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离开泸定县,我们要去距离五十多公里的磨西古镇。公路左边是大渡河。</h3> <h3>快到磨西古镇的路上,远处已看到雪山峰,蓝天如洗啊,银色的雪峰分外清晰。</h3> <h3>磨西古镇现在是彝、藏、羌、汉的文化旅游小镇。从成都开车过来大半天就可以到。镇上可以参观红军长征时的磨西会议旧址,红军总部旧址,毛泽东曾经住过的旧址。</h3> <h3>站在镇子的街上,西边的贡嘎雪山原来那么的近,似乎就在跟前。</h3><h3><br></h3> <h3>这里属于海螺沟国家森林大景区。我们要去其中燕子沟的红石滩景区。</h3> <h3>秋色让山林披上了彩色衣裳。</h3> <h3>游人不多,天气好得不得了,我们心情大好!</h3> <h3>从这条小路走进一片原始森林,富含负离子的空气吸进肺里,感觉如此轻松愉悦。</h3> <h3>哈哈,看到河沟却不见河水,只有“滚滚而来”的红石头!</h3> <h3>红石滩延绵20公里,河滩现在是枯水期,红石头占满大半个河谷。这些大小形态各异的石头,向阳面都被一种橘红色的苔藓铺盖着,它们在雪山,蓝天的衬映下瑰丽奇艳。只有这里特有的地理环境气候才能出现这种奇观。</h3><h3><br></h3> <h3>是谁的大手笔,把红色颜料涂抹在这满满一沟的石头上,这是大自然的佳作!</h3> <h3><br></h3><h3>10月29日住磨西古镇。</h3><h3>古镇有个含硫磺的“神汤温泉”,这里介绍说,红军伤病员也曾在这里泡洗过温泉,硫磺温泉对治疗皮肤病有神效。</h3> <h3>早上离开磨西古镇,回头再看浓云薄雾中的雪山。</h3> <h3>公路还是跟着大渡河并肩而行。</h3> <h3>不久就来到了安顺场。</h3><h3>红四团在飞夺泸定桥前,红一团先在这里强渡了大渡河。</h3> <h3>大渡河河水湍急,险滩密布,当年太平天国的石达开就在安顺场这里被清军围困全军覆没。红军可不是当年的石达开,红一团一营十七名勇士在当地船工的帮助下,用两条翘头船冒着敌人枪林炮雨,硬是撕开了老蒋在大渡河防守中的一个缺口。</h3><h3>这是翘头船的复制品。</h3> <h3>这是渡口</h3> <h3>河床很宽,现在是枯水期,裸露出的鹅卵石铺满在河床。我们下到河床走了好一段才到河水边。</h3> <h3>大渡河对岸就是这样的陡峭。</h3> <h3>离开安顺场如果继续南行就是冕宁和西昌了,那一带都是红四团走过的地方,我们时间有限,驾车从这里开始往东,回程路上去赤水市,参观红军一渡赤水的丙安,两河口,土城。</h3><h3>这条河就是赤水河。</h3><h3>10月30日住赤水市。</h3> <h3>往前不远就到丙安古镇了。</h3> <h3>“丙安古镇”四个红色大字,刻写在石岩上。</h3> <h3>过了这条索桥,狭长的古镇紧靠山体。</h3><h3>原来历史上的丙安是个千年古镇,自古以来是川盐入黔,水陆盐道上的一个集散地。</h3> <h3>当年的盐道,和驿站逐渐形成了一个热闹的商贾小镇。</h3> <h3>古寨门</h3> <h3>石柱子和木桩支撑着的一所屋子脚下还有红军标语。</h3> <h3>进了寨门,沿着葫芦街再往前走就是红一军团军团部旧址,今天的陈列馆。</h3> <h3>小瀑布旁边还看到原渡口,现在已不用了。</h3> <h3>这个石阶通到渡口。</h3> <h3>两岸和满山都是竹子,红军过河时用竹子扎竹筏,搭浮桥。</h3> <h3>参观完丙安镇渡口,公路离开了赤水河,逐渐转入山路,这里群山逶迤,眼及之处,除了山还是山。</h3> <h3>青杠坡战斗就发生在这里。一场殊死鏖战红军伤亡严重。</h3> <h3>青杠坡战斗红军烈士纪念碑。</h3><h3><br></h3> <h3>中午在土城吃饭,河对岸就是土城,这里离丙安很近。土城也是红军与敌军激烈鏖战地方。</h3> <h3>又看到了赤水河,前面目标茅台镇。</h3> <h3>进茅台镇的道路双车道,一边是峭壁一边是赤水河。数多的大货车来来往往,总是造成塞车。开始我们以为是拉的建筑材料,接近茅台镇了,空气中飘着一阵阵的酒香味,我们想这些车都是拉着酒吗?</h3> <h3>10月31日住茅台镇</h3><h3>茅台镇“1915广场”,纪念茅台酒在1915年的国际博览会上得名酒金牌。</h3> <h3>河对面是红军烈士纪念碑,陈列馆,三渡赤水渡口原址。</h3> <h3>茅台镇是在赤水河两岸顺山坡而建,小山城规模。夜晚灯光亮起,两岸璀璨。</h3> <h3>后面是茅台镇的另一岸。</h3> <h3>茅台镇除了茅台酒集团,还有一千多家民营酒厂酒坊,酒香飘满城真不是夸张的,早上一出房门酒香扑鼻,空气中大概除了氧气就是酒香气了吧。</h3> <h3>有朋友带我们到他家的酒坊品酒。太不胜酒力,才尝了三小杯就要醉、醉了……</h3> <h3>11月1日住铜仁印江县。</h3><h3>想在回广州途中顺便去贵州著名的梵净山玩玩,谁知因为第二天天气下雨不停,只好放弃了。</h3> <h3>11月2日住湖南邵阳</h3><h3>往湖南芷江的国道旁边又见一新修的红军烈士陵园。</h3> <h3>雨中参观芷江“抗日胜利受降址”</h3><h3>湖南芷江,老爷子在解放初期曾在这里参加剿匪工作有三四年。</h3> <h3>10月3日从邵阳回广州。今天又见晴朗好天,路边乡村的田园风光真美!</h3><h3>这次十二天的自驾行程按计划顺利完成。能和家人一起,重走一段父辈走过的长征路,能亲眼看到并重温了那些记载在红军长征史上的,曾听父亲讲述过的地方和战斗过的场景,有一种感受是我在过去任何一次旅行中都没有的。这种感受很深很长,会在我们心里永远留存。</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