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font color="#010101">图片 : 白丁(华为P30手机拍摄)</font></h3><h3><font color="#010101">文字 : 白丁</font></h3> <h3> 在感受了瑞典的古典与现代、饱览了挪威的自然与和谐,领略了丹麦的阳光与宁静,欣赏了芬兰的简洁与诗意,目睹了爱沙尼亚的震撼与神奇,2019年7月12日傍晚时分,带着我们这一代人对前苏联的不解之缘,终于踏上了圣彼得堡这块神秘的土地,去寻找儿时的记忆,去看看岁月的沧桑是否让当年这个蜚声世界的战斗民族、这个曾经的苏联老大哥、这个社会主义阵营的旗帜换色、蜕变、还是……?</h3><h3>就这样,带着好奇,正式开启了俄罗斯双城游行程。</h3> <h3>▲圣彼得堡市,位于俄罗斯西北部,波罗的海沿岸,涅瓦河口,是俄罗斯中央直属市,列宁格勒州的首府,是世界上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中位置最北的一个又被称为俄罗斯的“北方首都”。</h3><h3>圣彼得堡始建于1703年,曾是沙俄时代的首都,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市名是彼得大帝为纪念耶稣的弟子圣徒彼得而命名。圣彼得堡曾有过两次更名,1924年为纪念列宁曾更名为列宁格勒(格勒是俄语城的意思),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颁布法令宣布恢复原名“圣彼得堡”。</h3><h3>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第二大城市,面积1439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606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00多万,是俄罗斯通往欧洲的窗口,在俄罗斯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整座城市由40多个岛屿组成,市内水道纵横,800多座桥梁把各个岛屿连接贯通,有北方威尼斯之称。</h3> <h3>▲圣彼得堡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城市建筑精致而壮观,沙俄时期的建筑保存完好,多数都保留了当年建城时的原貌,楼房外墙几乎都有浮雕,大街上、公园里随处可见人物雕塑,特别是老城区,尽管只是三至五层的小楼房,但每一座楼房的建筑风格千姿百态,虽遭受二战的严重毁坏,战后却严格按照原貌重建,圣彼得堡人就是如此真实的把它最原始的一面呈现给世人,让各国游客称道。</h3> <h3>▲圣彼得堡地处北极圈附近,气温偏低,常年晴朗天气很少,极昼极夜现象明显,每年的6月22日是白天最长的一天,夜里只有一两个小时,而12月22日又是白天最短的一天,只有中午11点多到下午13点多钟。圣彼得堡夏天多雨,冬天多雪,气温最低零下四十多度,最深的雪足足有20米高。</h3> <h3>▲圣彼得堡的母亲河——“涅瓦河”</h3><h3>涅瓦河源自拉多加湖,自西向东流至芬兰湾。涅瓦河全长74公里,其中有28公里从圣彼得堡城中穿城而过,被誉为圣彼得堡的母亲河,是圣彼得堡市的灵魂。</h3><h3>涅瓦河上桥梁遍布,50多条运河在城中纵横交错,将城市分割为42座岛屿,又用423座千姿百态的桥梁将城市连接成一体,故圣彼得堡又有“千桥之城”“桥梁博物馆”之称。</h3><h3>涅瓦河水深平均达33米,十分便利大型客货轮进入城市。</h3><h3>涅瓦河上的开桥是圣彼得堡一大景观。河上的桥梁是定时打开的,每当凌晨一点至五点,涅瓦河上的九座桥梁按照上下游依次打开,每座桥打开时间相隔20——30分钟,让那些来往于涅瓦河上的大型船只通过,据说场面非常壮观。</h3> <h3>▲格里博耶多夫运河</h3><h3>格里博耶多夫运河是圣彼得堡中心街区一条著名的运河。1793年开挖并修筑了花岗岩河堤,运河两岸古典风格的建筑鳞次栉比,且清澈见底的运河上布有21座迷人的无名小桥,简直美翻了。</h3> <h3>▲俄罗斯的宗教主要为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凡是进入东正教堂,女士必须戴头巾、男士必须脱帽才能进入;</h3><h3>俄罗斯忌讳数字13, 喜欢数字7,认为7象征幸福和成功,送礼喜欢用单数,认为双数不吉利;</h3> <h3><font color="#010101">▲俄罗斯人工作态度严谨认真,对人友善,有求必应,不求回报,他们丝毫不会客套,属于外冷内热,看起来古板、严肃,严重缺乏亲和力,几乎很难看到所谓的微笑服务。