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2日,秋高气爽,云淡风轻,在这暖阳相伴的日子里,为了全面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水平,打造有效课堂,促进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经开区九年级语文教师齐聚在赣州市第八中学三楼会议室,开展九年级小说教学研讨活动。 <p> 此次教研活动由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研讨交流三个环节组成。</p> 第一环节教学观摩中,余莉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简洁高效的《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课。余老师由一段红楼经典曲目《枉凝眉》导入,随后细致分析学习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介绍作者。接着给出方法建议,指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概括课文故事情节。余老师通过“笑中看个性”“笑中品主角”“笑中悟主旨”三个环节,准确把握小说人物形象。课堂最后,余老师由课文延伸到名著作品本身,激发了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p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别开生面的语文课堂</font></p><p><br></p>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及时点拨指导学生</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精致优美的课堂板书</font></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ff8a00">参与教师们也都在认真思考</font></h3> <p> 第二环节为赣州市第八中学余新华老师为我们带来的“走进小说天地,看尽人生百态”的小说教学微讲座分享活动。</p><p><br></p> 余新华老师为小说教学提出了以下三方面的建议:(一)教师应在课堂讲解中带领学生了解一些小说知识。如小说体裁概念、小说三要素等。(二)教师自身应熟知中考小说题型。如概括故事情节、揣摩人物形象、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挖掘作品的主题和捕捉精妙的写作技巧等方面。(三)教师在小说教学中应注意:选文与原著相结合、努力提升自身文学素质。 <p> 最后一环节中,余莉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路,总结课堂得失。</p><p><br></p> 来自各校的教师代表积极发言,与我们交流小说教学的感想与建议。<br><br> 第五中学李艳萍老师:余老师上课思路清晰,问题设置突出教学重难点。 蟠龙中学刘全鑫老师:余老师的课堂是“老师有办法,学生有思路”的高效课堂。 湖边中学潘舒春老师:余莉老师的教学设计线索清晰,通过一个“笑”字贯穿全文。 三江中学郑樱楠老师:余老师的课堂提问简洁明了,板书课件相辅相成。 峨眉中学李睿老师:教学内容紧紧扣住单元目标,余老师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纯熟。 厚德学校翁秋香老师:余老师的教学内容中抓住了文本特征,符合中考出题习惯。 第八中学钟登林老师:余老师课前准备充分,在教学设计与时间分配上可更加精细合理。 第五中学袁明老师:小说教学应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养成, 从学生终身发展来看待课堂教学。 湖边中学钟骏华老师:余老师的课堂中对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且重视课堂的一课一得。 <p> 最后,何光玉老师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指出:(一)小说的阅读与小说的教学应区分概念;(二)教小说时,如有说教,便成败笔;(三)小说的意蕴很难摸透,说不清但又能感觉到;(四)作为语文教师,应让学生从一个不高明的读者向高级的、成熟的读者发展。(五)小说教学应让学生立体化、多样化的感受小说魅力;(六)小说教学中应注意,故事叙述层面存在缺陷,应将小说与原著结合起来。</p><p> 何光玉老师也为语文教师进行小说教学提出了以下的宝贵意见:(一)教师应多花心思、多研读文本;(二)教师教学中应多反思,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三)语文教师教学应注重“活水”的传授。</p> 伴随着夕阳的余晖,我们结束了此次教研活动。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语文教学的路还需要更多的交流切磋、相互讨论,让我们期待下一次教研活动的相聚! <p></p><p><br></p><p><br></p><p><br></p><p><br></p><p>何光玉工作室(初中语文•综合)</p><p><br></p> <p>主持人:何光玉</p><p>成员:吴中鸿 巫志伟 袁明 钟小蓉 </p><p> 余新华 冷兴 徐海兰 陈桂英 </p><p> 谢增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