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江西井冈山,革命历史辉煌,自然风光绚烂,红绿辉映,是全国著名的革命圣地和5A级旅游景区。</h3><h3>上世纪二十年代末,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来到这里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从这里走向胜利。</h3><h3>近年来,井冈山围绕“红色最红、绿色最绿、脱贫最好”的目标,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崛起”,在今年正式实现脱贫摘帽。<br></h3> <h3>如今井冈山,遗址遍布,己成为人们陶冶情操、振奋精神的生动课堂。</h3><h3>我有幸参加市委党校举办天长市科级干部进修班(第三期)的为期10天的学习,并在11.4—11.9赴革命圣地井冈山学习,接受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情感的震撼。<br></h3> <h3>
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精心安排了丰富的教学课程,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场景教学、互动教学,让学员从多角度、多层面学习井冈山精神。<br></h3> <h3>开班首场由井冈山干部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明荆讲授《弘扬井冈山精神 争做新时代先锋》。</h3> <h3>现场教学: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h3><h3><br></h3> <h3>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是茨坪中心景区新辟的主要革命人文景观。它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
陵园于1987年始建,同年10月建成并开放参观游览。1997年10月,由邓小平题字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落成剪彩。</h3><h3>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br></h3> <h3>进入园内,首先由老师现场讲解在井冈山战争时期英勇牺牲的烈士事迹。</h3> <h3>重温入党誓词</h3> <h3>走进纪念大厅,毛泽东手书“死难烈士万岁”的烫金大字展现眼前。我们全体学员向所牺牲的烈士三鞠躬,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仰,献上花圈,留下我们对革命烈士的敬意。<br></h3> <h3>井冈山烈士陵园纪念堂大厅,四周墙面嵌刻的是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牺牲的烈士英名录。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包括周边县市范围的烈士名录,共有15744位。 也就是说,有名烈士有15744人,而在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两年零四个月里,总共牺牲的烈士超过四万人,绝大多数先烈没有留下姓名。在吊唁大厅中有一块汉白玉的无字碑,就是为三万名左右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烈士立的一块无名碑,以示人们对无名先烈的深切怀念。<br></h3> <h3>茨坪革命旧址群位于井冈山挹翠湖岸边,是1927年毛泽东同志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抵达井冈山茨坪后的旧居。</h3> <h3>毛泽东当年的餐桌。</h3> <h3>毛泽东的卧室</h3> <h3>随处可见:一批批、一阵阵来到井冈山统一穿上红军服的队伍,接受“体验红军生活、感悟井冈精神”的红色文化教育之旅。</h3> <h3>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庄重而雄伟,是中国第一个地方性革命史类博物馆,主要担负井冈山革命斗争历史陈列展览、宣传井冈山精神、管理保护井冈山革命纪念地旧居遗址等职责。<br></h3> <h3>这里全面地记录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到1930年期间的整个过程。<br></h3> <h3>黄洋界:位距井冈山茨坪镇17公里,是人文和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景区。</h3> <h3>黄洋界炮台:“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h3> <h3>横碑上正面刻着金色的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h3><h3>这首词是毛泽东同志为赞扬黄洋界保卫战的取得胜利而写的。<br></h3><h3>横碑的背面由朱德题写的”黄洋界”三个烫金大字。</h3><h3><br></h3> <h3>黄洋界保卫战取得胜利的哨口:当年红军在井冈山设有五大哨口,分别控制了井冈山的五条道路,其中黄洋界哨口最关键。敌我力量虽如此悬殊,但井冈军民凭险抵抗,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h3> <h3>黄洋界山顶海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br></h3> <h3>站在黄洋界山峰极目远眺:五百里井冈山尽收眼底。