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有感

春雨莎莎

<h3>  磨课结束后,从实验中学回到家已接近二十点三十分,给爸妈打完电话,宝儿洗漱外加自己的一堆堆家庭琐事儿,早已到了上床休息的时间,可疲惫的我仍然从抽屉里小心翼翼地取出我心爱的记事本,开始记录自以为可以久藏的小小足迹——</h3><h3> 从九月三日接到通知我得陪同一同事准备到兰州参加比武课至今,我已记不清听了、议了多少次课,也忘记修改过好多次课堂设计。也曾为了调整导学案熬了好几个小半夜,和别科老师换过很多次课……可心底里是乐意的!我深知,与其说是陪同,实则是自己每一次学习、提高的极好的机会。尤其是课后各位老师的诚恳、用心的评价让我受益匪浅。通过他人所提建议和议课感受,我开始反思自己,“为什么我就找不出或者发现不了缺点和不足?为什么我看到的、感知到的亮点总是多于改进处?”原来我历练得不够,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还显得过于单薄,甚至还能折射出我对课堂的把握和驾驭能力与优秀的同行们还有很大的差距;原来我还没有达到爱生如子的境界。就如教研员所说当孩子们在进行语言输出的表达时,如果他(她)的表现特别出彩时,我们的评价可以换成“I'm so lucky to learn English with you. ”以此来真正体现师生平等,把自己也融入到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h3><h3> 通过本次磨课,我还体会到我们的课堂的确不应该是老师的一言堂,不是老师给单词、短语、句型,学生唯有接纳、吸收、操练也不是为了考试,精讲语法或者刷题加深印象,更不是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去跑课走环节,而在于根据我们的教学目标,围着我们的小小指挥棒去用心设计教学内容,有效而巧妙的输入,不断地夯实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够迁移和创新,思维品质得以提升。孩子们真是可以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优秀,可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引导、启迪和发现。总之,从现在开始,我得好好备课,研读教材教参,认真地备我的每一位学生,努力提升自身业务素养,让学生真正地学有所获。</h3><h3> 嗯,写到这儿,还得狠狠地表扬我的三岁三个月的童童宝贝,今天是她第一次走进英语课堂,从18:20到19:05,这期间,她竟然没有闹,甚至一点儿都没有大点声地和我说话,当然之前的安抚工作早已做好,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看见陌生人能主动问我,“妈妈,这是什么嬢嬢?那是什么叔叔?”议课时,也能在一旁保持安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加班加点。回家路上,稳稳地坐在我们的小爱玛后座上告诉我,“妈妈,先前上课的张叔叔去哪里啦?怎么还没有来?我们等一下他和他一起走,好不好?”啊?!这可是第一次从她嘴里同时蹦出的三连问,诧异而惊喜的我已然明白,这也应该属于她的语言输出吧!嗯,一定是的!</h3><h3> 抬起手腕,已是12:35,三页纸已被我的笔墨占满了之前的空白横条,突然想到前几天在某篇文章中看到的一句话,“把每一个日子变成文字。”现在的我,还做不到每一个日子都是文字,但我会学会记录生活中的某些小片段,学会静下心,伴着自己的记事本和方块字,夹着自己对工作、对生活、对家庭的小感悟、小思考,让自己的思想一点点、一天天的进步,坚持练笔,也许就在将来的某一天,我的思想也可以睿智,思维也可以稍微敏捷,谈吐也可以变得儒雅起来。</h3><h3> 加油,英子!让自己在朴素的环境中好好扮演自己理想境界中的多重身份吧——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好老师。</h3><h3> </h3><h3> </h3><h3> 2014年9月17日凌晨1:00</h3>