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5月—1928年颜德基参加国民10军第二次北伐战役概况

宇鹏的泡菜坛子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黔军参加北伐的历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来源:摘自《贵州陆军沿革实录》</div> <h1><b>宇鹏按语:</b></h1><i><b>&nbsp; &nbsp; 蒋介石由于面临桂系的逼宫,自己指挥的反攻徐州之战又遭失败,蒋介石急需找一个人当其替罪羊,遂将目标定准王天培,在王天培将要动身入宁之际,其部署恐蒋介石及其左右何应钦、朱绍良等对王天培不利,主张以参谋长傅晋廷代其入京,王天培不听部署意见一意孤行,及至南京就被蒋介石扣押,旋蒋介石下野,何应钦掌权解往杭州蒋伯诚处关押,于9月2日被秘密处决于杭州,年39岁。<br>&nbsp; &nbsp; 1926、1927年这段历史,是颜德基隐居开江,回避蒋介石的历史缘由。其中王维舟从武汉到安徽秘密动员颜德基投靠共产党,被蒋介石追捕,颜德基属下护送王维舟逃离。但王维舟关于这段历史并未有详实说明。可能也是这个时期颜德基回乡,心灰意冷不再参与“革命”的缘由之一。这段历史碎片还不能完全还原颜德基追随孙中山,忠于辛亥革命的全部人生。<br>&nbsp; &nbsp; 颜德基加入王天培桂系军队任教导二师师长,从广西湖南湖北(武汉)第二次北伐战争(与袁世凯旧军阀)一直打到江西安徽山东。<br>&nbsp;这段历史四川军阀史很少描述记载。</b></i> <p><br></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10军北伐纪略</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1节第10军之缘起</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国民革命第10军军长王天培<br>副军长金汉鼎、高冠吾<br>参谋长高冠吾/周源稷<br>参谋处处长雷应楫<br>政治部主任甘凤章<br><b>教导第2师师长颜德基名应纯四川开江广东弁目学校<br>以川军川鄂边防第5路并颜德基部组建而成。</b><p></p><p><b><br></b></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鄂西诸役</b></div><p></p><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8月下旬王天锡第28师击溃新化、宝庆的桂军沈鸿英残部。9月7日王天培入常德。13日第10军军长王天培受任左翼军前敌总指挥,&nbsp;20日杨胜治第29师、王天生第30师经溆浦之烟溪、东平渡沅江至常德、澧州前线同第9军会师。9月28日王天生第30师进攻松滋,协助第9军抄袭沙市。杨胜治第29师、王天生第30师克枝江、宜都。10军直辖之邓浦麟第10路司令唐振铎旅于10月14日克王峰,姚泽澄旅进逼长阳。<br>10月上旬川军杨森率万余众出川东直入鄂西援北军卢金山部组成川鄂联军发起疯狂反扑,击溃彭汉章、王天培两军,上旬连克沙市、松滋,卢金山部于18日克公安,19日再克石首、陆军第8师张福臣第16旅克监利,杨森川军从第9军侧翼切入湖南,于10月19日克华容、南县,&nbsp;20日克津市。第10军各师退守辰溪、靖县。<br>是年12月左翼军总司令袁祖铭进驻常德,将第10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左翼军第3路旋改第2军,以王天培为军长,序列为<br>第2军军长王天培<br>第28师师长王天锡<br>第29师师长杨胜治<br>第30师师长王天生<br>但该番号没有得到广东国民政府的承认。<br>11月张发奎第4军、鲁涤平第2军、朱培德第3军、李宗仁第7军攻克南昌,直系东南支柱孙传芳5省联军遭重创,江西战场告一段落。<br>11月23日蒋介石调唐生智第8军何健第2师、李品仙第3师、第15军刘鼎甲第2师配合王天培、彭汉章肃清鄂西卢金山、杨森部队。<br>第10军沿长江右岸出津市,进攻公安,进逼荆州、沙市。12月2日王天生第30师先锋克于阧湖堤,<br>12月6日发起总攻,8日王天生第30师之肖祖荣第2团、谭毓堃第3团、吴国梁教导师克石首,罗士彬第1团9日克藕池、横堤。9日杨胜治第29师、王天锡第28师出津市克松滋西齐水、崔屋、西斋各要镇,毙敌200。前锋直抵宜都观音桥,10日王天生集结第30师兵力进抵公安,经昼夜激战,攻占黄钟口、申津渡,击溃王都庆暂编陆军第7师阎得胜旅两个营,俘北军官兵七百余人。同日杨胜治第29师、王天锡第28师在潘家垭击溃北军一部后,于11日上午,在炉子岩峡谷与增援松滋的宜都洋溪驻军陆军第18师刘宗仪第36旅遭遇。经激烈对战,将其击溃。<br>其后第10军兵分两路,王天生第30师和吴国梁教导师配合第9军直取沙市,另一路王天锡28师、杨胜治29师会同第9军攻枝江、宜都、松滋。