在圣彼得堡,我们乘坐的大巴车司机干脆是一个甩手掌柜,所有的行李都是游客自己摆放和提取,不像北欧司机那么善良与谦卑。</font></h3> <h3>▲在俄罗斯,常常会看到四五个乐手组成的小型乐队在景点前演奏,只要是看见中国游客走过来,立马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民族乐曲《茉莉花》,此时你会觉得无比亲切,不由自主地掏出口袋的卢布,以表谢意。</h3> <h3>▲夏宫</h3><h3>夏宫又称“彼得宫”。它位于芬兰湾南岸的森林中,距圣彼得堡市约30公里,占地近千公顷,由瑞士人梅尼克•特列吉尼设计。夏宫呈扇形展开,典型的巴洛克风格,金光闪闪的镀金穹顶、黄白相间的楼宇、金色绝美的雕塑、阶梯状的喷泉和行云流水般的瀑布,这里曾经是历代沙皇的消暑行宫,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喷泉园林。</h3><h3>夏宫始建于1714年,竣工于1723年,宫殿豪华壮观 ,被誉为“俄罗斯的凡尔赛宫”。夏宫在二战中,曾遭到德国军队的破坏,希特勒原打算在夏宫举行新年胜利庆祝会,此举激怒了苏联当局,斯大林为阻止德国人的庆祝活动,下令炸毁这座宫殿,二战后重新修复,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h3><h3>据说建造这座宫殿时,彼得大帝亲自设计和筹划(保留下来彼得大帝设计的规划图纸达十几幅之多),他还亲自参与了喷泉的设计,要求喷泉不能用人工动能,而是依山筑坝蓄水,利用天然压差,使喷泉自动喷水。三百年来,夏宫喷泉从春夏到秋冬,只要不结冰,众多的喷泉同时朝天喷发,最高的水柱可达20多米,源源不断,蔚为壮观。</h3> <h3>▲夏宫花园</h3><h3>夏宫花园分为两部分,即以绿化和建筑为主的上花园以及以喷泉为主的下花园。</h3><h3>宫殿门前的广场下面即为喷泉区,整座喷泉位于夏宫的中轴线上,中间是一条河,沿河两旁是茂密的森林,顺河而下约一公里处有一个出海口,便是波光粼粼的芬兰湾,这在世界上的皇家园林中也是罕见的。</h3> <h3>▲隆姆松喷泉</h3><h3>夏宫最吸引游客眼球的是下花园的隆姆松喷泉。</h3><h3>喷泉群有造型惟妙惟肖的金色雕像316座,浮雕29座和150个小雕像,有64个喷泉、2000多个喷柱及两座梯形瀑布,夏宫也因此被称为“喷泉之都”“喷泉王国”。较为著名的有“金字塔喷泉”、“太阳喷泉”、“亚当喷泉”和“夏娃喷泉”。</h3><h3>每天上午十点,随着一曲激昂的交响乐,夏宫喷泉瞬间水柱冲天而起、水花四溅,水雾迷蒙,喷泉两侧的镀金雕像,在美轮美奂的光影中栩栩如生,层层跌落的泉水沿着大理石阶梯,形成两道瀑布,绝对的高雅艺术享受。</h3> <h3>▲在喷泉水池的中央,矗立着高3米、重5吨的大力士与狮子搏斗的雕像,被大力士掰开的雄狮口中吐出20多米高的水柱,如梦似幻 !</h3> <h3>▲“伊萨基辅”大教堂</h3><h3>伊萨基辅大教堂是圣彼得堡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与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堂和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花之圣母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圆顶教堂。</h3><h3>伊萨基辅大教堂,坐落在市中心伊萨基辅广场与十二月党人广场交汇处。1818年,沙皇亚历山大一世下令建造这座巨大的新古典主义建筑,1858年完工,整个建造工程历时40年,用工44万人,使用黄金400公斤,仅外部5个圆顶镀金就耗费100公斤,教堂圆顶自落成以来没有重新镀金,至今仍然流光溢彩。教堂高101.5米,圆顶直径26米,整座教堂可以同时容纳1.4万人朝圣。教堂的四周由112根高17米、重114吨的整块花岗岩圆柱环绕,巨大的花岗岩石柱托起雕花的墙体。建筑外部采用大量雕塑装饰,教堂四面的门廊上方以及顶端都是圣徒和天使雕像的浮雕。教堂内部用有色大理石、孔雀石、青金石等材料装饰,主祭坛圣像壁镶嵌着65幅圣像,教堂内壁及穹顶覆盖着150幅壁画和马赛克镶嵌的画,整座大厅富丽堂皇。</h3><h3>二战期间,伊萨基辅大教堂受到了严重破坏,至今大理石圆柱上的弹痕依稀可见。</h3><h3>伊萨基辅大教堂的地位不容小窥,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在圣彼得堡的路线中就包括伊萨基辅大教堂。</h3> <h3>▲“十二月党人”广场</h3><h3>“十二月党人”广场又称参政院广场,与伊萨基辅广场仅咫尺之遥,位于涅瓦河南岸,伊萨基辅广场北面,东面是海军总部大厦,西面是参政院大厦(今俄罗斯联邦宪法法院)。