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童读书会•金融专场</h3> <h3>2019年11月9日,周六上午9:30,14位中童准时参加童书读书会。</h3> <h3>来看看孩子们静阅的相关书籍</h3> <h3>细心的村子还为每一位小伙伴准备了一张《钱币年代表》,供大家参考。</h3> <h3>10点整,小主持冉玲睿隆重介绍带读老师:冉鲲,一位酷爱钱币收藏的初中历史老师。</h3> <h3>冉老师推荐的这本关于中国古钱币和历史的插画书《钱趣儿》。</h3><h3>“读钱就是读历史”是本书的核心。</h3><h3>孩子们读书会之前已经看完此书。</h3><h3>一路读下来轻松有趣,简单易懂。</h3><h3>下面,跟着冉爸一起去“淘金”吧!</h3> <h3>钱币萌芽时代是商周,以物易物,天然贝成为最早的钱。后来数量多了就不值钱了。</h3><h3>后来,又有了人工做的铜贝、金贝、玉贝、石贝、骨贝。</h3> <h3>东周时期,造型来源于生活的货币:</h3><h3>北方地区刀币出现了,由实用工具削刀演变而来,不锋利。</h3><h3>铲币,又名镈(布)币,来源于古代锄类工具。区别:实心的,不能当铲子用</h3><h3>空心的,有孔,插上木棒可以当铲子用。</h3> <h3>圜钱:仿照陶制纺轮形状而来。它是一种承上启下的货币,方孔钱的前身。</h3><h3>这三种钱币都是来源于生产工具。</h3> <h3>秦朝,秦始皇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也统一了货币。</h3><h3>“半两钱”——圆形方孔钱诞生了。同时规定货币的铸造权归国家所有,任何私人不得铸造货币,违者重罚。</h3><h3>此时此刻:半两=8克左右 一两=16克左右</h3><h3>新中国成立之前,1斤=16两,成语“半斤八两”就是这么来的。</h3><h3><br></h3> <h3>现场观看2005年录制的9集纪录片《中国钱币史话》片段。</h3> <h3>我们来了解一下钱是怎么做出来的呢?</h3> <h3>汉朝,五铢钱,重量减半,它是中国钱币史上的里程碑。是以计重为基础的货币,有700多年的使用历史,成为后世钱币铸造的效仿范本。</h3><h3>此时此刻,半两=4克左右</h3><h3>下图是制作五铢钱的泥范。</h3> <h3>这是铸钱的铜范。</h3><h3>钱模是多层重叠一次可以造很多钱币。</h3> <h3>到了新朝(公元9——23年),第一个铸币大王来了:王莽。</h3><h3>图中的“金钥匙”——“一刀平五千”,也叫“金错刀”,就是他创造出来的。错金工艺就是在钱坯铸成后,在刀环上下篆刻阴文“一”“刀”两字,再镶嵌黄金而成。</h3><h3>“大错”其实是一种刀型货币,成语“铸成大错”就是由此而得名的。</h3><h3>再来看看半成品到成品的制作方法。</h3><h3>毛坯铜钱的毛边毛刺需要打磨,不然使用的时候会划伤手。这时,中间的正方形孔就有作用啦!用一根方形木棍把方孔圆钱穿成串儿,批量打磨毛刺,最后方可成型。</h3> <h3>摇钱树,祈福自己能发财。</h3><h3><br></h3> <h3>存钱罐,可以积少成多,养成储蓄的习惯。</h3> <h3>唐朝,“开元通宝”,第一次称钱为“宝”。是我国货币发行史上最成功的钱币之一。</h3><h3>“乾元重(zhong)宝”,比其他同时期的钱重一些,一枚钱可以当其他十枚钱用。</h3> <h3>宋朝(北宋),宋太宗赵匡义开创了由皇帝亲自写钱币文字的先河。</h3><h3>宋徽宗赵佶自创书法字体“瘦金体”,也称“仙鹤体”,还御书“崇宁通宝”和“大观通宝”的钱币字样。在历代皇帝中他的艺术造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所造的“大观”“宣和”“崇宁”都是钱币美学的典范!</h3><h3>古代钱币上的四个字,有两种书写顺序:</h3><h3>上下右左(十字形)</h3><h3>上右下左(顺时针)</h3> <h3>宋朝(南宋),出现了交子(纸币)。</h3><h3>中国有些地方铜被掠夺光了,只能用铁来做钱币,因为材质的变化,出现了“铁钱”。