茑萝,小时我们叫她五角星花,因为她的样子像一颗红色五角星,当时也不晓得它还有茑萝这个好听的名字。 记忆中最美的五角星花在老家永泰大喜村,羽状的叶子,花冠深红鲜艳,花开时活象一颗颗闪闪的五角红星,点缀在绿色的羽绒毯上,熠熠放光。 自夏至深秋,每天开放一批,晨开而午后即萎。 许多年来,我都没再见过她,也差不多都忘了。近年来偶尔看到别人拍摄的图片,我才发现自己很喜欢这个花,花色羽状的叶子,楚楚风致,令人爱怜。 只是几年间每逢国庆去大喜,从未见过。许是花开有它的时节,不是太早就是太晚,颇为遗憾,也为此常念念不忘。 今年国庆我又回来了,来到大喜,终于遇见,只一眼,便让人再难忘却......
只是当年攀附的蓠笆没了,她沿着路边恣意生长,甚至攀上了李树、桃树。 她的长相依然那么惊艳,单叶互生,羽状细裂,齐整的五角星形花瓣,火红的色彩,只有大自然的匠心独运,才能创造出这般尤物。 秋天的不少花草都是柔中带刚,像风霜不能落的茑萝,茑萝的叶蔓相比其花更加雅致,极具古典诗词的气质。 《诗经•小雅•頍弁》:“茑与女萝,施于松柏。未见君子,忧心奕奕;既见君子,庶心说怿。"
诗经里说“茑与女萝,施以松柏,”形容茑罗身姿纤柔,缠绵依附松柏,喻意男女之情,在西方,她常用于新娘捧花,所以也称之谓新娘花。 茑萝之名,出于诗经,但却不是诗经时代就有的花。 这里提到两种植物:“茑”和“女萝”。“茑”是寄生,或叫豆寄生,也就是中药里的菟丝子;“女萝”即是“松萝”,寄生在松树上的一种植物。菟丝子在《诗经》里又出现《桑中》一篇里,这篇不是为了写菟丝,也不是写松萝,而是从“茑与女萝”一句各摘取一字组成的一个新的外来物种:茑萝。 用“茑”和“萝”这两个字来为这样一个攀援缠绕的外来植物命名,不是大家手笔,是取不出来的。 彼姝水花红,媚此晴色暮;我愿同茑萝,得与长松附。 叶蔓琅琅,交情有素;我若花开,蝴蝶自来。 "茑萝"这两个字真美,像一个女孩的名字。这女孩美得很有古意,可她不自知,很多事物因为不自知便有一种大美。 诗人舒婷曾写过:
茑萝,
其名婉约旖旎,
让人含在嘴里怕化了,
又舍不得轻轻吐出。
北方汉子问我什么是茑萝时,
双唇也不觉做小女儿状。
这样的诗句,真是让人低回...... 这世间,是否有一个地方,望得见山,望得见水,望得见乡愁,望得见花开?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终于在今日这样特别的日子欢喜遇上茑萝,甚是应景。感念遇见它们,好像在赴一个久远的故人的约定。
茑萝花的花语是爱与自由,献给祖国,祝福祖国! (图文于永泰嵩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