</h3><h3>“十二月党人”是俄罗斯一批贵族热血青年,受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于1825年12月,发动试图推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的武装起义,遭到失败后而被镇压和流放。由于事发十二月,故称十二月党人。1925年,苏联政府为了纪念在一百年前俄罗斯出现的反奴隶制度的贵族热血青年,把这片广场命名为“十二月党人”广场。</h3> <h3>▲彼得大帝青铜骑士雕像</h3><h3>矗立在涅瓦河畔十二月党人广场上的彼得大帝青铜骑士雕像,也称彼得大帝纪念碑,是法国雕塑家法尔科奈1872年的作品,堪称世界雕塑艺术的杰作。彼得大帝头戴桂冠,骑在前蹄腾起的骏马上、马蹄踩踏着代表邪恶势力的毒蛇(瑞典的图腾是蛇),象征着打败了瑞典,彼得大帝目视前方、策马扬鞭、指点江山,代表着他冲破重重阻力,把俄罗斯带向繁荣,雕像也因此成为圣彼得堡这座城市的标志。</h3><h3>整座青铜雕像高5米,重20吨,雕像是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了证明她是彼得大帝正统的继承人,下令修建了这座彼得大帝青铜骑士雕像。青铜雕像的底座,是从芬兰湾找到的一块花岗岩巨石,重40吨,用滚木拉了整整一年才运送到此广场,底座上面刻着“献给彼得一世”,落款是叶卡捷琳娜二世,1782年夏。</h3><h3>这座青铜雕像同时也震撼着诗人普希金,由此写下了不朽诗篇《青铜骑士》。</h3> <h3>▲“米哈伊尔”城堡</h3><h3>位于广场东南一侧的米哈伊尔城堡,是叶卡捷琳娜二世的儿子保罗一世的寝宫,由于他生性多疑,觉得住在冬宫不安全,专门在此建造并以他的守护神“米哈伊尔”天使命名。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在城堡仅居住了143天,就被自己的近臣勒死在城堡中,据说还是得到他亲生儿子亚历山大一世的默许。</h3> <h3>▲冬宫广场</h3><h3>冬宫广场是圣彼得堡的中心广场,整个广场都被沙俄时代既有高度又有广度且非常庞大、豪华的建筑群包围着,是圣彼得堡的地标之一。</h3><h3>广场上的绝大多数建筑其实都是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建筑师、用不同风格建造的,但四周的建筑却非常和谐地交融在一起,丝毫不影响冬宫广场所呈现出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其气魄和规模让人震撼。</h3><h3>站在广场中央,抬头仰视巨大的亚历山大纪念柱,南看旧俄国总参谋部大厦,北望冬宫,瞬间能体会到俄罗斯战斗民族的精神底气。</h3> <h3>▲亚历山大纪念柱</h3><h3>冬宫广场耸立着的亚历山大纪念柱,是1812年为纪念亚历山大一世率领俄军战胜拿破仑而建。</h3><h3>纪念柱用整块花岗石制成,高47.5米,直径为4米,重600吨,如此巨大的石柱,无须任何支撑,仅凭自身重量屹立于基石上。纪念柱的顶端是手持十字架、脚踩一条蛇的天使雕像,其寓意象征着俄法之战击败拿破仑取得胜利的告白 ! 基座的四面刻有歌颂战争胜利的各式精美浮雕,成为冬宫广场标志性建筑。</h3> <h3>▲旧俄国总参谋部大楼</h3><h3>冬宫广场南侧的帝国风格的总参谋部大楼,是建筑家罗西于1829年设计建成,它和冬宫的建筑和谐地融为一体。大楼黄白相间呈半弧形状,其中心为双重凯旋门。这个双重凯旋门就是电影里所看到的,武装起义的战士就是从这里攻入冬宫的。</h3> <h3>▲海军总部大楼</h3><h3>冬宫广场的西面是海军总部大楼,兴建于1806年——1823年,由扎哈罗夫设计,远远就能看到这座帝国风格大厦的镀金尖塔,高耸的尖塔顶部是金色的船形风向标,它是圣彼得堡最显眼的地标之一。</h3> <h3>▲冬宫</h3><h3>冬宫坐落在圣彼得堡宫殿广场上,原为俄国沙皇的皇宫,是俄罗斯帝国灿烂文化的缩影,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由意大利著名的建筑师拉斯特雷利设计,初建于1754——1762年间,属于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四周圆柱林立,房顶矗立着100多尊金色雕像和造型各异的花瓶。宫殿长约230米,宽140米,高22米,成封闭式长方形,占地约9万平方米,宫殿共有三层,建筑面积超过4.6万平方米,淡绿色的墙壁、白色圆柱和金色雕塑群,让冬宫更具神秘色彩。整个宫殿拥有1057间厅室、117级阶梯、1886扇门,1945页窗户、飞檐总长近2公里。