<br>12月11日王天锡28师、杨胜治29师、贺龙、杨其昌四师兵力包围枝江、宜都、松滋之北军,驻沙市川军杨森部王兆奎、何金整、白驹、魏楷等四师乘船增援,被10军拦截包围在宜都附近,战斗十分激烈。<br>12日王天生第30师和吴国梁教导师会同第8军第2师经两日猛攻,川军留守曾述孔师被缴械,曾述孔被俘,攻占沙市。15军第3师于13日克潜江转拾迥桥,与王天生第30师、吴国梁教导师前后夹击攻于13日克荆州、枝江。<br>其后王天锡、杨胜治两师分兵两路向宜都发起猛攻,13日宜都北军卢金山第18师周立庭第69团不战渡江而逃,13日晨第10军进占宜都,断北军水路,即克松滋。北军、川军遭毁灭性打击,伤亡被俘无数,卢金山、杨森乘兵舰狼狈逃回四川。北军残部退守宜昌。其后杨胜治第29师沿江西进,于刘家河渡江,攻占白洋,然后沿江北岸向宜昌进发。王天锡第28师由清水、红花套与长阳之第10路邓浦麟会合渡江,击溃古老背之敌,与29师齐头并进,各路大军围攻宜昌,宜昌北军被缴械,16日北伐军进占宜昌。王天培入宜昌后收编北军残部、川军罗觐光川鄂边防第5路,将原每师原三团扩编为四个团,并将北军改编为教导第2、3师、炮兵团。全军为六个师又四个团,约四万五千余人。12月21日第10军克巴东,次日占领稜归,鄂西全部肃清<p></p><p><br></p>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皖诸役</b></p><p></p><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27年1月末第10军调鄂东黄梅、武穴、广济。为中路军李宗仁江左军第2纵队序列。教导第1、2、3师由宜昌水运24日驻黄梅,28师第1、2、4团22日出武穴入蕲水、蕲春、第2团出武穴入田家镇,29师1、2团23日出武穴入蕲水、蕲春、第3团21日出广济开曹家河。军部、炮团驻黄梅。<br>北伐军克武汉后,29师长杨胜治通过同乡周逸群的关系会晤贺龙,事为王天培所知,疑其有拖走部队之心,遂命驻蕲春的29师第1团团长陶鼎丞将杨胜治扣押就地处决,陶不愿杀长官,遂以真相宜告。时已深夜,杨立即向汉口副军长高冠吾电话剖白,力辩决无此事,请高代向王天培解释,此事遂告一段落。其后28、29两师团营长暗中集会,要求改善部队待遇,29师2团团长陈克逊言辞尤为激烈直指王天培用人不挡,致使后来在安徽舒城发生了收编的团长邱国轩率全团哗变,杀王天锡亲信莫连长,将部队拖回湖北事件。<br>1月30日北伐左翼军总指挥袁祖铭、副军长何厚光、参谋长朱崧被湘军唐生智驻常德的教导师师长周斓捕杀。<br>自袁死后,作为黔军第1号人物的王天培来说,其人虽饶勇善战,能力非凡,但其性情直率,好为大言,不知顾忌,心有不满,喜怒便形于色,而对于当时借北伐之机新崛起的国民党内部军事、政治派系认识不清,时李宗仁、白崇禧新桂系迅速崛起,白崇禧曾以保定同学关系拉拢王天培,但王天培鉴于武汉唐生智杀袁祖铭、扣彭汉章,消灭黔军部队,依附蒋介石,可以说这一错误是致命的,蒋介石本人虽然对王天培无过多偏见,但蒋介石集团头面人物何应钦、朱绍良、谷正伦等皆是王天培旧日对手。王天培对已上诸人还抱有和好如初的幻想,致使袁祖铭一派黔军的最终灭亡。<br>3月2日王天培经江西九江抵安徽英山与程潜第6军联络进逼安庆。7日第10军出蕲水、蕲春向英山、罗田推进。7日毛鸿栋旅克潜山,向合肥进发。同日国府裁撤北伐军左翼总指挥番号,王天培改任江左军前敌总指挥。续向六安、霍山、舒城前进。时第10军教导团留驻武昌,被汉方程潜并入第6军军官教育团。教导团番号撤销。<br>早在26年底山东张宗昌出动直鲁联军九个军南下入宁援孙,2月23日鲁军入南京,毕庶澄第8军入沪。3月8日王栋第5军占当涂、褚玉璞坐镇南京,许锟第7军驻蚌埠,程国瑞第3军驻徐州巩固后防。3月18日北伐军攻克合肥,马祥斌皖军第2混成旅倒戈编为国民革命军独立第5师。<br>3月17日副军长高冠吾率28、29师、独立两团、教导第2师向英山进发,20日北伐军东路前敌总指挥白崇禧总攻淞沪,王天锡28师克霍山。30师罗士彬第1团克英山,23日李宗仁第7军克南京,22日薛岳第1师克上海,23日王天培进驻安庆。28日王天锡第28师克寿县,其他部队向芜湖、合肥进发,蒋介石拟削去王天培兵权,调其为安徽省政府主席,王不受,遂以陈调元任主席。<br>3月底孙传芳五省联军进攻扬州,威胁南京,4月2日王天培率王天锡第28师、王天生第30师水路入宁,杨胜治第29师留守芜湖。4月3日第10军为江左军预备队守南京。9日孙传芳军反攻扬州、镇江。直鲁军许锟第7军、吴奠卿第10军、王翰鸣第11军南下。4月13日第10军潘善斋教导第3师收编皖军杨世芳部。4月14日孙传芳反攻,第10军一部由扬州退镇江,一部由明光退管店,另一部退舒城。4月17日张宗昌再次抽调自兼直鲁第1军、张敬尧直鲁第2军南下,直鲁联军前线兵力达九军之多。王天锡第28师在皖北寿县同直鲁军张敬尧第2军、王栋第5军、马济第29军激战。18日军长马济被安徽定远红枪会伏杀。<br>是时蒋介石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宁汉对立正式形成。一时间双方调兵遣将。&nbsp;4月25日第10军留守九江一部安庆开拔。杨胜治第29师进驻浦口。