</h3><h3>此时此刻,10枚铁钱<1枚铜钱</h3><h3>由于铁钱容易生锈,制造纸币成本相对偏低,所以,纸币开始被制造出来了。</h3><h3>当然,纸币更不好保存。因此,宋朝的纸币能留存到现在就不太现实啦!</h3> <h3>印钞机倒是可以留存下来。</h3><h3>这是南宋石质拓版,近年来在日本发现的文物,花重金买回来,现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h3> <h3>元朝,主要使用纸币了。</h3><h3>这是元朝铜质拓版。</h3><h3>“腰缠万贯”、“万贯家产”就是一万张这个纸币堆出来的!</h3> <h3>明朝,纸币继续用起。</h3><h3>这时印得多了,开始提高防伪技术了。</h3><h3>1.找能工巧匠雕刻尽量复杂的图案</h3><h3>2.图案中有不易识别的暗记符号</h3><h3>3.用特殊纸张印制(桑树皮做纸张,特点:坚固、柔韧、油墨不易脱落,故名为“桑皮纸”)</h3><h3>4.终极办法:法律制裁(伪造者斩,告捕者赏)</h3> <h3>明朝,钱币的材质也有了变化,青铜变为了黄铜。</h3><h3>其中“永乐通宝”是郑和下西洋期间对外贸易的主要货币,成为当时国际贸易的硬通货。</h3> <h3>明朝,银锭(即银元宝)。</h3><h3>上图是电视剧中的银锭。<br></h3><h3>下图是真正的银锭。<br></h3> <h3>穿越到明朝,一直有个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如今变成了现实。</h3><h3>江口沉银遗址在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目前还在继续挖掘清理文物之中……</h3><h3>有幸,这是我们正在经历的历史,千百年以后,也会载入史册。</h3> <h3>这是前期已经挖掘清理出来的元宝。</h3><h3>下图左边是金元宝,右边是银元宝。</h3><h3>金元宝上面写有“足金”二字,即含金量达到了99%以上。</h3> <h3>“西王赏功”有金币、银币、铜币三种。它们都属于纪念币。</h3> <h3>清朝,雕母钱、母钱和子钱的关系。</h3><h3>雕母钱:造币处最先制作的一枚钱,字刻得很清楚,非常厚重;</h3><h3>母钱:比较厚重;</h3><h3>子钱:上市交易流通用,较轻薄。</h3><h3>雕母钱体积比母钱和子钱大,母钱又比子钱稍大,铜质也较好。母钱比同版别的子钱略大略重是可能的,也是必然的。</h3> <h3>清朝,四川十两一个银锭,可以买地。</h3><h3>此时此刻,1两=37克左右</h3><h3>1斤=590克左右 1斤=16两</h3> <h3>清朝,光绪年间,引入了西方铸钱币机器,采用冲压技术,从此开启了机器铸造钱币的历史。</h3> <h3>这些清代银元背面都印有英文。</h3> <h3>民国,照片上是上海银炉厂,工人正在铸模、打印银锭的场景。</h3> <h3>民国,印有袁世凯、孙中山头像的纪念币。</h3> <h3>民国,纸币。</h3><h3>曾经发行了一张面额最大的纸币:60亿元。</h3><h3>此时此刻,60亿元=?元,不得而知,有多么贬值倒是货真价实的!</h3> <h3>新中国成立至今,目前钱币收藏界公认第一代人民币纸币收藏价值最高。</h3> <h3>这是现场小朋友带来自己家收藏的阿富汗钱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让老师鉴宝。</h3> <h3>读书会结束的时候,冉老师还推荐了一本书《货币里的中国史》。</h3><h3>的确,我做完这次图文回顾,感觉就像是学习了一次中国古今史。</h3><h3>这样跟着钱史学中国历史,的确太有趣儿啦!</h3> <h3>诱人的美食环节来了</h3> <h3>每家每户出两三个菜,来一顿超级拼盘火锅大餐。</h3><h3>读书会,一个来了就舍不得离开的大家庭。</h3><h3>下次读书会是本次读书会的延伸活动——《天府四川金融博物馆研学游》。</h3><h3>敬请期待!</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