每个房间藏品的用途各有截然不同的主题,房间的吊灯和壁画以及柱子上的雕刻,甚至连地板上的图案都被建筑师赋予了时代意义。</h3><h3>冬宫其命运多舛,1837年一场大火将其焚毁,1838——1839年重建,二战又遭战火破坏,战后又再度修复。</h3><h3>冬宫最早是俄罗斯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在位时的私人官邸,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专门从柏林购进伦勃朗、鲁本斯等人的名画225幅,存放在冬宫新建的“艾尔米塔什”隐宫。十月革命后的1922年,圣彼得堡成立了国立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成为博物馆的一部分。圣彼得堡的艾尔米塔什博物馆与巴黎的卢浮宫、伦敦的大英博物馆、纽约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列为世界四大博物馆,拥有世界上最美丽的艺术藏品,包括史前文化、古埃及艺术以及欧洲油画和雕刻装饰艺术品270万件。</h3> <p>▲冬宫以海量瑰宝的收藏而闻名天下。</p><p>冬宫有多个主题大厅,诸如 : 彼得大厅、徽章大厅、荣誉大厅、元帅大厅、达芬奇大厅、水晶大厅……,每个大厅都富丽堂皇且各具特色。</p><p>冬宫的藏品数量浩瀚,有藏品270万件,对外开放的展厅和陈列室约400间,共收藏1.5万幅名家绘画、1.2万件雕塑、60万幅线条画作品、100多万枚硬币和证章以及22.4万件实用艺术品,包括瓷器、金银制品、古代家具、宝石与象牙工艺品等,据说若想逐个看完博物馆五座大楼所开放的350间展厅,行程有22.9公里长,如果每件藏品花一分钟观看,那冬宫270余万件藏品就需要五年时间才能看完。从这个侧面也呈现出当年俄罗斯帝国雄厚的国力、至高无上的权势和极度的奢华。</p><p>舍不得在这里按下快门,是怕惊扰了这些艺术品的沉睡,也为自己留下一个再来的借口。</p> <h3>▲“约旦楼梯”</h3><h3>著名的巴洛克风格的“约旦楼梯”也称“使节楼梯”,金光灿灿的楼梯占据了几乎整个冬宫三层楼高度,通常各国使节须经此楼梯登上二楼等候沙皇召见。</h3><h3>另外,每年的1月9日,沙皇一家由此楼梯下楼,参加涅瓦河上为皇室准备的耶稣受洗礼。</h3> <h3>▲彼得大厅(又称圣乔治厅)</h3><h3>彼得大厅是冬宫最大的厅,也称为小金銮殿,是为纪念俄罗斯帝国创建者彼得大帝而建,沙俄时期重要庆典仪式都在此举行。</h3><h3>在彼得大厅皇座上,是沙俄时代皇室标志的双头鹰,大厅正面有一个穹顶壁龛,下方是彼得大帝的皇座,整个大厅装饰奢华,墙面镶着金丝绒,汇集了国徽、皇冠、荣誉花环和彼得大帝名字首字母组成的花型图案,其中一幅地图便是用4.5万颗彩石镶嵌而成,只是感觉偌大的彼得大厅里所摆放的彼得大帝的宝座显得不够大气。</h3> <h3>▲叶卡捷琳娜二世婚前及晚年的肖像。</h3><h3>叶卡捷琳娜二世原名索非亚•腓特烈•奥古斯特,是出生于德国没落贵族家庭的公主。</h3><h3>在俄罗斯帝国历史上,只有两个皇帝获得了“大帝”称号, 即俄罗斯帝国奠基人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能与彼得大帝齐名的只有叶卡捷琳娜二世女皇。</h3><h3>这位俄国女皇叶卡捷琳娜原为德国一公爵之女,14岁随母亲约翰娜•伊丽莎白来到俄国,1745年,在一场政治婚姻中嫁给了俄国女皇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的外甥彼得三世费奥多罗维奇。1762年6月28日,叶卡捷琳娜二世在宫廷政变中废黜彼得三世,并登上皇位,由于叶卡捷琳娜已皈依俄国东正教,便顺理成章成为俄国王位的继承人。</h3><h3>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统治时间持续了近35年,整个十八世纪后半期的俄罗斯就是她的历史活动舞台。她对外两次同土耳其作战,三次参加瓜分波兰,把克里木汗国并入俄国,并打通黑海出海口,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俄罗斯帝国。进入叶卡捷琳娜时代,俄罗斯跨进了世界列强行列,并因积极干预欧洲事务被称作“欧洲宪兵”。俄罗斯在十九世纪的强势,很大程度得益于叶卡捷琳娜时代奠定的基础。</h3> <h3>▲叶卡捷琳娜二世马赛克像</h3><h3>冬宫的法国厅有一幅艺术珍品——叶卡捷琳娜二世马赛克像,如果不作交代,估计没有几人能看出来,这是用一个个小小的马赛克拼接而成的画像。</h3> <h3>▲冬宫的镇馆之宝——金孔雀钟</h3><h3>冬宫的花园厅里摆放着一个纯金打造的珍品——孔雀钟。