时王天锡之28师奉命会同马祥斌暂编第11军截击由南京渡江向合肥而来的支持武汉政府的鲁涤平第2军、程潜第6军。2、6军派代表蒋锄欧同王天培交涉,王天培遂假道放两军回湘。其中过大通之第6军一部为王天生第30师截击。其后武汉方面派阎崇阶、刘宗悫联络王倒蒋,被王拒绝。29日第10军移驻大通。<br>是时直鲁联军分兵三路<br>1、东路以褚玉璞为总指挥,领王翰鸣第11军3万余众由六合渡江攻宁,由滁州攻全椒。<br>2、中路以许锟为总指挥,领直鲁联军第7军,张敬尧第2军、程国瑞第3军、刘志陆第13军、马济第29军为左右翼合击合肥、六安<br>3、西路徐源泉第6军阻截北伐军第4、7军<br>4、王栋第5军为预备队。<br>5月1日蒋介石召开军事会议,以第7军军长李宗仁为第3路总指挥,王天培为前敌总指挥,第10军为第4纵队与夏威第7军、柏文蔚第33军、叶开鑫新编第5军、第15军刘鼎甲第2师,王普第27军由浦口、芜湖、大通渡江,向舒城、蚌埠一线袭击津浦路鲁军侧背,北上解六安、合肥之围,联合进攻陇海路。5月3日直鲁联军许锟一路增至四万与扼守合肥的柏文蔚第33军、马祥斌独立第5师、王金韬支队产生激烈对战。第10军由芜湖、大通渡江。6日直鲁军许锟第7军、刘志陆第13军夹攻合肥,合击六安。王天培以杨胜治第29师调巢县沿岸布防。王天锡28师、独立第1团卫戍安庆,颜德基教导第2师于贵定、殷家汇警戒。3日鲁军许锟军第7军、王翰鸣第11军、张敬尧第2军克霍丘,旋鲁军击溃第33军袁家声第1师克六安<br>8日张敬尧第2军、程国瑞第3军沿肥河向合肥猛进;&nbsp;10日杨胜治第29师入巢县、拓皋、庐江,<br>留守安庆王天锡第28师入黄梅,声援舒城、怀远。11日杨胜治、王天生两师在柳林遭鲁军伏击,败退金斗。12日退安庆。<br>11日李宗仁、王天培与第3军军长朱培德会晤湖口,缓冲宁汉军队冲突,共同北伐。13日王天锡28师克舒城,奔袭怀远,切断六安鲁军张敬尧第2军后路,张敬尧军急退,10军分由皖南芜湖、安庆向合肥进发,另以29师王光汉第3团及、第4团组成独立突击支队,由裕溪口渡巢湖登陆抄袭合肥东店埠张宗昌第1军指挥部。遂解合肥之围。14日潘善斋教导第3师至施口,16日王天锡第28师进逼蚌埠,20日第10军入怀远,21日王天锡28师之另一路同夏威第7军、第15军合力克蚌埠。25日柏文蔚第33军克六安。10军出怀远向固镇、宿州推进,<br>26日杨胜治第29师、潘善斋教导第3师占固镇,28日教导第3师饶城西出,截断铁道,29师铁道正面猛攻,占宿州,夺铁甲车4辆,俘白俄百余人。30日第10军拂晓分攻绘河沿岸铁路线上之去蕲县、曹家集,乘胜克符离集,31日向夹沟、淮溪口前进。<br>其后杨胜治为指挥,以第29师为正面、王天生第30师、潘善斋教导第3师和樊松甫炮团为两翼向夹沟、淮溪口、元山发起猛烈攻击,、潘善斋教导第3师克元山,时鲁军窝集徐州,近10万余人,以铁甲车做工事,死守夹沟要隘,第30师副师长谭毓堃率部向直鲁军左翼发起夜袭,折毁铁轨,混战至天明,缴获铁甲车7辆,罗启疆独立第1团猛冲,与直鲁军展开血战,经血战7昼夜将鲁军击溃,王天生第30师担任正面、杨胜治第29师担任侧翼向徐州要隘淮溪口发起猛攻,将敌军击溃。<br>6月1日王天培命第10军向徐州发起总攻,以王天生30师、潘善斋教导3师、炮团攻九里山高地,王天锡第28师、吴国梁教导1师为主力强攻卧牛山,杨胜治29师。颜德基教导2师掩护攻云龙山,激战两昼夜,反复争夺、白刃交加,始突破鲁军防线,占领徐州四周高地。直鲁军溃退回山东。6月2日29师陈克逊第2团入城,3日独立第1、2团入城,是役10军缴获铁甲车12辆,俘白俄500余人,伤亡3000余人。<br><br><br><p></p>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7节鲁南诸役</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div>6月3日第10军集结柳泉、茅村、沛县,掩护第3路军第40军、第7军、第15军集结徐州。王天培以杨胜治第29师、王天生第30师为左右翼沿津浦路向山东进发。直鲁军全力扼守兖州、济宁、曲阜一线。<br>4日第29师陈克逊第2团、教导第3师第1、2团至利国驿,教导第3师第3、4团东下抵运河沿岸。教导第3师1、2团进抵韩庄。第10军先遣队王金韬驻夏邑。<br>5日北伐军向山东发起全面进攻,第10军、第40军当津浦路正面,贺耀祖第40军击溃鲁军第6军史书简旅,即抢渡运河,于阴平对韩庄鲁军猛烈炮击,第10军一部强渡运河,绕过韩庄抄袭鲁军侧翼。8日拂晓第10军各部强渡运河,占韩庄。驻徐州独立第2、3团、炮兵团北进。9日罗启疆独立第1团克临城。鲁军徐源泉第6军、许焜第7军撤退官桥、南沙河两地。<br>10日第4纵队前敌总指挥傅晋廷率部搜索临城残敌。30师由沛县向滕县进发。<br>11日北伐军由临城进攻官桥正面鲁军,12日北伐军围攻官桥,13日王天生第30师力克官桥,破坏南沙河电网。徐源泉鲁军第6军不支,退南沙河。是夜鲁军第6军丁来源第55旅反攻,与第10军血战经夜,第7军一部出夏镇抄袭鲁军侧翼,丁旅全军覆没,丁来源仅以身免。鲁军退守滕县。第10军占南沙河。<br>14日经激烈对战,10军一部越连珠山抄鲁军后路克滕县,占领界河。前锋入邹县境,鲁军退兖州。