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书院千年树

老顽童

<h3>  自去年观赏过寿光八百年古银杏树后,一直心心念念安丘城顶山上,公冶长书院里那两棵两千五百年的银杏树,终于和两位同学定好,11月11号前往观瞻。可就在前一天,气温骤降,突起大风,真担心大风会将树叶一扫而光,伴着期待和担心,第二天一早还是如约前往。</h3> <h3>  沿途的美景也是数不胜数,你看,山坳深处的小村庄,为了配合旅游开发,屋顶都漆成五颜六色,甚是美丽,可惜今天有点雾霾,拍的不够清晰,略有逊色。</h3> <h3>  环保的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也在小山村落户啦。</h3> <h3>  辉渠小米近几年名声大噪,看看这山坡上的层层梯田,远离污染和喧嚣,就明白它为啥那般清香。</h3> <h3>  中途偶遇齐长城遗址,不禁下车驻足浏览。</h3> <h3>  沿山间小路前行几百米,齐长城遗址就在眼前,可惜年久失修,只能依稀可辩。</h3> <h3>  虽没有看到长城的壮美,但荒野中的小雏菊、苦菜花,不管是否有人欣赏,自顾的绽放着自己的美丽。</h3> <h3>  驱车近两小时,终于来到书院圣地,昔日书院,今已成为景区,入口处高高的石牌坊显示着曾经的神圣庄严。</h3> <h3>  拾阶而上,石牌坊上书院圣境四个大字赫然入目。</h3> <h3>  穿过牌坊,是一片平坦的地方, 正对台阶的是一处放生池,体现上苍有好生之德吧。放生池东北角是一眼古井,名曰“酩泉”,掀开井盖,里面清波微荡,据记载这是供原来寺庙里僧人生活用水,井深数丈,四时不竭,井水甘洌,且兼有美容养颜之功效,被附近村民称为圣水。</h3> <h3>  自酩泉上行,踏着厚厚的银杏落叶,步入神根祠,神根祠的匾额是莫言先生所题,这是根据史料记载重建的,里面供奉神根石,据记载是附近乡民求子的地方。</h3> <h3>  出神根祠往东,便是此次前来的目标——千年古银杏,两株巨树参天蔽日,甚是雄伟壮观,景区对这两棵古树,只有简单的介绍,并无具体数据,只好目测一下,其中定有不小误差,各位谅解,目观此二树,直径约两米左右,大约需四人才能合抱,高约二十米左右,能与七八层楼并肩,枝繁叶茂,东雄西雌,据记载,雄树开花,雌树结果,果然在西侧的树下,捡拾到数枚熟透落下的银杏果。相传这两株古树是孔夫子探望女儿女婿带来,与佳婿公冶长夫妇一同栽下的,距今已有两千五百余年,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名木。</h3><h3> 昨天的担心,在见到古树时早已一扫而光,古树上树叶依然茂密,因此书院位于城顶山南侧半山坡中,后有大山庇护,昨天的北风对它们影响甚微,再就是树龄虽已是树中老祖宗辈分,但旺盛的生命力堪比树中的青壮年,所以银杏叶还有好多依然青翠,只有几枝树干上泛起一片金黄。低处的枝桠被祈福的红布条缠裹,随风飘扬,更为古树增添一份神秘、一份圣洁。</h3><h3> 历经两千五百载,</h3><h3> 圣人手植美名扬。</h3><h3> 东雄西雌夫妻树,</h3><h3> 千古留名公冶长!</h3> <h3>  和这千年古树来张合影留念吧。</h3> <h3>  观瞻完古树,顺路向东,依次是青云寺和塔林,虽只有两座重修的舍利塔,那也得称之为塔林吧。</h3> <h3>  继续东行,依山而上,不远就来到公冶祠,门外静静的卧着一只石羊,它仿佛在诉说那个千古流传的关于公冶长的故事。相传公冶长幼年时能听懂鸟语,一日,一只乌鸦飞来,对公冶长说:“公冶长,公冶长,南山顶上有只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赶到南山顶上一看,果然有一只死羊,他便将羊扛回家,煮了羊肉,美餐一顿,可他忘记了乌鸦对他说的话,将羊肠子埋了,没有给乌鸦吃。乌鸦恼他不守信用,便有意捉弄公冶长,又一天,乌鸦又对公冶长说:“公冶长,公冶长,北山顶上有只羊,你吃肉,我吃肠。”公冶长闻听此言,立马向北山跑去,跑到北山远远望去,见有一群人围在那里,七嘴八舌议论纷纷,公冶长恐怕羊被别人拿走,老远就大声呼喊:那是我打死的、是我打死的……。众人闻听此言,立刻将公冶长捉住,送往县衙,原来众人围着的不是一只羊,而是一具尸体,正愁寻找不到凶手,听公冶长承认是他打死的,就把他抓了起来。公冶长到了县衙,向县官大老爷说明此事,经县官设下计谋查出真像,才免去牢狱之灾。这民间传说的小故事,也是教育孩子要诚实守信,长大后要做一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也正符合现今大力推广的诚信社会,可见我们华夏文明从古至今都是提倡诚信做人。</h3> <h3>  踏进书院大门,传道授业四个大字映入眼帘,公冶长是孔老夫子的大徒弟,老夫子正是欣赏他的为人,才将女儿嫁他,公冶长学业有成后,回乡也学习老师开办书院,教书育人。</h3> <h3>  进门后两侧的石碑,记录着公冶长书院的兴衰历史。</h3> <h3>  后院的感恩堂,为清朝大臣李湘棻为感恩先贤公冶长神灵显现,保佑他得中高官所修建,墙壁上还有李湘棻所著的谢先贤文。</h3> <h3>  出书院,一条陡峭的石阶直通山顶,两侧栽满了当地的特产——板栗,这板栗园也成为了一道风景。</h3> <h3>  有幸在树下捡到两颗小小的板栗。</h3> <h3>  初冬的天黑的真早,一天的游玩不知不觉结束了,到家时西边还有微亮,可也是万家灯火,可东方早已黑漆漆一片,月亮都已爬上半空。</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