该钟是叶卡捷琳娜二世最有权势却其貌不扬的情人波捷姆金公爵,为了表达对女皇的爱情,于1780年专门找到英国著名钟表设计师詹姆•科克斯,设计并制作了这件纯金的孔雀钟作为礼物送给女皇,由于该钟的机械部分极其复杂,直到1792年才安装成功。目前此钟已运行了200多年,依然可以正常运转,每隔15分钟响一次铃,每个整点都会报时,待公鸡打鸣、松鼠跳跃、猫头鹰晃动时孔雀则自动开屏。</h3> <h3>▲油画《持花圣母》</h3><h3>在达芬奇绘画藏品大厅,有两幅达芬奇的油画,据说意大利巨匠达芬奇的存世油画全世界仅十四幅,而其中的两幅真迹《持花圣母》和《圣母丽达》就在冬宫,可见冬宫藏品的不同凡响。</h3><h3>沙皇叶卡捷琳娜二世十分喜欢收藏,经常以高出数倍的价格秒杀欧洲其他皇室竞买者,抢购她所钟爱的各国油画等艺术品,当女皇以高价购得两幅达芬奇的《持花圣母》《圣母丽达》之后,立即命人在冬宫专门辟出一块场地布置达芬奇绘画作品室,这两幅达芬奇的油画自然成了冬宫当之无愧的镇馆之宝。</h3><h3>《持花圣母》创作于1478年左右(当时达芬奇只有26岁),被视为达芬奇创作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圣母玛利亚怀抱圣婴,面带微笑,玛利亚手持一朵小花与坐在膝上的耶稣逗乐,此刻的圣母和圣婴远离了神性,演绎着人性的温情,与达芬奇先前所画的严肃、呆板的圣母画像有很大的改变,画中的圣母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感。</h3> <h3>▲“圣母丽达”</h3><h3>《圣母丽达》是达芬奇1490年前后创作的,也是达芬奇10幅传世作品之一。</h3><h3>画中的圣母正在为耶稣哺乳,端庄秀美的圣母怀抱圣婴,安详地凝视着正在吸奶的耶稣,脸上露出温馨的微笑,其画面和谐靓丽,构图巧妙精致,整个画面呈现出圣洁的光辉,这幅画当仁不让的成为冬宫最受人喜爱的镇馆之宝。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无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圣母怀中的小耶稣的眼睛始终都是看着你的。</h3> <h3>▲拉斐尔名画《偷窥》</h3><h3>拉斐尔•桑西(1483——1520年)是意大利杰出的画家,与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并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的三杰,是最年轻的一位。。</h3><h3>《偷窥》作品表现的是一个富家小姐爱上了平民男子,但女方家并不同意,于是派仆人去卧室偷窥缠绵的二人。有趣的是,男主角的左腿似乎是多余的,据说当时画家画完了才发现只有三条腿,那条暗色的腿是后补上去的,像是第三者插足,正是因为有了这条多余的腿,此画因错误而出名成为名画。</h3> <h3>▲拉斐尔的油画《圣家族》(由于油画前人头攒动无法拍全,此图片选自于网络,感谢原作者)</h3><h3>油画描绘的是一个圣经故事。传说约翰原本和圣母玛利亚订婚了,当玛利亚怀孕后,天使却对玛利亚说 : 你生下的将是上帝耶和华的儿子。这个儿子不是别人,正是耶稣。</h3> <h3>▲伦勃朗的《浪子回头》</h3><h3>这是伦勃朗完成于1660年的作品,也是冬宫的珍品之一(由于展厅灯光折射在画面上造成反光,导致画面拍摄效果不佳)。</h3> <h3>▲《花神》</h3><h3>冬宫是收藏伦勃朗作品最齐全的博物馆,《花神》是伦勃朗以自己的爱妻莎士基亚为原型创作的,创作于1634年。</h3> <h3>▲《达娜厄》油画</h3><h3>《达娜厄》是西方油画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取材于希腊神话,伦勃朗1636年的作品。1985年6月15日,此画被人泼上了硫酸,画布上的油彩溶解起泡,艰难的修复工作长达十二年之久,自此,冬宫便不准游客带液体饮料。这幅画同样是冬宫博物馆的珍品之一。</h3> <h3>▲《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h3><h3>这是巨匠米开朗基罗最后的雕塑,是尚未被打磨的石坯雕塑作品《蜷缩成一团的小男孩》,无可争议地成为冬宫的镇馆之宝之一。</h3> <h3>▲古埃及石棺和木乃伊。</h3><h3>这也是冬宫的镇馆之宝之一。</h3> <p>▲长廊内的雕塑比比皆是,每一幅作品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各自的不凡,其线条的优美,神态的逼真,无一不让你为之赞叹。