<br>15日杨胜智29师任右翼出四基山抄袭灭鲁军第6军金广印第23旅,克邹县。是夜向直鲁军重兵把守的兖州发起猛攻,鲁军沿泗河固守。第10军经6昼夜血战伤亡800余人克兖州,此役缴获步枪5000余支、炮20余门。<br>16日直鲁联军击溃杨胜治第29师、潘善斋教3师、独立第1团罗启疆复克滕县。<br>17日北进各军撤出山东转攻武汉,18日教导第3师、29师撤回柳泉。鲁军追击收复滕县、18日鲁军收复临城。19军鲁军铁甲车队占韩庄、利国驿。<br>17日王天生第30师两个团集结沛县。王金韬先遣队占夏邑克砀山、利国驿,将鲁军暂编师郭振才部缴械收编。潘善斋教导3师、向锡之独立3团、马恩田炮兵团、第40军谷正伦第1师、7军钟祖培第3师、15军李明扬第1师抵徐州,即开赴前线。杨胜治第29师、潘善斋教导3师布防于紫泉铁路两侧。<br>19日张宗昌部张敬尧、曲同丰,孙传芳部彭德铨等均派代表向王天培输诚,声称10军打到济南时,便起义归附10军。消息为蒋介石、何应钦所获,急电10军停止前进。20日鲁军主力撤泰安,第10军集中杨胜治第29师、王天生第30师、潘善斋教导3师、罗启疆、唐思明、向锡之三独立团、马恩田炮兵团向滕县进攻,屡攻不克。<br>22日飞调安庆王天锡第28师及颜德基教导2师全部北上倾全力向滕县进攻。<br>23日武汉唐生智下令讨蒋,蒋介石从山东前线抽调部队回援。<br>24日王天培亲率部队向韩庄进攻。镇守兖州鲁军为张宗昌之第1军、许锟之第7军、徐源泉第6军、王翰鸣第11军、白俄军涅洽耶夫第65师。24日第29师、教导第3师、炮兵团由柳泉、二郎山发起攻击,第30师出沛县调徐州为预备队。鲁军以铁甲列车配合步队反攻,教导第3师炮兵营、炮团集中火力向鲁军铁甲列车行猛烈炮击,29师轮番冲击推进至利国驿。<br>25日晨杨胜治第29师、潘善斋教导第3师沿津浦路两侧以马恩田炮兵团掩护。第29师第1、2团自光山占刘山林头,教导第3师向磨山村进攻,直鲁军退利国驿,旋29师以第3、4团增加右翼抄击鲁军左侧,鲁军铁甲车队猛攻刘山林头、郝山,10军死伤颇大。教导第3师亦被铁甲所阻,是夜下利国驿,鲁军退守运河北岸、韩庄,隔河扫射,10军阵亡29师第1团团付杨松云以下100余人。<br>是夜29师第3、4团由运河下游顾家渡强渡抄击鲁军左翼,教导第3师由微山湖攻其侧背。26日拂晓29师第2团团长陈克逊率第1、2团强渡攻鲁军后背,第30师由正面发起猛烈攻击,韩庄鲁军腹背受敌,徐源泉直鲁第6军刘金彪旅、白俄军涅洽耶夫第65师、顾震师、张继善师,全线溃退,退守沙沟。是役缴获铁甲车4辆,克韩庄,10军伤亡500余人。第10军前敌总指挥傅晋廷越沙沟直逼临城。包围守沙沟鲁军马玉仁第12军三个团投降,部队被收编。<br>26日晚、27日晨杨胜治第29师、潘善斋教导第3师克临城,鲁军第7军孙百万第143旅投降,第7军残部退守兖州,鲁军章兢武旅投降,收编为新编第4师。<br>27日29师先锋占官桥,向南沙河、滕县、邹县追击,直指兖州。28日教导第3师第1、2团攻占南沙河。鲁军第5军王保庆第20师以铁甲车反攻,行猛烈炮击,10军亦以炮团反击,击毙白俄兵多名。29师进抵滕县。<br>29日拂晓第29师由铁道正面进攻,潘善斋教导第3师由右翼抄击鲁军侧翼,击溃鲁军王栋第5军复克滕县。占界河。鲁军渡北沙河退邹县。<br>30日10军在泗河上游与徐源泉鲁军第6军、白俄军一旅激战,俘虏白俄数百、铁甲车一辆。向邹县行猛烈炮击。<br>7月1日第10军出界河向邹县推进,一部由四基山抄袭曲阜,在邹县北缴获铁甲车一辆。俘白俄兵400余人。7月2日王天生第30师偷袭曲埠,俘白俄兵百余人。2日杨胜治29师克邹县。在滕县北击毁铁甲车2辆.俘获4辆。<br>时蒋介石将山东境内桂系第7军、第15军刘鼎甲第2师调东线加入讨伐唐生智作战,西北军孙良成第1方面军亦滞留曹县,第7军尤系北伐精锐,第10军尤现突出,前方孤立无援。又有士兵闹饷、纷纷鼓噪。第10军退守界河。<br>直鲁军趁机集中力量,台儿庄程国瑞第3军北移,王栋第5军亦由枣庄、峄县移向兖州,徐源泉第6军向兖州后移,孙传芳部六个师二个旅由胶济线开泰安、兖州布防,鲁军士气复阵。张宗昌同孙传芳联手发起猛烈反扑。<br>4日直鲁军以铁甲车为先锋、骑兵便衣队猛进,程国瑞第3军、王栋第5军、徐源泉第6军纷纷向铁道两翼29师、教导第3师猛攻,时右翼教导第3师一团为直鲁军突破,教导3师退守滕县县城。<br>直鲁军猛攻克滕县,教导第3师再退南沙河。左翼29师后路被抄,经罗启疆独立第1团接应,复经金家楼、颜家楼向吕家坡撤退。<br>5日鲁军徐源泉第6军反攻至官桥、黄家岗、颜家楼。潘善斋教导第3师、第29师退临城,鲁军再克临城,教导第3师退韩庄。罗启疆独1团增援,杨胜治29师与徐汉独4团于南沙河抵抗。相机反攻。时鲁军占临城截断29师后路,29师直冲铁道右翼,于5日退回运河南岸。新编第4师原驻夏镇接应29师,失去联络,一部退沛县,大部由铁道后退,与30师会合,退入韩庄。<br>是役教导第3师伤亡惨重,混乱以极,不能再图扼守,退至运河南岸方行收容。<br>5日王天培驻利国驿。以马恩田炮兵团担任铁道及西至微山湖、杨胜治第29师、独立第1、4团担任铁道以东闽庄、姚庄、庞家渡、新闸子、六十家子、举礼桥防线、第33军张克瑶第2师为第1线,王天生第30师、潘善斋教导第3师调柳泉为预备队。