顶不住孩子的软磨硬泡,一心软给孩子吃了蛋糕、饼干或者糖果等不易消化的食物;</h3><h3>或者看到孩子生病,消瘦了不少,就想着赶紧给孩子补一补。</h3><h3>吃下去的大鱼大肉,反而增加了肠胃的负担。</h3><h3>导致功亏一篑,咳嗽又反复了。</h3><h3>咳嗽期间,一定要做好忌口,等到痊愈一周后,再慢慢恢复正常饮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