</p> <h3>▲“科雷万”大花盘</h3><h3>著名的科雷万大花盘是一个椭圆形的高脚花盘,高2.5米、长4.5米、宽3米,重达19吨,是由俄国建筑师阿布拉姆•梅利尼科夫设计、取材为乌拉尔碧玉、由阿尔泰地区的科雷万工厂耗时12年打磨而成。由于它庞大的体积和重量,运送至圣彼得堡还颇费周折,先用160匹马拉的车将它从阿尔泰运到乌拉尔,再用平底大驳船沿水路运抵圣彼得堡,因托盘太大根本无法搬进冬宫,无奈只得先摆放好,然后再专门为其盖展厅,这也创下一段神奇。</h3> <h3>▲孔雀石花瓶</h3><h3>从“大使台阶”拾阶而上便一眼就可以看到这个制作精美华贵的孔雀石花瓶。虽然俄罗斯盛产孔雀石,而冬宫收藏的这个巨大的、重达2吨多的孔雀石花瓶却不多见,堪称孔雀石中的极品。</h3> <h3>▲精美绝伦的人体雕塑座钟</h3> <h3>▲用各种宝石、绿松石、琥珀、蜜蜡装饰的餐桌</h3> <h3>▲马赛克圆桌</h3><h3>这张马赛克拼制的圆桌出自于意大利工匠之手,工艺精湛让人膛目结舌,圆桌图案讲述的是古罗马的神话故事,人物形象生动,如同真人一般。</h3> <h3>▲彰显帝国之霸气的“拉斐尔长廊”</h3><h3>1775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参观了梵蒂冈的拉斐尔长廊,极为喜爱,决定在冬宫复制,便购买了拉斐尔及学生于1516年至1518年绘制的巨型壁画拓本,并临摹在画布上。因工程浩大,历时11年时间,直到1792年才将临摹的壁画装修于墙面上,完成了拉斐尔长廊的修建。</h3><h3>拉斐尔长廊是一条结构繁琐的长廊,长廊顶部是由一个个连续的半穹顶连接而成,上面绘有圣经题材的油画共52幅,整个长廊的壁画均取材于圣经,从上帝创作人类一直到耶稣的晚餐,完整地绘成了精致无比的壁画,构成了拉斐尔所绘圣经故事油画的汇集,由此成为冬宫最美的长廊。</h3><h3>如今,梵蒂冈的真迹,因岁月摧残已慢慢损毁,而冬宫的拉斐尔长廊,则依然展示着她的不朽的风采。</h3> <h3>▲徽章大厅</h3><h3>徽章大厅的设计彰显俄罗斯战斗民族风格,整个大厅的设计都是以赞颂祖国为主题。。</h3><h3>徽章大厅建于19世纪30年代,是俄国宣布国家法令以及皇室举行隆重接见仪式和皇室举行晚宴的地方。整座大厅的圆柱和二层围栏均饰有黄金,金光灿灿。大厅正面两边各有两位执旗的古代士兵,所执旗杆上纹有当时各省的省徽,除此之外,在水晶吊灯上也刻着各省省徽,故称为徽章大厅。</h3> <h3>▲十二圆柱大厅</h3><h3>十二圆柱大厅原名“希腊——伊特鲁里亚厅”,其内部装饰风格仿造古希腊罗马神庙建筑风格,并以两排每排十二根铁灰色爱奥尼圆柱划分出三个空间。展厅主要展示古罗马二至三世纪的雕塑和陶瓶。</h3> <h3>▲军事博物馆</h3> <h3>▲彼得保罗要塞</h3><h3>在俄罗斯人心目中,彼得保罗要塞是圣彼得堡的发祥地,莫斯科是俄罗斯的心脏,圣彼得堡是俄罗斯的灵魂,而彼得保罗要塞则是圣彼得堡的摇篮。</h3><h3>彼得保罗要塞坐落在市中心风景如画的涅瓦河右岸的一个近似于椭圆形的小岛上,岛上的六棱形的城堡即彼得保罗要塞。</h3><h3>要塞建于1703年,传说当年彼得大帝在北方战争中击败瑞典后,为了巩固胜利成果,抵御外部进攻,在巡视兔子岛时突然停下来,觉得这里水宽湍急,并扼守着从芬兰湾进入涅瓦河的入口,是天然屏障,随即铲下两块地皮摆成十字架说 : 在这里建要塞。</h3><h3>要塞历经21年建成,建成后的要塞呈六棱形,城堡高12米,城墙厚2.4——4米,沿涅瓦河的一面长700米。要塞的名称是彼得大帝以圣徒彼得的名字命名,彼得保罗要塞虽小,它即见证了俄罗斯历史的许多重大事件,也是圣彼得堡市的前身和摇篮,而且曾经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钱币的印制。</h3> <h3>▲圣彼得保罗大教堂</h3><h3>圣彼得保罗大教堂是要塞中最高的建筑物。在要塞建成后不久,彼得大帝下令在此修建圣彼得堡的第一座教堂——彼得保罗大教堂。</h3><h3>教堂原为木质结构,1712年——1733年,在原地改建为石质的大教堂。教堂外观庄严肃穆,最为壮观的当属直指云霄的尖顶钟楼。该钟楼高达122米,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一直都是全城最高的建筑物。钟楼顶部是一个手持十字架的天使,伸展双翼的天使塑像高3.8米,背负着高6.4米的十字架,金光闪闪的尖顶直刺苍穹。三百多年来,天使用她那宽阔的翅膀护佑着这座城市,尤其是在卫国战争期间,天使同这座城市一道,经历了被德国法西斯围困的900多个日日夜夜,忠于职守地履行着守护城市的神圣使命。</h3><h3>这所教堂如今安葬着俄罗斯历代沙皇的灵柩和十月革命后被苏维埃政府处决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的遗骸,这些遗骸是在七十多年后的1998年7月17日,根据俄罗斯总统叶利钦的命令,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全家的遗骸才被隆重安葬在彼得保罗要塞教堂中。