拆毁韩庄铁桥,沙沟铁道。与许锟鲁军第7军、第6军骑兵两团、张宗辅第11军,第1军常之英两旅、金林便衣队、弁兵敢死队、铁甲车队,及孙传芳部援军4个师隔运河对峙。双方于韩庄一线展开激烈对攻,6日傅晋廷纵队抵曲埠,自南驿向泰安进攻,在汶口与直鲁军激战。<br>6日直鲁军以铁甲车、炮兵向南岸猛烈炮击达三日之久,10军伤亡达1/3、33军第2师伤亡过半。7日鲁军第3军王保庆师一度攻入韩庄,旋被击退,是夜鲁军铁甲车队猛攻,10军退守运河南岸,鲁军占韩庄。<br>9日退守台儿庄贺耀组第40军毛炳文第3师抄袭沙沟直鲁军侧翼,韩庄鲁军倾全师堵击毛师。<br>第10军由运河南岸反攻,左翼杨胜治第29师、独立第1、4三团渡运河向韩庄、沙沟发起猛攻,许琨鲁军第7军向沙沟、临城撤退,毛炳文师向临城追击,罗启疆独立第1团抄袭沙沟以北断鲁军后路。中路章竞武新编第4师、王天生30师、33军张克瑶第2师、炮团亦向鲁军奋勇进攻,由右侧面出击,又由左侧面微山湖偷渡抄袭,鲁军退临城。10军先锋抵沙沟、曹庄、郭庄。9日夜鲁军王栋第5军、程国瑞第3军4个旅出铎县、枣庄向沙沟增援。<br>10日夜鲁军第6军4混成旅包围曹庄、郭庄与29师第2、3团激战。鲁军猛烈炮击,第33军张克瑶师、王天生第30师被击退。时罗启疆独立第1团、徐汉独立第4团突出攻击已至临城。后续部队为鲁军王栋军遮断于沙沟,鲁军许琨第7军、张宗辅第11军、第5军王宝庆第20师反攻包围,<br>时鲁军协同铁甲车队由正面发起逆袭,星夜袭占后方戚家庄。<br>11日拂晓杨胜治以第29师第1团增援第3团右翼、33军第2师、独立第4团亦向29师第2团左翼攻击,炮团向鲁军猛烈攻击,旋鲁军王宝庆师、刘本生部骑兵约万人复由黄山口夜袭左翼,徐汉独立第4团之一部被冲破,经杨胜治第29师、张克瑶师、马恩田炮兵团回师还击,遂将该部击破。<br>潘善斋教导3师由右翼袭击鲁军后方,将九骁山占领,正面之鲁军许琨第7军、张宗辅第11军及铁甲车数列,尚沿铁路与王天生第30师、章竞武新编第4师顽强抗击,后见右翼不支,亦间后溃退,罗启疆亲率独立第1团从临城回援侧翼奔袭鲁军侧背之沙沟高地,一举击溃该地鲁军,俘三百余人,缴枪数百。鲁军不明就里,以为遭迂回夹击,阵线动摇,分向滕、枣退却。王天培趁势命令所部全线反击,在临城附近与鲁军展开混战。而罗启疆团得潘善斋教导第3师支援,自九鼎山向临城抄击,于11日复克临城。前锋进抵官桥。同时第40军猛攻枣庄、铎县鲁军第5军王栋3000余人被包围缴械,被俘2000余人。占枣庄、铎县。是役29师阵亡400余人。鲁军军长张宗辅受伤逃走,王栋仅以身免。鲁军第5军溃不成军,被俘5000余人,退守界河、滕县。<br>12日第33军张克瑶第2师出徐州抵临城加入作战,汇合第10军29师、30师、教导第3师发起追击,占南沙河,乘胜克滕县,鲁军退界河。复将铁道拆毁,以王天生第30师守左翼夏镇、潘善斋教导第3师、章斌新编第4师守正面,第33军张克瑶师守铁道以东青山镇,以杨胜治第29师、独立第1、4团为预备队,与鲁军相持于界河。同日第28师入驻徐州。<br>第10军经迭次苦战,不得补充,粮饷枪械严重匮乏,伤亡枕藉,损失颇巨,残破不堪。已呈再衰三竭之势。此役自旅长以下伤亡2000人以上,阵亡约占1/3。<br>15日蒋介石又抽调贺耀祖第40军、叶开鑫第44军东出两湖战场。而右翼冯玉祥军更是以派出的郑大章骑兵师只宜奔袭,不宜固守为由,滞留鲁西曹州,作壁上观,津浦路正面只剩第10军。<br>15日鲁军全线反攻,教导第3师伤亡惨重退守滕县。<br>16日驻徐州王天锡第28师派罗秉权、裴公度两团向临城增援。<br>16日鲁军调集精锐猛攻滕县,北军经两昼夜激战,被击退,鲁军于18日克滕县。19日鲁军再占官桥。<br>19日夜、20日晨鲁军徐源泉第6军、许锟第7军、孙传芳部刘士林第14师击溃铁道正面潘善斋教导第3师、章斌新编第4师、两翼王天生亦不支,失临城,第10军方出临南,后路铁道为鲁军便衣队拆毁,10军损失辎重无算,鲁军克临城。是役教导第3师团长庞梦源、营长宋达三被俘。<br>21日拂晓鲁军向沙沟猛攻,21日夜鲁军占韩庄。<br>10军退运河南岸固守,以炮团任正面、王天锡第28师守运河南岸以东至新闸子一带,以独立第1、2、4三团驻利国驿为预备队。余部调后方整顿。<br>&nbsp;<br> 22日两军于运河相持,鲁军猛烈炮击,第6军第55旅、63旅渡河侧击10军侧背,姚庄、闫床,29师、独4团增援,10军阵亡营长多人,第28师第3团增援韩庄。正面韩庄鲁军第11军亦强渡运河,10军再退利国驿。张克瑶师反渡运河抄袭鲁军侧翼,前方鲁军被迫撤退。<br>王天培眼见山东战场是不能为,弹尽粮绝,遂以第33军张克瑶第2师为后卫退守徐州,杨胜治第29师扼守柳泉。<br>23日鲁军徐源泉第6军、顾震第13师、王保庆第20师并白俄数千向徐州发起猛攻。克利国驿,王天锡28师守柳泉,潘善斋教导第3师、马恩明炮团守茅村奋死力斗,全力掩护主力撤退。一部由徐树镇渡运河,抄袭韩庄,28师拆毁铁路由柳泉撤退。傅晋廷率一部由郭里袭击津浦路,与鲁军许琨第7军激战。<br>24日徐州警察队索饷哗变,副军长兼徐州警卫司令高冠吾出走,25日第10军主力退宿州、一部驻符离集与夹沟鲁军铁甲车对峙。潘善斋教导第3师、章競武新编第4师、马恩明炮兵团急往徐州车站应援,旋取道西关退淮溪口,孙军李宝璋第2师克徐州。