</h3> <h3>九十年后的今天,我们重走朱毛红军挑粮的山间险峻小道,体验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率先垂范,难苦奋斗、坚定信念的革命品质。</h3> <h3>送红军粮途中休息的地方。</h3> <h3>被誉为“天然氧吧”的井冈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据介绍,保护区内森林覆盖率高达86%以上,每立方厘米空气中含负氧离子数超过8万个。<br></h3> <h3>井冈山是红色根据地,到处充满了红色:路边的红火炬路灯,墙上镶嵌的红五星,街中挂的红灯笼,杉树上插的红国旗,杜鹃山上的红杜鹃,草坪上盛开的炮仗红———</h3> <h3>茨坪是井冈山风景区的中心镇区,是一个花园小镇,清新美丽,绿荫层染,依山而建,鳞次栉比,高低错落,掩映在湖光山色、绿树花丛之中。<br></h3> <h3>小井红军医院。</h3> <h3>当年红军官兵们纷纷将平时发的伙食尾子捐献出来,军民们自己动手,就地取材,投入到红军医院的建设中。在小井建成了这所杉木皮盖的屋面、全木质结构、上下两层共32间的红军医院住院部,取名"红光医院”。</h3> <h3>现场教学:毛泽东、朱德等在大井的旧居</h3><h3>大小五井所指的是井冈山上的五个村庄——大井、小井、中井、上井和下井。井冈群山层层环抱着五个村庄,其形状如一口口井,因此而得名。这里是当年毛泽东等一代伟人和红军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地点之一。大井是五个村庄中最大的一个村子,距茨坪七公里。大井毛泽东旧居就座落在大井村中央,1927年毛泽东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大井村时,便居住在此。</h3> <h3>通过解说员的讲解大家还了解到,在大井朱毛旧居中留有三大历史遗物——残墙、常青树、读书石。<br></h3> <h3>残墙:1929年1月底,红四军主力向赣南进军后,敌人窜入大小五井,大井村的房屋基本上被焚毁,残墙中一个个子弹孔为历史做见证。</h3> <h3>常青树:当年国民党烧毁毛泽东等住房时,房后的柞树和红豆杉两棵大树也同时被烧,但树死心不死,新中国成立后又重新发芽并茁壮成长,因此人们称这两棵树是“常青树”。</h3> <h3>读书石:这是当年毛泽东每天读书时所坐的大石头。</h3> <h3>毛泽东带领红军种植红米稻的农田。<br></h3> <h3>荆竹山位于井冈山西南,距茨坪12公里,因山腰长满山竹,而又以荆竹为多,所以称“荆竹山”,被誉为“世外桃园”、也有井冈山上的“香格里拉”之称。</h3> <h3>体验课:登上荆竹山体验红军战争年代的艰苦历程。两名教官进行体验前的训导。</h3> <h3>位于荆竹山的“雷打石”是当年毛泽东宣布三大纪律遗址,因被雷电击破从山上滚落的巨石而得名。<br></h3><h3>我们队员每人领到一技步枪,登上雷打石,由团长给我们宣布”三大纪律”后准备出发。<br></h3> <h3>在团长的带队下,队员紧随旗手、号手一路向敌军结集的山里出发。</h3> <h3>穿越峡谷、树林、再过溪河,突破封锁线。</h3> <h3>学员演练救治与包扎伤员。</h3> <h3>一路碾转,终于会师,取得胜利。</h3> <h3>晚上,学员观摩大型实景演出《我的红军哥》。该剧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为历史背景,以男主人公红军战士小刘和女主人公井冈山村妹子小华,在井冈山斗争的大环境中的革命经历和心路历程,以及朦胧的爱情萌芽以小刘的牺牲而断送,又以小华参加红军走上长征之路而剧终。<br></h3> <h3>情景教育课:聆听红军后代真情讲述先烈革命故事。</h3> <h3>曾志的长孙石金龙深情讲述了奶奶为了革命工作,舍小家顾大家,毅然坚持在革命斗争第一线。
全国解放后身为党的高级干部的曾志终于找到了在老区的儿孙。但曾志同志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权力而改变孩子的一切,特别是孙子向奶奶提出唯一希望的是能解决“商品粮户口”都未能如愿,而是让他们一直留在老区农村,做普通的农民。<br></h3> <h3>曾志的遗嘱字字句句让人倾服,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她都是在为他人着想,不给亲人朋友添麻烦,将有用器官捐献,不通知亲朋好友,将骨灰抛洒于井冈,与她的战友相伴,省吃俭用的钱全部捐献给国家希望工程。作为一名女红军战士、一名母亲、一名国家高级干部多重角色的她,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让听课的我们感动的无不泪流满面,曾志同志的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念永记于人们心间。<br></h3> <h3>红军造币厂:1928年4月下旬,朱毛两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湘赣两省敌军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频繁的军事“会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根据地军民面临着严重的给养困难。</h3><h3>1928年5月,在王佐的建议和推荐下,红军军部将军民们打土豪和战场上缴获大量的首饰和银器具等,运用“谢氏花边厂”的铸造技术,请谢氏兄弟为师傅,创办了井冈山红军造币厂,王佐是红军造币厂的主要负责人。<br></h3> <h3>牢记初心使命 传承红色基因</h3><h3>短暂的5天时间,学习生活却异常丰富充实。 </h3><h3>令人动容的是,每一处景点都有一批能够讲好“井冈故事”的人。</h3><h3>我们认真聆听、用心记录有关井冈山斗争及井冈山精神,我们将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循着革命先烈的足迹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