</h3> <h3>▲灰白色的阿芙乐尔号轻型巡洋舰打造于1900年,建成于1903年,舰长124米,宽16.8米,拥有44门大炮,排水量约6730吨,最高时速每小时19海里。这艘舰艇是十月革命的象征,在中国广为流传的“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h3><h3>阿芙乐尔意为“黎明”或“曙光”,在古罗马神话中是指“司晨的女神”。</h3> <h3>▲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经历了三次革命和四场战争,因参加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而闻名于世。正是这艘巡洋舰,打响了列宁十月革命的第一声炮响,目前它作为十月革命的纪念舰永久性停泊在涅瓦河畔,并成为海军博物馆供游客参观,博物馆除了军舰本身外,还有500余件与该舰光荣历史有关的文件和物品。</h3> <h3>▲在阿芙乐尔号巡洋舰舰首,那门152毫米口径的舰首炮格外引人注目,炮下方的一块铜牌上写着 : “十月革命时,攻击冬宫的炮弹就是从这门主炮发出的”。</h3> <h3>▲斯莫尔尼宫</h3><h3>兴建于1806年的斯莫尔尼宫,正面长300米,两翼各伸出40米,与右侧的斯莫尔尼修道院(原为女子贵族学校)合称斯莫尔尼建筑群。</h3><h3>斯莫尔尼宫现在是圣彼得堡市政府办公楼。</h3> <h3>▲1917年十月革命期间,这里曾作为十月革命的司令部,1917年11月7日,列宁在斯莫尔尼宫发表了对俄国公民的号召书,宣布一切政权归苏维埃。在纪念十月革命胜利十周年的1927年,为纪念列宁这位让前苏联强大成世界第二位超级大国的缔造者,在这里安放了列宁的雕像。</h3> <h3>▲斯莫尔尼教堂内的装饰堪称优雅华贵</h3> <h3>▲狮身人面像</h3><h3>在涅瓦河畔,有一座狮身人面像,是埃及国王送给圣彼得堡的礼物。这座狮身人面像没有胡子,据说是埃及军官在押送狮身人面像到俄罗斯之后,认为胡须是权力的象征,不能留给俄罗斯人,于是用枪托把狮身人面像的胡须打掉。</h3><h3>狮身人面像静静地伫立在涅瓦河畔,已成为圣彼得堡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h3> <h3>▲列宾美院</h3><h3>被称为世界四大美院之一的列宾美院,是以俄罗斯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名字命名。</h3> <h3>▲滴血大教堂</h3><h3>位于格里鲍耶陀夫运河边的“滴血大教堂”,是圣彼得堡最有名的教堂,又称“基督复活教堂”。</h3><h3>公元1883年3月1日,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坐马车准备去签署启动俄罗斯君主立宪政改进程的法令,途径格里鲍耶陀夫运河时,遭到激进份子的袭击受伤致死。其儿子沙皇亚历山大三世下令,在其父遇刺的地方修建一座最好的教堂,以此来祭奠其父亚历山大二世对俄国所作的贡献。</h3><h3>滴血大教堂修建历时24年,于1907年8月19日才正式竣工。这座典型的东正教教堂造型独特、色彩丰富、气势不凡,教堂外观就像一座童话里的城堡,巨大的教堂顶部镶嵌着许多大小不一、颜色各异的“洋葱头”圆顶,美轮美奂,犹如一团火焰在运河边肆意燃烧。</h3> <h3>▲教堂内到处都是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壁画,这些画面都是用马赛克镶嵌而成,据说整个教堂用了7500平方米的马赛克,它们被拼贴成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故事,一遍遍地向游客娓娓道来……。</h3> <h3>▲教堂内,当年沙皇遇害区域被原封不动地保留下来,并且安有从彼得大帝到亚历山大三世的俄国历代沙皇的陵墓,一些大公也附葬于此。</h3> <h3>▲喀山大教堂</h3><h3>被称为涅瓦大街璀璨明珠的喀山大教堂,位于涅瓦大街南侧,是专为存放俄罗斯东正教的重要圣物——“喀山圣母像”而建造,并因此而得名。</h3><h3>教堂始建于1801年,教堂以古罗马圣彼得堡教堂为原本,历经十年建成,其中也遇到不少困难,根据东正教教规,圣堂正门必须面朝东方,于是,设计师在教堂北面一侧竖立了94根科林斯式廊柱,形成一个半圆形长柱回廊,高达70余米的教堂圆顶从柱廊的后面露出,这样既凸显整座教堂宏伟壮观,又规避了圣门朝向问题,堪称遗世杰作。