<br>25日蒋介石为了复阵士气,调贺耀祖第40军、陈诚第21师入蚌埠,声言恢复徐州,27日抽调嫡系陈诚21师及夏斗寅27军接替第10军夹沟防务,旋被鲁军击溃。<br>26日王天锡第28师、王天生30师占领符离集北高地,<br>29日王天培指挥王天锡第28师、王天生30师、独立第1、2、3团进击徐州西北达南朝庙、南社集、淮溪口,傅晋廷指挥潘善斋教导第3师、章競武新编第4师、马恩田炮兵团经淮溪口进攻肖县,杨胜治29师总预备队。贺耀祖第40军、33军岳相如第3师、陈雷独立旅沿津浦陆进攻徐州南面,白崇禧第2路以陈调元第37军、叶开鑫第44军沿陇海路进攻徐州东、茅村。时探报鲁军主力集中徐州东、南面,西面异常空虚,速令第10军乘虚袭击,王天生第30师星夜出南朝庙经蔡庄、阎集向徐州西挺进。<br>30日拂晓第30师进抵大蔡庄,鲁军凭蔡庄石墙固守,罗士彬第1团两营猛攻,萧营越墙而进,全歼鲁军,缴获枪235枝、手提机关枪2枝、机关枪一架,30师伤亡营长以下20余人。续向阎集追击。<br>31日王天锡第28师出永固于赵庄、许岗子击溃王栋部步骑约两师,鲁军退肖县城。罗启疆独立第1团围攻,28师向徐州推进。马祥斌暂11军克五闸,33军张克瑶师克大头山。10军克三浦。<br>8月1日王天锡28师于肖县毛庄、姚楼一带与直鲁军主力激战,王天培令28师出史庄向右翼增援,以30师出阎集向姚楼截击鲁军侧背,击溃鲁军,30师复击溃小山口鲁军向徐州推进,罗启疆团克萧县。王天锡28师占九里山、29师陶政钟第1团、陈克逊第2团占卧牛山。王光汉第3团围攻云龙山。<br>王天生30师直薄徐州城下,一部已至西门为鲁军所阻。潘善斋教导第3师守津浦路正面掩护29师左翼,王天培亲率章競武新编第4师并独立各团向卧牛山推进,教导第3师以第1、2团围攻西门,第3团至东南门占津浦车站,缴械200余枝,王天锡28师占陇海车站,<br>由于正面夏斗寅第27军、叶开鑫第44军、陈诚第21师被阻三堡。右翼贺耀祖40军占颜山高地后,亦被高家营鲁军铁甲车阻击不前。韩庄孙传芳军南下增援,<br>2日拂晓29师王光汉第3团克青龙山,旋被鲁军反攻,退大山脚会第40军谷正伦第2师、陈诚第21师围攻云龙山北麓鲁军,鲁军、孙传芳军全线出击,30师退段庄,29师亦退卧牛山,鲁军逆袭,29师第1团团长陶政钟阵亡,中下级军官伤亡极多,王天培亲率章兢武新4师、独立各团增援又恢复阵地,时10军损失甚巨,陇海路教导第3师又为鲁军突破,侧击10军,第10军退霸王山以南。<br>3日北伐军全线动摇纷纷南撤。时10军与鲁军战于马头山,亦退萧县。<br>是役第10军孤军深入,三次入城,王天培几被包围。收编之杂牌部队纷纷溃散,潘善斋教导3师被鲁军截断,编入33军。章兢武新4师溃退全部损失、番号撤销。颜德基教导2师始终留守安徽贵他、大通一带,编入陈铭枢第11军。向锡之独立第3团被40军贺耀祖收编。共余官兵1万数千余人。<br>暂编第11军军长马祥斌内部反水,被俘于涡阳,于济南被张宗昌杀害。6日10军退明光、怀远。时王天培接蒋介石电赴南京商量机要,王天培遂将部队交王天锡代理,动身入宁。15日第10军归何应钦第1路战斗序列。<br>蒋介石由于面临桂系的逼宫,自己指挥的反攻徐州之战又遭失败,蒋介石急需找一个人当其替罪羊,遂将目标定准王天培,在王天培将要动身入宁之际,其部署恐蒋介石及其左右何应钦、朱绍良等对王天培不利,主张以参谋长傅晋廷代其入京,王天培不听部署意见一意孤行,及至南京就被蒋介石扣押,旋蒋介石下野,何应钦掌权解往杭州蒋伯诚处关押,于9月2日被秘密处决于杭州,年39岁。<br>盖王天培之死,其远因为当年王天培支持袁祖铭同蒋介石集团中的头面人物何应钦、朱绍良、谷正伦等结下梁子,及至后来蒋介石、唐生智联手瓦解黔军。袁祖铭在常德被杀,彭汉章被处决于武汉。即便无徐州失守之事,王天培遂亦难逃厄运。<br>其次对王之死用今人观点亦不能全算在蒋介石身上,客观的说王天培在袁祖铭、彭汉章死于唐生智手中后,在宁汉对立局面下,王天培始终支持蒋介石,曾拟派人到南京同何应钦修好,但没有实行。而蒋对王天培到底作何看法,史料未明,亦不能妄自揣测。而10军先后在宜昌、安徽自行委派官吏、截留税款,浮报军额,时汉方派孔庚赴宜昌点检第10军,王天培多方拉拢孔庚未成,与驻宜第8军叶琪师通气,派兵顶缺,度过难关,可见仍未完全脱离军阀作风,犯蒋介石之忌,再者第10军由于作战勇猛已经扩充近10万之重,蒋介石怕王天培勇兵自重,难免又是桂系第二。<br>其次蒋介石指挥徐州之役之失败,怕王天培被桂系拉过反己,正好为处置王天培提供了借口,以排除异己。客观的说蒋介石似乎并非想制王于死地,而只是将其扣押,吞并第10军,及至何应钦掌权,王天培就非死不可了。<br>再说王天培纵观此人指挥作战之能力、容人之量应不在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之下,对革命亦有忠实信仰,但其人心高气傲,理智力欠强,易冲动,处事锋芒毕露,手段生硬。王天培在徐州时冯玉祥派代表与其联系,王一见面即云:你们在鲁西原地冲锋,还谈什么革命。<br>当时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已与蒋介石有矛盾,第10军非蒋介石嫡系部队,白崇禧遂以保定同学关系对王极力拉拢,并推荐心腹韦月时、韦鹤汀任10军驻宁办事处长,同时要求把王天生30师拨结白祟禧直辖,王天培均已应允。