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千年文物竟集体“复活”了!

LC骨锋

<h3>当自然历史博物馆里的标本和蜡像全都活过来了,你会怎么办?</h3> <h3>当霸王龙的骨骼化石怒吼着向你奔来,罗马帝国的军队将火枪瞄准你,蒙娜丽莎的眼睛突然向你眨了眨。</h3> <h3> <h3>这时已值深夜,你在偌大的博物馆中看着他们一群人调皮捣蛋。</h3> <h3>尘封多年的文物好不容易出土,却又被禁锢在博物馆里,每天接客无数,永无下班之日,而它们想要自由的心,说不准已经压抑了千年的时间。</h3> <h3><strong>是时候展示真正的技术了!</strong></h3> <h3> <h3>前有唐三彩胡人化身popping dancer,后有rapper兵马俑为中国icon秦始皇打call,只见它们挑动细弯的柳叶眉走着位,表演了一场彷佛在大上海迪厅里才能看到的年代show。</h3> <h3> <h3><strong>博物馆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strong></h3> <h3>它凝聚着千万年的文化碰撞与传承,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前来参观。</h3> <h3>它又是庄重肃穆的,里面的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精品,是关在玻璃展台里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的珍宝。</h3> <h3>因此博物馆又总是凛若冰霜,将许多人拒绝在外。</h3> <h3>博物馆并不是代表“哇,爸爸,好大的恐龙!我可以摸一下它吗?”,<strong>而是一个将人与历史相融的立体画卷。</strong></h3> <h3> <h3>(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故宫博物院)</h3> <h3>在很多人的眼里,历史不过是中学时期的一门必修课,是书本上一大段一大段乏味的文字,是深埋地下的锈铁废铜,<strong>是遥远而与己无关的过去。</strong></h3> <h3>即便是在博物馆中,历史也只是被严厉禁止不能触摸的珍品,是高高在上常人难即的圣殿。</h3> <h3>可历史中的人物,<strong>他们曾经也是活生生的。</strong></h3> <h3>在一段段丰功伟绩背后,他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过内心的挣扎与软弱,有过爱而不得的惨痛。</h3> <h3>如今,他们变成了展馆里的蜡像和标本,变成了史书里一个毫无温度的名词。</h3> <h3><strong>他们其实是寂寞的。</strong></h3> <h3>正如每个人都渴望爱与尊重,历史中的他们,鲜活有生命,盼望着有人能了解他们,了解他们的人生,了解他们的内心,心心念念等待我们的发现。</h3> <h3> <h3>想要让人们走进历史,<strong>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历史活过来。</strong></h3> <h3>比如那份出土于敦煌莫高窟唐朝的和离书。</h3> <h3>愿妻娘子相离之后,重梳蝉鬓,美扫娥眉,巧逞窈窕之姿,选聘高官之主,弄影庭前,美效琴瑟合韵之态。</h3> <h3>解怨释结,更莫相憎。一别两宽,各生欢喜。</h3> <h3> <h3> (图片来源于网络)</h3> <h3>同是法律文书,比起现在离婚协议冷冰冰的语句,这道《放妻书》真是温柔至极。</h3> <h3><strong>先是追述婚姻,怀想恩爱。</strong></h3> <h3>只是聚散有时,情深缘浅,渐渐两心相远,难成一意,反生仇怨。</h3> <h3>既然如此,不如各自安好,好合好散。</h3> <h3>也许是大唐的开放和繁荣,才能使得民心也如此通达、包容和释怀。</h3> <h3><strong>“一别两宽,各生欢喜。”</strong>写下这八个字的时候,丈夫提笔落墨之间,忆及当年的浅眉轻笑,心头或许有着有一丝酸楚。</h3> <h3> <h3>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生的一次相遇,那今生的夫妻,怕是结了三生之缘,才会有今生的携手同游、琴瑟之欢。</h3> <h3>这些年的闺房画眉、赌书泼茶,终被烦躁怨怼替代,变成决绝的别离。物是人非,她再也不是他的良缘,他也不再是她的执念。</h3> <h3>既然心已成灰,恩情已断,不如一别两宽,各生欢喜。再道一声珍重,从此陌路,各安天涯。</h3> <h3> <h3>再如那句<strong>“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strong></h3> <h3>这一颗似血的相思红豆,在王维的心口熨帖过,在温庭筠的指尖辗转过,在柳如是的发梢留恋过,这凝聚了千百年的诗意,展示着最好的年华里两心相许的坚贞。</h3> <h3>此般感受下来,那张放妻书在后世眼中,<strong>也不再是一层薄纸,反倒有了情感。</strong></h3> <h3>你看,无论是一纸书文,或是其他陈列的鎏金物什,款款件件的背后,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h3> <h3> <h3>从1977年开始,国际博物馆协会将每年5月18日定为国际博物馆日,吸引全社会公众对博物馆事业的参与和关注。</h3> <h3>博物馆是在现代钢筋混凝土搭建的城市里,最有温度的地方。它将一个国家或者城市几千年的历史,浓缩进了小小的建筑里。</h3> <h3>每一个展品背后的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博物馆的事物是鲜活的,是一部真正的“活字典”。</h3> <h3><strong>你好啊,博物馆。</strong></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