</h3> <h3>▲喀山圣母像</h3><h3>喀山圣母像是俄罗斯东正教的最高圣像,代表着圣母玛利亚作为喀山市的主保圣人。1579年,一个女孩在喀山城的一个废墟中,发现了这幅被俄罗斯东正教徒视为俄罗斯守护神的“圣母”画像。这幅画像颇具灵应,曾多次帮助俄罗斯军队击败侵略者,在俄罗斯人心目中拥有无可替代的地位。虔诚的信徒们每天都排着长队膜拜圣像。</h3> <h3>▲库图佐夫元帅铜像</h3><h3>矗立在喀山大教堂廊柱前铜像,是为纪念俄军大元帅库图佐夫所立。</h3><h3>喀山大教堂之所以著名,除了有被俄罗斯东正教教徒视为保护神的“喀山圣母像”外,与1812年的俄法战争不无关系。据说俄法战争的当年,俄军仅有15万人,而拿破仑统帅的法军有60万人之多,交战前,俄军统帅库图佐夫来到喀山大教堂叩拜“喀山圣母像”,并虔诚地请教教堂大主教,主教若有所思地告诉他今年俄罗斯的冬天会异常寒冷。库图佐夫按照主教的预测与提示,主动放弃了对莫斯科的防守,并将莫斯科全城的房子付之一炬,全部烧毁。拿破仑轻松地占领了莫斯科,却无处居住,将士们只能住帐篷,此时莫斯科的温度已经下降到零下45℃,法军冻死、冻伤不计其数,无奈只得撤军,库图佐夫乘机追杀,法军大败,故喀山大教堂被认为是俄罗斯最灵验的教堂。</h3> <h3>▲涅瓦大街</h3><h3>涅瓦大街是由彼得大帝亲自设计,全长6.7公里,于1710年成型,是圣彼得堡最热闹最繁华的街道,聚集了该市最大的书店、食品店、最大的百货商店和最昂贵的购物中心。</h3><h3>涅瓦大街最早是为造船厂运送物资而在沼泽中开辟的一条道路。由于当时的法律规定,所有新建的建筑高度不能超过冬宫,从而形成了最整齐划一的街道,1776年被正式命名为“涅夫斯基”大道。</h3><h3>涅瓦大街的建筑色彩多样,以黄白色居多,各具特色的教堂、名人故居以及历史遗迹比比皆是,走在涅瓦大街上,就像走进了历史的画卷,宽广的街道,悠久的建筑,陈旧的楼房,历史感浓郁,故事感十足,使之成为游客趋之若鹜的著名大街。</h3> <h3>▲位于涅瓦大街与莫依卡的相交处,有一座著名的咖啡馆,1837年1月27日,普希金正是从这里喝完最后一杯咖啡,直奔决斗地点。</h3> <h3>▲涅瓦大街还是个信仰包容的地方,在这条大街上,天主教、东正教、新教、荷兰教、亚美尼亚教共处一地 相安无事。</h3> <h3>▲涅瓦大街斯达尼亚地铁站,一幢漂亮的、罗马式古典二层小楼。</h3> <h3>▲罗斯特拉灯塔柱</h3><h3>建于1810年,由建筑家托姆•朵•托蒙设计的罗斯特拉红色灯塔柱,高32米,是专门为进出港的船只导航而设的灯塔。在灯塔柱的底座上有4座5米高的雕像,据说它表示俄罗斯的4条伟大的河流(涅瓦河、伏尔加河、沃尔霍夫河、第聂伯河),如今灯塔柱不再是航海者和夜晚装卸工的灯塔,柱子顶端的油灯只有在重大节日时才被点亮。</h3> <h3>▲圣彼得堡体育馆</h3><h3>承办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部分赛事的圣彼得堡体育馆(又名克雷斯托夫斯基体育馆),坐落在涅瓦河畔波罗的海芬兰湾的源头处,是由日本设计师黑川纪章设计,2007年动工,2017年3年13日完成,外形酷似飞船,是一座现代化的体育馆,七层楼高的建筑物高56.6米,可容纳68000名观众。</h3> <h3>▲夕阳下,像利剑直刺苍穹的俄罗斯石油天然气总部办公大楼熠熠生辉</h3> <h3>▲圣彼得堡火车站又称“列宁格勒火车站”。</h3><h3>俄罗斯火车站通常是用终点命名,就这么简单,到哪个站就进哪个火车站,坐错火车的几率为零。</h3><h3>我们的行程是7月13日晚上从圣彼得堡乘火车去莫斯科。这是一趟夕发朝至的全软卧火车,四人一间,火车票是实名制,上车没有乘务员检票。领队再三叮嘱 : 火车上虽没有强盗但有小偷,睡觉前一定要把车厢门关好。开车后乘务员会在车厢内核对护照,所有人都由领队统一付给乘务员一定数额的小费,否则喝不到开水是常态,还极有可能勾结小偷共同作案,简直让人闻后毛骨悚然。好在夜行车一站到底,次日清晨六点多钟平安抵达莫斯科。</h3> <h3>▲难怪人们都说 : 没有去过圣彼得堡就不算是真正到过俄罗斯 ! 果真如此 !</h3><h3>圣彼得堡,作为俄罗斯第二大城市,被普希金誉为“通往欧洲的窗口”,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帝都,一个彼得大帝用梦想建造的杰作,一座曾经是“十月革命”的摇篮,一个承载着复兴之路的战斗民族,一座大气且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仅仅只有两天时间,便让我切身体会到这座城市的不朽与神奇 !</h3><h3>再见 ! 圣彼得堡 ! 有机会一定再来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