及至白崇禧由上海运了不少军械来装备30师后,王天培又自食其言,仅实现了以韦月时任10军驻宁办事处长的诺言。徐州之战,10军所向披靡,王天培即得意忘形,持功而骄,不可一世,积极收编败军队伍,扩充实力,看不起其它友军。并同李宗仁个人之间的矛盾增大,致使其后第10军孤军北上入鲁作战,时第10军败退鲁南,参军孟绍濂建议电夏威第7军北上增援,遭王天培断然决绝。再加上蒋介石断其给养,粮饷匮乏,部队人事、经理混乱,士气低落,战斗力下降最终导致了攻鲁失败,失守徐州。并得罪了桂系,因而树敌过多,至后来蒋介石、何应钦扣押王天培,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乐得置身事外,袖手旁观并乘机收容第10军部队。<br> <br>黔军参加北伐的历史 贵州陆军沿革实录 川黔王家大院 2018-09-28<br>https://mp.weixin.qq.com/s/-ACxQHrSiXcVIH__hD37aw<br><br><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王天培</b></h1> <h1><b>百度摘抄:</b></h1> <p><b>王天培</b><br></p><p>&nbsp; &nbsp; 其时正值辛亥革命爆发的总前夜,他加入了同盟会,投身革命。武昌起义中,被战时总司令黄兴任命为凤凰山要塞司令。辛亥革命胜利后,因立有军功,被送入保定军校深造。窃国大盗袁世凯窃取革命胜利果实之后,撕毁临时约法,复辟帝制,他又参加了护国战争。护国战争中,他还只是个营长,但却创造了以一营之寡胜一旅之师的奇迹,打得袁军旅长马继增无路可逃而自戕。袁世凯灭亡后,1921年秋,沈鸿英伙同陆荣廷暗通北洋军政府,据广西作乱,孙中山下令讨伐。已升为团长的王天培奉命出征,再次创造奇迹,以一团之兵败柳州叛军一旅之众。王天培娴于韬略,智勇兼备,往往出奇制胜,重创强敌,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深为孙中山器重。沈、陆动乱平息后,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央直辖黔军第一独立旅旅长,后又晋升师长。为消灭北方军阀势力,1926年秋,他率部出征,在湖南洪江誓师北伐,被国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军军长兼左翼前敌总指挥。他就这样一步步走来,从侗寨到军营,从普通一兵到一代名将,一步一个脚印,冲到了革命的最前线。<br></p><p><b>铁军&nbsp; </b>&nbsp; &nbsp;</p><p>徐州历为军事重镇,孙传芳和张宗昌在此纠集重兵死守。但王天培仅用十四天时间,就取得徐州大捷。是役歼敌八万余众,俘敌两万余名,击落飞机五架,摧毁和缴获铁甲车五十余辆及无数辎重。孙、张亡命临城。徐州战役是北伐几大战役中的一次大战役,意义重大,敌军胆寒,全国振奋。为之,各地举行了隆重的庆功会,各报竞相报道,将王天培的十军和叶挺的独立团并称为铁军。</p> <h1><b>宇鹏按语:</b><i>就是这个阶段,王维舟从武汉秘密前往安徽准备策反颜德基,由于安徽省主席等知道王维舟到来,下令王天培部队逮捕王。颜德基偷偷命护卫长王XX,佯装追缉将王维舟护送出逃。这段历史王维舟回忆录和现代歌颂红色文章都未提及。</i></h1> <h1></h1><h3><b>蒋介石的指示</b></h3><h3>就在王天培乘胜进军的时候,他却一连接到了蒋介石的两道紧急命令:一道是命他“<b>停止北伐,火速回师讨逆</b>。”另一道是密令他“<b>捕杀军中共党分子</b>。”<br>原来,此时的蒋介石和汪精卫眼见北伐即将全面胜利,为夺取中国的统治大权,他们先后发动了震惊人寰的“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血腥屠杀共产党人和一切进步人士,之后又互相大打出手。这就是宁汉分裂。<br>革命尚未成功,蒋汪便迫不及待争权夺利。是可忍,熟不可忍?王天培拒绝了蒋介石的两道命令。他将军中国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秘密送到安全之地,隐蔽起来。后来,这批共产党人大部参加了八一南昌起义。之后,王天培公开发表了《告本军全体武装书》:亲爱的武装同志们,我们已经消灭了北洋军阀大部主力,北伐成功的日子已为期不远。而在此大好形势下,我革命阵营内发生了不该发生的权力之争,致使北伐停止。对此,我全体同志务必要有清醒认识:北洋军阀投靠帝国主义,出卖中华,荼毒民众,乃为中华民族之死敌,我们应该坚决消灭之,而不应该回头打内战。”<b>王天培坚持国共合作,捍卫三民主义,掩护共产党人,拒绝回归内战,坚持北伐,对此,蒋介石恨得咬牙切齿。</b>他决心要排除异己了。于是,蒋介石使出的第一招便是密命总部扣发十军粮饷。企图以此使第十军陷入饥馑而土崩瓦解。这时,北洋军阀见蒋汪大战,乘机反攻。王天培孤军奋战,粮饷无着,面对敌人的猖獗反攻,在延绵数百里的战线上与敌人反复争夺,终因寡不敌众,牺牲惨重,最后徐州失手。<br>这个时候,宁汉分裂演变为宁汉合流,蒋介石斗败了汪精卫,方才出兵北伐,亲率第一军、四十四军、三十七军、三十二军以及被他称为王牌的陈诚教导师,分兵三路,来夺徐州。 蒋介石反攻徐州,志在必得,然而由于他指挥失误,而招致大败,敌乘势发起全面反击,蒋介石全线溃退,逃回南京。王天培被迫退至定远、明光一线。逃回南京的蒋介石佯令王天培死守明光。<br>蒋介石兵败徐州,损失重大,引来一片责难。为了开脱自己,他将徐州兵败的责任一古脑儿推给了王天培。就在他逃回南京之后,即1927年8月8日,蒋介石电召王天培赴南京“面商机宜。”王天培不知蒋介石嫁祸于人,遵命前往,一到南京,即被扣留。被扣的罪名有这么三条:“一是不听指挥贻误战机导致徐州兵败;二是隐兵不报图谋不轨;三是克扣军饷动摇军心。”<br>遇害经过<br>蒋介石罗织罪名扣押王天培,其目的是为了灭除异己,但结果欲盖弥彰,招来许多非议。那时,共产党人已在蒋汪之流的血腥屠杀中开始觉醒,认识到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于是向国民党反动派宣战的“八一”南昌起义爆发。纠正党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的“八·七”会议召开了。张太雷、毛泽东等雄才大略的共产党人分别在各地筹备武装起义,以武力推翻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斗争风起云涌。北洋方面,也趁着这个时候先驱直人,打过长江,直逼南京。白崇禧、李宗仁以及一向被蒋介石视为心腹的何应钦,趁机联手逼宫倒蒋。蒋介石内外交困,就在扣押王天培不久,即于1927年8月13日,无可奈何地宣告下野,去了奉化老家。<br>然而,蒋介石虽已下野,但国民党中那些代表帝国主义、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右派分子,却容不得像王天培这样倾向共产党,坚决捍卫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党国将领,于是,南京军事委员会以“送王将军去西湖疗养”为名,将王天培秘密转往杭州。于1927年9月2日凌晨将王天培秘密杀害于杭州西湖。是年,王天培39岁。<br>名将被害,全国哗然。王天培遇害后,当时的《武汉晚报》、《铁嘴报》、《湖口快报》等宣传媒体相继发表文章,皆为王天培鸣冤叫屈。其中有《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为题的文章,详尽地叙述了徐州兵败的详情,公开揭露了蒋介石之流排除异己的真实内幕。王天培遗孀朱竹君、吴学粹(又名吴德华)痛失夫君,为夫鸣冤。她们在致国民政府的辩冤状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说明了王天培的冤情,强烈要求为王天培昭雪。<br>但是,面对各报的呼吁及朱竹君、吴学粹的辩冤状,国民党政府一概置之不理。于是,人们便自发地数次组织起来为王天培举行追悼会。<br>1927年,第十军部分军官及亲友将王天培遗骨启迁上海,首次于上海法租界举行公开追悼会。其中有联云:“伤心二字莫须有,回首一棺归去来。”<br>1928年冬,接任十军军长之职的杨胜治率部攻下南京,在荣安追悼王天培及十军所有阵亡将士。<br>迫于种种压力,国民政府不得不于1931年8月5日为王天培昭雪,闪烁其辞地说王天培的死乃“有人妒贤嫉能,谗言惑上。”承认王天培“蒙冤受害”,表示“悼惜良涕”。表彰王天培“忠勇双全,夙娴韬略,历著当勋。”追授他为陆军上将,“给恤其家属二十年,每年领洋八百元。”<br>1929年10月,人们又将王天培遗骸由上海启迁天柱,安厝于距天柱县城不远的铜鼓坡。王天培遗骸临近天柱时,全城士、绅、农、工、商、学生及亲友皆披麻戴孝,夹队迎柩。追悼会上。挽联如云,满城恸哭。“革命十六年,功在东南半壁;牺牲成一旦,名留竹帛千秋。”“北伐苦功,中国有几,中央有几;血战徐州,天下一人,天柱一人。”“血战徐州纵横扫荡三千里;魂归桑梓泪落满城百万家”。“叱咤一声惊万马,风波千里哭长亭。”<br>数不尽的挽联,寄托了人们对一代名将的无限哀思,表达了人们对刽子手们的刻骨之恨。其悼文日:昔岳飞遭秦桧之害,被十二道金牌召去,惨死于杭,时年三十九岁。今将军生于戊子年十二月,被害于丁卯九日,亦三十九岁。奸党之害,列事之惨,惨死之年之地,均与岳王相同,真前有岳王,后有将军也……”<br>王天培被蒋介石扣留之时,曾面对蒋介石的所谓审讯斥责蒋介石:“得道者得天下,失道者失天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总司令好自为之!”这句话终于为时间所印证,短暂二十多年后,蒋公贸然因为失道而失天下,梦破金陵,亡命海岛。而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芒的王天培将军却虽死犹存,人们永远怀念他。<br><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